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繪清這庶吉士的身份,主動請求外放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如今卻讓董氏在維珍麵前提起,自然是想詢問四爺的意思。


    董氏一說維珍也就明白了。


    沉思片刻,維珍道:“兄長有報效朝廷之心自然是好的,隻是不論在翰林院還是在別處,一樣都是為朝廷效力。”


    不知道這一批山西官員的任命是誰在拍板,不過山西疫情畢竟是太子在管的,搞不好後續的官員任命也是太子說了算,要真是那樣的話……


    李繪清自然還是老老實實待在京師的好。


    得等她問過四爺的意思,才能給李繪清準信兒。


    董氏聞言倒是鬆了口氣兒:“是,妾身也是這樣想的。”


    都道是夫唱妻隨,按說夫君做主的事兒,她是不好違拗的,但是董氏還是不想這個時候李繪清外任。


    不是不支持夫君,是董氏心疼孩子。


    一旦李繪清外任,她這個做妻子的自然地隨李繪清外任,這沒什麽好說的,但是慧嫻跟慧妍呢?


    山西的疫情才剛過去,死了那麽多人,這個時候,董氏是絕對不放心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去山西的,那要怎麽辦?


    是把慧嫻慧妍送到山東公公婆婆那裏?還是送到自己的娘家塘沽那去?


    可不管是送去哪兒,隻要不在她跟前,做娘的又怎麽能放心?


    所以,還是不去山西的好。


    ……


    維珍跟董氏在聊朝廷要任命一批官員赴任山西的事兒,這時候萬歲爺就正在看這一批的官員名單。


    名單是吏部一早送上來的,萬歲爺看了半晌放下,嘴角上揚,帶著淡淡的譏誚。


    看來太子之前那趟去江南籌募善款之行,真是沒白去啊。


    萬歲爺低著頭看著眼麵前的名單,頓了頓,然後喚道:“梁九功!”


    守在一旁的魏珠聞言忙不迭行至萬歲爺跟前,恭恭敬敬道:“啟稟萬歲爺,梁總管去給太後送臘八粥去了,怕是要過一會子才能迴來。”


    萬歲爺這才想起自己剛才派梁九功去給太後送臘八粥來著。


    不過梁九功不在,對萬歲爺來說也沒有什麽影響,抿了口茶,萬歲爺吩咐道:“把前日到的曹寅的密折送來。”


    “是,奴才遵命。”


    很快,魏珠麻利地從架子上取下一個匣子打開,然後從裏麵取出最上麵的一封密折恭恭敬敬遞到了萬歲爺麵前。


    萬歲爺將密折打開,過了一遍上麵詳細記錄的名單跟數目,然後再看那一份山西官員提案的名單,萬歲爺忍不住發出一聲嗤笑。


    太子每年從內務府借的銀子不下五萬兩,加上萬歲爺默許的孝敬,還有太子的份例、名下的產出,說出來旁人肯定都不信,可事實就是,太子每年的花銷,都比康熙及其後宮妃嬪花銷總和的加起來還多(實際上有三四倍之多)。


    萬歲爺自認不是個不心疼兒子的人。


    隻要太子能夠一直安分聽話,維持毓慶宮這麽龐大的花銷,對於萬歲爺來說也不算什麽。


    但是事實就是,太子一邊肆無忌憚揮霍他這個老子的銀子跟信任,一邊越發像是脫韁的野馬,眼瞅著就要控製不住了,萬歲爺少不得要時不時勒一勒韁繩。


    比如抬舉大爺,比如逼索額圖辭官,又比如去年在暢春園除夕晚宴之上,萬歲爺當眾提了太子花銷巨大要收斂,又下令禁止外任官員私下麵見太子,就是斷了太子的孝敬錢。


    從那之後,太子才總算知道收斂,到了今年下半年,從木蘭圍場迴來,毓慶宮的花銷更是直線下降。


    太子的收斂,萬歲爺自然是滿意的,要是太子能夠一直這麽聽話、知道見好就收的道理,萬歲爺又何必一次一次敲打他?留一段父慈子孝的佳話不好嗎?


    但是這才過去多久?


    甫一免了軟禁,甫一被派去山西主持大局,太子就故態複萌……


    不,是變本加厲!是觸底反彈!


    借著去江南籌募善款的由頭,沒少幹威逼利誘、反攻倒算的勾當,除了明麵上籌募到的善款跟糧食,太子私下也有不少進賬,在江南期間的衣食起居更是比照他南巡時候的標準,隻當他這個萬歲爺眼瞎耳聾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曉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曉書並收藏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