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州流兵法乃是千人同心修習了二百多年、傳承了多個世代的兵法。


    其感情之深,不言而喻。


    忽然有個人,唐突地對他們說:“別練甲州流兵法了,它已經過時了,改練別的兵法吧”……換作是在一般情況下,此人定能得到千人同心的“熱烈”迴應。


    不過,還是那句話——青登在關東有著說一不二的巨大威望!


    現如今,別的地方不好講,可在關東地區,“仁王”的名號搞不好比“征夷大將軍”還好使!


    原參啟捧著《橘流兵法》,一臉的不知所措。


    他下意識地轉動腦袋,看向身後的其他人。


    然而……他在看他們,他們也在看他。


    相互對視,滿麵彷徨。


    即刻放棄甲州流兵法……即使理性接受了,感情上也沒法這麽快適應啊。


    可最終,他們都做出了相同的舉動——麵朝青登,齊聲高喊了一句“是”。


    他們既不敢拒絕青登,更不敢敷衍青登!


    ……


    ……


    臨近黃昏,前去耕田的壯丁們都已經陸陸續續迴到村落。


    趁著這個時候,青登下達了“召集令”,召集千人同心的全部將士,以及村落裏的所有老弱婦幼。


    青登站簡陋的高台。


    高台下方,擠滿了黑壓壓的人群。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都伸長著脖頸,睜大著雙目,朝青登投去充滿好奇、興奮之色的目光,就像是在觀賞動物園裏的珍禽異獸。


    雖然絕大部分人都穿著簡陋、打有補丁的破舊衣服,但他們卻不似某些窮苦人那般,渾身散發著與死人無異的“灰暗氣息”。


    青登見狀,不由得暗自點頭。


    單論精神麵貌的話,千人同心確為可用之兵!


    “誠如諸位所見,我就是你們的新領袖——‘仁王’橘青登!”


    本來,這場突如其來的“全員召集”,本就隻是為了與千人同心的全體將士見個麵,相互認識認識。


    因此,青登並沒有展開繁瑣的長篇大論。


    他簡單地講了幾段場麵話後,便在眾人的歡唿聲中,緩緩地走下高台。


    這天晚上,青登不出意外地受到原參啟等人的盛情款待。


    他們紛紛拿出村裏最好的食物、酒水,大有一種“欲圖撐死青登”的氣勢。


    飯菜是普通的大米飯、鹹菜、醃蘿卜、幹巴巴的油豆腐,以及三寸長的秋刀魚。


    酒水則是用米釀出來的濁酒,味道極淡。


    在天賦“酒豪+3”的加持下,青登感覺自己哪怕是喝光村落裏所儲藏的全部酒水,也不會醉倒。


    對於如今已經大權在握的青登來說,這種水平的飯菜,未免顯得過於寒磣。


    不過,今夜的這頓飯,青登倒是吃得津津有味的。


    迴望從前,他尚未發跡的時候,也經常吃這樣簡陋的飯菜。


    久違地品嚐到熟悉的味道,使他莫名地有一種懷念感。


    ……


    ……


    翌日一早,青登和土方歲三率領著新選組的新兵們,再度上路。


    時值6月底,已然入夏。


    擺脫了煩人的梅雨季,行軍路上少了許多阻礙。


    經過好一陣的緊趕慢趕,總算是在預定時間——7月2日——順利地抵達京都!


    青登離京的這段時間裏,一直是由山南敬助和近藤勇來主持大局。


    多虧了他們的有能,新選組一直保持著正常且高效的運轉。


    就在青登歸來的時候,京都方麵的征兵作業早已告畢,1000新兵悉數到位。


    江戶與京都的兩波新兵——合計3000新兵——順利會師。


    至此,這場耗時2個多月的大征兵,終於是圓滿結束!


    為了便於稱唿,也為了便於日後的記錄存檔,這場分跨兩地的征兵行動,被統稱為“文久征兵”。


    此次的“文久征兵”不僅征召勇猛壯士,也征召醫生、鐵匠等特殊人才。


    出於此故,青登在原有的基礎上,新設了3個部門,分別是——


    負責打造武器裝備的【精煉寮】。


    負責建築作業的【普請處】。


    負責救死扶生的【醫療方】。


    根據職能內容,不難看出——這3個新部門都是專職於後勤工作的重要部門。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個新部門並非新選組的一部分,而是直接隸屬於鎮撫府。


    新選組是新選組,鎮撫府是鎮撫府,二者有著很明確的上下級關係。


    前者乃後者名下的軍事組織,切不可混為一談。


    截至目前為止,鎮撫府名下已有5個組織——新選組、新選商會、精煉寮、普請處、醫療方。


    這5個組織相互補充、相互支持。


    精煉聊、普請處和醫療方的基層職員,分別為鐵匠、手傳與醫師,數量如下——


    精煉寮鐵匠,60人。


    普請處手傳,50人。


    醫療方醫師,40人。


    青登一直是一個很樂於交友,同時也很善於交友的人。


    經過3年多的積累,他攢出了無比豪華的人脈網!


    從幕府到藩國,從廟堂到市井,從高層到底層,青登的朋友遍布各行各界。


    當青登四處尋覽特殊人才的時候,他的頂級人脈網旋即起了大作用。


    通過親朋好友們的介紹、引薦,青登成功收服了不少身懷絕技的傑出人才!


    精煉寮的最高長官,名為“精煉頭”。


    由北原春太郎來擔任精煉寮的第一任精煉頭。


    北原春太郎——現年61歲,越前人士,曾經師從“長船派”,也就是鍛造出天下馳名的備前長船兼光的那個流派。


    此人的介紹者,是佐那子的父親……也就是千葉定吉。


    當他得知青登正在尋找優秀的鐵匠後,不假思索地將此人推薦給了青登。


    劍士總會與鐵匠打交道。


    千葉定吉身為當世頂尖的大劍豪,認識幾個出類拔萃的鐵匠,倒也不足為奇。


    事實證明,千葉定吉的推薦是可信的。


    這位爺的年紀雖大,可其手藝卻著實不可小覷。


    比五歲幼童還高的大鐵錘,他掄舞如風。


    小到鋤頭、鐮刀,大到打刀、薙刀、長槍,皆不在話下。


    精煉寮的其餘工匠都很佩服他的手藝。


    從各方麵來講,此人實乃精煉頭的最佳人選!


    普請處的最高長官,名為“普請頭”。


    由東雲夏次郎來擔任普請處的第一任普請頭。


    東雲夏次郎——現年54歲,武藏人士。


    此人是勝麟太郎推薦給青登的。


    據勝麟太郎所言,此人不僅能蓋普通的民房屋舍,甚至還懂得建造炮台!


    幾年前,勝麟太郎奉命在江戶灣上建設岸防炮台的時候,東雲夏次郎就是他的得力部下之一。


    既然是勝麟太郎極力推薦的人才,那自然是沒有不重用的道理。


    醫療方的最高長官,名為“醫療頭”。


    由南條秋三郎來擔任醫療方的第一任醫療頭。


    南條秋三郎——現年42歲,江戶人士。


    這位老哥也是一個不得了的人才。


    對於醫師的招募,青登格外上心。


    涉及生死的事情,可開不得玩笑。


    談到“水平高超的醫生”,青登首先想到的人選,就是大名鼎鼎的緒方洪庵,以及他的老朋友——仁醫館的北方仁。


    說起這個緒方洪庵,其來頭可就大了。


    此人乃舉世聞名的蘭方醫,早在“黑船事件”尚未爆發的嘉永二年(1849),他就引入了“牛痘種痘法”,為預防天花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文久二年(1862),他受幕府反複的邀請,來到江戶出仕,被任命為奧醫師兼西洋醫學所頭取。


    若能得到這位傑出醫師的鼎力輔佐,如得千人……不,萬人之力!


    青登有多麽期盼緒方洪庵?


    就這麽說吧——隻要緒方洪庵肯為他效命,他願意給對方開出“年薪三千金”的高額薪水!


    然而……很可惜,緒方洪庵出仕的10個月後,恰好就在不久前(6月10日),緒方洪庵突然因咳血窒息而遺憾離世,享年54歲。


    從他的病狀來看,多半是肺結核。


    在這個尚未發明出抗生素的時代裏,肺結核乃藥石無醫的絕症。


    一旦罹患了肺結核,就隻能等死了。


    緒方洪庵往生了……青登所知道的醫學人才,就隻有北方仁了。


    仁醫館是江戶最出名的醫館之一——究其原因,便是因為有北方仁這位妙手迴春的名醫坐鎮於此。


    每逢受了大傷,比如重創討夷組、消滅清水一族之後,青登都會去仁醫館“報道”,給其增添業績。


    一來二去之下,青登也就認識了北方仁,以及與他形影不離的美女護士立花咲。


    青登一直很欣賞北方仁。


    為了招攬對方,青登親自登門,拿出了“三顧茅廬”的謙遜態度。


    然而……對方誌不在此。


    盡管青登已經拿出了十二萬分的誠意,但還是遭受了對方的婉拒。


    不過,為了補償青登,北方仁給青登做了引薦,親自介紹了另一位傑出的醫生——也就是這位老哥,南條秋三郎。


    南條秋三郎跟北方仁一樣,也是一位極其罕見的“漢蘭兼通”的頂尖醫者。


    既能煎煮中藥,也能給人做外科手術……正是青登最想要的醫術人才!


    時下的西方醫學,已基本擺脫蒙昧狀態,不再搞“放血療法”、“催人嘔吐”等巫術般的詭異技倆了。


    能夠為新選組引入先進的西方醫術,總歸是一件大好事。


    雖然無緣自己心心念念的緒方洪庵和北方仁,但是能夠成功招攬如此優秀的醫生,青登倒也知足了。


    以上,便是精煉寮、普請處和醫療方的大致情況。


    雖然這3個部門都很重要,它們將承載起鎮撫府的未來,但是青登最為關心的,仍舊是新選組本身!


    江戶、京都的新兵們完成會師後,青登立即著手對新選組的各個機構、部隊的人數,做了一次大規模的調整!


    對外公布的新兵數量是3000人。


    但是,想也知道,這裏的“3000”並非實數,隻是一個概括性的簡稱。


    實際數字肯定不會這麽有零有整。


    其真實人數,遠不止3000。


    整編軍隊——這是一項相當細致、非常繁瑣的工作。


    這個機構要增加多少新人,那支部隊要擴充多少兵力;這個新兵應去哪支部隊,那個新兵要被調往哪裏……林林總總,想著就讓人覺得頭大。


    總而言之,這份工作很折磨人。


    繞是身懷“神腦+9”、“元陽+4”、“聚神”等一眾“卷王型天賦”,並且還有著土方歲三、近藤勇、山南敬助等人傑的盡力輔佐,青登還是耗費了足足7天的時間,才總算是完成了新選組的整編。


    3000新兵按照能力的不同,被編進適合他們的崗位。


    因為職能各異,所以各個機構、各支部隊的人數並不一致。


    據統計,新選組當前的兵力分布,如下所示——


    都察局目付,150人。


    總務司支配,50人。


    財務室勘定,50人。


    一番隊(精英步兵隊),200人。


    二番隊(精英步兵隊),200人。


    三番隊(精英步兵隊),200人。


    四番隊(步兵隊),500人。


    五番隊(步兵隊),400人。


    六番隊(步兵隊),450人。


    七番隊,(騎兵隊),250人。


    八番隊,(步兵隊),450人。


    九番隊,(忍者隊),100人。


    十番隊,(騎兵隊),250人。


    戰鬥人員3000人,其中精銳步兵600人,騎兵500人,忍者100人,普通步兵1800人,非戰鬥人員(目付、支配、勘定),250人。


    合計3250人!


    如此規模的軍隊,放在200年前的戰國時代,或許沒什麽了不起的——到了戰國時代末期,隨著地盤的擴大,錢糧的增多,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大大名都可以動員出數萬,甚至是十數萬大軍。


    但是,凡事都是要看對比的。


    放在當前的日本,3000人的部隊已經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大軍!


    會津藩僅僅隻在京都駐紮了一支1000人的部隊,就能震懾住薩摩和長州——可想而知,時下日本的武德已經虛弱到了何等程度。


    3000大軍……一想到這個數字,青登就不由自主地長出一口氣,心中湧出百股情緒。


    迴望2個多月前,新選組還隻是一支100來人的小隊,連騎兵都沒有,還要去向會津借兵。


    而如今,自己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足以左右天下大勢的重要勢力!


    *******


    *******


    月底啦!手頭有月票的書友,請務必投月票給本書哇!(流淚豹豹頭.jpg)


    求月票!求推薦票!(豹頭痛哭.jpg)


    ps:北原春太郎、東雲夏次郎、南部秋三郎——怎麽樣?名字很好記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組建了最強劍客集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漱夢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漱夢實並收藏我組建了最強劍客集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