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之後,榮顯公主好幾日悒悒不歡,整個凝輝院都籠著一層陰霾。
沒有人敢上前去問詢,都巴巴地將目光投向聶勉真。
聶勉真細細觀察了一番,心中也有了些許揣測。這一日就對榮顯說:“公主神機妙算,果然那鈴鐺自己就迴來了。”
榮顯驚訝地看著他,聶勉真手中正晃著那枚海棠花鈴。
她笑道:“真是這樣。這鈴鐺怎麽就迴來了?”
聶勉真端詳她神色,並無破綻。隻是他熟知榮顯歡暢的樣子,總覺得那笑意被阻在她秋水之外。
他笑道:“說來也怪。竟然是從咱們院子裏的荼蘼架下拾到的。”
“是你拾到的?”榮顯笑得倒比平日還明麗,“這鈴鐺倒是和你有緣分。不過那裙子已經修補好了,也不上這個了。”
她輕輕抬手,一道金色弧線劃過,那鈴鐺就被丟到了窗下的花池中。微弱的咕咚一聲,就沉了下去。
聶勉真心中愈發篤定了,便問:“公主有什麽心事?”
榮顯知道聶勉真察覺,也懶得再裝,直接詢問:“這鈴鐺是誰拾到的?”
聶勉真一愣,就迴答:“是菱果。”
榮顯皺著眉想了片刻,“是那個弄丟步搖珍珠的那個?”見聶勉真頷首,她又想起船上香圓那一番話,心中憋悶,冷聲道:“叫她來。”
“你揀了鈴鐺,就直接交給他了?”榮顯目指聶勉真。
菱果抬頭瞥了一眼聶勉真神色,又將頭垂得極低,瑟縮道:“是。”
榮顯笑了。“這就是了,你不認我這正經的主子,隻認他,是不是?”
菱果不知道如何作答,膝蓋一軟跌在地上。
這凝輝院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紛繁複雜,公主一向都是甩手不問,全托付給聶勉真。這一句質問實在是欲加之罪。
菱果被罰去請杖十下,謝恩後退出室外便哭了出來。
聶勉真跟在她後麵也出來了。
“你不必去。公主的脾氣大,但去得也快。迴頭你若真去領了,她反而要內疚。”聶勉真溫煦地撫慰她:“是我牽累了你。公主這些日子心中鬱結,無處紓解就拿你撒氣,還望你體諒她。”
菱果垂著頭落下兩滴淚來:“我也不知為何,總是不能得公主的喜歡,上一迴就是……”
話沒說完,又聽到榮顯在裏麵連聲叫聶勉真。
“你先迴屋裏歇歇,別再哭了。”
聶勉真隻好笑笑,又迴到屋裏。
榮顯秋波一橫,無理取鬧地質問他:“我準你出去了麽?你怎麽就那麽護著她,就因為她送你香囊?”
她見聶勉真笑,更加惱恨:“你又送她什麽了?”
“你這是哪裏來的脾氣?以前還隻是摔東西,現在就開始拿下人出氣,是不是以後還要拆房子了?”四下無人,聶勉真也稍微放肆起來。
榮顯就帶了哭腔:“我就是不喜歡她,不行麽?你要是受不了我脾氣,我請孃孃調你到別處去。”
聶勉真知道自己和菱果一樣無端獲罪,也不戳穿,輕鬆地調侃道:“臣在前省時,和菱果的哥哥淩安住在一起。他們家裏三個孩子,都入宮為奴,在外麵已經沒有親人了,十分可憐。我看在她兄長的份上,也該對她多幾分照看。難道,公主這都要動氣麽?那就請將臣調迴前省吧。”
“我就不遂你願!”榮顯仍在賭氣,瞥一眼聶勉真,思量許久才囁嚅道:“那菱果是有些可憐。她可真去請杖了?”
“臣擅自把她攔下了。”聶勉真坦然地迴答。
“你做得對。”榮顯全然忘了方才自己怎麽斥責菱果隻認聶勉真,輕輕地點頭,“挑些緞子賞她吧。”
她又伏在案上將臉埋進自己手臂裏:“泉弋,其實你不知道,我也很可憐呢。”
聶勉真笑道:“臣也知道公主近來煩心事多,可您別忘了,萬事還有中宮和太子。”
話音未落,卻是香圓走了進來。
榮顯見她麵色沉重,問:“怎麽了?說。”
“剛剛宮裏傳來消息,盧修儀有了身孕,已經有三個多月。陛下從仁章殿出來就趕了過去,竟然比餘昭容、柳婕妤有孕時還要欣喜。”
榮顯點點頭,麵上沉鬱一閃而過,斥道:“這是好事!還不去準備些項圈手鐲,金銀玉器作賀,哭喪著臉做什麽?”
香圓詫異:“咱們不是素來跟著中宮麽?難道還要單獨備下禮物?”
“我有自己的份例,又出降在即,怎麽還能和小姑娘一般?”
她想了片刻,又補充道:“就從爹爹賞來的西域東西裏挑些最好的,禮物備得重些,挑聖上在的時候送過去。”
“可是將聖上的賞賜送人,實在不妥當,恐怕會……”
榮顯截斷了她:“我這裏最好的東西,不就是爹爹賞的麽?不這樣,怎麽顯出我的情意?”
香圓迅速地轉著心思,也不再多言,應聲是就退了出去。
香圓出去後,榮顯仍歪著頭不知思量什麽,恍惚間竟然露出一個笑容。她望向聶勉真:“你瞧,即便是孃孃和哥哥,也是很可憐的。”
一時間,聶勉真竟然不知如何作答。
兩個人相視苦笑,唯有默然。
盧修儀懷孕五六個月時,飲食愈發倦怠,終日懨懨的。陛下搜羅了各種奇珍異玩流水般送入麗景院中,仍是難見美人開顏。
便特準了盧平章的妻子許國夫人入宮探望。
拜謁過中宮之後,許國夫人踏入麗景院,沿著翠竹掩映的小徑,便先到了盧貴妃處。兩人如儀敘禮,盧貴妃便親厚地給許國夫人賜了座。
“家裏人可好?”
“都好,全仰仗著夫人的福氣。”許國夫人頷首道。
她也是高門貴女,幾句應答並不露怯,甚至還有些瞧不上盧貴妃。——入宮這許多年,隻有一個女兒,處處仰仗著家門聲勢,卻還是被一個不入流的士族之女壓得死死的。
“新釀的蜜薑,夫人嚐嚐。”盧貴妃指點著宮人擺上幾碟點心果子,就將她們屏退出去,在榻上換了個姿勢,歎道:“唉……想來哥哥最近也不消停吧。”
“夫人的意思是?”許國夫人直截了當地問。
“國難前我盧家也掌著天下兵馬,現在卻處處受李氏鉗製。他們現在風頭正強,哥哥心裏也不好受吧?”
“陳年舊事,還提那些做什麽?誰不是為國盡忠?自然應該是有能者居之。”許國夫人的話滴水不漏。
盧貴妃已經辨出話音,仍不甘心。“唉……現在李家尚主,已經是和太子同氣連枝。日後太子母族霍氏也會越來越被抬舉,留給盧家的地方,是越來越小了。”
“話雖如此……你哥哥卻不是這個意思。”許國夫人沉吟片刻,笑著迴答。“大人的意思是,若是因為中宮的女兒下降,李家便成了太子的人,那陛下就根本不會將榮顯公主下降李家,還不如嫁個販夫走卒,還能睡得安心一些。”
盧貴妃臉色沉了下來。
在她的沉默中,許國夫人好整以暇地坐在月牙凳上,又將一枚梅子薑放入口中,笑著評點道:“宮中的小食,確實與坊間的手藝不同。夫人在宮中有這樣的福氣,何必還思慮過重,想些無關的事情呢?”
盧貴妃知曉這話必定是哥哥的授意,剛欲出言迴應,便聽到有人在外麵低語。
“奴婢有事迴稟夫人。”
是盧貴妃身邊的女官淩華。
盧貴妃揚聲叫人放淩華進來。
淩華穿著翠色短襦,水青色的煙羅裙,外麵罩著月白花籠。她站在門口對貴妃與許國夫人施禮,然後就趨步走上前來。行走間帶進來外麵的濕冷水氣,涼涼地擾亂了盧貴妃的心神。
她露出了罕見的不耐神色,冷聲道:“有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淩華走到貴妃身側,附耳低語了幾句。
許國夫人垂著眼睛,餘光中瞥見盧貴妃繃緊的麵孔漸漸鬆弛下來,嘴角還起了笑靨。她又自顧自地嚐了一枚蜜薑,權作不曾看到。
卻沒料到盧貴妃笑盈盈地嗬斥淩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還值得背著我嫂嫂?你就在這裏,將那話再說一遍。”
“是。”淩華應了,輕柔的聲音在風雨穿過翠竹娑娑聲中分外悅耳。
“方才接到了消息,太子殿下縱人殺命,引得聖上震怒,正在宮門外罰跪。”
許國夫人十分驚訝,與盧貴妃略一觸眼神,問道:“縱人殺命?到底是什麽事?”
“並不太清楚,隻說是個雲京的守官,殺了坊間的一個妓女,太子出麵包庇了他。本來事情不大,傳到了陛下耳朵裏,就動了真怒。”
“中宮那裏?”盧貴妃問道。
“聖上明言不準任何人求情,中宮此刻仍在承華殿中。”
盧貴妃輕輕歎道:“唉……聖上的喜怒,真是瞬息萬變呢。”
許國夫人也有些唏噓:“可不是,白白讓下麵的人摸不清。”
盧貴妃笑道:“到底還是一家人好。之前我們姐妹沒有兒子,我也是心如止水。可如今修儀有孕,我卻比她還要高興。想來兄嫂也是一般吧?不如先去看看修儀?她可等了好久了。”
許國夫人含笑頷首:“正是。現在陛下正值盛年,隻盼修儀能平安誕下龍子,萬事猶未可知。”
兩個人攜手攬腕,言笑晏晏地往西廂房走去。
雲上落下銀灰色的雨線,如細密的網織籠住天地。
一片晦暗天光裏,太子獨自跪在仁章殿的玉階下,披發跣足迎受著蓬勃雨水。
雨,是天和地的連結。
風挾著雨水擊打在他麵上,一陣陣寒意入髓。衍之就索性合上眼睛,嘴角卻噙著一抹笑意。他又想起剛才皇帝斥責他其心可誅的暴躁樣子,覺得神思從未如現在一般清明篤定。這一刻,他胸口裏那一顆凡人的心,卻如開了貫徹天地的眼,俯瞰著大梁的錦繡河山。
耳邊猶能聽見雨聲擊打地麵的聲音,卻已經沒有那種被水滴重重砸在麵上的疼痛。
有人為自己支了一把傘。
衍之以為是保平來了,便低喝道:“退下!”
那人低低應了是,卻並不是保平的聲音。
衍之抬頭發現,那竟然是與東宮服色不同的內宮服色。他不由迴頭,看到那人正謹慎地弓著背立在自己身後。
那竟然是聶勉真。
“怎麽是你?”衍之笑問。
“迴殿下,是公主遣臣來的。”聶勉真這樣答道。
衍之眸光一閃,不悅地垂下嘴角:“她自己怎麽不來呢?”
聶勉真有些驚訝,當即反應過來這是太子殿下對自己的試探,於是老老實實地迴答道:“殿下恕罪。公主本來是要來的,還想要去延祚殿求聖上開恩。臣哄住了她,然後叫人去稟告了中宮,中宮才將公主勸住的。”
衍之笑了,被雨水澆得青白的麵上流露一抹暖色。“孃孃是怎麽按住她那脾氣的?”
聶勉真學道:“中宮是這樣說的。你哥哥既然會做這件事,就知道做了會有什麽樣的後果。你要相信他,照顧好你自己就行了。不過中宮又說,遣個人去支一把傘也不是不可以。太子誠摯認錯,難道還不準妹妹盡人義了?”
實在還是心疼自己的兒子。
太子點點頭,麵色不辨悲喜。
衍之已經拔簪卸冠,雨水自烏發間滲下,匯集成流淌下他的臉,又從領口滲進衣襟,整個人已經被冷雨澆透。
聶勉真見太子額上的水自眉骨滑落到眼睫,刺得眼睛微微發紅,便心裏不忍,不顧悖逆悄悄地又將傘斜在太子身後,盡力為他遮擋雨水。
衍之亦感到自背後而來的風雨漸微,察覺是聶勉真,倒也沒有再嗬斥他,隻是戲謔地說:“我倒也難得淋一迴雨。”
於是聶勉真歎息著收了傘,便陪太子淋著。
天地隻餘一片寂寥雨聲。
“殿下,臣鬥膽。”聶勉真突然開口。
“不妨。”
“公主反複問臣,為什麽聖上會因為一個娼伶就遷怒於您。”
衍之喉間低低笑著,“你如何迴答?”
聶勉真遲疑一瞬,答道:“聖上不喜您草菅人命。”
衍之斜他一眼:“那你又何必問我?”
聶勉真便也跪下,在衍之側後對他叩首:“臣一個陪伴公主的內侍,又怎麽能妄作揣測呢?”
衍之笑一笑。
“令辰雖然聰明,可多是小聰明,看事情也太懵懂。她不了解爹爹孃孃,不了解我,甚至也不了解她自己。那陸敬戎,雖說是金吾衛外城左街使,可這個職位素來與金吾、神策護衛駐軍兩端都牽連頗多。我又和他素無瓜葛,聖上隻道我處心積慮想與守衛皇城的人馬攀扯上關係,自然勃然大怒。”
他又瞥一眼聶勉真神色,笑道:“你是個聰明人,也很有眼色。自狹隘的宮牆內長大,倒也難為你能看得清楚,想來入宮時沒有少讀書吧?”
“臣父母早亡,亦無兄弟姊妹,入宮前並沒有讀過書。”聶勉真垂首答道,“倒是後來隨侍公主,跟著聽了些。”
衍之點點頭。“你得公主的章法,是你的福運。日後也要謹慎為人,不要有負公主。”
聶勉真低低迴答道:“臣自然會勸誡公主,日後遠離太子殿下。”
衍之冷哼一聲,斥道:“自作聰明!我兄妹又豈是你一個閹豎能離間的?”
聶勉真卻並無赧色,更無驚恐,隻淡然應答:“難道,這不是殿下的意思麽?”
他大著膽子抬目望向衍之,卻看到衍之也正看著他,黝黯的瞳孔裏是冰冷的審視。兩個人視線相觸,那冷意就飛快地自足底攀附上聶勉真的脊背。
兩個人同時錯開眼睛,望向遠處。愈發細密的雨中,幾個小宮人有條不紊地為江常侍支著傘,撐著防水的宮燈引路,正快步往此處小跑來。那一點暈黃的暖光,轉瞬就要到太子身前。
聶勉真端詳了太子的神色,於是又施禮如儀,趕在江朝嶽到來前悄然退入夜色。
江常侍自宮人手中接過油傘,也不顧自己露在雨中,親自持著遮擋在太子頭上。
“聖上已經息了雷霆,叫殿下迴去安置,明天朝後再入宮來。”
衍之卻還是挺直了背跪在地上,神遊天外般垂著眼睛,並不與江朝嶽寒暄,也不依禮謝恩。
江朝嶽暗暗叫苦,忙令幾名宮人將太子攙扶起來。衍之在冷硬的地上跪了太久,膝蓋早已麻木,一起身便是從骨頭裏透出來的痛。
看著太子趔趄著被扶上軺車,江朝嶽情真意切地低聲勸誡:“太子,聽臣一言,別再做這種悖逆聖上的事情了。”
衍之也瞥他一眼,又轉過頭淡淡道:“我已經明白了。有勞常侍。”
保平一直候在車上,他扶著衍之坐好,又取出了紅錦麵織金花氈毛毯子,將他裹了個嚴實。然後掏出酒囊舉到太子泛青的薄唇邊,敦促他飲了一口。
“殿下,臣已經知會了宮裏人備好香湯,煎了薑片茶。”
太子背倚靠在椅子上,閉目不言。
保平看著衍之僵白麵色,暗暗歎息,本準備如往常一般坐到外麵去,卻發覺自己的袖子正被他輕輕地握在手裏。
修長的手,指骨伶仃,因習字生了透明的薄趼。手背上白到幾乎透明的皮膚,細看甚至可辨別青色的血脈。
這雙手能寫出鐵畫銀鉤般的昳麗字跡,現在卻如此輕而無力地握著自己的衣角。
保平突然覺得心中酸澀。
“雨大,別出去了。”他聽到衍之這樣說。
許久,太子似乎是暖和了些,恢複了一些氣力。他摸摸保平袖子,道:“不是讓你在車裏等,怎麽身上濕了這許多?”
保平笑著迴答:“實在擔心殿下,偷偷溜出去,遠遠地看了幾迴。”
太子也笑:“日後這車裏也該備幾把傘。”
保平應了。又說:“殿下,臣聽起居院的人說,聖上對陸敬戎的處置已經下來了。”
“講。”
“罰俸三年,調任鴻臚寺典客署。”
“比我想象的去處好一些呢。”衍之輕快地笑了。
那是保平從未見過的舒暢笑意,從他低垂的眸子裏盈盈地漫了出來,宛如劃過冷夜的一線流光。
沒有人敢上前去問詢,都巴巴地將目光投向聶勉真。
聶勉真細細觀察了一番,心中也有了些許揣測。這一日就對榮顯說:“公主神機妙算,果然那鈴鐺自己就迴來了。”
榮顯驚訝地看著他,聶勉真手中正晃著那枚海棠花鈴。
她笑道:“真是這樣。這鈴鐺怎麽就迴來了?”
聶勉真端詳她神色,並無破綻。隻是他熟知榮顯歡暢的樣子,總覺得那笑意被阻在她秋水之外。
他笑道:“說來也怪。竟然是從咱們院子裏的荼蘼架下拾到的。”
“是你拾到的?”榮顯笑得倒比平日還明麗,“這鈴鐺倒是和你有緣分。不過那裙子已經修補好了,也不上這個了。”
她輕輕抬手,一道金色弧線劃過,那鈴鐺就被丟到了窗下的花池中。微弱的咕咚一聲,就沉了下去。
聶勉真心中愈發篤定了,便問:“公主有什麽心事?”
榮顯知道聶勉真察覺,也懶得再裝,直接詢問:“這鈴鐺是誰拾到的?”
聶勉真一愣,就迴答:“是菱果。”
榮顯皺著眉想了片刻,“是那個弄丟步搖珍珠的那個?”見聶勉真頷首,她又想起船上香圓那一番話,心中憋悶,冷聲道:“叫她來。”
“你揀了鈴鐺,就直接交給他了?”榮顯目指聶勉真。
菱果抬頭瞥了一眼聶勉真神色,又將頭垂得極低,瑟縮道:“是。”
榮顯笑了。“這就是了,你不認我這正經的主子,隻認他,是不是?”
菱果不知道如何作答,膝蓋一軟跌在地上。
這凝輝院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紛繁複雜,公主一向都是甩手不問,全托付給聶勉真。這一句質問實在是欲加之罪。
菱果被罰去請杖十下,謝恩後退出室外便哭了出來。
聶勉真跟在她後麵也出來了。
“你不必去。公主的脾氣大,但去得也快。迴頭你若真去領了,她反而要內疚。”聶勉真溫煦地撫慰她:“是我牽累了你。公主這些日子心中鬱結,無處紓解就拿你撒氣,還望你體諒她。”
菱果垂著頭落下兩滴淚來:“我也不知為何,總是不能得公主的喜歡,上一迴就是……”
話沒說完,又聽到榮顯在裏麵連聲叫聶勉真。
“你先迴屋裏歇歇,別再哭了。”
聶勉真隻好笑笑,又迴到屋裏。
榮顯秋波一橫,無理取鬧地質問他:“我準你出去了麽?你怎麽就那麽護著她,就因為她送你香囊?”
她見聶勉真笑,更加惱恨:“你又送她什麽了?”
“你這是哪裏來的脾氣?以前還隻是摔東西,現在就開始拿下人出氣,是不是以後還要拆房子了?”四下無人,聶勉真也稍微放肆起來。
榮顯就帶了哭腔:“我就是不喜歡她,不行麽?你要是受不了我脾氣,我請孃孃調你到別處去。”
聶勉真知道自己和菱果一樣無端獲罪,也不戳穿,輕鬆地調侃道:“臣在前省時,和菱果的哥哥淩安住在一起。他們家裏三個孩子,都入宮為奴,在外麵已經沒有親人了,十分可憐。我看在她兄長的份上,也該對她多幾分照看。難道,公主這都要動氣麽?那就請將臣調迴前省吧。”
“我就不遂你願!”榮顯仍在賭氣,瞥一眼聶勉真,思量許久才囁嚅道:“那菱果是有些可憐。她可真去請杖了?”
“臣擅自把她攔下了。”聶勉真坦然地迴答。
“你做得對。”榮顯全然忘了方才自己怎麽斥責菱果隻認聶勉真,輕輕地點頭,“挑些緞子賞她吧。”
她又伏在案上將臉埋進自己手臂裏:“泉弋,其實你不知道,我也很可憐呢。”
聶勉真笑道:“臣也知道公主近來煩心事多,可您別忘了,萬事還有中宮和太子。”
話音未落,卻是香圓走了進來。
榮顯見她麵色沉重,問:“怎麽了?說。”
“剛剛宮裏傳來消息,盧修儀有了身孕,已經有三個多月。陛下從仁章殿出來就趕了過去,竟然比餘昭容、柳婕妤有孕時還要欣喜。”
榮顯點點頭,麵上沉鬱一閃而過,斥道:“這是好事!還不去準備些項圈手鐲,金銀玉器作賀,哭喪著臉做什麽?”
香圓詫異:“咱們不是素來跟著中宮麽?難道還要單獨備下禮物?”
“我有自己的份例,又出降在即,怎麽還能和小姑娘一般?”
她想了片刻,又補充道:“就從爹爹賞來的西域東西裏挑些最好的,禮物備得重些,挑聖上在的時候送過去。”
“可是將聖上的賞賜送人,實在不妥當,恐怕會……”
榮顯截斷了她:“我這裏最好的東西,不就是爹爹賞的麽?不這樣,怎麽顯出我的情意?”
香圓迅速地轉著心思,也不再多言,應聲是就退了出去。
香圓出去後,榮顯仍歪著頭不知思量什麽,恍惚間竟然露出一個笑容。她望向聶勉真:“你瞧,即便是孃孃和哥哥,也是很可憐的。”
一時間,聶勉真竟然不知如何作答。
兩個人相視苦笑,唯有默然。
盧修儀懷孕五六個月時,飲食愈發倦怠,終日懨懨的。陛下搜羅了各種奇珍異玩流水般送入麗景院中,仍是難見美人開顏。
便特準了盧平章的妻子許國夫人入宮探望。
拜謁過中宮之後,許國夫人踏入麗景院,沿著翠竹掩映的小徑,便先到了盧貴妃處。兩人如儀敘禮,盧貴妃便親厚地給許國夫人賜了座。
“家裏人可好?”
“都好,全仰仗著夫人的福氣。”許國夫人頷首道。
她也是高門貴女,幾句應答並不露怯,甚至還有些瞧不上盧貴妃。——入宮這許多年,隻有一個女兒,處處仰仗著家門聲勢,卻還是被一個不入流的士族之女壓得死死的。
“新釀的蜜薑,夫人嚐嚐。”盧貴妃指點著宮人擺上幾碟點心果子,就將她們屏退出去,在榻上換了個姿勢,歎道:“唉……想來哥哥最近也不消停吧。”
“夫人的意思是?”許國夫人直截了當地問。
“國難前我盧家也掌著天下兵馬,現在卻處處受李氏鉗製。他們現在風頭正強,哥哥心裏也不好受吧?”
“陳年舊事,還提那些做什麽?誰不是為國盡忠?自然應該是有能者居之。”許國夫人的話滴水不漏。
盧貴妃已經辨出話音,仍不甘心。“唉……現在李家尚主,已經是和太子同氣連枝。日後太子母族霍氏也會越來越被抬舉,留給盧家的地方,是越來越小了。”
“話雖如此……你哥哥卻不是這個意思。”許國夫人沉吟片刻,笑著迴答。“大人的意思是,若是因為中宮的女兒下降,李家便成了太子的人,那陛下就根本不會將榮顯公主下降李家,還不如嫁個販夫走卒,還能睡得安心一些。”
盧貴妃臉色沉了下來。
在她的沉默中,許國夫人好整以暇地坐在月牙凳上,又將一枚梅子薑放入口中,笑著評點道:“宮中的小食,確實與坊間的手藝不同。夫人在宮中有這樣的福氣,何必還思慮過重,想些無關的事情呢?”
盧貴妃知曉這話必定是哥哥的授意,剛欲出言迴應,便聽到有人在外麵低語。
“奴婢有事迴稟夫人。”
是盧貴妃身邊的女官淩華。
盧貴妃揚聲叫人放淩華進來。
淩華穿著翠色短襦,水青色的煙羅裙,外麵罩著月白花籠。她站在門口對貴妃與許國夫人施禮,然後就趨步走上前來。行走間帶進來外麵的濕冷水氣,涼涼地擾亂了盧貴妃的心神。
她露出了罕見的不耐神色,冷聲道:“有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淩華走到貴妃身側,附耳低語了幾句。
許國夫人垂著眼睛,餘光中瞥見盧貴妃繃緊的麵孔漸漸鬆弛下來,嘴角還起了笑靨。她又自顧自地嚐了一枚蜜薑,權作不曾看到。
卻沒料到盧貴妃笑盈盈地嗬斥淩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還值得背著我嫂嫂?你就在這裏,將那話再說一遍。”
“是。”淩華應了,輕柔的聲音在風雨穿過翠竹娑娑聲中分外悅耳。
“方才接到了消息,太子殿下縱人殺命,引得聖上震怒,正在宮門外罰跪。”
許國夫人十分驚訝,與盧貴妃略一觸眼神,問道:“縱人殺命?到底是什麽事?”
“並不太清楚,隻說是個雲京的守官,殺了坊間的一個妓女,太子出麵包庇了他。本來事情不大,傳到了陛下耳朵裏,就動了真怒。”
“中宮那裏?”盧貴妃問道。
“聖上明言不準任何人求情,中宮此刻仍在承華殿中。”
盧貴妃輕輕歎道:“唉……聖上的喜怒,真是瞬息萬變呢。”
許國夫人也有些唏噓:“可不是,白白讓下麵的人摸不清。”
盧貴妃笑道:“到底還是一家人好。之前我們姐妹沒有兒子,我也是心如止水。可如今修儀有孕,我卻比她還要高興。想來兄嫂也是一般吧?不如先去看看修儀?她可等了好久了。”
許國夫人含笑頷首:“正是。現在陛下正值盛年,隻盼修儀能平安誕下龍子,萬事猶未可知。”
兩個人攜手攬腕,言笑晏晏地往西廂房走去。
雲上落下銀灰色的雨線,如細密的網織籠住天地。
一片晦暗天光裏,太子獨自跪在仁章殿的玉階下,披發跣足迎受著蓬勃雨水。
雨,是天和地的連結。
風挾著雨水擊打在他麵上,一陣陣寒意入髓。衍之就索性合上眼睛,嘴角卻噙著一抹笑意。他又想起剛才皇帝斥責他其心可誅的暴躁樣子,覺得神思從未如現在一般清明篤定。這一刻,他胸口裏那一顆凡人的心,卻如開了貫徹天地的眼,俯瞰著大梁的錦繡河山。
耳邊猶能聽見雨聲擊打地麵的聲音,卻已經沒有那種被水滴重重砸在麵上的疼痛。
有人為自己支了一把傘。
衍之以為是保平來了,便低喝道:“退下!”
那人低低應了是,卻並不是保平的聲音。
衍之抬頭發現,那竟然是與東宮服色不同的內宮服色。他不由迴頭,看到那人正謹慎地弓著背立在自己身後。
那竟然是聶勉真。
“怎麽是你?”衍之笑問。
“迴殿下,是公主遣臣來的。”聶勉真這樣答道。
衍之眸光一閃,不悅地垂下嘴角:“她自己怎麽不來呢?”
聶勉真有些驚訝,當即反應過來這是太子殿下對自己的試探,於是老老實實地迴答道:“殿下恕罪。公主本來是要來的,還想要去延祚殿求聖上開恩。臣哄住了她,然後叫人去稟告了中宮,中宮才將公主勸住的。”
衍之笑了,被雨水澆得青白的麵上流露一抹暖色。“孃孃是怎麽按住她那脾氣的?”
聶勉真學道:“中宮是這樣說的。你哥哥既然會做這件事,就知道做了會有什麽樣的後果。你要相信他,照顧好你自己就行了。不過中宮又說,遣個人去支一把傘也不是不可以。太子誠摯認錯,難道還不準妹妹盡人義了?”
實在還是心疼自己的兒子。
太子點點頭,麵色不辨悲喜。
衍之已經拔簪卸冠,雨水自烏發間滲下,匯集成流淌下他的臉,又從領口滲進衣襟,整個人已經被冷雨澆透。
聶勉真見太子額上的水自眉骨滑落到眼睫,刺得眼睛微微發紅,便心裏不忍,不顧悖逆悄悄地又將傘斜在太子身後,盡力為他遮擋雨水。
衍之亦感到自背後而來的風雨漸微,察覺是聶勉真,倒也沒有再嗬斥他,隻是戲謔地說:“我倒也難得淋一迴雨。”
於是聶勉真歎息著收了傘,便陪太子淋著。
天地隻餘一片寂寥雨聲。
“殿下,臣鬥膽。”聶勉真突然開口。
“不妨。”
“公主反複問臣,為什麽聖上會因為一個娼伶就遷怒於您。”
衍之喉間低低笑著,“你如何迴答?”
聶勉真遲疑一瞬,答道:“聖上不喜您草菅人命。”
衍之斜他一眼:“那你又何必問我?”
聶勉真便也跪下,在衍之側後對他叩首:“臣一個陪伴公主的內侍,又怎麽能妄作揣測呢?”
衍之笑一笑。
“令辰雖然聰明,可多是小聰明,看事情也太懵懂。她不了解爹爹孃孃,不了解我,甚至也不了解她自己。那陸敬戎,雖說是金吾衛外城左街使,可這個職位素來與金吾、神策護衛駐軍兩端都牽連頗多。我又和他素無瓜葛,聖上隻道我處心積慮想與守衛皇城的人馬攀扯上關係,自然勃然大怒。”
他又瞥一眼聶勉真神色,笑道:“你是個聰明人,也很有眼色。自狹隘的宮牆內長大,倒也難為你能看得清楚,想來入宮時沒有少讀書吧?”
“臣父母早亡,亦無兄弟姊妹,入宮前並沒有讀過書。”聶勉真垂首答道,“倒是後來隨侍公主,跟著聽了些。”
衍之點點頭。“你得公主的章法,是你的福運。日後也要謹慎為人,不要有負公主。”
聶勉真低低迴答道:“臣自然會勸誡公主,日後遠離太子殿下。”
衍之冷哼一聲,斥道:“自作聰明!我兄妹又豈是你一個閹豎能離間的?”
聶勉真卻並無赧色,更無驚恐,隻淡然應答:“難道,這不是殿下的意思麽?”
他大著膽子抬目望向衍之,卻看到衍之也正看著他,黝黯的瞳孔裏是冰冷的審視。兩個人視線相觸,那冷意就飛快地自足底攀附上聶勉真的脊背。
兩個人同時錯開眼睛,望向遠處。愈發細密的雨中,幾個小宮人有條不紊地為江常侍支著傘,撐著防水的宮燈引路,正快步往此處小跑來。那一點暈黃的暖光,轉瞬就要到太子身前。
聶勉真端詳了太子的神色,於是又施禮如儀,趕在江朝嶽到來前悄然退入夜色。
江常侍自宮人手中接過油傘,也不顧自己露在雨中,親自持著遮擋在太子頭上。
“聖上已經息了雷霆,叫殿下迴去安置,明天朝後再入宮來。”
衍之卻還是挺直了背跪在地上,神遊天外般垂著眼睛,並不與江朝嶽寒暄,也不依禮謝恩。
江朝嶽暗暗叫苦,忙令幾名宮人將太子攙扶起來。衍之在冷硬的地上跪了太久,膝蓋早已麻木,一起身便是從骨頭裏透出來的痛。
看著太子趔趄著被扶上軺車,江朝嶽情真意切地低聲勸誡:“太子,聽臣一言,別再做這種悖逆聖上的事情了。”
衍之也瞥他一眼,又轉過頭淡淡道:“我已經明白了。有勞常侍。”
保平一直候在車上,他扶著衍之坐好,又取出了紅錦麵織金花氈毛毯子,將他裹了個嚴實。然後掏出酒囊舉到太子泛青的薄唇邊,敦促他飲了一口。
“殿下,臣已經知會了宮裏人備好香湯,煎了薑片茶。”
太子背倚靠在椅子上,閉目不言。
保平看著衍之僵白麵色,暗暗歎息,本準備如往常一般坐到外麵去,卻發覺自己的袖子正被他輕輕地握在手裏。
修長的手,指骨伶仃,因習字生了透明的薄趼。手背上白到幾乎透明的皮膚,細看甚至可辨別青色的血脈。
這雙手能寫出鐵畫銀鉤般的昳麗字跡,現在卻如此輕而無力地握著自己的衣角。
保平突然覺得心中酸澀。
“雨大,別出去了。”他聽到衍之這樣說。
許久,太子似乎是暖和了些,恢複了一些氣力。他摸摸保平袖子,道:“不是讓你在車裏等,怎麽身上濕了這許多?”
保平笑著迴答:“實在擔心殿下,偷偷溜出去,遠遠地看了幾迴。”
太子也笑:“日後這車裏也該備幾把傘。”
保平應了。又說:“殿下,臣聽起居院的人說,聖上對陸敬戎的處置已經下來了。”
“講。”
“罰俸三年,調任鴻臚寺典客署。”
“比我想象的去處好一些呢。”衍之輕快地笑了。
那是保平從未見過的舒暢笑意,從他低垂的眸子裏盈盈地漫了出來,宛如劃過冷夜的一線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