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帶你去買雙手套。”盛遂行摸著歲歲的手涼,想給小家夥買雙手套戴戴。
歲歲知道手套,手套就跟襪子一樣,隻是一個套在手上,一個套在腳上。
“好呀。”歲歲彎著眼睛笑,又仰著小腦袋說:“大哥,給手手也買鞋嘰穿,介樣就不費冷啦。”
小家夥的語氣可認真了,煞有介事的模樣把盛遂行聽得啞然失笑,他第一次聽人說要在手上穿鞋子呢。
盛遂行捏了捏歲歲的小臉,笑話道:“腳上穿鞋子是為了走路不硌腳,你手上套鞋子是為了什麽?”
“暖和呀。”歲歲覺得他的理由很充分,非常合理,手總是冷冷的,一定是因為沒給手穿上厚衣服。
歲歲自顧自點著腦袋,為自己的聰明才智驕傲。
這小家夥,哪來這麽多傻乎乎的想法?
盛遂行無奈道:“沒有給手穿的鞋子,你快歇了這條心吧。”
“唉呀,那好叭。”歲歲還是很好說話的 ,聞言就放棄了給手穿鞋子的想法,心裏卻頗有些鬱悶。
為什麽沒有給手穿的鞋子呢,難道大人的手都不會冷嗎?
一路走到鄰村,這個村子的規模比盛棠村大一些,公社也定在這個村裏。
兩個村子挨得近,姑娘們就在這些個村子裏挑對象嫁人,因此哪怕是隔壁村子,其實也有不少眼熟的人,甚至還沾親帶故的,能喚個表兄弟姐妹等。
盛遂行兄弟倆在四裏八鄉都蠻出名的,別人一提起就是大的在軍隊裏有出息,模樣長得好,最重要的一條是適齡並且未婚,這幾個字太有含金量了,不少媒婆和嬸子們盯著盛遂行的近況呢,最近是聽說盛遂行出了問題,她們沒敢說相親的事兒,等迴頭人好全了,大把的媒婆又要上門了。
小的更是幾個村子裏炙手可熱的滾床童子,長得白淨又可愛,哪哪兒都像個小仙童,而且實踐證明,邀請歲歲去滾床的小夫妻們都和睦得很,沒多久就能抱上娃娃,比拜送子觀音都管用。
這話可不是何秀英瞎掰,之前二麻子家的兒子結婚,因為帶點親戚關係,就邀請了盛家去吃席,看歲歲長得好看,專門要歲歲抱了朵大紅花到床上從頭到尾滾了一圈。
過後,二麻子的兒子跟兒媳生活順心,不出三個月就又有了喜事兒了,此後每迴見了歲歲都要誇是歲歲的福氣,村裏的人覺得誇張,都半信半疑的,但是真瞧見歲歲的模樣,又想就算是假的又咋樣呢,請個這麽好看乖巧的娃娃去滾床他們也不虧啊。
除了有一迴那家的婆婆小氣,給了歲歲小糖後來又要迴去了,也沒給盛忠遠夫妻倆塞紅包,這家的夫妻倆就經常吵架鬥嘴,半個村子都能聽見罵聲,他們的日子就挺平常,不能說過得很差,隻是不如其他的小夫妻們那樣甜蜜。
一傳十十傳百,也就把歲歲的名聲傳出去了,幾個村裏誰都知道盛棠村有個叫盛遂歲的小娃兒,身上帶福氣,新婚夫妻請他滾床準沒錯。
就是記得要備好謝禮,不能讓人白忙活。
歲歲對大人們的說辭卻一概不知,他隻知道結婚是開心的事情,所以別人請他去,他都會開心地祝福姨姨和叔叔過得好……唔,除了小糖被要走的那一次很難過地哭了以外,他都很高興的。
腳剛踏進隔壁村,盛遂行就聽到旁邊一聲驚喜的招唿。
“歲歲來啦!”
盛遂行扭過頭,看見旁邊院子裏站著個年輕的媳婦兒,邊說話邊從院子門口繞了出來。
“誒喲,是歲歲他哥吧,你也來了。”
盛遂行不太認識這家媳婦兒,估計是這兩年從別的村嫁來的,但是對方卻認識自己,倒也挺奇怪的。
對方笑笑,豎了個大拇指出來,道:“別人都說歲歲大哥長得是這個,一看你我就認出來了。”
之前還以為別人說假話呢,沒點兒具體特征,哪能這麽輕易認出一個人,但該說不說,人家說話還真準。
這劍眉星目,寬肩長腿,身上還處處散發著穩重可靠的氣息,光看著就不簡單,不是軍人就是大官級別的,幾個村裏再沒有這樣的人物了。
盛遂行聽完後無言以對,便禮貌地點個頭,剛想找個理由走人,歲歲也在底下打起招唿來了,“小玉姨姨好。”
李小玉笑著逗道:“你咋來了呀?是來上姨姨家吃飯來了嗎?”
結婚的時候她娘專門托的關係去盛棠村請了歲歲幫她滾床,她那時還不信,但是結婚那天看了歲歲就喜歡上了,她要是生個娃娃跟歲歲一樣好看,那以後她保準不帶打孩子的。
不過歲歲這小模樣果然不是隨便就能長出來的,她千盼萬盼,還是生了個小皮猴出來,健康是健康,就是活潑得有點過分了,整天不怕冷似的在地上到處爬。
沒關係,李小玉安慰自己,她又懷孕了,這次還有機會生個可愛的寶寶。
而且她總結了失敗經驗,覺得是上迴太久沒見到歲歲,沒讓肚子裏的孩子記住歲歲的樣子,才隨便長了長就出生了,這迴她可得隔三差五去盛家坐一坐。
李小玉打量了一下盛遂行,心裏連連誇讚,正好盛家大哥也迴來了,給肚子裏的孩子兩個參照物,務必得給她學一個迴來。
“上屋裏坐,姨姨一會兒燒肉吃。”李小玉熱情地招著手。
盛遂行忙拒絕,琢磨了一下稱唿,說道:“不用了嫂子,我帶歲歲去公社,等會兒就還家去了。”
歲歲點著腦袋,“窩和哥哥去買小糖次,等下也給弟弟次。”
弟弟說的是李小玉生的男孩,才九個月大,爬得很順溜,扶著炕也能走兩步。
李小玉又笑了,瞧瞧,誰能不喜歡歲歲,才兩歲多的孩子做事就這麽大方,有糖不躲著自己吃完,還想著給她家的孩子分呢。
“弟弟還小呢,他不吃。”李小玉摸了摸歲歲的腦袋,“歲歲買了自個兒吃。”
她孩子太小了,雖然也不是不能嚐個甜味兒,但容易被糖噎著,萬一卡喉嚨喘不上氣就壞了,村裏不少小孩就這麽沒的。
歲歲覺得弟弟真可憐,還不能吃糖,幸好自己長大了,什麽好吃的都可以吃,嘿嘿。歲歲歡喜地捧著自己的小臉,可期待等會兒去買糖吃了。
跟李小玉寒暄完離開,後麵就沒碰上什麽熟人了,畢竟村裏頭都開始響中午的廣播了,不少人家已經開始準備燒午飯,沒幾個人出來閑逛。
天冷著呢,去灶屋烤火或者縮炕上都比在外頭閑逛舒服。
可是電話就隻準在早中晚三個時間點使用,用的線跟廣播站的是同一根,過時就不候了,不然盛遂行也不會挑著飯點過來。
歲歲知道手套,手套就跟襪子一樣,隻是一個套在手上,一個套在腳上。
“好呀。”歲歲彎著眼睛笑,又仰著小腦袋說:“大哥,給手手也買鞋嘰穿,介樣就不費冷啦。”
小家夥的語氣可認真了,煞有介事的模樣把盛遂行聽得啞然失笑,他第一次聽人說要在手上穿鞋子呢。
盛遂行捏了捏歲歲的小臉,笑話道:“腳上穿鞋子是為了走路不硌腳,你手上套鞋子是為了什麽?”
“暖和呀。”歲歲覺得他的理由很充分,非常合理,手總是冷冷的,一定是因為沒給手穿上厚衣服。
歲歲自顧自點著腦袋,為自己的聰明才智驕傲。
這小家夥,哪來這麽多傻乎乎的想法?
盛遂行無奈道:“沒有給手穿的鞋子,你快歇了這條心吧。”
“唉呀,那好叭。”歲歲還是很好說話的 ,聞言就放棄了給手穿鞋子的想法,心裏卻頗有些鬱悶。
為什麽沒有給手穿的鞋子呢,難道大人的手都不會冷嗎?
一路走到鄰村,這個村子的規模比盛棠村大一些,公社也定在這個村裏。
兩個村子挨得近,姑娘們就在這些個村子裏挑對象嫁人,因此哪怕是隔壁村子,其實也有不少眼熟的人,甚至還沾親帶故的,能喚個表兄弟姐妹等。
盛遂行兄弟倆在四裏八鄉都蠻出名的,別人一提起就是大的在軍隊裏有出息,模樣長得好,最重要的一條是適齡並且未婚,這幾個字太有含金量了,不少媒婆和嬸子們盯著盛遂行的近況呢,最近是聽說盛遂行出了問題,她們沒敢說相親的事兒,等迴頭人好全了,大把的媒婆又要上門了。
小的更是幾個村子裏炙手可熱的滾床童子,長得白淨又可愛,哪哪兒都像個小仙童,而且實踐證明,邀請歲歲去滾床的小夫妻們都和睦得很,沒多久就能抱上娃娃,比拜送子觀音都管用。
這話可不是何秀英瞎掰,之前二麻子家的兒子結婚,因為帶點親戚關係,就邀請了盛家去吃席,看歲歲長得好看,專門要歲歲抱了朵大紅花到床上從頭到尾滾了一圈。
過後,二麻子的兒子跟兒媳生活順心,不出三個月就又有了喜事兒了,此後每迴見了歲歲都要誇是歲歲的福氣,村裏的人覺得誇張,都半信半疑的,但是真瞧見歲歲的模樣,又想就算是假的又咋樣呢,請個這麽好看乖巧的娃娃去滾床他們也不虧啊。
除了有一迴那家的婆婆小氣,給了歲歲小糖後來又要迴去了,也沒給盛忠遠夫妻倆塞紅包,這家的夫妻倆就經常吵架鬥嘴,半個村子都能聽見罵聲,他們的日子就挺平常,不能說過得很差,隻是不如其他的小夫妻們那樣甜蜜。
一傳十十傳百,也就把歲歲的名聲傳出去了,幾個村裏誰都知道盛棠村有個叫盛遂歲的小娃兒,身上帶福氣,新婚夫妻請他滾床準沒錯。
就是記得要備好謝禮,不能讓人白忙活。
歲歲對大人們的說辭卻一概不知,他隻知道結婚是開心的事情,所以別人請他去,他都會開心地祝福姨姨和叔叔過得好……唔,除了小糖被要走的那一次很難過地哭了以外,他都很高興的。
腳剛踏進隔壁村,盛遂行就聽到旁邊一聲驚喜的招唿。
“歲歲來啦!”
盛遂行扭過頭,看見旁邊院子裏站著個年輕的媳婦兒,邊說話邊從院子門口繞了出來。
“誒喲,是歲歲他哥吧,你也來了。”
盛遂行不太認識這家媳婦兒,估計是這兩年從別的村嫁來的,但是對方卻認識自己,倒也挺奇怪的。
對方笑笑,豎了個大拇指出來,道:“別人都說歲歲大哥長得是這個,一看你我就認出來了。”
之前還以為別人說假話呢,沒點兒具體特征,哪能這麽輕易認出一個人,但該說不說,人家說話還真準。
這劍眉星目,寬肩長腿,身上還處處散發著穩重可靠的氣息,光看著就不簡單,不是軍人就是大官級別的,幾個村裏再沒有這樣的人物了。
盛遂行聽完後無言以對,便禮貌地點個頭,剛想找個理由走人,歲歲也在底下打起招唿來了,“小玉姨姨好。”
李小玉笑著逗道:“你咋來了呀?是來上姨姨家吃飯來了嗎?”
結婚的時候她娘專門托的關係去盛棠村請了歲歲幫她滾床,她那時還不信,但是結婚那天看了歲歲就喜歡上了,她要是生個娃娃跟歲歲一樣好看,那以後她保準不帶打孩子的。
不過歲歲這小模樣果然不是隨便就能長出來的,她千盼萬盼,還是生了個小皮猴出來,健康是健康,就是活潑得有點過分了,整天不怕冷似的在地上到處爬。
沒關係,李小玉安慰自己,她又懷孕了,這次還有機會生個可愛的寶寶。
而且她總結了失敗經驗,覺得是上迴太久沒見到歲歲,沒讓肚子裏的孩子記住歲歲的樣子,才隨便長了長就出生了,這迴她可得隔三差五去盛家坐一坐。
李小玉打量了一下盛遂行,心裏連連誇讚,正好盛家大哥也迴來了,給肚子裏的孩子兩個參照物,務必得給她學一個迴來。
“上屋裏坐,姨姨一會兒燒肉吃。”李小玉熱情地招著手。
盛遂行忙拒絕,琢磨了一下稱唿,說道:“不用了嫂子,我帶歲歲去公社,等會兒就還家去了。”
歲歲點著腦袋,“窩和哥哥去買小糖次,等下也給弟弟次。”
弟弟說的是李小玉生的男孩,才九個月大,爬得很順溜,扶著炕也能走兩步。
李小玉又笑了,瞧瞧,誰能不喜歡歲歲,才兩歲多的孩子做事就這麽大方,有糖不躲著自己吃完,還想著給她家的孩子分呢。
“弟弟還小呢,他不吃。”李小玉摸了摸歲歲的腦袋,“歲歲買了自個兒吃。”
她孩子太小了,雖然也不是不能嚐個甜味兒,但容易被糖噎著,萬一卡喉嚨喘不上氣就壞了,村裏不少小孩就這麽沒的。
歲歲覺得弟弟真可憐,還不能吃糖,幸好自己長大了,什麽好吃的都可以吃,嘿嘿。歲歲歡喜地捧著自己的小臉,可期待等會兒去買糖吃了。
跟李小玉寒暄完離開,後麵就沒碰上什麽熟人了,畢竟村裏頭都開始響中午的廣播了,不少人家已經開始準備燒午飯,沒幾個人出來閑逛。
天冷著呢,去灶屋烤火或者縮炕上都比在外頭閑逛舒服。
可是電話就隻準在早中晚三個時間點使用,用的線跟廣播站的是同一根,過時就不候了,不然盛遂行也不會挑著飯點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