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塵搓著雙手走迴鐵匠鋪。


    “張師傅,這玩意四個小時冷不下來吧?”


    “是不是可以等明天再拆模?”


    銅管豎著澆鑄大半截埋入圓形地坑中,露出地麵將近一米的模具正冒著熱氣。


    如若型砂不透氣鑄件便會有氣孔產生,從而影響質量。


    眼下已經快到申時,四個小時後天色正黑。


    “侯爺英明!”


    張望麵帶笑容向蘇塵拱手一禮,而後解釋道:“此銅壁厚寸許,僅僅兩個時辰自然無法完全冷卻。”


    “但鑄件不可使其完全冷卻後再拆模,否則極難下型。


    鋼管與型砂之間必定粘連!”


    蘇塵聽了張望講解,臉皮輕微抽搐了一下。


    張望說話很有老李的尿性,不管說的對錯與否,先說好聽的奉承一番。


    不過蘇塵卻聽懂了張望的意思,所謂下型應該是指脫模。


    “這樣啊~我懂了,哈哈哈……!”蘇塵絲毫不覺得尷尬,拱手迴禮哈哈大笑。


    李泰輕輕搖了搖頭,走向一旁木製炮車。


    “對了張師傅,你來看看這車架子。


    看能不能在車架前端增加一個,像你們倒銅水時用的那個鉤子鐵杆,可以上下調節撐杆控製鋼管傾斜角度!”


    在大唐,蘇塵還是今天第一次見荊棘齒輪裝置。


    若早發現齒輪爬升裝置,炮車就不會用木頭打造,而是做成全銅的。


    這也全賴蘇塵不愛動腦,打穀機上便有環形齒輪。


    隻需稍加改動聯動齒輪做成垂直狀,即可用於頂升炮管。


    通過齒輪裝置升降炮口發射度,遠比用木頭打插銷調整炮口高度要好靈活很多。


    張望聞言稍作思索,拱手一禮,“迴侯爺,車架增加升降機關不難!恐需大改一番,錨固之處須換成鐵器或銅構件!”


    “噯~那就好!”聽到張望肯定的迴答蘇塵大喜,指著車架提醒道:


    “我的意思是:以後車架全換成金屬的,再設計升降裝置!”


    此前李泰與蘇塵構思炮車時,粗略估計若以純銅打造炮車。除去兩輪子炮管兩米五長的車架,至少三百五十斤左右。


    “侯爺大可放心!此等銅車打造不難,銅管兩端亦可隨意升降!”


    蘇塵聞言有些糾結,與李泰相視對望一眼。


    張望目前還知道所謂的鋼管,實則為火炮。


    火炮架在炮車上通常隻需調整炮口角度,以便達到理想射程,炮彈以拋物線軌跡發射而出。


    “張師傅,鋼管尾部不需要調節高度裝置,隻要前端一個就行!”


    張望聽懂了蘇塵描述的需求,皺眉思索幾許。


    心中感覺蘇塵純屬多此一舉,想要隨意調節鋼管前端上斜高度,無需任何裝置亦可輕鬆實現。


    就在張望拱手作答時,李泰不知從哪找來一頭粗一頭細,大概有一尺長的木棍。


    “蘇塵,你且看看!”


    隻見李泰將木棍縱橫交錯放一手指上,使其平衡不掉落。


    蘇塵隨意瞄了一眼,“啥意思?”


    李泰鄙視了蘇塵一眼,稍稍調整了一下木棍與手指接觸的位置。木棍粗的那一端便向下墜,細的那一頭往上翹起。


    蘇塵皺起眉頭若有所思,而後微微張了張嘴。


    “我艸,這是帶底座的加特林啊~!”


    蘇塵看明白了,木棍就是前細後粗的炮管。


    隻要在炮車上做一個活動支點,無需任何調節裝置,便可任意調整炮口發射角度。


    同時,蘇塵心裏鬱悶無比。


    這麽簡單的事情,自己竟然沒想起來,還想搞個複雜的齒輪頂杆。


    “嗯,不錯!”蘇塵拍了拍李泰肩膀,點了點頭,“我一開始也是這麽想的!”


    “等試驗完了,炮車就這麽搞!”


    “張師傅,你們別走哈!晚上我們還是在這擺一桌,我現在迴去叫人準備好大燈!”


    說完,蘇塵背著手走出鐵匠鋪,他丟不起這個人。


    李泰望著離開的蘇塵,微笑著搖了搖頭。看向張望幾人拱手一禮:


    “諸位且迴住處稍事歇息,酉時兩刻來此用餐便好!”


    鋼管兩點半澆鑄完,需冷卻四小時再拆模,晚餐過後差不多正好滿足拆模時間間隔。


    “喏!”


    “我等先行告退!”


    張望再次捏起一角衣袖,輕輕撫摸手腕上的手表,而後邁步離開。


    蘇塵前些天讓李泰送了一塊手表給他,張望如獲至寶一般,每日擦拭不少於十五次。


    張望心裏早已做出打算,臨終前立下遺言,手表要與他一同入棺。


    工匠離開後,李泰掃視了一眼鐵匠鋪,而後快速向蘇塵追趕而去。


    “特麽的,那胖子竟敢搶我風頭,改天讓他坐在炮管上來一發!”


    蘇塵嘴裏叼根野草,罵罵咧咧向養豬場方向走去。


    李泰從身後追了上來,拍著蘇塵肩膀問道,“今日看了工匠翻砂鑄造,有何感想?”


    “隻能說古人先賢智慧過人,工匠精神更是令人佩服!”蘇塵頭也沒迴說出心裏感受。


    李泰左右掃了一眼,小聲問道,“後世鑄造工藝與現今相比如何?”


    “這個我了解不多!”蘇塵略作思索,繼續說道,“翻砂工藝千百年後也依然在使用,但是多了電力機械代替了部分人工!”


    李泰點了點頭,蘇塵給他看的物理書籍已涉及到電的基礎應用。


    照明電路中的串聯與並聯!


    “去往何處?”李泰忽然發現蘇塵目的地好像並非迴莊園。


    “養豬場!”


    “嗯,正好隨你前去一觀!聽老五說起近來頻繁有母豬產崽,現有豬幼崽幾何?”


    蘇塵搖了搖頭,“每天都有十幾二十頭豬下崽,昨天聽李佑那小子說好像有232頭下崽母豬,平均每頭母豬產崽九頭。”


    “大概兩千多頭吧!”


    養豬場成功受孕母豬五百一十三頭,原本有五百二十四頭,不過其中十一頭患有不育不孕沒辦法治療。


    按目前母豬平均產崽數量一胎九頭,四月之前保底有四千五百頭豬幼崽誕生。


    根據養豬一百零八問書中所述,母豬一年能產崽兩次。


    一個月左右幼崽斷奶,母豬將在一周後再次迎來發情期。


    不過書中亦有提到,並非所有母豬皆可一年產兩胎。


    一刻鍾左右,蘇塵與李泰來到養豬場。


    蘇塵有些意外,在豬舍內遇到一群孩童。


    “嘿~小兕子,你們怎麽在這裏啊?”


    站在一條板凳上的小兕子,指著豬圈內滿地跑的幾頭豬幼崽,驚喜道:“姐夫~好多小豬啊!”


    小兕子比豬圈圍牆矮五十幾厘米,張龍貼心的給一群孩童找來凳子墊腳。


    “莊主!”其他幾位孩童看向蘇塵擺手打招唿,顯然不似之前那麽拘謹。


    蘇塵微笑著揮手迴應,“你們好啊,小心別踩翻了!”


    至於一旁的李泰,那些小孩不認識他。


    “姐夫、四哥!”


    李佑在一個豬圈內直起腰,向蘇塵與李泰招了招手。


    蘇塵笑了笑向李佑那邊走去,“小兕子,你們小心點哈,別掉豬圈裏麵去咯!”


    “嗬嗬~!”小兕子嗬嗬發笑,向蘇塵擺了擺手。


    “姐夫,四哥,今日四十二頭母豬產下三百三八頭幼崽!”


    蘇塵粗略計算了一下,這次平均數下降了一些,每頭母豬隻產下八頭豬仔。


    不過整體數量可觀。


    蘇塵的底線隻要平均產崽數五頭以上,便是萬事大吉!


    “嗯,不錯!”蘇塵很是滿意的點點頭,“你小子在幹啥呢?”


    李佑擼起袖子,嘿嘿一笑,“嘿嘿,我在為豬仔鋪草墊呢!”


    “哦,你倒是盡心盡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開局碰瓷長樂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茄打卡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茄打卡人並收藏大唐:開局碰瓷長樂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