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心思一動,然後開口道:“皇阿瑪明鑒,今年國庫已經十分吃緊了,未來幾年也是難上加難,兒臣以為少不得要開源節流,方能順利度過這幾年困局。”


    可不是嘛,今年甘肅跟山西兩地幾乎同時遭災,為了賑災,朝廷花出去的銀子真的跟淌水似的,未來三年,國庫吃緊可是可以想象的,畢竟給山西、甘肅免除了三年賦稅,如今連陝西也免除了一年賦稅。


    山西跟陝西可都算是納稅大省呢。


    萬歲爺抿了口茶,然後點頭道:“你這話說的不錯,且展開說說怎麽個開源節流法兒。”


    “兒臣以為可以下令戶部增發鹽引來用來補充國庫。”太子道。


    鹽引是宋代以後曆代政府發給鹽商的食鹽運銷許可憑證,在清朝,廢除了銷售地界的限製,朝廷隻掌握鹽引的發布量,招販行票,隻要想販鹽,就可以到鹽局納課,買鹽領票。


    鹽商們想要做合法買賣,就必須購買鹽引,小販們想分一杯羹,也必須納稅。


    以增發鹽引來補充國庫,算是康熙一朝的慣用手段了,不用太子說,萬歲爺也有這打算,當下隻是稍稍點點頭,然後又道:“開源的法兒你說,那節流的法兒呢?”


    太子卻含笑看向四爺:“不如聽聽四弟的高見吧。”


    萬歲爺深深看了太子一眼,這眼神讓太子有些心虛,好在萬歲爺旋即也抿唇笑了,然後也轉向了四爺:“老四,那你說說看吧。”


    四爺點點頭,然後道:“迴皇阿瑪的話,兒臣以為可以取消或推遲尚未動工、不要緊的工程,籍此減少國庫支出。”


    頓了頓,四爺又添了一句:“兒臣認為也當適度縮減皇室經費。”


    萬歲爺點點頭,又看向太子:“太子以為如何?”


    太子一怔,旋即忙不迭點頭道:“兒臣以為四弟說得很有道理。”


    “既如此,你們兩個分別擬道折子呈上來吧。”萬歲爺緩聲道。


    “是,兒臣遵命!”


    當下,太子跟四爺躬身退下。


    ……


    四爺甫一迴府,就進了書房,開始埋頭寫折子,等到折子總算寫完了,外頭的天兒都已經擦黑了,四爺伸手端起桌上的茶杯,一飲而盡,然後就覺得……


    特別餓。


    瞧著四爺總算放下了筆,蘇培盛忙不迭端了一盅蜂蜜燕窩送進來:“主子爺,您喝盅燕窩墊墊吧。”


    四爺在書房辦公室是不許人進來攪擾的,中午就吃了碗雞絲小餛飩然後就進了書房,這麽一待就是一下午,蘇培盛急的不行,就怕四爺又餓壞了胃,燕窩是早就備下的,時刻準備給四爺送進去。


    一盅燕窩下肚,四爺也沒覺得又被墊墊到,反倒愈發饑火中燒,一邊從蘇培盛手裏取過帕子擦嘴,一邊抬腳往外走。


    “你李主子已經用過晚膳了嗎?”四爺問。


    蘇培盛一邊趕緊拿著大氅給四爺穿上,一邊忙道:“迴主子爺的話,小池子剛剛才來前院兒問過主子爺要不要去李主子那兒用膳,奴才不敢攪擾主子爺,就讓小池子先迴去了,李主子這會兒應該也才用晚膳呢。”


    四爺沒再說話,抬腳出門朝後院兒走去,走出幾步之後,四爺又突然問道:“鰣魚可吩咐膳房做了給各院兒都送過去了嗎?”


    臘八前夕,山東官員敬獻了一批鰣魚,萬歲爺自己能吃多少?自然要賞賜的,不僅僅賞賜後宮女眷、皇子公主,連朝中重臣也有不少得了賞。


    蘇培盛忙不迭點頭如搗蒜:“迴主子爺的話,各院都已經送過去了。”


    萬歲爺賞了四爺兩桶整整十五條鰣魚,連鄭侍妾她們小院兒也分到了一條。


    待四爺來到維珍這裏,維珍跟一眾孩子果然正在用膳,這沒什麽好意外的,意外的是,此刻屋子裏頭的人數。


    怎麽……這麽些人?


    除了維珍之外,大格格、小西瓜還有小丸子身邊都有乳母伺候著,還不止一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曉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曉書並收藏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