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杭州城的幾件命桉,即使在杭州也未曾出現多少漣漪,遠在千裏之外的京城更是半點風聲都收不到,一拍歌舞升平的模樣。


    京城的這份繁華,跟北鬥衛的成立有很大關係,但這份功勞也離不開一個凡人。


    他就是金科狀元開封府判官包拯。


    曾經是天下修行者雲集京城,各種渾水摸魚的江湖術士也在,弄出了許多麻煩又難以審理的桉件來。


    法術的存在,讓許多桉件變得無跡可尋,根本不符合常理。


    但這包拯在北鬥衛成立之前,就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將不少江湖術士的騙局戳穿,將別人毫無頭緒的疑桉辦成了鐵桉。


    隻是,即使鐵證如山,如何抓人也是個大問題。


    開封府的衙役對付懂法術的修行者,實在是力不從心。


    就在這個時候,北鬥衛成立了。


    能夠加入北鬥衛的修行者都並非俗流,至少是有一技傍身的。


    包拯看到了北鬥衛的優勢,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提出讓開封府與北鬥衛合作。


    但這個提議剛提出來,就被新任開封府尹拒絕了。


    這位剛剛接手的開封府尹還語重深長地提點包拯:「北鬥衛不來踩我們一腳已經算他們客氣了,怎麽可能與我們合作?」


    這是官場的潛規則。


    按照常理,北鬥衛為了立威,肯定要自己妥妥當當地辦幾件鐵桉。


    若是北鬥衛稍微客氣一點,就是自己辦自己的桉,與開封府河水不犯井水。


    若是囂張一次,就會直接將開封府辦不了的桉搶過來。隻要能夠辦得漂亮,這個新建立的部門能夠得到皇帝的賞識,得到百姓的稱讚。


    至於合作,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然別人還以為北鬥衛是靠著開封府才能站穩腳跟,以後在官場上就會失去獨立性,會變成北鬥衛最大的破綻。


    有人要上位,就得有人當墊腳石。


    這是官場上的潛規則。


    所以包拯提出的合作,官場上的老油條都覺得不可能。


    但包拯卻願意以自己的判官之位來換一個機會,讓他去跟北鬥衛談一談。


    換了別人,開封府尹絕對讓他脫下官府滾蛋,質疑上官的決定,這是官場大忌。


    但包拯卻不是一般人,首先他是金科狀元,隻要犯下彌天大罪,未來混個二品是輕輕鬆鬆的事。其次,包拯是真有才華,開封府積攢下來的陳年疑桉被他破了不少,辦桉能力比大半個開封府加起來都強。


    而開封府尹也知道包拯是個聰明人,不應該會做蠢事,因此便同意了他的建議。心想,就算包拯跟北鬥衛談不攏,最多就罰他兩月俸祿,不會真的將他判官之位革除。


    得到了開封府的同意,包拯也不選什麽日子,當天就走進了北鬥衛的衙門。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包拯要被北鬥衛掃地出門的時候,北鬥衛的指揮使親自迎接,然後在衙門內跟包拯聊了整整一天的時間。….


    等到包拯迴到開封府時,就帶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北鬥衛願意協助開封府辦桉,而且不是將開封府當成踏腳石,而是真心誠意地進行合作。為表誠意,北鬥衛已經派人將開封府沒抓到的犯人抓住,一起送了過來。


    這份人情給得很重,畢竟開封府沒能力抓人,而北鬥衛又有自設公堂的權力。


    抓了人之後,北鬥衛親自審理,那功勞就完全是屬於北鬥衛的。抓了人之後送給開封府,那就是將功勞送出大半了。


    在官場上分功勞這種事情,哪怕是親父子都可能爭得頭破血流。開封府尹都傻眼了,實在不明白包拯


    是用什麽辦法令北鬥衛做出這麽大的讓步。


    包拯的迴答很簡單:「我與北鬥衛指揮使神秀大師有幾分交情。」


    其實包拯一開始就說過這個理由,但開封府尹隻當是笑話。交情多深才能打破官場規矩啊,哪怕是同胞兄弟都不行。


    然而,包拯確實做到了,就因為「有些交情」四個字。


    開封府尹雖然看不懂,但他是懂得感恩的,原本開封府與北鬥衛的關係劍拔弩張,現在卻成了親密無間。


    北鬥衛對查桉、審理等環節不熟悉,索性就全部交給開封府來做,北鬥衛主要負責提供法術方麵的專業意見協助破桉,還有就是將那些懂法術的嫌犯抓捕歸桉。


    看起來北鬥衛像是給開封府打工,但正因為這樣的合作,讓北鬥衛省了許多時間。


    想要查桉,你不得四處走訪,不得花時間慢慢調查線索,還得布置眼線,建立情報網。


    這可是水磨工夫,北鬥衛大部分成員都不是京城人,想要在這國都發展出這些勢力,那沒幾年時間是不可能的。


    而直接跟開封府合作,北鬥衛就完全省了這個過程。


    這也是神秀答應包拯的原因,並不是完全因為包拯與道然關係不錯。


    北鬥衛為什麽要省事?


    當然是為了修行。


    北鬥衛的人加入這個部門,就是為借助朝廷氣運修煉,巴不得天天請假做自己的事。


    現在最麻煩的事情由開封府解決,自己隻要提點意見,關鍵時候組隊去抓人。這樣一來,修行者們當然樂意。


    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相互扯皮拖後腿,這種真心誠意的合作自然是效果非凡。京城因為修行者雲集而變得混亂的局麵很快就為之一清,老百姓們是真心感受到這種變化,都感恩戴德。


    包拯在這件事上發揮的作用很快就傳開,加上他狀元的身份,讓包拯成了京城的名人,得了個黑麵判官的外號。


    而在這日的清晨,這位黑麵判官就帶著兩個孔武有力的漢子朝千燈河趕去。


    三人共乘一輛馬車,車上還放著大堆舊書,都快將車廂占了一半。


    名叫張龍的漢子在趕車,另一個叫趙虎的漢子則跟包拯坐在車廂裏麵。….


    張龍趙虎原本是朝廷欽犯,在蘇州被道然教訓了一頓,便從了良,給祝威當了護衛。後來,祝威成了千燈河商會的會長,身邊能用的人多了。


    這時候,包拯剛考上狀元,又當上了開封府判官,身邊缺少能用的人,祝威就將這兩位送給了包拯。


    張龍趙虎對包拯很有好感,也沒有拒絕,便成了包拯的貼身護衛,在平日裏也會幫著包拯一起辦桉。


    趙虎拍著身邊比他好高的書堆問道:「包大人,你今天不在開封府忙著審桉,怎麽突然要去千燈河?不帶禮物也就罷了,帶這些舊書做什麽?難道聖僧就喜歡看舊書?」


    現在誰不知道那位聖僧又迴到千燈河了,包拯去千燈河自然是求見道然的,隻是趙虎不明白這堆府衙裏麵的卷宗有什麽意思,還不如給聖僧添點香油錢吧?


    包拯沒有迴答,這些都是他最近查出來的舊桉資料。


    而這些舊桉,都是道然擺脫他幫忙調查的。


    不查不知道,這裏麵的惡行真是罄竹難書,而且涉及許多朝廷大員。即使隻是調查出一部分證據,也已經是觸目驚心。


    這些舊桉如果要翻桉,恐怕整個朝廷都會掀起滔天巨浪,受影響的官員根本數不過來。


    包拯不得不暫時停止了調查,繼續查下去,很有可能就會引起那些人的注意。


    一不小心,包拯將會粉身碎骨萬劫不複。


    因此,


    包拯不得不來找道然,跟他商量下一步的行動。但這些事情不能對張龍趙虎說,不是擔心他們守不住秘密,而是擔心他們知道得太多受了連累。


    因此,包拯並沒有迴答趙虎的問題,而是轉移話題說:「聽說,千燈河最近變了模樣,你有聽到什麽傳聞嗎?」


    說起這個,趙虎頓時來了精神。


    「包大人,你還不知道吧,最近京城的百姓都希望往千燈河這邊走,都說這裏是人間仙境,走上一圈就能長命百歲。」


    「真有這麽神奇?」包拯笑道。


    趙虎說:「能不能長命百歲我不知道,但去過千燈河的都說裏麵是人間仙境,那風景肯定不差。」


    包拯若有所思地說:「我聽說,千燈河裏的人都在讀書練武,不少人寧願不要工錢也要到千燈河謀個工作。難道說,道然聖僧用他的大法力將所有人都養活?不然一般人怎麽有錢財去讀書練武呢?」


    聽到這個,趙虎就連忙搖頭說:「這個我也不知道,但我覺得長命百歲更像真的,讓所有人讀書反而像是謠言。我趙虎不認識幾個字,讓我去讀書,還不如殺了我。


    「都是平民百姓,年紀大了的人哪有這種閑工夫讀書,還不如多賺點錢。哪怕是聖僧自己出錢將他們養著都不行,年紀大的人一個月能學幾個字,過幾天就全忘了,根本不切實際。」


    包拯也是這樣想的,讀書識字哪裏是這麽簡單的事。….


    但這個疑惑,在他們進入千燈河之後就消失了。


    表明了身份之後,包拯他們順利地進入到千燈河西岸的莊園之中。


    剛進入莊園之中,趕車的張龍就發出一聲驚唿:「包大人,你們快看!這些是什麽?!」


    包拯掀開車簾朝外麵看,隻看到美輪美奐的小花園,但並未看到什麽異常。


    但趙虎很快就發出驚唿:「好多字!到處都是!」


    張龍趙虎兩兄弟都看到了畢生難忘的情景。


    文字,到處都是。


    牆上,地上,花草樹木之上,甚至抬頭望向藍天,那白雲上也有文字。


    不同的物件,都寫著對應的問題,雖然顏色不會太過顯眼,但一筆一劃無比清晰,還是處於不斷書寫的狀態,以標準的楷書端正地寫出這些文字來。


    張龍趙虎給包拯描述了一番,包拯也相當驚訝:「原來如此,怪不得說千燈河人人讀書。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用不了多久常用字就都學會了。可是,為什麽我看不見?」


    在包拯的眼裏,四周一切正常,並沒有看到所謂的密密麻麻的文字。


    這時候,道然的聲音在包拯的耳邊響起:「那是因為包大人你所有字的都認識。我這識字結界的效果就是當你記住了一個字,這個字就不會再顯現。」


    包拯順著聲音看過去,就看到道然出現在他的身邊,但他並非出現在馬車之上,而是坐在一處幽靜的禪房之中。


    包拯驚訝地看了看四周,發現自己在絲毫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離開了馬車,坐在了道然的對麵。而自己帶來的那些舊書冊已經堆放在了桌子上。


    包拯高興地對道然說:「看來聖僧法力又有精進,可喜可賀。」


    道然微微一笑,給包拯倒了一杯茶,然後說:「包大人今日來找我,應該是之前的桉子有了進展吧?」


    「不錯,聖僧你給我的線索很清晰,就像是苦主親口指正一樣,所以調查起來並不難。但真正的麻煩是,這些陳年舊桉的兇手大部分都位高權重。繼續調查下去,我恐怕力有不逮。」


    包拯有點慚愧,之前拍著胸口答應,現在還沒抓到兇手就隻能前來求助,實在是說不過去。


    【話說,目前朗讀


    聽書最好用的,換源,.huanyuan.安裝最新版。】


    道然沒有說話,仔細地翻看起這些資料。


    雖然內容很多,但包拯很細致地做了總結,讓道然可以一眼就能看懂。


    道然對桉件的各種細節都是匆匆掠過,畢竟是枉死城的苦主親自指認,這群怨魂天天盯著仇人看,肯定不會認錯。


    道然看的是這些兇手如今的身份。


    能夠害人之後還不受懲罰的,多半是權貴,所以這份名單上麵的人全部非富則貴,最差的一位也是六部侍郎的官位,甚至還有上一任的狀元郎,如今已經取了皇親貴胃官居一品。….


    道然並沒有怪罪包拯,畢竟現在的包拯還不是那位由皇帝親自畫像的龍圖閣直學士。


    包拯隻是一個小小的判官,連開封府都不能說了算。


    京城裏麵能夠將包拯按得翻不了身的大有人在,包拯能夠真心幫忙查出兇手,已經是不愧包青天之名了。


    「聖僧,這份名單,有大半我都無能為力。哪怕我已經找到鐵證,但開封府乃至刑部,肯定都會將這些桉子壓下去的。」


    「無所謂,我會出手。」道然肯定地說。


    「聖僧,朝廷終究是治理天下的根本,你殺了一次皇帝,已經讓朝廷顏麵掃地。若是再出手抓捕這些朝廷重臣,恐怕整個朝廷的威嚴就徹底毀了。


    「一旦朝廷沒了威嚴,天下各州都會不穩,野心勃勃之輩將會肆無忌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那時候恐怕天下百姓就受苦了。」


    包拯說得很委婉,但意思很清楚,就是會有人造反。


    這不是誇大其詞,因為大周被柴熙誨折騰了幾十年,底子已經基本上掏空,連賑災這種事情,現任皇帝都得靠京城賣地來籌錢,可見國庫空虛到什麽地步。


    雖說修行者的錢財解了燃眉之急,但隻要災情繼續,這筆錢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很快就會用完。


    這也是為什麽修行者不能輕易對官員出手的原因,這份因果太大,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住。


    道然聽完包拯的話,笑著解釋說:「包大人誤會了,我說出手,並不是親自將他們抓來問罪。當初我殺柴熙誨,那是因為他追求長生,讓天下徹底混亂。殺了他,才能馬上撥亂反正,否則大周早已烽煙四起。如今天下還算安穩,我又怎麽會魯莽行事呢?」


    包拯鬆了一口氣,然後好奇地問:「那聖僧你要如何為苦主伸冤?」


    道然雙手合十說:「貧僧是出家人,當然是普度眾生慈悲為懷啦,我準備給這些兇手念念佛經,讓他們迷途知返幡然醒悟。」


    「聖僧不要跟我開玩笑了,他們若是能知錯,也爬不上如今的位置。」


    包拯這話說得殘酷,但事實就是如此,朝綱敗壞之時,好人是當不了大官的。


    「包大人放心,我真的隻是跟他們念念佛經。至於主持公道,有些事情,其實不需要由我們親自動手,惡人自有惡人磨。」道然自信滿滿地說。.


    拜月仙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讓如來去取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拜月仙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拜月仙靈並收藏讓如來去取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