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耳露出疑惑:“他們明明可以自己管理孤兒院,為什麽還要讓院長來管理呢?”
唐負仔細翻看著合約和幾張報紙,沉吟後道:“反推下來,如果不用東方麵孔來管理孤兒院,會有什麽結果?”
袁圓靈光一閃:“那百姓們就不會把孩子往孤兒院裏送!”
這個時期的老百姓非常抵觸夜國人,哪怕是出於愛國情緒,都不會和孤兒院扯上任何關係。
比如夜國興建的學堂甚至要靠強製入學的方式才能收到學生,但孤兒不同於學生,夜國再怎麽無恥,也不能強搶百姓的小孩送進孤兒院裏當孤兒。
唐負朝袁圓投去讚賞的視線,隨後收迴眼神繼續分析:“他們需要院長的東方人身份來做掩護,但是夜國用了某種理由打動院長和他們達成了合作。”
林悅耳一聽,隨即從懷裏掏出了幾張紙,邊緣皺皺巴巴的,像是從什麽本子上撕下來的。
“這是院長的日記,我看上麵的日期,他最近還在寫,就沒敢把整本本子偷出來,隻在前麵撕了幾頁看起來比較重要的。”林悅耳一張張地分開紙張,補充道:“我用口水把前後頁黏了一下,應該沒那麽容易被發現。”
林悅耳是對著林悅耳找到的幾張報紙時間撕的日記,前麵幾頁是院長對夜國入侵的憤懣和不滿,後來的幾頁則是夜國找到了他,打算建孤兒院的事情。
唐負接過了日記的殘頁,低眸瀏覽。
[日期:一九二六年十月一日。
今日夜國找到我,他們說謄文島上有許多家庭養不起孩子,隻能看孩子被餓死的現象,他們於心不忍,想要開一家福利院,我問福利院是什麽意思,他們和我解釋了很久,其實就是收留孤兒的地方。
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可是他們是夜國人,我信不過。]
[日期:一九二七年一月一日。
走在路上看見一個凍僵的小孩,我一路把他抱迴家裏,拿溫水泡著,人一直沒軟,我才發覺是死了。我不知道他叫什麽名字,把他埋在樹下後,隻能立一塊無名碑,願他來生能一世安康。
這個冬天死了太多孩子了,或許,謄文島真的需要一個孤兒院。]
袁圓表情不忍,作為玩家,他們都知道孤兒院並非孩子們的救贖,而是一個巨大的火坑,剛靠近時或許為他們帶來了短暫的溫暖,可是那暗藏的迷霧下卻是滾滾烈焰,足以埋葬一切。
[日期:一九二七年三月一日。
夜國把孤兒院建起來了,還招來了夜國老師和廚子,說要保障孩子全方麵發展,上課都是按孩子什麽什麽時期進行教學的,真是讓我歎為觀止,還有孩子的飲食,廚子說要弄營養餐,各種蛋百質和維生四的配比,他們說話很拗口,我不清楚這都是什麽,但這些確實讓我對他們有點改觀。
他們承諾如果孩子的綜合素質表現的好,就把他們帶去西方學習發展,不得不說,西方的科學和工業發展如今確實超越了我國,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讓孩子們去把西方好的東西都學過來,等他們學成歸來,也好報效我們的祖國。]
看完這些,饒是唐負都忍不住輕歎,夜國人正是利用了院長的心善和愛國才誆騙了他。
不過,就算不是院長,夜國也能找到其他人做名義院長,孤兒院的慘劇同樣無法避免,歸根結底,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戰爭,是夜國人。
[日期:一九二七年九月十五日。
最近給孩子們收拾去西方的行李,阿旭、文才和迴安幾個人整日嘰嘰喳喳的,我也看出他們的興奮,為他們開心……隻是想到未來幾年都見不到這些孩子,我的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唐負讀完這一段,猛然想到什麽,伸手翻起袁圓拿迴來的照片。
是一張黑白大合照,拍攝於一九二七年九月十日,就在幾個孩子出發之前。
照片上,院長和傑西卡等人坐成一排,而和他們同坐的還有許多西方的生麵孔,孤兒院的孩子們則在他們身後整整齊齊地站了三排,個個麵帶笑容,衣著整齊,看來確實度過了幾個月衣暖飯飽的日子。
唐負用手指比著孩子的麵孔一一掃過,視線停留在幾張臉蛋上,手指頓住了。
他翻過照片,照片的後麵用鋼筆寫著孩子們的名字。
阿旭對應的臉,是昨晚那個丟了胳膊的孩子,文才,失去了雙腿,而迴安,沒了眼睛。
他們是院長口中已經出海學習的孩子,可事實上,他們已經在不為人知的時候,永遠留在了孤兒院。
“按院長所說,阿旭他們三個已經去西洋了。”袁圓側著身體朝照片上看,抬頭望向唐負:“這有什麽問題嗎?”
唐負微微搖頭:“他們三個死在了孤兒院。”
“什麽?!”袁圓和林悅耳震驚不已,林悅耳舉起了日記殘頁:“可是這三個小孩是最早去西方的一批!”
如果這三個孩子都遇害了,那就說明夜國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送孩子去西方學習!
換句話說,從一九二七年九月名義上去學習的阿旭三人開始,所有離開孤兒院的孩子都死了!
多麽可怕……
一九二七到如今,有多少孩子被以送去學習為由葬送了性命?
唐負捂了捂歲歲的耳朵,對著二人解釋道:“昨天晚上我的宿舍出現了這三個孩子,他們確實已經死了,而且死法很相像,都是缺少了一部分肢體或器官。”
林悅耳的臉一下子變得慘白:“夏爾……”
夏爾脖子上的傷口說明她沒了頭,她也缺少了肢體。
袁圓壓下唐負手裏的照片翻迴正麵,急切地求證道:“依依他們五個不在照片上,應該不是這樣死的吧?”
照片上確實沒有五個小孩的身影,對比合照拍攝的時間,可以猜測歲歲幾個人一定是晚於一九二七年九月才進入了孤兒院。
唐負轉向林悅耳:“還有日記嗎?”
林悅耳愣愣地搖頭:“沒,沒了,院長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記,是前幾個月才恢複,但斷斷續續的,離現在的日期很近,我就沒敢撕。”
“你能大概複述後麵的內容嗎?”唐負沒有責怪她,點點頭問道。
林悅耳閉了閉眼睛,從夏爾的死法中迴神,迴憶道:“孤兒院陸陸續續走了很多孩子,到了二九年,劉小文、夏爾、小棋和依依才接連進入了孤兒院,院長除了會在日記裏誇幾句乖巧聰明,沒有說什麽。”
唐負追問:“沒有歲歲?”
林悅耳皺著眉認真地迴答:“沒有,院長沒有提到過歲歲的名字。”
唐負不解,院長表現得這麽喜愛歲歲,怎麽會在日記裏對歲歲隻字未提?
看來,他們掌握的信息依舊不夠。
唐負仔細翻看著合約和幾張報紙,沉吟後道:“反推下來,如果不用東方麵孔來管理孤兒院,會有什麽結果?”
袁圓靈光一閃:“那百姓們就不會把孩子往孤兒院裏送!”
這個時期的老百姓非常抵觸夜國人,哪怕是出於愛國情緒,都不會和孤兒院扯上任何關係。
比如夜國興建的學堂甚至要靠強製入學的方式才能收到學生,但孤兒不同於學生,夜國再怎麽無恥,也不能強搶百姓的小孩送進孤兒院裏當孤兒。
唐負朝袁圓投去讚賞的視線,隨後收迴眼神繼續分析:“他們需要院長的東方人身份來做掩護,但是夜國用了某種理由打動院長和他們達成了合作。”
林悅耳一聽,隨即從懷裏掏出了幾張紙,邊緣皺皺巴巴的,像是從什麽本子上撕下來的。
“這是院長的日記,我看上麵的日期,他最近還在寫,就沒敢把整本本子偷出來,隻在前麵撕了幾頁看起來比較重要的。”林悅耳一張張地分開紙張,補充道:“我用口水把前後頁黏了一下,應該沒那麽容易被發現。”
林悅耳是對著林悅耳找到的幾張報紙時間撕的日記,前麵幾頁是院長對夜國入侵的憤懣和不滿,後來的幾頁則是夜國找到了他,打算建孤兒院的事情。
唐負接過了日記的殘頁,低眸瀏覽。
[日期:一九二六年十月一日。
今日夜國找到我,他們說謄文島上有許多家庭養不起孩子,隻能看孩子被餓死的現象,他們於心不忍,想要開一家福利院,我問福利院是什麽意思,他們和我解釋了很久,其實就是收留孤兒的地方。
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可是他們是夜國人,我信不過。]
[日期:一九二七年一月一日。
走在路上看見一個凍僵的小孩,我一路把他抱迴家裏,拿溫水泡著,人一直沒軟,我才發覺是死了。我不知道他叫什麽名字,把他埋在樹下後,隻能立一塊無名碑,願他來生能一世安康。
這個冬天死了太多孩子了,或許,謄文島真的需要一個孤兒院。]
袁圓表情不忍,作為玩家,他們都知道孤兒院並非孩子們的救贖,而是一個巨大的火坑,剛靠近時或許為他們帶來了短暫的溫暖,可是那暗藏的迷霧下卻是滾滾烈焰,足以埋葬一切。
[日期:一九二七年三月一日。
夜國把孤兒院建起來了,還招來了夜國老師和廚子,說要保障孩子全方麵發展,上課都是按孩子什麽什麽時期進行教學的,真是讓我歎為觀止,還有孩子的飲食,廚子說要弄營養餐,各種蛋百質和維生四的配比,他們說話很拗口,我不清楚這都是什麽,但這些確實讓我對他們有點改觀。
他們承諾如果孩子的綜合素質表現的好,就把他們帶去西方學習發展,不得不說,西方的科學和工業發展如今確實超越了我國,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讓孩子們去把西方好的東西都學過來,等他們學成歸來,也好報效我們的祖國。]
看完這些,饒是唐負都忍不住輕歎,夜國人正是利用了院長的心善和愛國才誆騙了他。
不過,就算不是院長,夜國也能找到其他人做名義院長,孤兒院的慘劇同樣無法避免,歸根結底,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戰爭,是夜國人。
[日期:一九二七年九月十五日。
最近給孩子們收拾去西方的行李,阿旭、文才和迴安幾個人整日嘰嘰喳喳的,我也看出他們的興奮,為他們開心……隻是想到未來幾年都見不到這些孩子,我的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唐負讀完這一段,猛然想到什麽,伸手翻起袁圓拿迴來的照片。
是一張黑白大合照,拍攝於一九二七年九月十日,就在幾個孩子出發之前。
照片上,院長和傑西卡等人坐成一排,而和他們同坐的還有許多西方的生麵孔,孤兒院的孩子們則在他們身後整整齊齊地站了三排,個個麵帶笑容,衣著整齊,看來確實度過了幾個月衣暖飯飽的日子。
唐負用手指比著孩子的麵孔一一掃過,視線停留在幾張臉蛋上,手指頓住了。
他翻過照片,照片的後麵用鋼筆寫著孩子們的名字。
阿旭對應的臉,是昨晚那個丟了胳膊的孩子,文才,失去了雙腿,而迴安,沒了眼睛。
他們是院長口中已經出海學習的孩子,可事實上,他們已經在不為人知的時候,永遠留在了孤兒院。
“按院長所說,阿旭他們三個已經去西洋了。”袁圓側著身體朝照片上看,抬頭望向唐負:“這有什麽問題嗎?”
唐負微微搖頭:“他們三個死在了孤兒院。”
“什麽?!”袁圓和林悅耳震驚不已,林悅耳舉起了日記殘頁:“可是這三個小孩是最早去西方的一批!”
如果這三個孩子都遇害了,那就說明夜國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送孩子去西方學習!
換句話說,從一九二七年九月名義上去學習的阿旭三人開始,所有離開孤兒院的孩子都死了!
多麽可怕……
一九二七到如今,有多少孩子被以送去學習為由葬送了性命?
唐負捂了捂歲歲的耳朵,對著二人解釋道:“昨天晚上我的宿舍出現了這三個孩子,他們確實已經死了,而且死法很相像,都是缺少了一部分肢體或器官。”
林悅耳的臉一下子變得慘白:“夏爾……”
夏爾脖子上的傷口說明她沒了頭,她也缺少了肢體。
袁圓壓下唐負手裏的照片翻迴正麵,急切地求證道:“依依他們五個不在照片上,應該不是這樣死的吧?”
照片上確實沒有五個小孩的身影,對比合照拍攝的時間,可以猜測歲歲幾個人一定是晚於一九二七年九月才進入了孤兒院。
唐負轉向林悅耳:“還有日記嗎?”
林悅耳愣愣地搖頭:“沒,沒了,院長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記,是前幾個月才恢複,但斷斷續續的,離現在的日期很近,我就沒敢撕。”
“你能大概複述後麵的內容嗎?”唐負沒有責怪她,點點頭問道。
林悅耳閉了閉眼睛,從夏爾的死法中迴神,迴憶道:“孤兒院陸陸續續走了很多孩子,到了二九年,劉小文、夏爾、小棋和依依才接連進入了孤兒院,院長除了會在日記裏誇幾句乖巧聰明,沒有說什麽。”
唐負追問:“沒有歲歲?”
林悅耳皺著眉認真地迴答:“沒有,院長沒有提到過歲歲的名字。”
唐負不解,院長表現得這麽喜愛歲歲,怎麽會在日記裏對歲歲隻字未提?
看來,他們掌握的信息依舊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