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不是以讀書人應對讀書人的法子?”
不在事情中,難知事情之具細。
於長樂公主這一次的慈善賑災之事,一些事情有所料,會遇到一些難題,會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
長樂公主是否可以解決?
應可解決。
隻是……會耗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單單隻是賑災的策略上,沒有什麽複雜。
無論大災還是小災,大體脈絡都是相仿的,都有固定的成例可以依循,具體稍稍變化就可。
更多則是在人事上。
長樂公主剛才所言的那些,亦是在人事上。
小郡主先前於自己說了陛下的些許心思,公主現在再次提及,迎著那雙靈惠瑩輝的雙眸,秦鍾頷首。
既然提及了恆王殿下,那麽,事情就不難猜了。
“讀書人應對讀書人?”
“小神醫,那是什麽法子?”
小小的喝了一口香茗,小郡主念叨一聲,又是好奇。
“其實,近年來,關於慈善賑災的事情,本宮一直都有所想!”
“這件事是可做的,還是可以長期做的一件事。”
“隻不過,想要將其做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行此事,要沒有私心私欲,還要兼具一定的才能、威望。”
“更有一點,也是本宮剛才提到的。”
“賑災救災的主要力量一直都是朝廷官府,然……近來的慈善賑災風頭太盛了一些。”
“縱然是好事,在許多人眼中,也非好事。”
“好事做下,是需要人手的,是需要前往府縣的,而那些地方,又是朝廷官府直接管轄的地方。”
“是以,無論如何,朝廷官府那裏是邁不過去的。”
“之前小打小鬧居多,朝廷官府就算有些意見,也隻當尋常,現在……不能夠了。”
“如果這一次本宮將事情做的尚可,那麽,下一次的慈善義舉,本宮都能想到,亦是不會差。”
“本宮可為這件事,實則是父皇允許在先,否則,絕難行之。”
“本宮所行,將原本屬於官府的一大職責分化,一次兩次無礙,時間長了,有些事情就麻煩了。”
“這幾日的朝堂上,有那般話語,其實去歲以及以前都有的,隻不過這一次更加明顯一些。”
“話語力度更強了一些。”
“朝廷官府所想,是希望將賑災之事歸於官府管轄,比起本宮所能調動的人力物力,強出很多很多。”
“那也是一眼就可以看到的優點。”
“缺點,亦是存在。”
“曆朝曆代的官府賑災,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問題,錢糧層層下撥,到達受災地的東西,也許和所想會不一樣。”
“本宮施為的慈善賑災,則是相對直接一些,錢糧貨物的落下更為完整一些,災地和災民更有好處一些。”
“吏治,數千年來都是一件難以處理之事。”
“父皇近年來,多有嚴厲,一些人還是接連不斷的撞了上去。”
“是以,慈善賑災的事情,無論本宮是否願意,朝廷官府都不會允許它越來越大,越來越有力。”
“時間長了,也容易影響各地官府在當地的威嚴和地位,亦是會影響朝廷對於天下的統禦。”
“若說直接將慈善賑災納入官府的管轄之內,本宮也覺有不妥。”
“恆王於我的那則建言,頗解燃眉之急。”
“那則建言,也是小神醫你提議的,既然朝廷官府想要將那件事要過去,如此,不是不可以。”
“但不是朝廷官府那些人。”
“本宮所想,是否可由朝廷新立下一個行署衙門,專管此事,而非交於眼下的朝廷六部諸司衙門管理。”
“所立新的行署衙門,卻無需等同於正式的衙門。”
“六部諸司衙門,多為朝廷要職衙門,慈善賑災之事,畢竟不常有,若是風調雨順之歲,更可能一歲都沒有什麽事情。”
“隻是……那個衙門行署該是一個什麽模樣,本宮暫時還未想好。”
“直覺告訴本宮,那件事大有可為!”
“待那樣的一個行署衙門立下,可以相召一些有心的功名讀書之人,審核之後,便可入內為事。”
“如你同恆王殿下提議的那般,果然做的很好,則……未必不能夠得到真正的官銜。”
“如此,也能夠對那些人有些激勵。”
“同時,也可以拉攏一部分讀書人,使得朝廷官府的聲音小一些,也可以將事情長遠的運轉下去。”
“……”
提及這一次所遇到的賑災之事,單單賑災不為很大的事情,若是沒有朝廷那邊的言論,自己都快將其弄好了。
接下來就能將賑災之事一一落下了。
奈何。
出了這樣的事情,欲要裝作看不到?
不能夠。
那些人非無力,倘若地方官府有些攔阻,慈善賑災遇到的麻煩就很大很大。
給予自己的選擇,似乎也不多。
將賑災之事全部交給各地的官府?
非所願。
自己一力撐持,也難以長久。
亦是非自己所願。
思來想去,恆王於自己提及的小神醫建言,可用,自己還多想了不少,隻是尚未完善。
如今,小神醫來了,剛好可以替自己好好參謀參謀。
“啊!”
“這麽複雜的?”
“既然是好事,皇伯陛下和朝廷朝臣們直接同意就好了,何況,賑災落下,災民安居樂業,對於那些官員,也是有好處的。”
“難不成真的要盯著那些好處?”
“今歲,皇伯都頒布旨意,將天下間的官員俸祿提升好多好多,幾乎都有十倍之多了。”
“那些人還不滿足?”
“也太貪心了吧!”
“……”
長樂姐姐說的,小郡主大體明白,又有些不太明白,那些官員是為朝廷做事,是為了國朝做事,難道長樂姐姐就不是嗎?
既然長樂姐姐可以做的更好,為何那些人要攔阻?
猜著那些人就有私欲!
真是令人討厭!
太讓人討厭了!
“雖可省卻那些官員的一些事,然則,對於大部分官員而言,都不會希望看到有那樣的一支力量存在。”
“官員的仕途升遷,是需要政績的。”
“賑災救災就是其中一件事,長樂公主將事情做的越好,那些想要有政績的官員,豈會願意見到?”
“所以,有了眼前之事。”
“公主所言,在下明白。”
“公主之意,是希望新立下一個衙門,和眼下的六部諸司衙門不一樣的的行署。”
“六部諸司衙門的官員,皆是朝廷正途。”
“新立的衙門,也如慈善賑災一樣,是朝廷賑災之外的一個強力補充,所以,裏麵的人不一定需要科甲正途的進士之人。”
“舉人、生員都可。”
“隻要合適,便可入內。”
“待有災情的時候,可以配合朝廷完成賑災之事,可以籌措錢糧諸物,沒有大災的時候,亦是可以做一些慈善之事。”
“如救濟院,如慈善義診,如配合朝廷其餘衙門行署做另外的一些事情。”
“公主之心,可是如此?”
“……”
秦鍾拱手一禮,多有訝然的看向長樂公主。
自己當時隻是於恆王殿下提及可以在這一次的慈善賑災中引入有幹才的讀書人為用。
而長樂公主,她……她不僅覺得可行,現在還生出更進一步的法子,以為長遠之謀。
實在是……巾幗不讓須眉!
美人圖
“莫不是以讀書人應對讀書人的法子?”
不在事情中,難知事情之具細。
於長樂公主這一次的慈善賑災之事,一些事情有所料,會遇到一些難題,會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
長樂公主是否可以解決?
應可解決。
隻是……會耗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單單隻是賑災的策略上,沒有什麽複雜。
無論大災還是小災,大體脈絡都是相仿的,都有固定的成例可以依循,具體稍稍變化就可。
更多則是在人事上。
長樂公主剛才所言的那些,亦是在人事上。
小郡主先前於自己說了陛下的些許心思,公主現在再次提及,迎著那雙靈惠瑩輝的雙眸,秦鍾頷首。
既然提及了恆王殿下,那麽,事情就不難猜了。
“讀書人應對讀書人?”
“小神醫,那是什麽法子?”
小小的喝了一口香茗,小郡主念叨一聲,又是好奇。
“其實,近年來,關於慈善賑災的事情,本宮一直都有所想!”
“這件事是可做的,還是可以長期做的一件事。”
“隻不過,想要將其做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行此事,要沒有私心私欲,還要兼具一定的才能、威望。”
“更有一點,也是本宮剛才提到的。”
“賑災救災的主要力量一直都是朝廷官府,然……近來的慈善賑災風頭太盛了一些。”
“縱然是好事,在許多人眼中,也非好事。”
“好事做下,是需要人手的,是需要前往府縣的,而那些地方,又是朝廷官府直接管轄的地方。”
“是以,無論如何,朝廷官府那裏是邁不過去的。”
“之前小打小鬧居多,朝廷官府就算有些意見,也隻當尋常,現在……不能夠了。”
“如果這一次本宮將事情做的尚可,那麽,下一次的慈善義舉,本宮都能想到,亦是不會差。”
“本宮可為這件事,實則是父皇允許在先,否則,絕難行之。”
“本宮所行,將原本屬於官府的一大職責分化,一次兩次無礙,時間長了,有些事情就麻煩了。”
“這幾日的朝堂上,有那般話語,其實去歲以及以前都有的,隻不過這一次更加明顯一些。”
“話語力度更強了一些。”
“朝廷官府所想,是希望將賑災之事歸於官府管轄,比起本宮所能調動的人力物力,強出很多很多。”
“那也是一眼就可以看到的優點。”
“缺點,亦是存在。”
“曆朝曆代的官府賑災,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問題,錢糧層層下撥,到達受災地的東西,也許和所想會不一樣。”
“本宮施為的慈善賑災,則是相對直接一些,錢糧貨物的落下更為完整一些,災地和災民更有好處一些。”
“吏治,數千年來都是一件難以處理之事。”
“父皇近年來,多有嚴厲,一些人還是接連不斷的撞了上去。”
“是以,慈善賑災的事情,無論本宮是否願意,朝廷官府都不會允許它越來越大,越來越有力。”
“時間長了,也容易影響各地官府在當地的威嚴和地位,亦是會影響朝廷對於天下的統禦。”
“若說直接將慈善賑災納入官府的管轄之內,本宮也覺有不妥。”
“恆王於我的那則建言,頗解燃眉之急。”
“那則建言,也是小神醫你提議的,既然朝廷官府想要將那件事要過去,如此,不是不可以。”
“但不是朝廷官府那些人。”
“本宮所想,是否可由朝廷新立下一個行署衙門,專管此事,而非交於眼下的朝廷六部諸司衙門管理。”
“所立新的行署衙門,卻無需等同於正式的衙門。”
“六部諸司衙門,多為朝廷要職衙門,慈善賑災之事,畢竟不常有,若是風調雨順之歲,更可能一歲都沒有什麽事情。”
“隻是……那個衙門行署該是一個什麽模樣,本宮暫時還未想好。”
“直覺告訴本宮,那件事大有可為!”
“待那樣的一個行署衙門立下,可以相召一些有心的功名讀書之人,審核之後,便可入內為事。”
“如你同恆王殿下提議的那般,果然做的很好,則……未必不能夠得到真正的官銜。”
“如此,也能夠對那些人有些激勵。”
“同時,也可以拉攏一部分讀書人,使得朝廷官府的聲音小一些,也可以將事情長遠的運轉下去。”
“……”
提及這一次所遇到的賑災之事,單單賑災不為很大的事情,若是沒有朝廷那邊的言論,自己都快將其弄好了。
接下來就能將賑災之事一一落下了。
奈何。
出了這樣的事情,欲要裝作看不到?
不能夠。
那些人非無力,倘若地方官府有些攔阻,慈善賑災遇到的麻煩就很大很大。
給予自己的選擇,似乎也不多。
將賑災之事全部交給各地的官府?
非所願。
自己一力撐持,也難以長久。
亦是非自己所願。
思來想去,恆王於自己提及的小神醫建言,可用,自己還多想了不少,隻是尚未完善。
如今,小神醫來了,剛好可以替自己好好參謀參謀。
“啊!”
“這麽複雜的?”
“既然是好事,皇伯陛下和朝廷朝臣們直接同意就好了,何況,賑災落下,災民安居樂業,對於那些官員,也是有好處的。”
“難不成真的要盯著那些好處?”
“今歲,皇伯都頒布旨意,將天下間的官員俸祿提升好多好多,幾乎都有十倍之多了。”
“那些人還不滿足?”
“也太貪心了吧!”
“……”
長樂姐姐說的,小郡主大體明白,又有些不太明白,那些官員是為朝廷做事,是為了國朝做事,難道長樂姐姐就不是嗎?
既然長樂姐姐可以做的更好,為何那些人要攔阻?
猜著那些人就有私欲!
真是令人討厭!
太讓人討厭了!
“雖可省卻那些官員的一些事,然則,對於大部分官員而言,都不會希望看到有那樣的一支力量存在。”
“官員的仕途升遷,是需要政績的。”
“賑災救災就是其中一件事,長樂公主將事情做的越好,那些想要有政績的官員,豈會願意見到?”
“所以,有了眼前之事。”
“公主所言,在下明白。”
“公主之意,是希望新立下一個衙門,和眼下的六部諸司衙門不一樣的的行署。”
“六部諸司衙門的官員,皆是朝廷正途。”
“新立的衙門,也如慈善賑災一樣,是朝廷賑災之外的一個強力補充,所以,裏麵的人不一定需要科甲正途的進士之人。”
“舉人、生員都可。”
“隻要合適,便可入內。”
“待有災情的時候,可以配合朝廷完成賑災之事,可以籌措錢糧諸物,沒有大災的時候,亦是可以做一些慈善之事。”
“如救濟院,如慈善義診,如配合朝廷其餘衙門行署做另外的一些事情。”
“公主之心,可是如此?”
“……”
秦鍾拱手一禮,多有訝然的看向長樂公主。
自己當時隻是於恆王殿下提及可以在這一次的慈善賑災中引入有幹才的讀書人為用。
而長樂公主,她……她不僅覺得可行,現在還生出更進一步的法子,以為長遠之謀。
實在是……巾幗不讓須眉!
美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