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國藩是兩江總督,位高權重,節製四省軍務。
但實際上他能控製的,也隻有江西,安徽,江蘇這三個省。
但是現在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大軍肯定是要從安徽進入湖北,進入安徽那就肯定是要從曾國藩的地盤上過。
這個時候的安徽是很慘的。
安徽經過瘟疫的蹂躪,加上十餘年的戰亂,已經變成了百裏不見一人,千裏不見一村的悲慘境地。
安徽可以說人都快逃光了,地都快荒蕪了,除開地上未掩埋的屍骨,以及一座又一座長滿新草的墳地,安徽已經啥都沒有了。
但是太平軍要經過安徽,那就意味著觸犯了曾國藩的利益,曾國藩肯定是要對付太平軍的。
安徽已經成為這個慘狀,曾國藩還是命令士兵將安徽活著的人,安徽能住的房子,包括一些不重要的城池,一草一木,全部焚毀。
啥都沒有留給太平軍,真正的做到了堅壁清野。
1863年2月27日。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帶領大軍十六萬人,號稱三十萬。
趁著湘軍水師戰船主力在金柱關與侍王李世賢作戰的間隙,命令部隊乘坐船隻,從天京城的中關,下關,花了三天時間,渡過長江,成功到達北岸。
李秀成的大軍成功到達北岸,那就意味著自己的蘇南戰場,再也沒有任何增援。
就在李秀城到達長江北岸作戰的這段時間,自己的大後方蘇南戰場發生了重大巨變。
什麽巨變呢?
首先太倉城這邊,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女婿蔡元隆,麵對李鴻章的強勢進攻,死守兩個多月,最後彈盡糧絕,實在守不住了。
蔡元隆帶著一眾殘兵敗將,逃到了浙江。
太倉失守。
..........。
常熟這邊。
李鴻章的淮軍精銳和洋人組成“”常勝軍“”兩軍聯合,利用重炮轟擊常熟外圍的太平軍。
李秀成留下慕王譚紹光,聽王陳炳文,以及大將朱衣點,領兵四萬五千人,從1863年2月開始,一直就開始強攻常熟城。
常熟城內的太平軍叛將駱國忠拚死抵抗。
太平軍連攻一個多月,沒有取得任何戰果。
而淮軍拿下太倉城之後,立刻調集主力精銳感到常熟外圍,對攻打常熟的太平軍進行反麵進攻。
.........
常熟這邊的情況是:
慕王譚紹光,聽王陳炳文,一邊命令部隊挖掘地道,想要炸塌常熟城。
一邊還要抵禦外圍淮軍的進攻,很是艱難。
漸漸的,常熟這邊的太平軍也是彈盡糧絕的境地。
為了扭轉戰局,慕王譚紹光不斷組織敢死隊,趁著夜裏爬出戰壕,去偷襲李鴻章的淮軍營地。
開始偷襲還有用,最起碼能殺李鴻章淮軍幾百人,或者幾十人。
可到後來李鴻章的部隊有所防範,去偷襲的敢死隊,基本上都被反殺。
譚紹光的太平軍圍攻常熟攻不下來,而圍住他們的淮軍又打不退,自己這邊不光彈盡糧絕,而且還有被圍的風險。
譚紹光沒有辦法,向忠王李秀成求救。
我個人認為李秀成好像是個神一樣,每個地方有難,都向他求救。
此時的忠王李秀成已經帶著十幾萬人馬渡過了長江,在北岸作戰。
李秀成當時剛剛渡過江北,他收到譚紹光的信後,很是平靜,隻淡淡說了一句:
“”把我分兩半算了,這裏要我,那裏要我“”
“”我真是神了“”
.........
李秀成說的是慪氣的話,他在和天王洪秀全賭氣。
賭什麽氣呢?
忠王李秀成明明知道北上作戰,根本就不會調動清妖放棄圍攻天京城,也根本不會籌集到糧食,而且極有可能打不到湖北。
但是天王洪秀全偏偏不信這個邪,他以高高在上的權威,命令李秀成必須帶兵北上,執行自己所謂的“”北進南攻“”作戰計劃。
所以李秀成心裏不爽呀,但是又無能為力呀,隻能和洪秀全慪氣。
自己的大本營後方常熟有難,李秀成實在沒辦法,隻能幹著急。
攻打常熟的太平軍慕王譚紹光,聽王陳炳文,在圍攻常熟七十多多天後,實在打不下來,糧草耗盡,彈藥打光
而且還有被青妖包圍的威脅。
1863年4月初,慕王譚紹光,聽王陳炳文等一眾將領在譚紹光的行轅,開了個會:
“”這兩個月以來,我們戰死了一萬多人,火炮被毀七十多門“”
“”剛剛得到消息,忠王.....他已經去了江北,看樣子三五個月都過不來“”
“”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沒有援軍了“”
.........
然後譚紹光望著遠方諾大個常熟城,城牆牆壁上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彈孔,他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竟然打不下來,我的意見是撤軍,聽王你是什麽意見?“”
.........
聽王陳炳文見慕王譚紹光征詢自己的意見,他也不想打了,然後他迴複譚紹光:
“”竟然忠王來不了,常熟打不下來“”
“”我們就不要硬打,我也同意撤軍,至於駱國忠這個叛徒,日後再收拾他“”
........。
圍攻成熟的太平軍兩位王一致同意撤軍,最後太平軍在4月6日從常熟城悄悄撤退。
這場連續攻了七十多天的常熟攻堅戰,以太平軍攻城失敗而告終。
譚紹光,陳炳文帶領太平軍撤退之後,直接投向了蘇州。
至此,隨著太平軍撤離常熟,蘇南戰場的戰況愈發惡劣,朝不可收拾的方向發展。
李鴻章的兵鋒可以直指蘇州了。
..........
曾國藩是兩江總督,位高權重,節製四省軍務。
但實際上他能控製的,也隻有江西,安徽,江蘇這三個省。
但是現在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大軍肯定是要從安徽進入湖北,進入安徽那就肯定是要從曾國藩的地盤上過。
這個時候的安徽是很慘的。
安徽經過瘟疫的蹂躪,加上十餘年的戰亂,已經變成了百裏不見一人,千裏不見一村的悲慘境地。
安徽可以說人都快逃光了,地都快荒蕪了,除開地上未掩埋的屍骨,以及一座又一座長滿新草的墳地,安徽已經啥都沒有了。
但是太平軍要經過安徽,那就意味著觸犯了曾國藩的利益,曾國藩肯定是要對付太平軍的。
安徽已經成為這個慘狀,曾國藩還是命令士兵將安徽活著的人,安徽能住的房子,包括一些不重要的城池,一草一木,全部焚毀。
啥都沒有留給太平軍,真正的做到了堅壁清野。
1863年2月27日。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帶領大軍十六萬人,號稱三十萬。
趁著湘軍水師戰船主力在金柱關與侍王李世賢作戰的間隙,命令部隊乘坐船隻,從天京城的中關,下關,花了三天時間,渡過長江,成功到達北岸。
李秀成的大軍成功到達北岸,那就意味著自己的蘇南戰場,再也沒有任何增援。
就在李秀城到達長江北岸作戰的這段時間,自己的大後方蘇南戰場發生了重大巨變。
什麽巨變呢?
首先太倉城這邊,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女婿蔡元隆,麵對李鴻章的強勢進攻,死守兩個多月,最後彈盡糧絕,實在守不住了。
蔡元隆帶著一眾殘兵敗將,逃到了浙江。
太倉失守。
..........。
常熟這邊。
李鴻章的淮軍精銳和洋人組成“”常勝軍“”兩軍聯合,利用重炮轟擊常熟外圍的太平軍。
李秀成留下慕王譚紹光,聽王陳炳文,以及大將朱衣點,領兵四萬五千人,從1863年2月開始,一直就開始強攻常熟城。
常熟城內的太平軍叛將駱國忠拚死抵抗。
太平軍連攻一個多月,沒有取得任何戰果。
而淮軍拿下太倉城之後,立刻調集主力精銳感到常熟外圍,對攻打常熟的太平軍進行反麵進攻。
.........
常熟這邊的情況是:
慕王譚紹光,聽王陳炳文,一邊命令部隊挖掘地道,想要炸塌常熟城。
一邊還要抵禦外圍淮軍的進攻,很是艱難。
漸漸的,常熟這邊的太平軍也是彈盡糧絕的境地。
為了扭轉戰局,慕王譚紹光不斷組織敢死隊,趁著夜裏爬出戰壕,去偷襲李鴻章的淮軍營地。
開始偷襲還有用,最起碼能殺李鴻章淮軍幾百人,或者幾十人。
可到後來李鴻章的部隊有所防範,去偷襲的敢死隊,基本上都被反殺。
譚紹光的太平軍圍攻常熟攻不下來,而圍住他們的淮軍又打不退,自己這邊不光彈盡糧絕,而且還有被圍的風險。
譚紹光沒有辦法,向忠王李秀成求救。
我個人認為李秀成好像是個神一樣,每個地方有難,都向他求救。
此時的忠王李秀成已經帶著十幾萬人馬渡過了長江,在北岸作戰。
李秀成當時剛剛渡過江北,他收到譚紹光的信後,很是平靜,隻淡淡說了一句:
“”把我分兩半算了,這裏要我,那裏要我“”
“”我真是神了“”
.........
李秀成說的是慪氣的話,他在和天王洪秀全賭氣。
賭什麽氣呢?
忠王李秀成明明知道北上作戰,根本就不會調動清妖放棄圍攻天京城,也根本不會籌集到糧食,而且極有可能打不到湖北。
但是天王洪秀全偏偏不信這個邪,他以高高在上的權威,命令李秀成必須帶兵北上,執行自己所謂的“”北進南攻“”作戰計劃。
所以李秀成心裏不爽呀,但是又無能為力呀,隻能和洪秀全慪氣。
自己的大本營後方常熟有難,李秀成實在沒辦法,隻能幹著急。
攻打常熟的太平軍慕王譚紹光,聽王陳炳文,在圍攻常熟七十多多天後,實在打不下來,糧草耗盡,彈藥打光
而且還有被青妖包圍的威脅。
1863年4月初,慕王譚紹光,聽王陳炳文等一眾將領在譚紹光的行轅,開了個會:
“”這兩個月以來,我們戰死了一萬多人,火炮被毀七十多門“”
“”剛剛得到消息,忠王.....他已經去了江北,看樣子三五個月都過不來“”
“”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沒有援軍了“”
.........
然後譚紹光望著遠方諾大個常熟城,城牆牆壁上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彈孔,他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竟然打不下來,我的意見是撤軍,聽王你是什麽意見?“”
.........
聽王陳炳文見慕王譚紹光征詢自己的意見,他也不想打了,然後他迴複譚紹光:
“”竟然忠王來不了,常熟打不下來“”
“”我們就不要硬打,我也同意撤軍,至於駱國忠這個叛徒,日後再收拾他“”
........。
圍攻成熟的太平軍兩位王一致同意撤軍,最後太平軍在4月6日從常熟城悄悄撤退。
這場連續攻了七十多天的常熟攻堅戰,以太平軍攻城失敗而告終。
譚紹光,陳炳文帶領太平軍撤退之後,直接投向了蘇州。
至此,隨著太平軍撤離常熟,蘇南戰場的戰況愈發惡劣,朝不可收拾的方向發展。
李鴻章的兵鋒可以直指蘇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