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像玻璃這種產品並不是什麽生活必需品,一個普通人家,也許要好幾年才會買一次玻璃,而且還是因為不小心把家裏的長湖打破了什麽的,另外就是農村修建房子需要玻璃,不過現在農村很多都已經起了樓房了,更有甚至,大多數家庭甚至是十好幾年都沒怎麽買過玻璃了。
“現在平板玻璃廠就是這麽一個情況了。”雷剛最後說道,他又看了聶飛一眼,發覺聶飛陷入沉思,心裏就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匯報到他心坎裏了。
“照這麽說來,舒景華分管的銷售部,實際上就沒什麽作為了?”聶飛就問道。
“作為還是有的。”雷剛急忙說道,“我們海通市對鋼化玻璃以及白乳膠等產品的需求量比較大,包括玻璃膠等其他一些附加產品,基本上這些個分廠的業務都是銷售部拉迴來的,幾個分廠加起來,也能做個一兩百萬。”
“白乳膠、玻璃膠主要是走裝修行業,鋼化玻璃主要是走餐飲行業和工程裝修行業,所以生意倒還是可以,這幾個分廠加起來,每個月還是有一百多萬的訂單,所以說咱們整個通海公司一年下來,隻有不到七千萬的產值。”雷剛又說道。
聶飛就明白這情況了,裝修行業什麽的,一般都是在本地買材料,便宜,畢竟很多家庭裝修資金是個大方麵,而且本地材料更容易得民眾信任,覺得出了問題也能找到廠家,當然這隻是一部分人想法,很多人還是認電視上打廣告的大品牌或者進口貨。
聽到這裏,聶飛也有些無語,近千號人的廠子在海通市來說也算是個大廠了,一年的營業額算下來才接近七千萬,也就是說,每個工人平均下來每年給公司創造的業績差不多隻有七萬多,但是平均每個工人每年在公司拿走的工資以及保險等各種福利算下來,就得四萬多。
也難怪海通市每年都要撥一千多萬下來,要不然的話,通海公司每年全部員工開支算下來四千多萬,扣除掉賦稅,其他各項公司的零雜開支,如果說市裏每年不支持一千多萬進來的話,真的是連買原材料的錢都不夠。
“好了,暫時沒事了,你先出去吧!”聶飛擺擺手,他知道,如果說要擺脫現在這個狀況,還是得從銷售上下手!銷售銷售!又是銷售!聶飛有些無語,其實通海公司的產品質量是沒什麽問題的,關鍵就是銷售,而且重中之重,就是這個平板玻璃分廠,隻要把這個環節給解決了,通海公司基本上就開始盈利了。
畢竟現在精雕分廠是已經在盈利的,其他分廠的效益雖然不是很多,但自己養活自己,基本上還是沒什麽問題的,實際上那些分廠的錢每年都要投入到平板玻璃分廠來,雖然不用發這部分人員的工資,但公司的原材料錢還是要投進來的。
不過聶飛現在對於平板玻璃分廠這邊的銷售倒是有一些信心,像這種建材生意,很多都已經脫離了傳統意義上的銷售了,要做其實也簡單,但也不簡單。
基本上現在做地產開發的業務,那些房地產商的建材來源無非就是兩個渠道,一個是關係戶,另外一個就是招投標。
通海公司不是沒想過走招投標的路子,以前也去投過,也中過標,但虧了兩次,房地產上房子沒賣出去,原因是那個在區縣的樓盤在開發的時候,做基礎發現下麵居然全是亂墳,雖然這事情不好,但開發商還是硬著頭皮做下來了。
招標的時候,通海公司不知道這麽個情況,去投標就中了,結果那個樓盤一直到現在都廢著呢,人家土建承包商的錢倒是拿完了,他們這些建材供應商的錢拖了很久都沒拿到,最後那個個地產公司老板因為欠了銀行一屁-股債,跑到了國外,現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另外一次也是因為房子沒賣出去,地段太差了,搞得貨款隻拿到了三分之一,老板也跑了,所以通海公司後來就不去搞招投標了,能順利中標的,都是小老板,完全靠賭,房子賣得出去,就皆大歡喜,賣不出去,自己也拿不到錢,那些大公司,他們也去投過標,但是每次投標,每次都失敗,久而久之,通海公司也就不去搞這些事情了。
所以這個廠子對於聶飛來說,還是比較對口的,這也是當初侯忠波把聶飛放到平板玻璃分廠來的原因,無他,因為上一次聶飛被暗算,通海公司差點改製,曾永安到通海公司考察,他就看出聶飛跟曾永安的關係很好。
再加上後來從聶飛那裏知道,曾永安隻是陪他演了一場戲,侯忠波就更加震驚了,要知道當初通海公司不是沒想過跟永安集團做生意,別說曾永安了,他們派人去,就連公司的采購部經理都沒見到幾麵,人家壓根就不怎麽搭理通海公司。
曾永安那可是經常成為省領導的座上賓,十足的財神爺,別人見一麵都困難,他還要專門來跟聶飛演戲,那關係得多鐵?就憑這一點,就堅定了侯忠波把聶飛放在平板玻璃分廠的心思,當然了,其他的心思也存了一些,畢竟考慮事情還是要全麵。
所以說對於聶飛來講,給平板玻璃分廠拉業務不算是什麽難的事情,難的是要怎麽把這個業務給保持下來,並且在保持下來的基礎上再擴大!
不過不管怎麽說,聶飛覺得還是要去試一試,想好了這個主意,他拿出手機來給曾永安去了個電話。
“老弟,你可是很久沒聯係我了啊!下次來省城,要罰你三大杯!”曾永安笑嗬嗬地說道,“聽說你前段時間出了點問題?”
曾永安一直都在關注聶飛,也知道他被人陷害的事情,但他也隻能是看著,畢竟他再有錢,人脈關係再廣,也隻是個商人,曾永安還是拎得清楚的,一個商人可以囂張,但不能囂張到連國家幹部的任免升遷或者說調查都去幹預,那他這個商人也就當到頭了。
“現在平板玻璃廠就是這麽一個情況了。”雷剛最後說道,他又看了聶飛一眼,發覺聶飛陷入沉思,心裏就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匯報到他心坎裏了。
“照這麽說來,舒景華分管的銷售部,實際上就沒什麽作為了?”聶飛就問道。
“作為還是有的。”雷剛急忙說道,“我們海通市對鋼化玻璃以及白乳膠等產品的需求量比較大,包括玻璃膠等其他一些附加產品,基本上這些個分廠的業務都是銷售部拉迴來的,幾個分廠加起來,也能做個一兩百萬。”
“白乳膠、玻璃膠主要是走裝修行業,鋼化玻璃主要是走餐飲行業和工程裝修行業,所以生意倒還是可以,這幾個分廠加起來,每個月還是有一百多萬的訂單,所以說咱們整個通海公司一年下來,隻有不到七千萬的產值。”雷剛又說道。
聶飛就明白這情況了,裝修行業什麽的,一般都是在本地買材料,便宜,畢竟很多家庭裝修資金是個大方麵,而且本地材料更容易得民眾信任,覺得出了問題也能找到廠家,當然這隻是一部分人想法,很多人還是認電視上打廣告的大品牌或者進口貨。
聽到這裏,聶飛也有些無語,近千號人的廠子在海通市來說也算是個大廠了,一年的營業額算下來才接近七千萬,也就是說,每個工人平均下來每年給公司創造的業績差不多隻有七萬多,但是平均每個工人每年在公司拿走的工資以及保險等各種福利算下來,就得四萬多。
也難怪海通市每年都要撥一千多萬下來,要不然的話,通海公司每年全部員工開支算下來四千多萬,扣除掉賦稅,其他各項公司的零雜開支,如果說市裏每年不支持一千多萬進來的話,真的是連買原材料的錢都不夠。
“好了,暫時沒事了,你先出去吧!”聶飛擺擺手,他知道,如果說要擺脫現在這個狀況,還是得從銷售上下手!銷售銷售!又是銷售!聶飛有些無語,其實通海公司的產品質量是沒什麽問題的,關鍵就是銷售,而且重中之重,就是這個平板玻璃分廠,隻要把這個環節給解決了,通海公司基本上就開始盈利了。
畢竟現在精雕分廠是已經在盈利的,其他分廠的效益雖然不是很多,但自己養活自己,基本上還是沒什麽問題的,實際上那些分廠的錢每年都要投入到平板玻璃分廠來,雖然不用發這部分人員的工資,但公司的原材料錢還是要投進來的。
不過聶飛現在對於平板玻璃分廠這邊的銷售倒是有一些信心,像這種建材生意,很多都已經脫離了傳統意義上的銷售了,要做其實也簡單,但也不簡單。
基本上現在做地產開發的業務,那些房地產商的建材來源無非就是兩個渠道,一個是關係戶,另外一個就是招投標。
通海公司不是沒想過走招投標的路子,以前也去投過,也中過標,但虧了兩次,房地產上房子沒賣出去,原因是那個在區縣的樓盤在開發的時候,做基礎發現下麵居然全是亂墳,雖然這事情不好,但開發商還是硬著頭皮做下來了。
招標的時候,通海公司不知道這麽個情況,去投標就中了,結果那個樓盤一直到現在都廢著呢,人家土建承包商的錢倒是拿完了,他們這些建材供應商的錢拖了很久都沒拿到,最後那個個地產公司老板因為欠了銀行一屁-股債,跑到了國外,現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另外一次也是因為房子沒賣出去,地段太差了,搞得貨款隻拿到了三分之一,老板也跑了,所以通海公司後來就不去搞招投標了,能順利中標的,都是小老板,完全靠賭,房子賣得出去,就皆大歡喜,賣不出去,自己也拿不到錢,那些大公司,他們也去投過標,但是每次投標,每次都失敗,久而久之,通海公司也就不去搞這些事情了。
所以這個廠子對於聶飛來說,還是比較對口的,這也是當初侯忠波把聶飛放到平板玻璃分廠來的原因,無他,因為上一次聶飛被暗算,通海公司差點改製,曾永安到通海公司考察,他就看出聶飛跟曾永安的關係很好。
再加上後來從聶飛那裏知道,曾永安隻是陪他演了一場戲,侯忠波就更加震驚了,要知道當初通海公司不是沒想過跟永安集團做生意,別說曾永安了,他們派人去,就連公司的采購部經理都沒見到幾麵,人家壓根就不怎麽搭理通海公司。
曾永安那可是經常成為省領導的座上賓,十足的財神爺,別人見一麵都困難,他還要專門來跟聶飛演戲,那關係得多鐵?就憑這一點,就堅定了侯忠波把聶飛放在平板玻璃分廠的心思,當然了,其他的心思也存了一些,畢竟考慮事情還是要全麵。
所以說對於聶飛來講,給平板玻璃分廠拉業務不算是什麽難的事情,難的是要怎麽把這個業務給保持下來,並且在保持下來的基礎上再擴大!
不過不管怎麽說,聶飛覺得還是要去試一試,想好了這個主意,他拿出手機來給曾永安去了個電話。
“老弟,你可是很久沒聯係我了啊!下次來省城,要罰你三大杯!”曾永安笑嗬嗬地說道,“聽說你前段時間出了點問題?”
曾永安一直都在關注聶飛,也知道他被人陷害的事情,但他也隻能是看著,畢竟他再有錢,人脈關係再廣,也隻是個商人,曾永安還是拎得清楚的,一個商人可以囂張,但不能囂張到連國家幹部的任免升遷或者說調查都去幹預,那他這個商人也就當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