盛棠村。
整整三個月,盛老頭子一家沒有收到過大兒子的信,他們在飯桌上偶爾會問幾句,本來是想寫封信問問的,可是覺得郵費太貴,最後作罷。
又過了兩個月,他們才收到了一封京都寄來的信,隻字沒有,唯獨附上了十塊錢。
盛老頭子和盛老太太猜這一定是大兒子寄迴來的,卻埋怨大兒子為啥一點事兒都沒交代,讓他們這兩個老人空擔心。
盛老太太嘴上這麽說罷了。
她拿著錢歡喜得很,轉眼就將大房忘了,把錢拿去給盛遂勇買了糖和其他小零食,盛慧和盛柔知道朝奶要東西要不著,就問弟弟要一口來吃,結果盛遂勇把東西一藏,卻罵她們兩個姐姐不配。
二房的鬧了起來,女孩兒們哭,盛遂勇罵,盛老太太見寶貝孫子生氣,劈頭蓋臉將盛慧和盛柔一頓打罵。
三房的不爭不搶,隻是默默遠離。
盛忠仁帶著孩子們迴屋,自個兒掏出了幾顆糖分給兩個孩子,隨後才借著蠟燭光拆開了一封信,是大哥寫來的,裏頭還夾著十塊錢。
大哥說他們一切都好,遂行的病治好了,依舊在軍隊中打拚,他們一家便都在京都住下。
這些隻言片語便寫完了,剩下的則是大哥對他們家的關懷。
大房和二房最看不對眼,和三房略有些情誼,但是兄弟兩個早已成了家,關係也不如兒時親厚。
盛忠遠寄這十塊錢給三弟,是感謝三弟在他們離開那天送了一路,臨走時還塞給他們一個小包裹,裏頭是幾個饅頭和水煮蛋。
寄給爹娘的養老錢和給三弟的這些感謝,盛忠遠在生出寫信的想法時就開誠布公地和家裏商量過了,如果家人還是怨恨,那他就少寄或者不寄,要是家人無所謂,那他就按分家時約定好的寄迴養老錢。
一年寄個兩三迴,告知爹娘和鄉親他們沒死在外邊兒,也就算個交代了。
這錢用的是盛忠遠自己的工資,軍人的家屬能分配上一份清閑工作,名頭是為人民無私奉獻,但其實有工資拿,盛忠遠、何秀英還有盛遂香閑來沒事,就都去幹了。
他們家現在的經濟條件相當不錯,畢竟有四個人賺錢,盛遂行升了連長後工資又漲了一截,加上家裏其他人每個月的工資,家裏一個月的收入就能上百,真正是吃喝不愁了。
盛忠仁讀完信,默默地把錢收著,誰也沒說。
說了也沒好處,他沒理由跟大哥作對。
盛忠遠一家這一走就是快一年,到了該分糧的日子,盛老頭子和盛老太太盤算著該分給老大家的基本糧,在想辦法怎麽撈到自己手裏。
誰知道他們去問的時候,生產隊隊長卻說盛忠遠一家的戶口早就不在村裏了。
平時沒關心過大兒子的老夫妻倆這才驚慌地追問,“咋可能不在村裏,他們隻是暫時去京都啊,到時候還迴來的,糧食得發啊!”
生產隊隊長扶了扶眼鏡,把文件掏出來給兩人看,“他們的戶口早就遷出去了,再也不是咱們村裏的人了。”
“哎喲,你咋不早告訴我們哦!”盛老太太氣得拍著大腿,“要是俺知道,腿給他們打斷也不能遷啊!”
盛老頭子頭腦發懵,不曉得老實本分的大兒子一家怎麽會瞞著他們做出這種決定。
當初分了家,大兒子一家就提議把戶口本分開,他以為是大兒子鬧脾氣,要自家過自家的,可這會兒怎麽一家子的戶口都不在村裏了?
忠遠就這麽恨他們當爹娘的……
愣了許久,他好不容易找迴自己聲音,一時間好像蒼老了許多,問道;“劉隊長,那他們遷到哪裏去了?”
劉隊長平淡地迴答,“遷到京都了。”
盛忠遠一家要遷出村子,許多事都要經過他的手,這事兒他知道,可盛遂行找他談過,送了些禮,請他暫時保密。
說要是沒人問就不用告知。
劉隊長也沒這個閑心跟盛老頭子一家打交道,這家的老太太是村裏的賴皮,自他上任以來鬧了不知道多少事,他心裏厭煩得很。
再加上當時盛遂行受傷的事情全村皆知,盛老頭子跟盛老太太不給治也鬧得沸沸揚揚,盛遂行拖著受傷的身體來求他,他唏噓感慨之下也就答應了。
這會兒說出來是免得這賴皮的一家又和他鬧。
盛老頭子聽完更懵了,拄著拐杖站在原地。
戶口早就遷出去了,遷去京都……
“遂行的病治不好,得去京都治。”
“一家人一碗水端平,全都去。”
二月,大兒子在堂屋裏說的那些話恍恍惚惚地從耳邊響起,盛老頭子隻感覺頭暈目眩,快要站不穩了。
他兒子騙了家裏,帶著媳婦兒和孩子避他們如蛇蠍,扯了謊跑去京都。
老婆子耍了瘋地鬧騰,要劉隊長把大兒子一家的戶口遷迴來,還要隊裏發糧食給他們。
劉隊長卻罵她,要戶口去派出所要,這是警察同誌蓋章同意的事情。
屋外聚了不少人,聽見了裏頭的吵鬧,便悉悉索索地討論起來。
村裏人都知道盛家老大一年了沒迴過家,這會兒聽見盛家老頭子老太太在吵戶口和京都,就猜盛家老大是把戶口遷去京都了。
“盛家老大真是搬京都去了?那可真是天大的喜事,這城裏戶口多難求啊。”
“誰說不是好事呢,而且他在家那過得都是什麽日子,這搬走了才好啊,搬去京都那就更好了,說不定能見到主席。”
“就是說啊,盛大爺跟盛大娘對孩子也太偏了,老大家的個個瘦巴子竹竿,老二家都要吃成球了。”
“活該兒子離家,換誰誰不委屈……就是我閨女結婚等著歲歲迴來滾床呢,這下是等不著了。”
盛老頭子聽著外頭對自己和老婆子的批判,一張臉皮被生生撕下來一般,血淋淋的刺痛。
“迴家,老婆子,快迴家。”
盛老頭子手上發抖,無力地拽著地上撒潑的盛老太太,嘴裏念叨著“迴家”兩個字。
好像隻要這麽說,他就能立馬躲迴家裏,再也聽不見這些譏諷和謾罵,繼續當家裏無人敢違背的威嚴大家長。
整整三個月,盛老頭子一家沒有收到過大兒子的信,他們在飯桌上偶爾會問幾句,本來是想寫封信問問的,可是覺得郵費太貴,最後作罷。
又過了兩個月,他們才收到了一封京都寄來的信,隻字沒有,唯獨附上了十塊錢。
盛老頭子和盛老太太猜這一定是大兒子寄迴來的,卻埋怨大兒子為啥一點事兒都沒交代,讓他們這兩個老人空擔心。
盛老太太嘴上這麽說罷了。
她拿著錢歡喜得很,轉眼就將大房忘了,把錢拿去給盛遂勇買了糖和其他小零食,盛慧和盛柔知道朝奶要東西要不著,就問弟弟要一口來吃,結果盛遂勇把東西一藏,卻罵她們兩個姐姐不配。
二房的鬧了起來,女孩兒們哭,盛遂勇罵,盛老太太見寶貝孫子生氣,劈頭蓋臉將盛慧和盛柔一頓打罵。
三房的不爭不搶,隻是默默遠離。
盛忠仁帶著孩子們迴屋,自個兒掏出了幾顆糖分給兩個孩子,隨後才借著蠟燭光拆開了一封信,是大哥寫來的,裏頭還夾著十塊錢。
大哥說他們一切都好,遂行的病治好了,依舊在軍隊中打拚,他們一家便都在京都住下。
這些隻言片語便寫完了,剩下的則是大哥對他們家的關懷。
大房和二房最看不對眼,和三房略有些情誼,但是兄弟兩個早已成了家,關係也不如兒時親厚。
盛忠遠寄這十塊錢給三弟,是感謝三弟在他們離開那天送了一路,臨走時還塞給他們一個小包裹,裏頭是幾個饅頭和水煮蛋。
寄給爹娘的養老錢和給三弟的這些感謝,盛忠遠在生出寫信的想法時就開誠布公地和家裏商量過了,如果家人還是怨恨,那他就少寄或者不寄,要是家人無所謂,那他就按分家時約定好的寄迴養老錢。
一年寄個兩三迴,告知爹娘和鄉親他們沒死在外邊兒,也就算個交代了。
這錢用的是盛忠遠自己的工資,軍人的家屬能分配上一份清閑工作,名頭是為人民無私奉獻,但其實有工資拿,盛忠遠、何秀英還有盛遂香閑來沒事,就都去幹了。
他們家現在的經濟條件相當不錯,畢竟有四個人賺錢,盛遂行升了連長後工資又漲了一截,加上家裏其他人每個月的工資,家裏一個月的收入就能上百,真正是吃喝不愁了。
盛忠仁讀完信,默默地把錢收著,誰也沒說。
說了也沒好處,他沒理由跟大哥作對。
盛忠遠一家這一走就是快一年,到了該分糧的日子,盛老頭子和盛老太太盤算著該分給老大家的基本糧,在想辦法怎麽撈到自己手裏。
誰知道他們去問的時候,生產隊隊長卻說盛忠遠一家的戶口早就不在村裏了。
平時沒關心過大兒子的老夫妻倆這才驚慌地追問,“咋可能不在村裏,他們隻是暫時去京都啊,到時候還迴來的,糧食得發啊!”
生產隊隊長扶了扶眼鏡,把文件掏出來給兩人看,“他們的戶口早就遷出去了,再也不是咱們村裏的人了。”
“哎喲,你咋不早告訴我們哦!”盛老太太氣得拍著大腿,“要是俺知道,腿給他們打斷也不能遷啊!”
盛老頭子頭腦發懵,不曉得老實本分的大兒子一家怎麽會瞞著他們做出這種決定。
當初分了家,大兒子一家就提議把戶口本分開,他以為是大兒子鬧脾氣,要自家過自家的,可這會兒怎麽一家子的戶口都不在村裏了?
忠遠就這麽恨他們當爹娘的……
愣了許久,他好不容易找迴自己聲音,一時間好像蒼老了許多,問道;“劉隊長,那他們遷到哪裏去了?”
劉隊長平淡地迴答,“遷到京都了。”
盛忠遠一家要遷出村子,許多事都要經過他的手,這事兒他知道,可盛遂行找他談過,送了些禮,請他暫時保密。
說要是沒人問就不用告知。
劉隊長也沒這個閑心跟盛老頭子一家打交道,這家的老太太是村裏的賴皮,自他上任以來鬧了不知道多少事,他心裏厭煩得很。
再加上當時盛遂行受傷的事情全村皆知,盛老頭子跟盛老太太不給治也鬧得沸沸揚揚,盛遂行拖著受傷的身體來求他,他唏噓感慨之下也就答應了。
這會兒說出來是免得這賴皮的一家又和他鬧。
盛老頭子聽完更懵了,拄著拐杖站在原地。
戶口早就遷出去了,遷去京都……
“遂行的病治不好,得去京都治。”
“一家人一碗水端平,全都去。”
二月,大兒子在堂屋裏說的那些話恍恍惚惚地從耳邊響起,盛老頭子隻感覺頭暈目眩,快要站不穩了。
他兒子騙了家裏,帶著媳婦兒和孩子避他們如蛇蠍,扯了謊跑去京都。
老婆子耍了瘋地鬧騰,要劉隊長把大兒子一家的戶口遷迴來,還要隊裏發糧食給他們。
劉隊長卻罵她,要戶口去派出所要,這是警察同誌蓋章同意的事情。
屋外聚了不少人,聽見了裏頭的吵鬧,便悉悉索索地討論起來。
村裏人都知道盛家老大一年了沒迴過家,這會兒聽見盛家老頭子老太太在吵戶口和京都,就猜盛家老大是把戶口遷去京都了。
“盛家老大真是搬京都去了?那可真是天大的喜事,這城裏戶口多難求啊。”
“誰說不是好事呢,而且他在家那過得都是什麽日子,這搬走了才好啊,搬去京都那就更好了,說不定能見到主席。”
“就是說啊,盛大爺跟盛大娘對孩子也太偏了,老大家的個個瘦巴子竹竿,老二家都要吃成球了。”
“活該兒子離家,換誰誰不委屈……就是我閨女結婚等著歲歲迴來滾床呢,這下是等不著了。”
盛老頭子聽著外頭對自己和老婆子的批判,一張臉皮被生生撕下來一般,血淋淋的刺痛。
“迴家,老婆子,快迴家。”
盛老頭子手上發抖,無力地拽著地上撒潑的盛老太太,嘴裏念叨著“迴家”兩個字。
好像隻要這麽說,他就能立馬躲迴家裏,再也聽不見這些譏諷和謾罵,繼續當家裏無人敢違背的威嚴大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