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是天王洪秀全又寫了一道聖旨,派人送到廬州,親手交給陳玉成。


    聖旨的意思大致就是:


    “”安慶被你丟了,最大的惡果是天京城糧道,也跟著被封“”


    “”而上海出海口,青妖封鎖,商船不敢進入“”


    “”天京城已出現糧食饑荒,聖庫糧草告急,每天幾十萬人張口就是吃飯,軍士們僅以小米粥代替,恐怕支撐不久“”


    “”朕深感不安.......“”


    “”陳玉成,安慶你奪不迴來,你就要給我去想別的辦法“”


    “”如果你想不到辦法,我就給你個辦法,你立即帶兵去外地“”進兵取糧“”。


    “”給我為天京搞點糧食,順便打點地盤,別他媽的給我天天窩在安徽“”。


    ...........。


    洪秀全的意思是:


    “”安慶你陳玉成竟然奪不迴來,你就不能把眼光放到外地?“”


    “”你到外地說不定可以搞到糧食,也可以打下地盤,還可以招兵買馬,這樣有什麽不好?“”


    ...........。


    這是安慶之敗,陳玉成被撤了“”英王“”王爵之後,洪秀全第一次找陳玉成辦事兒,還給陳玉成出謀劃策。


    本來呢.......清軍不斷進攻陳玉成的地盤,陳玉成已經退無可退了。


    正當他他準備考慮退路的時候,正好洪秀全讓他去外地“”進兵取糧“”。


    陳玉成收到聖旨之後,內心大喜:


    “”天王.......終於找我了,隻要我再立大功,天王必定重新重用我“”


    “”進兵取糧這事兒,我一定要辦得妥妥當當“”


    ........


    廬州待不下去,而洪秀全要求自己去外麵搞糧食。


    於是陳玉成再次召集眾將開會,商討如何打地盤,如何搞糧食。


    陳玉成對大家說:


    “”舒城看樣子守不住,要不了多久,青妖就會攻到廬州“”


    “”咱們現在有十幾萬人,這十幾萬人都窩在廬州,也不是個法子,遲早會被圍住“”


    “”現在天王要我們去外地,搞點糧食,打點地盤,為天國開疆擴土“”


    “”我覺得咱們必須去外地,再圖謀發展“”。


    ...........


    其實陳玉成的幾個手下早就有了這個想法,大家都知道守在安徽已經是死路一條,何不出去闖一闖呢?


    所以手下人紛紛表示:


    “”對....對.....咱們應該出去,去外地打一片江山。“”


    有人甚至說道: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既然大家意見統一了,陳玉成開始行動起來,他們幾人經過研究,決定將廬州的十幾萬人馬,分成四路。


    三路出去攻城掠地,擴大地盤。


    一路在廬州繼續防守。


    畢竟廬州還在陳玉成的手上,雖然清妖沒有來攻,但是也不可能說因為害怕清妖來攻,就把它丟了吧。


    廬州好歹是一個大城市,不可能說丟就丟!


    ...........。


    眾人經過幾天的商議,最終陳玉成派三路大軍前往外地。


    第一路大軍由將領馬蓉和帶領兩萬多人,北上安徽西北部的潁州,與撚軍首領張洛行合成一軍。


    當時安徽西北部的潁州是撚軍的地盤,


    當地的撚軍大約有五萬之眾,雖然撚軍已經表麵上歸屬於太平軍。


    但是這些人猶如一盤散沙,要紀律沒紀律,要戰鬥力沒戰鬥力,平時陳玉成根本就瞧不起他們。


    如今,陳玉成實在是沒法了,才派組織能力超強的馬蓉和去聯絡他們。


    馬蓉和去了潁州將這些撚軍,進行收編,整頓,再形成戰鬥力,為自己所用。


    ........。


    第二路大軍由扶王陳德才,遵王賴文光兩人帶領五萬人,去河南,陝西等地,招兵買馬,擴充地盤。


    陳德才和賴文光他們兩個早在兩個月之前,安慶保衛戰失敗之後,就對英王陳玉成提出:


    “”清妖所有的軍事力量盤踞安徽,安徽不宜久留,越留的久對我們越危險“”


    “”而河南青妖防守空虛,我等應該北上河南,再圖霸業“”。


    ..........。


    (河南當時被撚軍搞得大亂,清軍在河南倒真沒什麽實力)


    所以陳德才和賴文光他們一直想去河南。


    如今機會來了!


    陳玉成見他們實在想去河南,於是就順水推舟,讓他們兩個去河南打地盤,搞糧食。


    陳玉成對第二路的陳德才和賴文光這兩人給予厚望。


    他們倆也帶了大部分主力去了河南,陳玉成就是想讓他們從河南搞點糧食,送到天京城,解決糧食危機。


    誰都知道河南是全大清的糧食產地,那裏雖然發生戰亂,但是中原大地上的糧食,清廷可以搞,撚軍可以搞,土匪可以搞,當然太平軍也可以搞。


    ........。


    而第三路由奏王苗沛霖,帶領兩萬多人,前往廬州北麵的壽州,意圖攻下蒙城,擴大縱深。


    而第四路,由陳玉成親自帶領,他哪兒也不去,就留在廬州鎮守。


    陳玉成把最危險的地方留給了自己,讓手下人出去打地盤,搞糧食。


    .........。


    陳玉成這樣兵分四路,其實按照當時的大環境來說,這樣分兵的策略是非常正確的。


    既然安徽的戰局已經到了無解的地步,陳玉成倒不如兵分幾路去外地,多點開花,擴充實力。


    說不定能打開新的局麵,重新獲得新的基本盤。


    正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


    ...........。


    可陳玉成卻忽略了一個致命的問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平天國的末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南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南風並收藏太平天國的末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