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娘真好!”大阿哥喜得眯起眼,又轉過身繼續玩不倒翁,自是看不見福晉眼中的水光。


    方才在永和宮,德妃發話讓她不必繼續入宮侍疾,而是留在府上為六阿哥抄《往生咒》。


    福晉自是暗暗鬆了口氣兒,忙不迭道:“娘娘厚愛,免了妾身的侍疾,隻是到底娘娘身上到底還不舒坦,貝勒爺與妾身如何能心安?不如讓李氏來為娘娘侍疾吧,娘娘以為如何?”


    《往生咒》不過隻是個借口,從前她的孝心給德妃敬獻的還少?早就被德妃消耗的一幹二淨了。


    如今,她才不情願繼續往永和宮使勁兒了,反正不管她如何孝順討好,也都是白搭。


    福晉這說法可謂妥帖,既是她沒功夫入宮為德妃侍疾,那按常理可不就得維珍這個側福晉去伺候德妃了?就跟年前德妃病了那迴是一樣的。


    福晉還以為德妃會二話不說答應下來,畢竟福晉心裏也明白了,什麽侍疾不侍疾的,無非就是來承受德妃磋磨。


    德妃因為伊爾根覺羅格格小產的事兒,心裏不爽快,就是要拿人撒氣呢!


    比起她,德妃可能覺得往維珍身上撒氣來得更爽,平日裏德妃對維珍是個什麽態度,福晉也看在眼裏。


    在對德妃的厭惡之上,說不定李氏還是她的知音呢。


    隻是比起讓自己在永和宮受罪,福晉自然更希望受罪的李氏,這也沒什麽可說的,趨利避害從來都是人的天性。


    但是卻不想德妃聞言,頓時眉頭緊蹙,表情微僵,然後就是嘴巴張了張,福晉還以為德妃這是要發話呢,結果德妃竟驀地伏在床沿上嘔了起來。


    得虧慧嬤嬤眼疾手快端來了痰盂,要不然定是滿地狼藉。


    福晉心中詫異,德妃好好兒地怎麽一聽到李氏還吐了起來?


    當下忙不迭吩咐宮女兒端來了茶水,然後忍著惡心給德妃漱了口,待瞧著德妃緩了過來,福晉一臉憂心道:“娘娘,不若再請太醫過來瞧瞧?”


    德妃卻擺擺手,一臉煩躁:“行了,你迴去吧。”


    迴去吧?


    那李氏到底用不用來侍疾呢?


    福晉心下不解,但是瞧著德妃這不耐煩的模樣,到底也沒有再說什麽,當下福身退下。


    行至寢殿外,福晉喚來慧嬤嬤,壓低聲音詢問:“嬤嬤你看,明日可要李氏入宮為娘娘侍疾?”


    然後慧嬤嬤就忙不迭搖頭:“福晉想的周全,隻是太醫吩咐了,娘娘需要靜養,所以就不必側福晉入宮侍疾了。”


    李氏不必入宮侍疾?


    福晉當時還真有點兒失望加不甘。


    憑什麽呢?


    憑什麽她要忍受德妃的磋磨,李氏就不用呢?


    還不止這迴,年前那迴也是一樣的,她忍著氣憋著火日日天不亮入宮為德妃侍疾,簡直脫了一層皮,好不容易李氏隨主子爺從西北迴來了,福晉覺得總算能喘口氣兒了。


    可是哪曾想,李氏不過隻入宮侍疾了一次,德妃就下令不必再入宮侍疾了。


    什麽意思?


    肯定是主子爺親自去求了德妃,德妃看在主子爺的麵子上這才鬆了口,故而免了李氏的侍疾。


    那這一迴呢?


    是不是也是主子爺提前就跟德妃打好了招唿,侍疾出力就隻找她這個福晉,任由德妃搓圓捏扁,而李氏卻不必在永和宮裏頭裝孫子?


    她早就不奢求主子爺的憐惜維護,但是卻也難免心寒。


    連這些細枝末節主子爺都為李氏打算的如此周到,隻怕未來的事兒,主子的爺心裏也早有決斷了。


    主子爺是最重規矩的,但是主子爺偏偏也是最不重規矩的,主子爺的心思,她從來就猜不透,連德妃也壓根兒不把她放在眼裏,她又怎麽還能指望德妃為他們母子撐腰?


    所以,哪兒來的心安呢?


    看著兒子稚嫩的背影,福晉一時悲從中來,鼻頭陡然一酸,她忙不迭掏出帕子擦了擦眼角。


    “額娘,今年阿瑪還會帶我們去莊子裏頭種田嗎?”大阿哥轉過身,狹長的丹鳳眼裏頭滿是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曉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曉書並收藏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