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我這邊清楚!”王誌東笑嗬嗬地說道,兩人又在辦公室裏聊了一會,王誌東才起身告辭離去。


    另外一邊,聶飛和蔣天謀在散會之後去了何中美那邊一趟,說了一下具體的事情。


    “公司的事情,你們自己去找市國資委那邊協商,看看該走什麽樣的程序,你們補足申請資料,這件事既然選擇了要做,要就得盡快!”何中美便說道,“另外,聶飛和天謀你們這邊注意一下,趙興民今天的反應很反常。”


    “這家夥是好久都沒有跳出來唱對台戲了,這大半年以來,就好像在市裏突然一下子低調了一樣,現在又突然冒頭,我感覺很不正常!”何中美又說道。


    “是啊,這半年以來,都好像感覺不到趙部長存在似的。”蔣天謀也笑著說了一句,不得不說,這半年,趙興民的確是很會隱藏自己,每次開會,基本上都不會跳出來強烈地反對什麽,跟以前是大不一樣,以前每次開班子領導會議或者說幹部例會,隻要是涉及到跟聶飛相關的事項,總會大放厥詞。


    “不管他!”聶飛淡然地說道,“反正我又沒什麽把柄被他給抓住,難道還就因為他今天跳出來講了幾句話,咱們就束手束腳的?那這工作還要不要做了?”


    “是啊,反正你跟趙興民交手不是一次兩次了,到也沒關係。”何中美笑著說道,擺擺手,“去吧,趕緊忙活你們的事兒去,我這邊還要再批幾個件!”


    “哦,對了!”就在聶飛起身要走了的時候,何中美又突然叫住了聶飛。“最近省裏有這麽一個情況。”


    “分管農業的廖副省長最近下達了一個通知,為了加強各個市裏的農業工作,使得全省的農村工作上一個新的台階,所以各個地市都爭取能夠加大引入農村項目的投資,力爭每個市都能拿出幾個拿得出手的項目來。”


    “這次是中樞電視台的農業頻道需要做一個比較大型的采訪,將全國各地都給納入進來,預計將在明年就開始。”何中美繼續說道。


    “咱們海通市,前些年的確還可以,比如說水果之鄉,比如說洪涯市的花海、富硒蔬菜基地以及水稻種植,甚至是土豬肉和你們家的烏魚肉加工廠,這些都是很不錯的企業。”何中美又說道。


    “這些難道還不夠用來作為宣傳嗎?”聶飛有些疑惑地問道。


    “這些倒不是不可以,我也跟廖副省長說過這個話題了,不過廖省長的意思,不管是花海也好,還是水果之鄉也罷,包括你們家的烏魚肉製品和土豬肉製品這些,已經報道過好多次了,在去年的農業節目中,就已經做了專訪,明年如果說又拿出來播的話,那就有些炒冷飯的嫌疑了。”何中美苦笑一聲。


    這些年海通市的農業工作做得也還算不錯,國家現在也大力提倡發展農業,所以當海通市的這些農業產業做出來之後,中樞電視台正好在做紀錄片,東江省就順勢把這些都給上報了上去,中樞電視台那邊也認為海通市的這些農村工作做得相當有特色,在去年的時候,就把這些產業作為紀錄片當中的典範來進行報道了。


    “去年的紀錄片收到的效果是相當地好,所以中樞宣傳部那邊決定,把這個紀錄片作為一個長久的節目辦下去,每年都選一些比較典型的農業產業來做,今年咱們東江省申報了幾個產業,但是都被否定了,原因是特色不夠鮮明。”何中美又說道。


    “而明年年初之後,新的紀錄片就要開始進行采風錄製,所以這次省領導十分重視,昨天廖副省長親自主持了全省電話會議,要求各個市因地製宜,發展出幾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的農業產業來,爭取明年能夠進入中樞電視台的選項。”何中美又繼續說道。


    “現在時間也比較倉促啊!”聶飛苦笑著說道,心說這還真是上頭的領導一句話,下麵的人就要愁光頭啊!搞一個農業產業,想要從零開始,然後到能夠正常運轉,甚至到盈利,那可是需要不少時間的。


    就拿當初洪涯市的幾個項目來說,雖然是在短時間內取得了成功,但是這個短時間也不是幾個月或者不到一年啊,能夠發展到現在這個樣,那都是經過了好幾年的沉澱和努力的。


    “是啊,何市長,省裏現在突然布置這個任務,的確是有點強人所難了。”蔣天謀聽聞聶飛講的這些也讚同道,雖然他管的是工業工作,但是也了解不管是農業產業還是工業產業,從成立開始,就必然繞不過營銷這條路,這路子走起來太難了,要是誰都能在短時間內搞起一個產業來,那哪裏還有那麽多打工的,都去創業算了。


    “省裏也有省裏的考慮,中樞電視台的紀錄片,效果一般都是相當地好,能夠增加咱們東江省的曝光率,對於海通市來說,那就更加不言而喻了。”何中美也歎了口氣。


    “省領導下達了指示,咱們海通市不能不跟進。”何中美繼續說道,“所以說,我跟張書記研究,你抽時間,在下麵去看看,有沒有什麽可以發展的特色產業,看看能不能發展起來。”


    “這個恐怕有些難。”聶飛搖頭說道,“要在短時間內發展特色產業,離不開一個錢字,靠招商引資,很難,靠農民自己來做產業,更加難,農民存點錢不容易,讓他們把錢給掏出來搞投資,這難度很大。”


    聶飛搞過農村工作,明白其中的艱辛,農民一般都是掙點辛苦錢,有的是靠地裏的莊家和菜,然後再是頂梁柱在外麵打工,錢掙迴來都是想著存起來,或者買房給兒子娶媳婦兒,所以為什麽像港橋鎮那樣農業產業那麽發達的鄉鎮,也不是每個村民最後都成為了老板,始終有前瞻性眼光的村民,就那些,願意去承擔那個風險,大多數村民還是選擇了享受投資的村民創業所帶來的紅利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桃花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鉉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鉉山並收藏超級桃花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