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從不懷疑維珍對自己的感情,但是他還是醋得不得了。


    醋那個穆朗跟維珍青梅竹馬,醋穆朗是李家夫婦眼中滿意的女婿人選,也醋自己這醋竟然不能光明正大醋給維珍看。


    就……好氣哦。


    反正他不痛快,誰都別想好過!


    ……


    待處理好崔致遠的後事,李母再來莊子的時候,正月都要過去了。


    李母這迴可不僅僅是來探望閨女跟外孫外孫女,也是來跟維珍辭行的。


    李文燁升官了,從正七品長樂知縣升為正六品膠州通判,李文燁年紀大了,需要人照顧,李母不放心,所以這迴李母又要隨夫外任,今天來見了維珍,明兒就要啟程趕往膠州 了。


    李母自是不舍,眼裏都噙著淚,維珍忙寬慰道:“膠州不比長樂縣,遠在福建,迴京師也就是數日功夫,額娘什麽時候想女兒了,寫信迴來,女兒派人去接額娘迴京小聚也就是了。”


    李母聞言忙搖頭道:“哪兒用得著你派人去接?到時候額娘自己就能迴來。”


    老頭子雖然資曆早就夠做通判了,但是為什麽到今年才總算升上去?而且還是離京師很近的膠州,要說這裏頭沒有四爺的照顧,李母能信?


    他們又是沾了閨女的光,李父李母是既感且愧,他們能為閨女做的不多,但是至少會安分低調,不能給閨女丟臉。


    李母很堅持,維珍也就沒再多說了,抿了口茶,李母取出了張五十兩的銀票,放到了維珍麵前的小幾上。


    正是前些時日,維珍吩咐小池子送去李家用作給崔致遠辦後事的那五十兩銀票。


    維珍不解:“額娘,你這是做什麽呢?”


    就算崔致遠……活該死,可到底也是她的名義上的表哥,還是自幼在李家長大的表哥,維珍添些喪葬費也是應該的。


    再說了,五十兩又不多。


    李母卻道:“喪葬費攏共就花了三兩銀子,哪裏用得著你出?自然是要給你退迴來的。”


    怕維珍不樂意,李母又添了一句:“你阿瑪也是這個意思。”


    既然如此,維珍也就沒再堅持,隻是維珍的注意力卻放到了另一處:“表哥的……喪葬費就用了三兩銀子?”


    比她預想的少不少呢,畢竟這時候的人都是極其注重喪禮的,之前二柱的叔父過世,二柱還特地托人送了五兩銀子迴家呢。


    惟送死以當大事嘛,古今都是這個道理。


    難道京師的崔致遠的葬禮排場還比不上偏遠之地的二柱他叔父?


    “他算不得好死,自然也不好大操大辦,不過買了口棺挨著他娘埋了也就是了,別的也沒有花費了。”李母解釋道,說這話的時候李母不由蹙了蹙眉。


    崔致遠……的確算不得好死,死得也很不體麵,而且到死也未成婚,無兒無女的,葬禮的確一切從簡。


    李母這一解釋,維珍也就明白了,隻是讓維珍意外的是李母的態度。


    李母說的都是實話,但是這實話裏麵卻也帶著股子難掩的厭惡,縱然崔致遠死的不體麵,到底是李母看著長大的,又是李父唯一親妹妹的遺腹子,再加上妹妹又已然撒手人寰,想必李父是拿崔致遠當親兒子看的。


    所以,李母對崔致遠的態度就有些奇怪,或許其中還有內情吧。


    不過維珍再好奇,也不會挖李家的內情,一則是她這個冒牌貨容易露餡兒,二則是她雖然熱衷吃瓜但是也尊重人家的私隱。


    李母明天就要趕路,在維珍這兒也不能多待,用了午膳之後,就匆匆迴京了。


    待迴到家,就瞧著自家老頭子,正在堂屋裏頭發呆,披在身上的夾襖又兩處明顯的補丁,針腳粗得讓人無法忍受。


    不用問,肯定是她不在的時候,老頭子自己動手補的。


    李母默默歎氣,從寢房裏頭取來件夾襖把老頭子身上那件換下來,然後又取來針線筐,坐在燈下重新補了起來。


    李文燁也迴過神來,看向對麵的李母:“迴來了,閨女可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曉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曉書並收藏開局狂拍四爺腦門,娘娘一路榮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