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夜闖相府
楚留香:不敗傳奇的開端 作者:破虜將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他是天子舊臣,但也不能如此放縱,壞了朝綱!”
曾靜素來高傲自信,對於自己提拔的人員天生就有偏袒,自然更加容不得有人冒犯。
“曾相放心,我與於大人明日便會上本,好好敲打一下這個不知規矩的陳左丞!”黃尚書笑著附和道,“他的辮子多著呢,都在我們手裏拽著。”
“我相信二位,這次非得狠狠打擊,讓他沒臉繼續再待在通進司!”曾靜的一句話,便幾乎已經讓陳玄璧沒有了立身之地,這便是權威。
“對了,天子昨日讓內侍傳召,說是準備再次檢閱天火軍,不知曾相有何指示?”
“哦,本相知道,陛下對天火軍寄望甚殷,憂慮東北戰事,咱們做臣子的自然應該為陛下分憂。”
曾相緩緩說道,“那就安排在三天之後!天子說京郊的宛平景致不錯,而且地勢空曠,一馬平川,我看此地的校場和點將台正好可以為天子演示。”
“近期京師附近流民頗多,難免驚擾了聖駕,於大人還是要加強防範,以策萬全。”
“曾相忠心為國,足為我等楷模!下官一定遵照辦理,確保萬無一失。”
送走了戶部和兵部的兩位大人,曾靜也收起了之前泰然自若的神情,眉宇之間露出了明顯的焦躁之色,因為他深知無風不起浪的道理。
陳玄璧這個人雖然有些書呆子氣,但絕非庸人,相反機敏練達,陛下曾經好幾次暗示自己要好好培養,將來也可以承擔重任。
這個重任,指的便是內閣之中的位置,可見他在陛下心目之中的地位,與陸炳兩人一文一武,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像這種跳過內閣直接上書天子的操作,若非他認為事態緊急,也完全無需如此,說明他不僅認為王騰飛的謀反就在眼前,還認為自己會偏幫王騰飛。
想到這裏,曾靜保養得宜的白淨臉皮頓時就黑了下來,心道:“我提拔王騰飛不假,私下也有些往來,但歸根結底還是為我朝培養一個將才,能夠抵禦北虜,為陛下分憂。”
“若是有真憑實據,我自當將其革職拿問,明正典刑,難道還會徇私枉法、不顧君臣大義嗎?”
想到此處,他忽然站了起來,喊了一聲:“來人!”
從黑暗的角落裏輕盈的閃過一道人影,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據我所知,王騰飛等人今晚就到達了京郊驛館,你去看一看,他們是否有什麽異常?”
曾靜走近一步,壓低聲音對自己這個最信任的暗衛囑咐道,“尤其是要看陸炳在不在,與他們的關係如何,是否受到挾製?明白嗎?”
“明白!”沒有半句廢話,也沒有任何問題,轉瞬之間便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安排完這一切,曾靜這才舒了一口氣,喝了兩口紅棗粟米粥,便準備在書房就寢了。
這些年來操持國事,經常通宵達旦,為了不影響家人休息,便在書房之內專門放置了一張大床。
對於權力欲旺盛的曾靜來說,吃喝玩樂這些事純屬浪費時間,除了對於健康有益的滋補之物外,也從不貪慕飲食男女之事,算得上是心無旁騖。
雖然內憂外患不斷,朝廷百餘年積下來的問題也不少,但作為一個合格的補鍋匠,曾靜還是被天子與群臣認可的。
他對於自身的安全也很重視,除了書房外十餘名巡查的侍衛之外,每日睡覺之前都會將特製的機關打開,若是有人闖入,自會警鈴大作,而他手邊不遠處便是天子禦賜的龍泉寶劍。
今晚的夜很安靜,就連窗外的北風唿嘯之聲都小了許多,曾靜盤膝而坐,這是他每日必做的功課,忽然屋內的燭光一閃,兩閃,隨後就穩定下來,再也不動了。
屋裏多了一個人,既沒有驚動外麵的侍衛,也沒有觸動機關,就像是一陣風吹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曾靜的右手握住了龍泉劍,知道這是高手,至少在輕功方麵,比他所見過的任何高手都出色,但他卻沒有開口唿救,因為能夠無聲無息的來到此處之人,並不是屋外的侍衛能夠解決的。
“閣下是何人?因何而來?”曾靜沉聲問道,聲音之中並無驚懼之意,他能坐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才華、智慧、運氣缺一不可,而膽略更是遠超常人。
“在下楚留香,來自江湖,隻為了見一見曾相,說幾句話而已,勿要憂心。”
楚留香從容走了過去,神態自如的拱了拱手,似乎並不是在相府,而是在自己家裏一般隨意。
“楚留香?你是從江南而來?”這個名字讓曾靜有些熟悉的感覺,轉瞬之間便想到了從許多不同的渠道,似乎都看到過這個名字。
隻不過每個渠道所描述的都不一樣,有人說他是江湖匪類,與擁翠山莊等江南豪族勾結,也有人說他機智果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最近收到的一位朋友信中說他正直俠義,頗有古人之風。
借著燈火,曾靜打量著眼前之人,果然生的俊朗灑脫,讓人心生親近之感,隻是簡單的站在那裏,便有了些公子王孫的清貴之氣,絕非江湖草莽可比。
“果然是一表人材!不知你方才看到了什麽?”曾靜雙目如炬,看著眼前的年輕人。
“我看到了一位勤勞國事的輔相,也看到了一位驕傲自負的老人。”楚留香並沒有掩飾,平平淡淡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哦,這兩句話倒是有趣。”曾靜聽多了旁人的讚譽吹捧,而驕傲自負這四個字則是很久沒有聽到了,上一次有人這麽說還是在二十年前。
“無論政務軍務,曾相的處置都甚是妥當,對於當今天子的忠誠也是無可置疑,換了任何一個人,也不太可能比曾相做的更好。”
楚留香其實已經來了很長一段時間,幾乎聽到了全部對話,也讓他的思想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觀。
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話,在師父嘴裏說出來的時候他並不能理解,直到此刻。
曾靜素來高傲自信,對於自己提拔的人員天生就有偏袒,自然更加容不得有人冒犯。
“曾相放心,我與於大人明日便會上本,好好敲打一下這個不知規矩的陳左丞!”黃尚書笑著附和道,“他的辮子多著呢,都在我們手裏拽著。”
“我相信二位,這次非得狠狠打擊,讓他沒臉繼續再待在通進司!”曾靜的一句話,便幾乎已經讓陳玄璧沒有了立身之地,這便是權威。
“對了,天子昨日讓內侍傳召,說是準備再次檢閱天火軍,不知曾相有何指示?”
“哦,本相知道,陛下對天火軍寄望甚殷,憂慮東北戰事,咱們做臣子的自然應該為陛下分憂。”
曾相緩緩說道,“那就安排在三天之後!天子說京郊的宛平景致不錯,而且地勢空曠,一馬平川,我看此地的校場和點將台正好可以為天子演示。”
“近期京師附近流民頗多,難免驚擾了聖駕,於大人還是要加強防範,以策萬全。”
“曾相忠心為國,足為我等楷模!下官一定遵照辦理,確保萬無一失。”
送走了戶部和兵部的兩位大人,曾靜也收起了之前泰然自若的神情,眉宇之間露出了明顯的焦躁之色,因為他深知無風不起浪的道理。
陳玄璧這個人雖然有些書呆子氣,但絕非庸人,相反機敏練達,陛下曾經好幾次暗示自己要好好培養,將來也可以承擔重任。
這個重任,指的便是內閣之中的位置,可見他在陛下心目之中的地位,與陸炳兩人一文一武,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像這種跳過內閣直接上書天子的操作,若非他認為事態緊急,也完全無需如此,說明他不僅認為王騰飛的謀反就在眼前,還認為自己會偏幫王騰飛。
想到這裏,曾靜保養得宜的白淨臉皮頓時就黑了下來,心道:“我提拔王騰飛不假,私下也有些往來,但歸根結底還是為我朝培養一個將才,能夠抵禦北虜,為陛下分憂。”
“若是有真憑實據,我自當將其革職拿問,明正典刑,難道還會徇私枉法、不顧君臣大義嗎?”
想到此處,他忽然站了起來,喊了一聲:“來人!”
從黑暗的角落裏輕盈的閃過一道人影,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據我所知,王騰飛等人今晚就到達了京郊驛館,你去看一看,他們是否有什麽異常?”
曾靜走近一步,壓低聲音對自己這個最信任的暗衛囑咐道,“尤其是要看陸炳在不在,與他們的關係如何,是否受到挾製?明白嗎?”
“明白!”沒有半句廢話,也沒有任何問題,轉瞬之間便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安排完這一切,曾靜這才舒了一口氣,喝了兩口紅棗粟米粥,便準備在書房就寢了。
這些年來操持國事,經常通宵達旦,為了不影響家人休息,便在書房之內專門放置了一張大床。
對於權力欲旺盛的曾靜來說,吃喝玩樂這些事純屬浪費時間,除了對於健康有益的滋補之物外,也從不貪慕飲食男女之事,算得上是心無旁騖。
雖然內憂外患不斷,朝廷百餘年積下來的問題也不少,但作為一個合格的補鍋匠,曾靜還是被天子與群臣認可的。
他對於自身的安全也很重視,除了書房外十餘名巡查的侍衛之外,每日睡覺之前都會將特製的機關打開,若是有人闖入,自會警鈴大作,而他手邊不遠處便是天子禦賜的龍泉寶劍。
今晚的夜很安靜,就連窗外的北風唿嘯之聲都小了許多,曾靜盤膝而坐,這是他每日必做的功課,忽然屋內的燭光一閃,兩閃,隨後就穩定下來,再也不動了。
屋裏多了一個人,既沒有驚動外麵的侍衛,也沒有觸動機關,就像是一陣風吹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曾靜的右手握住了龍泉劍,知道這是高手,至少在輕功方麵,比他所見過的任何高手都出色,但他卻沒有開口唿救,因為能夠無聲無息的來到此處之人,並不是屋外的侍衛能夠解決的。
“閣下是何人?因何而來?”曾靜沉聲問道,聲音之中並無驚懼之意,他能坐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才華、智慧、運氣缺一不可,而膽略更是遠超常人。
“在下楚留香,來自江湖,隻為了見一見曾相,說幾句話而已,勿要憂心。”
楚留香從容走了過去,神態自如的拱了拱手,似乎並不是在相府,而是在自己家裏一般隨意。
“楚留香?你是從江南而來?”這個名字讓曾靜有些熟悉的感覺,轉瞬之間便想到了從許多不同的渠道,似乎都看到過這個名字。
隻不過每個渠道所描述的都不一樣,有人說他是江湖匪類,與擁翠山莊等江南豪族勾結,也有人說他機智果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最近收到的一位朋友信中說他正直俠義,頗有古人之風。
借著燈火,曾靜打量著眼前之人,果然生的俊朗灑脫,讓人心生親近之感,隻是簡單的站在那裏,便有了些公子王孫的清貴之氣,絕非江湖草莽可比。
“果然是一表人材!不知你方才看到了什麽?”曾靜雙目如炬,看著眼前的年輕人。
“我看到了一位勤勞國事的輔相,也看到了一位驕傲自負的老人。”楚留香並沒有掩飾,平平淡淡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哦,這兩句話倒是有趣。”曾靜聽多了旁人的讚譽吹捧,而驕傲自負這四個字則是很久沒有聽到了,上一次有人這麽說還是在二十年前。
“無論政務軍務,曾相的處置都甚是妥當,對於當今天子的忠誠也是無可置疑,換了任何一個人,也不太可能比曾相做的更好。”
楚留香其實已經來了很長一段時間,幾乎聽到了全部對話,也讓他的思想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觀。
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話,在師父嘴裏說出來的時候他並不能理解,直到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