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沒了?


    郤錡!


    那可是郤錡啊!!!


    “這……,我……”晉君周絕對有無數次希望郤錡去死,真正等到了聽說郤錡已經死亡的那一刻,腦子徹底給亂了。


    晉君周迴國登位之後,一直活在強勢卿大夫的陰影之中。


    要論晉君周最害怕誰的話,無疑就是郤錡了。


    倒不是郤錡多麽欺淩晉周這位一國之君,單純就是郤氏太強大,兩位掌權者在性格上的缺陷和毛病都挺大。


    為人自傲,對誰都是冷著臉,偏偏還有權有勢,誰與之交往不會發怵啊?


    那麽,郤錡在對待人方麵怎麽樣?他是貴族,一出生就是貴族,成長階段也是郤氏最為強勢的時刻。


    知道什麽是貴族嗎?可不止是生活優異那麽簡單,他們要是不理會普通人,完全就是普通人的幸運。


    能夠接觸郤錡的人就那麽多,作為一國之君的晉周尤其需要跟自己的中軍將進行接觸。


    礙於郤錡的性格,不會遷就晉君周什麽。


    而郤錡大概也就會對郤至有所遷就,對上其餘人……,包括妻子和子女,基本上都是一種生人勿近的模樣。


    可以想象晉君周對郤錡的印象會是怎麽樣了。


    不過吧?要說晉君周多麽痛恨郤錡,真的是未必。


    除了權柄之外,郤錡作為中軍將該給予晉君周的待遇一點不缺。


    非常要命的地方在於,僅僅是擋住晉君周的掌權之路,注定不會讓晉君周持正麵印象。


    不止是郤錡,應該說晉君周對任何一名卿大夫都很難有太好的印象。


    那是作為君主這種生物,看待任何不給予取予奪之人,注定會秉承的態度。


    所以說,一旦有可能大權在握,盡管都是人的樣子,精神領域將會區隔成為兩種生物。


    “嗚唿!!!”晉君周很突然地喊了一聲。


    懵圈的不止是晉君周,初聞郤錡死訊的人,絕對是有一個算一個都反應不過來。


    失神的人被那一聲“嗚唿”給驚醒了過來。


    “出發前不是還好好的嗎?怎麽……”晉君周看向樓令,又看了看中行偃和士魴,哆嗦著嘴唇,哀聲道:“怎麽,人說沒就沒人?我的中軍將啊!!!”


    說著說著嚎起來的晉君周趴在案幾之上,一邊顫著身軀,一邊用手臂拍打案幾,掃倒了不少文牘。


    晉君周傷心嗎?他自問多少是有點,隻是更多感到輕鬆,或多或少有些迷惘。


    碰上大事,尤其是很突然間的轉折,誰都會是那種狀態。


    能夠在發生意外之後很快反應過來,稱一聲“人傑”不會為過。


    其他人什麽表現?


    中行偃眼皮子一直跳,盡力做出沉重的表情。


    為什麽會跳眼皮子?因為中行偃太過於激動了啊!


    中行偃為什麽激動不用說的吧?


    很早之前,郤錡不是中軍將的時候,哪個家族沒有感受到來自郤氏的壓力?


    也就是欒書演技好,先耍得郤克團團轉,後來也耍得郤錡和郤犨、郤至找不著北,以至於欒氏趴在郤氏身上吸了好些年的血。


    充當欒書馬仔的中行偃沒有借機為荀氏找好處嗎?怎麽可能的事情嘛。


    中行偃接手管理荀氏之後,荀氏可是好長一段時間充當欒書的馬仔,欒書想做什麽也不是全然不知曉,需要中行偃甘當馬仔的欒書沒少給荀氏喂好處。


    搞到後麵,中行偃對上實力很強又作風很莽的郤氏,內心壓力可是一點不小。


    最為嚇死人的時刻,便是郤氏對欒氏先下手為強的那一會。當時的中行偃時時刻刻都要擔心自己和家族沒了。


    沒開玩笑,郤氏和樓氏突然對欒氏動手,真的差點將中行偃的魂都要嚇沒了。


    要不是當時樓令先拉扯智罃一把,智罃再順勢拉上荀氏,以為荀氏隻吐出一些好處就會沒事嗎?


    中行偃偷偷看向樓令,心裏承認當時要是沒有樓令的話,荀氏不會那麽絲滑地轉變陣營,必然是要遭到波及。


    簡單說就是,誰不知道荀氏是欒氏的馬仔?郤氏幹死了欒氏,不把荀氏一塊滅掉,多少也要算舊賬。


    輪到算舊賬的時候,中行偃說什麽都不可能躺平,怕的就是被一波帶走。


    反抗?那肯定是會反抗。


    等荀氏反抗,接下來事情的進展怎麽樣,真不是想控製就能夠控製住了。


    道理是那樣的道理,中行偃對樓令有感激之心,可也隻是心存感激,不會因為感激而有所退讓。


    自己可以死,家族不能完蛋,封建時代對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得很。


    當然,可以不死的話,誰想死呢?


    中行偃一點都不想死,他要好好活著,解決小宗的麻煩,熬到郤錡和郤至先死,才敢永久閉上眼睛。


    是不是漏了樓氏?


    中行偃的心裏沒有漏掉樓氏,隻是跟對上郤氏的心態不一樣。


    現在郤錡死了?中行偃心中的壓力頓時去了大半,接下來郤氏會沉寂一段時間,郤至與智罃的合作肯定是要暫時終止了。


    沒有了郤錡這個從裏到外都強硬宗主,換了一名年輕且平庸的宗主,郤氏遠不如之前那麽可怕。


    讓中行偃無法確定的事情是什麽?隻有樓令到底會幹涉郤氏的事務到什麽程度,或者說郤氏還能不能保持郤錡在時跟樓氏這般親密的關係。


    什麽?


    郤楊是樓令的弟子,兩者的關係遠比郤錡更親密?


    話雖如此,可郤楊不是郤錡,能夠壓得住內部的不同意見嗎?


    別看郤氏跟樓氏合作無比愉快,郤氏內部不可能人人意見都是相同,甚至可能有郤氏的人從頭到尾都排斥。


    為什麽?僅僅是樓氏崛起的時間太短,過程中沒少獲得郤氏的幫助,使得有人認為沒有郤氏就沒有現在的樓氏,認定樓氏就是該低郤氏一等。


    他們沒有看到樓令也一直在幫郤氏牟利嗎?眼睛沒瞎,隻是會認定是一種理所當然,並且遠遠不夠。


    那樣的人不會少,之前被郤錡壓製住了而已。


    自己家族內部出了問題的中行偃,他可是太知道一個家族不可能人人同心了。


    “誰不貪婪?上軍將忍得住,樓氏的其餘人能忍?”中行偃察覺到自己眼睛眯成縫,趕緊調整表情。


    有人看到中行偃的“相由心生”了嗎?有,並且晉君周和樓令都看到了。


    當前,樓令的心亂歸亂了,很清楚正是觀察眾人真實想法的時刻。


    “中行偃壓抑太久,內外皆是不順,有很嚴重的取死傾向啊!?”樓令剛才將中行偃眯起眼睛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


    人在什麽情況下會眯起眼睛?不是風沙太大,便是心生惡意。


    其實,樓令不在乎中行偃要不要找死,也不是太顧忌智氏什麽情況。


    唯一讓樓令在乎的是既定國策的施行。


    因此,那一刻樓令的腦子快速運轉,思索有沒有可能在極短時間內將荀氏滅掉。


    類似的思考在樓令腦海裏已經尋思了無數遍,一次次的答案都是不可能輕易將荀氏滅掉。


    荀氏的好幾處封地曆經了上百年的控製和發展,治下的人已經過了三五代,擁有“荀”、“智”、“輔氏”三座堅城,其中“荀”和“智”可以互作掎角之勢,倒是“輔氏”孤懸在外。


    隻要荀氏保住其中的一座城池,有足夠的時間讓範氏與其他家族反應過來,他們不可能坐視荀氏就此滅亡,簡單就是因為郤氏和樓氏消滅了荀氏,下一個該輪到誰。


    真的開戰,一開始可能是郤氏和樓氏的聯合行動很順利,等範氏反應過來就要陷入曠日持久的內戰之中。


    最重要的一點,恰恰是荀氏以及範氏處在弱勢地位,他們日常一直有做防備,任何時間遭遇到突然的入侵都不算意料之外。


    “不能打啊……”樓令一直都知道不放棄對周王室取而代之,想要保持對外擴張,真的就不能爆發卿位家族級別的內戰。


    那不是樓令熟知晉國的曆史,知道範氏、中行氏挑起內戰搞得晉國衰弱了四十年。


    完全就是樓令坐得位置極高,本身也是卿位家族的家主,清楚互相之間的實力怎麽樣,更知道什麽叫牽一發而動全身。


    “他真的找死,第一個動起來,再是艱難也隻能打!”樓令真心希望中行偃不要找死。


    無論國家或是家族在失去當代首腦的那一刻,確確實實就是處在最為虛弱的階段。


    樓令已經看到中行偃有找死的跡象,很難不想到範氏。


    隻不過,樓令認定範氏會理智,隻要中行偃聯絡範氏,不管中行偃想做什麽都會被士匄拉住。


    極短時間內,所有人都在腦海風暴。


    以至於說,一開始樓令詢問郤錡的死因,後麵軍帳內陷入了絕對的死寂。


    郤錡的死,事情太大太大,直接將導致新的局麵出現。


    活著的人要主動或被動迎接新的局麵,天氣要是寒冷,該看到晉君周和樓令、中行偃、士魴的腦袋上冒白霧了。


    要說在場誰情緒最簡單,可能是郤楊了吧?


    “白天也夜間好好的,天明方知道……知道去了。”郤楊一邊哭泣一邊說道。


    到今年,郤錡已經七十來歲了。


    以年齡來算,身子骨再好也不會好到哪裏去,睡夢中過世以平均率來算是比較正常的事情。


    在過去的兩年中,晉國的高層就沒有休息的時候,郤錡以七十來歲的的高齡忙碌又奔波,消耗的元氣遠會比少年或壯年更大。


    高齡的郤錡不像中行偃時常小病不斷,然而年齡大了卻是一直沒有生病真不是什麽好事。


    以醫學的角度來講,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讓身體機能下降,免疫力方麵也會變差。


    年紀一大最怕的就是日久無病,一生病就是病來如山倒的狀況。


    樓令像是才反應過來,走過去將郤楊扶到一旁,不該跟過去的士魴跟了過去。


    接收到郤錡亡故的消息,士魴不會比其他人情緒穩定到哪裏去。


    隻不過,士魴一定要比中行偃心靈純淨得多。


    範氏僅是看到郤氏過於強大,居安思危有了自保的需要,真不如荀氏的恐懼那麽強烈。


    心裏沒有鬼,士魴自然也就不會下意識排斥了解更多。


    現在嘛?士魴其實想的是怎麽跟樓令湊得更近一些,穩住樓令的同時,釋放範氏願意與樓氏親近的態度。


    郤氏可以和樓氏是好哥們,範氏也可以的啊。


    以局勢而論,要是接下來不生亂,無疑樓令會成為聯盟的主導。


    範氏的核心階層複盤了無數遍,他們討論了一次又一次,很神奇的發現跟樓令當朋友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有沒有那麽誇張?


    真的有啊!


    反正,樓氏的崛起之路絕不是一味索取,甚至可以說在樓令的謀劃下會不斷獲利。


    至於說欒氏、韓氏、趙氏的滅亡,不恰好證明了樓令的能力嗎?


    也就是沒有太好的機會,要不然範氏早想跟樓氏親近了。


    在接下來,極可能是樓令一個人拉扯起郤氏和樓氏這兩乘戰車,範氏也想與之並駕齊驅啊!


    樓令看到士魴那種迫不及待要湊近的模樣,隻能說是看得一愣,場合不允許多想,決定後麵等著看。


    由於士魴的舉動太明顯,自然也被晉君周和中行偃看在眼裏。


    隻不過,晉君周和中行偃具體怎麽看,該是一時半會搞不懂士魴是個什麽意思吧。


    “詳細說說出發之後的情況。”樓令的聲音放得比較低。


    晉君周和中行偃在樓令將郤楊扶到一邊,士魴又靠過去的時候,兩人下意識對視了一眼。這一幕又被樓令給看見了。


    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或者是沒有發生什麽事情。


    郤錡的死亡是意外,亦或是必然?


    心思不純淨的人會越想越多。


    在郤楊斷斷續續的闡述中,看不出郤錡有什麽太特別的地方。


    出門在外肯定不如身處家中,隻是以郤錡的地位,再苦一定苦不到哪去。


    郤楊就說了,出征之後的郤錡從各方麵不存在任何異常,兵逼魯國都城的城下還顯得意氣風發,一個尋常到不能尋常的清晨離開了人世。


    “叔父還不知道我父過世的消息。前來通知君上,弟子便要啟程趕往洛於之地告知叔父。”郤楊本來已經停止哭泣,說完又抽抽了起來。


    當前有驗屍的手段嗎?一定有的。


    看郤楊的反應,他們應該已經初步判斷他殺的可能性。


    不是那樣子的話,郤楊不會隻有悲戚。


    先來告知國君是因為路程比較近嗎?不是的。


    晉國中軍將死於征戰途中,不管是因何而死,第一時間告知國君是應該的步驟。


    然後,國家程序走完,肯定是走家族內部的程序了。


    樓令沒有問在魯國的大軍誰接管或是怎麽樣,更沒有阻止郤楊親自前往告知郤至關於郤錡過世的消息。


    流程就是那樣,怎麽阻止呢?


    “你稍微歇一歇,吃點東西,喝足了水,再啟程。”樓令隻能這樣說。


    至於說郤楊帶了多少護衛,樓令要不要派出護衛,這種話題少扯。


    其實,樓令不能派護衛到郤楊身邊,真要是這麽做,有事沒事都要在後續搞出事來。


    郤楊無聲行禮,再對其餘人行禮,隨後離開軍帳。


    哀傷隻是一時,樓令心中更多的是感到惆悵。


    睡夢中離世的郤錡連遺言都沒有講,家事和國事一點都沒有交代後續。


    郤氏內部肯定不會出問題。


    郤至與郤錡的感情極好,乃至於可以說是受到恩惠還不完。


    事先有確立的宗子,自然是由宗子繼承宗主之位。


    因此,郤楊的繼承流程不可能存在任何波折。


    國事方麵?因為有過直接指派由誰接任中軍將的例子,後麵晉國卿位的變動不再講究順位繼承製度,特別是郤至乃郤氏小宗溫氏之主,由誰來接任中軍將一職可就不那麽好說了。


    晉國還沒有小宗之主擔任中軍將的例子,不是作為小宗之主有自知之明,單純就是大宗不允許。


    一旦讓小宗之主擔任中軍將職位,坐上中軍將寶座的小宗之主該怎麽定位在家族的地位呢?


    手握權柄會張狂是一定的事情,哪怕本來不是那樣的心態,時間久了必然讓心態發生改變。


    曆史上的智氏憑什麽扛住中行氏的打壓?那是智罃以小宗之主的身份成了晉國的中軍將。


    而智罃能夠當上中軍將,完全就是韓氏、範氏、趙氏等家族的力推。


    了解那一點之後,能夠理解晉君周後麵為什麽一直目光炯炯地注視著樓令了吧?


    連帶迴過神來的中行偃和士魴看樓令的目光都已經不一樣。


    那是他們十分清楚一點,但凡郤至還理智的話就會自己讓步,一旦郤至不理智,後麵郤氏一定會內亂。


    即便是郤至沒有心思爭搶什麽,他當了中軍將就是欺淩郤楊的事實。


    所以,即便郤至意識不到什麽情況,家族內部有得是人會提醒或勸說。


    要是郤至不聽勸?他就有取死之道。


    如果郤至不當中軍將,郤氏不會接受範氏或荀氏的哪個誰跨位當上中軍將,接任中軍將一職的人選隻能是樓令了。


    那麽,樓令意識到自己將要上位了嗎?


    絲毫不矯情地來說,樓令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想到,等扶著郤楊到一旁就意識到什麽情況了。


    麵對可能上位成為中軍將,樓令十分訝異自己一點都不激動,平靜到連自己都覺得離譜。


    並不是因為知道遲早有這麽一天才讓樓令能夠冷靜,真的就是無比平靜就接受了事實。


    這種平靜不是真的平靜,意識到正在發生什麽,肩上的責任多重,做好了心理準備而已。


    “上軍將……”中行偃說著猛然間咳嗽起來,看情況是被自己的口水嗆到了。


    樓令看了還在猛咳不止的中行偃,再與仍舊用炯炯目光盯著自己的晉君周對視,說道:“君上,接受魯國的祈降吧。”


    “……”晉君周一時間沒有反應。


    不是說晉君周沒有將樓令說的話聽進去,純粹就是腦子裏還在思考樓令接任中軍將之後會怎麽樣。


    樓令見晉君周保持原有姿態沒迴應,再次重複了一遍。


    “好、好……”晉君周先應下來,隨後問道:“由誰前去呢?”


    樓令看向士魴,問道:“下軍佐走一趟?”


    講實話,晉君周和中行偃、士魴以為樓令會親自去魯國的。


    那裏可是有郤氏的四個“師”啊!


    郤楊在到處奔波。


    郤至並未出征魯國。


    在魯國的大軍,以卿位排序一定是被士匄所接管了。


    接管軍權的士匄能指揮得動郤氏的部隊嗎?不了解情況的人,可能覺得沒有什麽問題。


    然而,了解晉國卿位家族的相處情況,不用想也知道士匄指揮不動郤氏的部隊,乃至於發生什麽意外都無力彈壓。


    樓氏與郤氏關係親密,不止是長期合作很愉快,包括樓令與郤至是至交,並且樓令還是郤楊的老師,最重要的是樓令不止一次指揮過郤氏的軍隊。


    在那些鋪墊之下,不該是樓令親自前往魯國接管軍隊嗎?


    看到沒有?


    士魴直接抬手指著自己的鼻子,用姿態動作和表情展示:我?確定是我???


    “上軍將,你……”晉君周認為樓令去才是最合適的人選:“你走一趟?”


    樓令搖頭,不給出理由。


    是啊,樓令是去魯國的最佳人選。


    問題是什麽?郤錡死得太突然了!


    現在,郤氏能做主的人在洛於那邊,宗子也在不斷奔波。


    在這種時候,樓令必須待在晉君周身邊,免得誰的腦子壞掉,湊到晉君周身邊搞東搞西。


    什麽意思?


    意思就是,樓令現在必須將晉君周看牢,不給任何人有絲毫搞事的機會。


    理解嗎?


    如果不能理解,簡單地認為樓令看的是“名”與“器”就行了。


    士魴被樓令一直注視,隻能說被看得心裏發毛,不等晉君周說什麽,趕緊答應會去魯國。


    “那……,勞煩下軍佐立刻動身?”樓令說道。


    士魴不敢遲疑,對誰都是無聲行禮,禮節到位立刻就走。


    在最開始,晉君周根本沒有反應過來,等看到中行偃臉色很嚴肅,才意識到樓令究竟在幹什麽。


    “我是為了大家好。”樓令沒頭沒尾地說道。


    可是,晉君周和中行偃都聽懂了。


    ..........


    寫得很艱難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耀與忠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耀與忠誠並收藏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