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城內三萬太平軍降兵是個問題,但不是個大問題,這個問題好解決。
處理這些降軍無非兩種方法。
第一種,將這些人收編,打散,年紀太大的和年紀太小的放他們迴家。
剩餘年輕力壯者再讓他們去進攻太平天國死在戰場上,就解決了。
這也是一個比較溫和的做法。
那麽第二種方法就殘忍了,手段放狠一點,全部把這些人殺掉,不用浪費口舌,又節省了糧食,一了百了。
可現在最難的並不是這些降兵如何處理的問題,而是太平軍那些降將納王郜永寬,康王汪安鈞等幾十人不好處理的問題。
這些太平天國降將投降之前,李鴻章答應給他們封個總兵,將軍,他們才肯開城投降的。
如今,城池已經線上,投降已經投降,封官的問題已經擺在麵前,這是李鴻章沒辦法逃避的。
可現在要給這些太平軍降將封總兵,將軍,而且一封要封幾十位,這可是個大問題,憑借李鴻章這個江蘇巡撫這麽一個不大不小的官,怎麽可能擺平得了這些事呢?
朝廷要封一個總兵,步驟很繁瑣。
首先需要李鴻章向朝廷上奏名單,功績功勞。
然後再由軍機處開會進行研究。
研究升官者和各方勢力的關係,權衡利弊,對誰有利或者對誰不利,是漢人還是滿人,對朝廷有利,還是日後會成為隱患。
軍機處都會一一慎重考慮。
軍機處考慮好了之後,然後交給皇上太後,再由皇上,太後定奪。
奏折到太後這裏,太後也還要考慮,直到大家都滿意,最後才會下旨降恩。
整個過程時間不僅長,而且繁瑣,還有極大可能很大概率被刷下來。
所以李鴻章根本沒這麽大個能耐,一次保舉十幾人當總兵,幾十人當將軍,簡直是天方夜譚。
可事實已經擺在麵前,若李鴻章沒有給這些人封官,該許諾的也沒有許諾,這些人必然要造反。
.........。
李鴻章於是秘密和程學啟,中間聯絡人鄭國魁,以及弟弟李鶴章暗中商量:
“”蘇州已經被我們控製, 最早明天早上,最晚明天下午,長毛賊郜永寬這些人就會跑來找本帥要官,要封賞“”
“”本帥到時要是給不了,憑借他們在城中這麽多降兵,恐怕又升事端“”。
........。
程學啟聽到後,則毫不避諱的迴答:
“”大帥,咱們事先不是商量好了嗎?,隻要控製蘇州,蘇州就是咱們說了算“”
“”這些人現在放下了武器,我看誰敢造反,敢造反不是找死嗎?“”
“”誰敢動,我殺誰“”
.........
中間聯絡人鄭國魁他可是做了擔保的人,他聽到程學啟說如此狠的話,鄭國魁著急了:
“”程大人,你可不能這樣說呀,我與郜雲寬他們談判,來迴跑了十幾趟,他們是相信我和戈登先生才投降的“”
“”既然答應給他封官,我覺得我們應該向朝廷上份名單,試一試,不試怎麽知道朝廷不會嘉獎呢?“”
“”做人不能滿口食言呀“”
.........。
坐在桌子正中間的李鴻章發話了:
“”現在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郜永寬他們胃口太大,要本帥一次給他們許諾十幾個總兵,三十多個將軍“”
“”這麽一個無稽之談的要求,你說本帥敢上奏折給朝廷嗎?“”
“”朝廷不把本帥罵一頓才怪“”
第二個問題是 城內將近三萬長毛降兵,咱們的隊伍加洋槍隊三萬多人,總共加起來將近七萬人“”
“”部隊每天吃喝拉撒都要本帥來搞定,你也知道咱們的隊伍吃飯都成了問題,現在又多了三萬人,咱們哪來這麽多糧食給他們?“”
“”難呀......你們不當家,你們不知道這個家有多難當“”
........
李鴻章說這話的時候,不斷的唉聲歎氣,反正話裏話外都是在訴說自己的困難。
可鄭國魁答應過郜永寬,說給他們做擔保,保他們的性命。
所以鄭國魁依舊不放棄:
“”既然咱們沒那麽多糧食,那就把那些兵全部放了,讓他們迴家務農“”
“”那總比殺了他們好呀,人殺多了就會造孽“”
.......
程學啟聽後很是不爽,他跳了起來反駁鄭國魁這個下屬:
“”鄭國魁,你是不是傻呀?“”
“”這些人拿起武器就是兵,把他們放走了,猶如放虎歸山,他日再拿起武器,我們還要和他們打一次“”
“”到時候又不知道死要死多少弟兄“”
“”這些人絕對不能放,我建議將他們全部殺掉,一了百了“”
程學啟說這個話的時候,語氣十分兇狠,嚇壞了旁邊的眾人。
可作為決策者,李鴻章卻隻是眯著個眼,程學啟說的話很符合自己的態度,其實自己也讚成殺掉這些俘虜。
可鄭國魁像吃了鐵秤砣一樣,他依舊據理力爭:
“”不行 .......絕對不行,這可是背信棄義的事情,這會被後人所恥笑的“”
“”咱們絕對不能這麽幹“”
看到鄭國魁喋喋不休的反對,李鴻章再也沒忍住,他猛的站了起來,走到弟弟李鶴章的旁邊,然後蹲下身子,將弟弟李鶴章的左腳抬了起來放在桌子上。
然後李鴻章指著這隻腳說:
“”在太倉,就是因為我們相信太平長矛真心投降,結果吃了大虧“”
“”你們看看,這隻腳成什麽樣子了?“”
“”走路都走不穩,騎馬都騎不快,猶如一個廢人“”
“”這就是我們太相信長毛的結果“”
然後李鴻章轉頭對弟弟李鶴章問:
“”鶴章......現在給你一次機會,你還相不相信這些長毛?“”
.......
弟弟李鶴章搖搖頭,然後惡狠狠的迴答:
“”如果真的給我一次機會,我就不會讓這些長毛有傷我的機會“”
“”長毛可以背信棄義,我們憑什麽不能背信棄義?“”
“”我讚成殺光他們,一個不留“”。
.........。
蘇州城內三萬太平軍降兵是個問題,但不是個大問題,這個問題好解決。
處理這些降軍無非兩種方法。
第一種,將這些人收編,打散,年紀太大的和年紀太小的放他們迴家。
剩餘年輕力壯者再讓他們去進攻太平天國死在戰場上,就解決了。
這也是一個比較溫和的做法。
那麽第二種方法就殘忍了,手段放狠一點,全部把這些人殺掉,不用浪費口舌,又節省了糧食,一了百了。
可現在最難的並不是這些降兵如何處理的問題,而是太平軍那些降將納王郜永寬,康王汪安鈞等幾十人不好處理的問題。
這些太平天國降將投降之前,李鴻章答應給他們封個總兵,將軍,他們才肯開城投降的。
如今,城池已經線上,投降已經投降,封官的問題已經擺在麵前,這是李鴻章沒辦法逃避的。
可現在要給這些太平軍降將封總兵,將軍,而且一封要封幾十位,這可是個大問題,憑借李鴻章這個江蘇巡撫這麽一個不大不小的官,怎麽可能擺平得了這些事呢?
朝廷要封一個總兵,步驟很繁瑣。
首先需要李鴻章向朝廷上奏名單,功績功勞。
然後再由軍機處開會進行研究。
研究升官者和各方勢力的關係,權衡利弊,對誰有利或者對誰不利,是漢人還是滿人,對朝廷有利,還是日後會成為隱患。
軍機處都會一一慎重考慮。
軍機處考慮好了之後,然後交給皇上太後,再由皇上,太後定奪。
奏折到太後這裏,太後也還要考慮,直到大家都滿意,最後才會下旨降恩。
整個過程時間不僅長,而且繁瑣,還有極大可能很大概率被刷下來。
所以李鴻章根本沒這麽大個能耐,一次保舉十幾人當總兵,幾十人當將軍,簡直是天方夜譚。
可事實已經擺在麵前,若李鴻章沒有給這些人封官,該許諾的也沒有許諾,這些人必然要造反。
.........。
李鴻章於是秘密和程學啟,中間聯絡人鄭國魁,以及弟弟李鶴章暗中商量:
“”蘇州已經被我們控製, 最早明天早上,最晚明天下午,長毛賊郜永寬這些人就會跑來找本帥要官,要封賞“”
“”本帥到時要是給不了,憑借他們在城中這麽多降兵,恐怕又升事端“”。
........。
程學啟聽到後,則毫不避諱的迴答:
“”大帥,咱們事先不是商量好了嗎?,隻要控製蘇州,蘇州就是咱們說了算“”
“”這些人現在放下了武器,我看誰敢造反,敢造反不是找死嗎?“”
“”誰敢動,我殺誰“”
.........
中間聯絡人鄭國魁他可是做了擔保的人,他聽到程學啟說如此狠的話,鄭國魁著急了:
“”程大人,你可不能這樣說呀,我與郜雲寬他們談判,來迴跑了十幾趟,他們是相信我和戈登先生才投降的“”
“”既然答應給他封官,我覺得我們應該向朝廷上份名單,試一試,不試怎麽知道朝廷不會嘉獎呢?“”
“”做人不能滿口食言呀“”
.........。
坐在桌子正中間的李鴻章發話了:
“”現在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郜永寬他們胃口太大,要本帥一次給他們許諾十幾個總兵,三十多個將軍“”
“”這麽一個無稽之談的要求,你說本帥敢上奏折給朝廷嗎?“”
“”朝廷不把本帥罵一頓才怪“”
第二個問題是 城內將近三萬長毛降兵,咱們的隊伍加洋槍隊三萬多人,總共加起來將近七萬人“”
“”部隊每天吃喝拉撒都要本帥來搞定,你也知道咱們的隊伍吃飯都成了問題,現在又多了三萬人,咱們哪來這麽多糧食給他們?“”
“”難呀......你們不當家,你們不知道這個家有多難當“”
........
李鴻章說這話的時候,不斷的唉聲歎氣,反正話裏話外都是在訴說自己的困難。
可鄭國魁答應過郜永寬,說給他們做擔保,保他們的性命。
所以鄭國魁依舊不放棄:
“”既然咱們沒那麽多糧食,那就把那些兵全部放了,讓他們迴家務農“”
“”那總比殺了他們好呀,人殺多了就會造孽“”
.......
程學啟聽後很是不爽,他跳了起來反駁鄭國魁這個下屬:
“”鄭國魁,你是不是傻呀?“”
“”這些人拿起武器就是兵,把他們放走了,猶如放虎歸山,他日再拿起武器,我們還要和他們打一次“”
“”到時候又不知道死要死多少弟兄“”
“”這些人絕對不能放,我建議將他們全部殺掉,一了百了“”
程學啟說這個話的時候,語氣十分兇狠,嚇壞了旁邊的眾人。
可作為決策者,李鴻章卻隻是眯著個眼,程學啟說的話很符合自己的態度,其實自己也讚成殺掉這些俘虜。
可鄭國魁像吃了鐵秤砣一樣,他依舊據理力爭:
“”不行 .......絕對不行,這可是背信棄義的事情,這會被後人所恥笑的“”
“”咱們絕對不能這麽幹“”
看到鄭國魁喋喋不休的反對,李鴻章再也沒忍住,他猛的站了起來,走到弟弟李鶴章的旁邊,然後蹲下身子,將弟弟李鶴章的左腳抬了起來放在桌子上。
然後李鴻章指著這隻腳說:
“”在太倉,就是因為我們相信太平長矛真心投降,結果吃了大虧“”
“”你們看看,這隻腳成什麽樣子了?“”
“”走路都走不穩,騎馬都騎不快,猶如一個廢人“”
“”這就是我們太相信長毛的結果“”
然後李鴻章轉頭對弟弟李鶴章問:
“”鶴章......現在給你一次機會,你還相不相信這些長毛?“”
.......
弟弟李鶴章搖搖頭,然後惡狠狠的迴答:
“”如果真的給我一次機會,我就不會讓這些長毛有傷我的機會“”
“”長毛可以背信棄義,我們憑什麽不能背信棄義?“”
“”我讚成殺光他們,一個不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