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寶雞隻是我個人叫法,你們管它叫陳倉!
大唐:開局碰瓷長樂公主 作者:番茄打卡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847章 寶雞隻是我個人叫法,你們管它叫陳倉!
李世民腦袋都快碰到蘇塵的額頭。
“陛下你這是……”蘇塵不自覺身體後仰,以防李世民向他噴口水。
“哈哈哈……朕聽不懂中國!”李世民拍案仰天大笑,一點都沒有生氣的樣子。
怪隻怪蘇塵沒有看過貞觀政要,唐太宗晚年口中經常出現中國與中華二字。
“氣煞朕也!”李世民拿著歌詞猛然起身,大喝:“玄齡!”
“臣在!”房玄齡應聲答道,已經做好為蘇塵解讀中國一詞來源與含義的準備。
“快,快,快與那不學無術文盲講講中國!”
李世民好像被氣得快要不行了,連說三個快。
“臣……”
蘇塵連忙起身阻止房玄齡,他丟不起這臉,想要挽迴一點麵子。
“不用,不用!我知道中國一詞很早就有,我沒聽你們說過,以為是斷代了!”
“宅茲中國,中國兩個字連用最早出現在西周何尊銘文上,原文為: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蘇塵不認識‘乂’字,以叉代替念出。
“之後的漢代就曾對外以中國自稱!”
乂音同義。
“西周?何尊銘文?”
飽讀史書的房玄齡大惑不解,西周為曆史朝代他們皆知。
但何尊銘文他們卻不曾有過耳聞。
“何尊你們都不知道?就是西周的一種酒器,用來祭祀的。”
“對了,西周何尊就是離長安不遠的寶雞出土的!”
房玄齡越聽越糊塗,發現以自己微末學識,他教不了見識淵博的蘇塵。
“陛下,臣才學淺不知何尊為何物!乃至離長安不遠的寶雞,臣亦聞所未聞!”
李世民捏了捏拳頭,寶雞他也沒聽說過,更不知道在哪裏。
“小子,寶雞二字,你寫於朕看看!”
想起之前蘇塵將龜茲(秋池)念成(歸資),李世民認為多半又是蘇塵念錯了。
蘇塵立即解釋道:“寶雞兩個字很簡單啊,也不是多音字。”
“寶貝的寶,雞蛋的雞!”
李世民聞言皺起了眉頭,看向長孫無忌等人。
眾人皆是搖頭,表示沒聽過長安附近有叫做寶雞的地方。
“小子,你說說寶雞具體位於長安何處!”李世民將長安附近州縣,但凡發聲與寶雞類似的地方想個遍,也沒弄明白是哪裏。
蘇塵很是疑惑,隨即猛然想到。地名寶雞是唐太宗的孫子,唐肅宗李亨改的。
“呃~陛下,寶雞隻是我個人叫法。我聽說那裏有石頭會發出雞的叫聲,寶雞其實就是陳倉!”
“可能那裏以前糧食多,周圍山雞也就多!”
“那啥,我去太極殿教他們唱幾遍,一會還要趕迴去吃午飯!”
蘇塵很是尷尬,站起身來匆忙交代一句,逃出禦書房。
“特麽的,這事給鬧的!”
拍了拍屁股,蘇塵罵罵咧咧走向太極殿上朝的地方。
李世民搖了搖頭,沒有阻止蘇塵離開。
“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
李世民自動糾正了蘇塵的錯別字,看向房玄齡問道:“玄齡,此言應作解方為得體?”
“陛下,蘇小子原文乃自茲叉民,而非乂民!”
李世民輕哼一聲,“哼,那小子識字不多,定然不識乂字!”
其實李世民心中對那句話已有解釋,乂造字之初表示一種收割刀器,後來引申為治理保護之意,又有懲戒之意。
房玄齡微微一笑,“臣受教了!”隨即解釋道:
“古人奉行居中而治,國亦有領地都城之意。‘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此處中國應不作王朝與國號之解。”
“通俗來講,西周一位首領選取一塊居中領地,向民眾宣告其內生民將由他來統治!”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忽聞書房傳來眾人激昂合唱聲。
起身揮手微笑道:“諸位,隨朕一同前去瞻仰文盲教人唱歌!”
“喏!”
長孫無忌等人齊聲應道,緊隨李世民身後走出書房。
太極殿中央,五十名身高體型相近精神小夥排成五排,蘇塵唱一句他們跟著學唱。
整首歌除去重複部分,短短幾句歌詞。無需刻意傳授曲譜跟著唱幾遍,大多數人都能將它記住。
以防影響五十名金吾衛學唱,李世民五人藏身大殿柱子之後。
蘇塵獨唱與數十人合唱,氣氛完全不一樣。
歌曲中千軍萬馬馳騁沙場,為國奮戰開疆拓土之熱血男兒英雄氣概立顯無餘。
柱子後麵的李世民頻頻點頭,雙拳頻繁緊握。
“哥幾個都記住了沒?”
蘇塵帶唱了三遍,看向眾人大聲發問。
長樂公主僅僅隻聽蘇塵唱了兩遍,便能將歌詞全部記下還能唱出來。
“卑職等記下了!”
五十名金吾衛年齡大約二十三歲左右,好似被蘇塵所教歌曲感染,個個雙目有神如臨戰場。
“好!”
“狼煙起……預備唱!”
蘇塵起了個頭手一揮,此項任務便算是大功告成!
“狼煙起,江山北望……”
此前五十名持刀金吾衛被李君羨帶到太極殿,說話且不敢大聲。而現在眾人皆是敞開了胸懷,放聲高歌。
蘇塵滿意的點點頭,沒有人跑調嘴型比較統一,不存在濫竽充數的人。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一首連貫無中斷的精忠報國唱完,李世民幾人從柱子後麵竄出。
“好,好!”
“參見陛下!”五十名金吾衛齊齊轉身向李世民見禮。
“眾將士免禮,免禮!”
“哈哈哈!唱得好,朕聽得滿腔熱血衝頂,此曲應在軍中大力傳唱!”
稍作思索,李世民看向禁軍統領李君羨吩咐道:“遵禮,將在場五十位將士記下,每人賞百金。”
“另外,此曲軍推廣一事便交由爾等,事成之後朕另有重賞!”
李君羨上前抱拳恭敬一禮,“末將遵命!”
五十名金吾衛齊道謝,“謝陛下!”而後轉身向蘇塵恭敬一拜,“謝侯爺傳曲之恩!”
“嗬嗬,各位客氣了!”蘇塵嗬嗬一笑,拱手迴禮。
剛才聽到李世民稱唿李君羨為遵禮,蘇塵暗自琢磨,是不是給自己也取一個高大上的字號。
免得被人取笑自己沒文化。
太極殿在唱歌,皇宮另一處更加熱鬧。
而且場麵極為賞心悅目,一般人扛不住,更加無緣得見!
……
……。
李世民腦袋都快碰到蘇塵的額頭。
“陛下你這是……”蘇塵不自覺身體後仰,以防李世民向他噴口水。
“哈哈哈……朕聽不懂中國!”李世民拍案仰天大笑,一點都沒有生氣的樣子。
怪隻怪蘇塵沒有看過貞觀政要,唐太宗晚年口中經常出現中國與中華二字。
“氣煞朕也!”李世民拿著歌詞猛然起身,大喝:“玄齡!”
“臣在!”房玄齡應聲答道,已經做好為蘇塵解讀中國一詞來源與含義的準備。
“快,快,快與那不學無術文盲講講中國!”
李世民好像被氣得快要不行了,連說三個快。
“臣……”
蘇塵連忙起身阻止房玄齡,他丟不起這臉,想要挽迴一點麵子。
“不用,不用!我知道中國一詞很早就有,我沒聽你們說過,以為是斷代了!”
“宅茲中國,中國兩個字連用最早出現在西周何尊銘文上,原文為: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蘇塵不認識‘乂’字,以叉代替念出。
“之後的漢代就曾對外以中國自稱!”
乂音同義。
“西周?何尊銘文?”
飽讀史書的房玄齡大惑不解,西周為曆史朝代他們皆知。
但何尊銘文他們卻不曾有過耳聞。
“何尊你們都不知道?就是西周的一種酒器,用來祭祀的。”
“對了,西周何尊就是離長安不遠的寶雞出土的!”
房玄齡越聽越糊塗,發現以自己微末學識,他教不了見識淵博的蘇塵。
“陛下,臣才學淺不知何尊為何物!乃至離長安不遠的寶雞,臣亦聞所未聞!”
李世民捏了捏拳頭,寶雞他也沒聽說過,更不知道在哪裏。
“小子,寶雞二字,你寫於朕看看!”
想起之前蘇塵將龜茲(秋池)念成(歸資),李世民認為多半又是蘇塵念錯了。
蘇塵立即解釋道:“寶雞兩個字很簡單啊,也不是多音字。”
“寶貝的寶,雞蛋的雞!”
李世民聞言皺起了眉頭,看向長孫無忌等人。
眾人皆是搖頭,表示沒聽過長安附近有叫做寶雞的地方。
“小子,你說說寶雞具體位於長安何處!”李世民將長安附近州縣,但凡發聲與寶雞類似的地方想個遍,也沒弄明白是哪裏。
蘇塵很是疑惑,隨即猛然想到。地名寶雞是唐太宗的孫子,唐肅宗李亨改的。
“呃~陛下,寶雞隻是我個人叫法。我聽說那裏有石頭會發出雞的叫聲,寶雞其實就是陳倉!”
“可能那裏以前糧食多,周圍山雞也就多!”
“那啥,我去太極殿教他們唱幾遍,一會還要趕迴去吃午飯!”
蘇塵很是尷尬,站起身來匆忙交代一句,逃出禦書房。
“特麽的,這事給鬧的!”
拍了拍屁股,蘇塵罵罵咧咧走向太極殿上朝的地方。
李世民搖了搖頭,沒有阻止蘇塵離開。
“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
李世民自動糾正了蘇塵的錯別字,看向房玄齡問道:“玄齡,此言應作解方為得體?”
“陛下,蘇小子原文乃自茲叉民,而非乂民!”
李世民輕哼一聲,“哼,那小子識字不多,定然不識乂字!”
其實李世民心中對那句話已有解釋,乂造字之初表示一種收割刀器,後來引申為治理保護之意,又有懲戒之意。
房玄齡微微一笑,“臣受教了!”隨即解釋道:
“古人奉行居中而治,國亦有領地都城之意。‘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此處中國應不作王朝與國號之解。”
“通俗來講,西周一位首領選取一塊居中領地,向民眾宣告其內生民將由他來統治!”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忽聞書房傳來眾人激昂合唱聲。
起身揮手微笑道:“諸位,隨朕一同前去瞻仰文盲教人唱歌!”
“喏!”
長孫無忌等人齊聲應道,緊隨李世民身後走出書房。
太極殿中央,五十名身高體型相近精神小夥排成五排,蘇塵唱一句他們跟著學唱。
整首歌除去重複部分,短短幾句歌詞。無需刻意傳授曲譜跟著唱幾遍,大多數人都能將它記住。
以防影響五十名金吾衛學唱,李世民五人藏身大殿柱子之後。
蘇塵獨唱與數十人合唱,氣氛完全不一樣。
歌曲中千軍萬馬馳騁沙場,為國奮戰開疆拓土之熱血男兒英雄氣概立顯無餘。
柱子後麵的李世民頻頻點頭,雙拳頻繁緊握。
“哥幾個都記住了沒?”
蘇塵帶唱了三遍,看向眾人大聲發問。
長樂公主僅僅隻聽蘇塵唱了兩遍,便能將歌詞全部記下還能唱出來。
“卑職等記下了!”
五十名金吾衛年齡大約二十三歲左右,好似被蘇塵所教歌曲感染,個個雙目有神如臨戰場。
“好!”
“狼煙起……預備唱!”
蘇塵起了個頭手一揮,此項任務便算是大功告成!
“狼煙起,江山北望……”
此前五十名持刀金吾衛被李君羨帶到太極殿,說話且不敢大聲。而現在眾人皆是敞開了胸懷,放聲高歌。
蘇塵滿意的點點頭,沒有人跑調嘴型比較統一,不存在濫竽充數的人。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一首連貫無中斷的精忠報國唱完,李世民幾人從柱子後麵竄出。
“好,好!”
“參見陛下!”五十名金吾衛齊齊轉身向李世民見禮。
“眾將士免禮,免禮!”
“哈哈哈!唱得好,朕聽得滿腔熱血衝頂,此曲應在軍中大力傳唱!”
稍作思索,李世民看向禁軍統領李君羨吩咐道:“遵禮,將在場五十位將士記下,每人賞百金。”
“另外,此曲軍推廣一事便交由爾等,事成之後朕另有重賞!”
李君羨上前抱拳恭敬一禮,“末將遵命!”
五十名金吾衛齊道謝,“謝陛下!”而後轉身向蘇塵恭敬一拜,“謝侯爺傳曲之恩!”
“嗬嗬,各位客氣了!”蘇塵嗬嗬一笑,拱手迴禮。
剛才聽到李世民稱唿李君羨為遵禮,蘇塵暗自琢磨,是不是給自己也取一個高大上的字號。
免得被人取笑自己沒文化。
太極殿在唱歌,皇宮另一處更加熱鬧。
而且場麵極為賞心悅目,一般人扛不住,更加無緣得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