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品下階駙馬都尉李延慎參叩,聖上萬歲。”
李延慎身著一件寬袖圓領的淺緋色的地黃交織綾襴袍,頭上戴著桐木胎的硬角襆頭。小黃門將他引至東華廳,他在門外恭敬地跪伏在地,展袖施禮。
“是榮顯公主的駙馬都尉來了?”高坐廳中的皇帝問身邊的江常侍。得到肯定的迴答之後,立刻露出了和藹的笑容,當即令他起身入內賜座。
李延慎仍跪伏在地上,朗聲謝道:“臣私故離京,請聖上責罰。”
“原來是為了這個。”皇帝笑道:“你像你爹爹一樣持重,這很好。可你現在於我是半子一般,我又怎麽會因為這樣的事情怪你呢?”
皇帝擺擺手,江常侍身邊低階的宮人便將李延慎從外麵引進來,與其餘公主的駙馬們一同坐了。
皇後端詳著未來的女婿,笑道:“我路過麗景院時,曾聽人談論,說李家貘郎,美如璧人。今天見了才知道說的不是假話。”她欣喜地望向身側的皇帝,“聖上,這孩子我一看就很喜歡。”
皇帝也十分滿意地頷首連連,和善地與李延慎閑話:“你小名是喚作貘郎麽?這名字可有什麽講究?”
李延慎有些不好意思,將母親霍國夫人取名時的靈感娓娓道來:“臣出世的那天,家母剛剛收到父親寫來的家書。她剛讀到父親信上描述的蜀地一種叫做貘的野獸,就覺得腹痛連綿。故而待臣出生之後,就取了這樣一個小名。”
皇帝和眾妃嬪笑了一陣,又撫須喟歎道:“你父親常年在外,東征西討,肅清四野,竟然連妻子生產都不能在旁。而你母親賢良有德,也是世間少有。”
當即又封了琅琊王食邑三百戶,李延慎忙代替父母叩頭謝恩。
皇帝又問身側的盧貴妃:“說來,麗景院的宮人怎麽會知道這孩子的事呢?”
盧貴妃微笑,不慌不忙地應答:“聖上,這樣的小事我哪裏會記得呢?大概是我嫂嫂入宮時,在和我閑談間提及過,被下麵的人偷偷聽著了也未可知。或者請皇後娘娘告知,到底是哪一個大膽的奴子,我迴去也好問問清楚。”
皇後輕言軟語:“也可能是我記錯了吧。”
皇帝有些不悅,但因為寵愛貴妃,連嗬斥她都放緩了聲音:“胡鬧!我不過問你一句,何必要小題大做呢?”
當即轉口不談。
皇後始終維持著自己的風度,她高貴的行止如龕中受人供奉香花的佛陀,麵上常駐著慈悲圓融的微笑。在眾人不曾注意的瞬間,她自眼角向後瞥去,眼波與太子略一交會,又彼此若無其事地錯了開來。
筵宴開始了。
皇帝攜著皇後高坐於正中禦座,其餘嬪妃、皇子、公主,連帶已經尚主的駙馬,都依著品秩長幼列坐於下。
盧貴妃梳著雙博鬢,假髻上的金寶光華燦爛,袖口上繡著一對栩栩如生的鸞鳳,顯然是鳥羽撚成的絲線才能成就這般生機流轉的華彩。
開宴不久,她就向皇帝敬上一杯酒,姿態嬌美和婉,完全不像已有了孩子的母親。
“聖上,今天我要給您引薦一位特殊的人來侍酒。”
“哦?”皇帝左右打量,確實沒看到平素捧著酒壺侍立在側的人。他側過頭問皇後:“你可知道這件事麽?”
皇後溫婉地搖頭,鬢邊低垂的珠珞紋絲不動:“並不知道。一定是盧夫人別出心裁的巧思。”
“嗯……那好吧。”皇帝點頭道,“貴妃,可請你引薦的那位特殊的人出來吧?”
盧貴妃遂了心意,口角噙著笑意,當即擊掌三下。
眾人都靜了下來,瞧著那繡著春山行旅圖的織錦屏風。隨著清脆的擊掌聲,一個稚嫩的小女孩從屏風後探出了小腦袋。
那是盧貴妃唯一的孩子祿平公主。
祿平公主並無惶恐之色,反而眼睛裏閃爍著興味盎然的探究。她在眾人心領神會的善意笑聲中,將一個沉重的銀貼彩花的金偏提抱了滿懷,一蹦一跳地走到禦座前麵,用清靈靈的目光凝望著父親:“我來給爹爹斟酒了。”
她的小手無力把持沉重的酒器,早已由一旁的內侍接過,隻留下她站在父親麵前,嬌俏地背著手臂,用甜美的微笑等候父親的誇獎。
皇帝輕輕撫摸她頭上剛能梳起的小小的驚鵠髻,笑道:“你是祿平,你又長高了一大截了。”
祿平撲閃著水汪汪的眼睛,輕輕皺著可愛的小鼻子:“爹爹已經很久沒有去探望我了,所以才會覺得我長得高了。”
皇帝將她的小手拉過來,“你怪爹爹麽?”
祿平搖搖頭,耳朵下的細小的雉形墜子輕靈的晃動著。“我不怪,我就是想爹爹了。”
盧貴妃笑道:“這孩子一直說想念您。我跟她說她年紀太小,還不能來這次家宴,她便在宮裏哭鬧不止,不讓我消停。我為了求個清靜,隻得用了這個辦法,還請聖上諒鑒。”
皇後笑著,眼神中流露出對祿平的十分喜愛,當即也說:“這孩子養得真好。不但看起來水靈聰明,而且這麽小的年紀就有了這樣赤誠的孝心,這才是最難得的。”
祿平公主用嬌軟的語氣天真地訴說著對父親的思念,眼裏甚至漾起了摯切的淚光。她的話語讓皇帝心中泛起酸澀,他張開廣袖,任憑女兒撲進了自己的懷抱。
“那爹爹答應你,以後多去看望你,好不好?”
“爹爹,說話算話?”
“那當然。”
父女兩個甚至勾了小指作為盟誓,祿平公主才心滿意足地離開了父親,歡快地步下禦座依偎到盧貴妃的身邊。
皇後瞧著,又轉頭跟皇帝說:“聖上您瞧祿平,正是天真可愛的時候,日後讓她多在您身邊,也好為您在政務繁忙之餘添些歡樂。”
“是啊。”皇帝也笑看女兒,語氣裏卻有些悵惘:“可惜孩子們都是一晃眼就長大了……”
盧貴妃辨出皇帝話中的聲氣,不悅地瞥了一眼皇後臉上波瀾不驚的笑容,總覺得其中暗含著自矜得意,像一根刺紮在自己的眼睛裏。她溫柔地安慰皇帝:“聖上現在有這麽多兒女在您的膝下菽水承歡,如今餘昭容、柳婕妤又懷了身孕,您根本沒有必要因為這樣的事情而傷懷呀!”
“你說的不錯。”皇帝聞言微微翹了嘴角,但並沒有再迴答盧貴妃的勸慰,反而轉向了太子郭衍之:“剛才朕看見你遣了人出去,是不是去找令辰的?你妹妹她現在在哪裏?怎麽等了這許久還沒有來?她可是身體不舒服麽?你傳太醫去看她了麽?”
郭衍之早就發現榮顯公主沒有及時到場,暗地裏遣了好幾撥小內侍去找,自己也費力思量著如何遮掩,不料父親也早已留意到了。如今這一連串的詰問,讓他應接不暇,立即起身離席,執禮立於庭中。
郭衍之剛準備跪下請罪,卻發現自己派出去的一個小內侍在角落裏探頭探腦,忙向父親解釋道:“我派去的人已經迴來了,請爹爹容我問問他。”
皇帝順著郭衍之的目光望去,也看見了那名太子宮中的內侍。他對太子說:“叫他過來,朕要親自問他。”
那小黃門趨步上前,跪在庭中。
“你可找到懿德榮顯公主了?”
縱然陛下語氣平淡,那小黃門仍懾於其中蘊含的無上威儀,瑟縮地迴答:“是,臣找到了。”
“她在哪裏?可是身體不適麽?”
那小黃門囁嚅道:“啟稟聖上,公主她、她早已到了……現在正候在飛橋上。”
皇帝皺起眉:“早就到了?那她為什麽不過來?”
“臣不知……隻看著公主身邊的人正苦苦相勸,公主卻執意不從,寧肯站在飛橋上吹著冷風,也不肯往這邊一步……”
“唉……”皇帝重重地歎息著,向身邊的皇後埋怨道:“你瞧瞧她!我這麽多孩子,再沒有一個讓我這麽不省心了!”
皇帝話語裏雖然有著惱怒,麵上卻完全是一副父親對鍾愛的孩子才有的苦惱表情。他好像在懊悔自己對她的縱寵,卻又難以克製這純粹的愛意,終究無法狠下心腸責怪她,於是隻好無可奈何地將一切歸咎於自己,甚至忘記使用那代表他崇高身份的自稱,而像萬千平凡的父親一樣流露著對女兒單純的愛意。
——這一切,讓包含盧貴妃在內的所有有子女的嬪妃們妒恨不已。
“將她教養成這個古怪的脾氣,確實是我的失職。”皇後話音裏全無悔意,反而笑盈盈地看著丈夫,“我對不起聖上。”
“朕哪裏是那個意思!”皇帝低聲細語地責備皇後,又對太子郭衍之說:“太子,還是你親自去一趟,把你那無法無天的妹妹給朕叫來。你和她說,要是她還不肯來,那就換朕去親自見她!”
太子奉旨離去後,皇帝又轉向了自己給女兒選定的駙馬。
他問:“除了秋獵的時候,駙馬之前可曾在哪裏見過榮顯公主麽?”
李延慎擱下牙箸,叉手執禮道:“多年前上巳修禾契時,臣曾在滇池的岸邊,遠眺過公主在龍船上的姿容。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了。”
“是,榮顯確實是極少出宮去。”皇帝又笑了,“她不像她的幾個姐妹一樣,愛去外麵做一些賞花、修道、品香之類的事情。可如果說她性子貞靜,有時候偏偏又跋扈得很。駙馬,日後你恐怕要吃朕這女兒的苦頭了。”
李延慎忙離席下拜:“臣得以尚主,乃是承接了聖上慷慨賜予的無上殊榮,臣隻恐怕自己欣喜難抑,而在公主麵前失了應有的禮儀,又哪裏會有什麽苦處呢?”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你爹爹在沙城可還好麽?”
李延慎喉頭聳動,艱難地思量了片刻,才答道:“臣的父親已經年邁,舊疾也時常發作,治軍也有力不從心之處。但他並未疏忽自己的職責,倚仗著軍中將領的襄助,每天為防備著邊虜寇略百姓而殫精竭慮,臣在沙城時竟沒有多少機會見到他。”
聽聞琅琊王年高而日趨昏邁,雖然席上大多數人都留心地掩飾陰晴不定的臉色,仍有人在私下暗暗交換著眼神。
皇帝揮手讓李延慎迴去坐了,歎息道:“白發丹心,你父親實在是我梁朝的忠臣啊!”
說話間,已聽到黃門通傳:“懿德榮顯公主到。”
好似被漩渦攪動的靜水,眾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一處。衣香鬢影漸次分開之處,榮顯公主款款步上前來,妍麗動人的姿容為堆金砌玉的廳堂更增華彩,螓首卻低垂著一脈罕見的嬌俏羞澀。
就這樣,她第二次出現在了李延慎麵前。
李延慎身著一件寬袖圓領的淺緋色的地黃交織綾襴袍,頭上戴著桐木胎的硬角襆頭。小黃門將他引至東華廳,他在門外恭敬地跪伏在地,展袖施禮。
“是榮顯公主的駙馬都尉來了?”高坐廳中的皇帝問身邊的江常侍。得到肯定的迴答之後,立刻露出了和藹的笑容,當即令他起身入內賜座。
李延慎仍跪伏在地上,朗聲謝道:“臣私故離京,請聖上責罰。”
“原來是為了這個。”皇帝笑道:“你像你爹爹一樣持重,這很好。可你現在於我是半子一般,我又怎麽會因為這樣的事情怪你呢?”
皇帝擺擺手,江常侍身邊低階的宮人便將李延慎從外麵引進來,與其餘公主的駙馬們一同坐了。
皇後端詳著未來的女婿,笑道:“我路過麗景院時,曾聽人談論,說李家貘郎,美如璧人。今天見了才知道說的不是假話。”她欣喜地望向身側的皇帝,“聖上,這孩子我一看就很喜歡。”
皇帝也十分滿意地頷首連連,和善地與李延慎閑話:“你小名是喚作貘郎麽?這名字可有什麽講究?”
李延慎有些不好意思,將母親霍國夫人取名時的靈感娓娓道來:“臣出世的那天,家母剛剛收到父親寫來的家書。她剛讀到父親信上描述的蜀地一種叫做貘的野獸,就覺得腹痛連綿。故而待臣出生之後,就取了這樣一個小名。”
皇帝和眾妃嬪笑了一陣,又撫須喟歎道:“你父親常年在外,東征西討,肅清四野,竟然連妻子生產都不能在旁。而你母親賢良有德,也是世間少有。”
當即又封了琅琊王食邑三百戶,李延慎忙代替父母叩頭謝恩。
皇帝又問身側的盧貴妃:“說來,麗景院的宮人怎麽會知道這孩子的事呢?”
盧貴妃微笑,不慌不忙地應答:“聖上,這樣的小事我哪裏會記得呢?大概是我嫂嫂入宮時,在和我閑談間提及過,被下麵的人偷偷聽著了也未可知。或者請皇後娘娘告知,到底是哪一個大膽的奴子,我迴去也好問問清楚。”
皇後輕言軟語:“也可能是我記錯了吧。”
皇帝有些不悅,但因為寵愛貴妃,連嗬斥她都放緩了聲音:“胡鬧!我不過問你一句,何必要小題大做呢?”
當即轉口不談。
皇後始終維持著自己的風度,她高貴的行止如龕中受人供奉香花的佛陀,麵上常駐著慈悲圓融的微笑。在眾人不曾注意的瞬間,她自眼角向後瞥去,眼波與太子略一交會,又彼此若無其事地錯了開來。
筵宴開始了。
皇帝攜著皇後高坐於正中禦座,其餘嬪妃、皇子、公主,連帶已經尚主的駙馬,都依著品秩長幼列坐於下。
盧貴妃梳著雙博鬢,假髻上的金寶光華燦爛,袖口上繡著一對栩栩如生的鸞鳳,顯然是鳥羽撚成的絲線才能成就這般生機流轉的華彩。
開宴不久,她就向皇帝敬上一杯酒,姿態嬌美和婉,完全不像已有了孩子的母親。
“聖上,今天我要給您引薦一位特殊的人來侍酒。”
“哦?”皇帝左右打量,確實沒看到平素捧著酒壺侍立在側的人。他側過頭問皇後:“你可知道這件事麽?”
皇後溫婉地搖頭,鬢邊低垂的珠珞紋絲不動:“並不知道。一定是盧夫人別出心裁的巧思。”
“嗯……那好吧。”皇帝點頭道,“貴妃,可請你引薦的那位特殊的人出來吧?”
盧貴妃遂了心意,口角噙著笑意,當即擊掌三下。
眾人都靜了下來,瞧著那繡著春山行旅圖的織錦屏風。隨著清脆的擊掌聲,一個稚嫩的小女孩從屏風後探出了小腦袋。
那是盧貴妃唯一的孩子祿平公主。
祿平公主並無惶恐之色,反而眼睛裏閃爍著興味盎然的探究。她在眾人心領神會的善意笑聲中,將一個沉重的銀貼彩花的金偏提抱了滿懷,一蹦一跳地走到禦座前麵,用清靈靈的目光凝望著父親:“我來給爹爹斟酒了。”
她的小手無力把持沉重的酒器,早已由一旁的內侍接過,隻留下她站在父親麵前,嬌俏地背著手臂,用甜美的微笑等候父親的誇獎。
皇帝輕輕撫摸她頭上剛能梳起的小小的驚鵠髻,笑道:“你是祿平,你又長高了一大截了。”
祿平撲閃著水汪汪的眼睛,輕輕皺著可愛的小鼻子:“爹爹已經很久沒有去探望我了,所以才會覺得我長得高了。”
皇帝將她的小手拉過來,“你怪爹爹麽?”
祿平搖搖頭,耳朵下的細小的雉形墜子輕靈的晃動著。“我不怪,我就是想爹爹了。”
盧貴妃笑道:“這孩子一直說想念您。我跟她說她年紀太小,還不能來這次家宴,她便在宮裏哭鬧不止,不讓我消停。我為了求個清靜,隻得用了這個辦法,還請聖上諒鑒。”
皇後笑著,眼神中流露出對祿平的十分喜愛,當即也說:“這孩子養得真好。不但看起來水靈聰明,而且這麽小的年紀就有了這樣赤誠的孝心,這才是最難得的。”
祿平公主用嬌軟的語氣天真地訴說著對父親的思念,眼裏甚至漾起了摯切的淚光。她的話語讓皇帝心中泛起酸澀,他張開廣袖,任憑女兒撲進了自己的懷抱。
“那爹爹答應你,以後多去看望你,好不好?”
“爹爹,說話算話?”
“那當然。”
父女兩個甚至勾了小指作為盟誓,祿平公主才心滿意足地離開了父親,歡快地步下禦座依偎到盧貴妃的身邊。
皇後瞧著,又轉頭跟皇帝說:“聖上您瞧祿平,正是天真可愛的時候,日後讓她多在您身邊,也好為您在政務繁忙之餘添些歡樂。”
“是啊。”皇帝也笑看女兒,語氣裏卻有些悵惘:“可惜孩子們都是一晃眼就長大了……”
盧貴妃辨出皇帝話中的聲氣,不悅地瞥了一眼皇後臉上波瀾不驚的笑容,總覺得其中暗含著自矜得意,像一根刺紮在自己的眼睛裏。她溫柔地安慰皇帝:“聖上現在有這麽多兒女在您的膝下菽水承歡,如今餘昭容、柳婕妤又懷了身孕,您根本沒有必要因為這樣的事情而傷懷呀!”
“你說的不錯。”皇帝聞言微微翹了嘴角,但並沒有再迴答盧貴妃的勸慰,反而轉向了太子郭衍之:“剛才朕看見你遣了人出去,是不是去找令辰的?你妹妹她現在在哪裏?怎麽等了這許久還沒有來?她可是身體不舒服麽?你傳太醫去看她了麽?”
郭衍之早就發現榮顯公主沒有及時到場,暗地裏遣了好幾撥小內侍去找,自己也費力思量著如何遮掩,不料父親也早已留意到了。如今這一連串的詰問,讓他應接不暇,立即起身離席,執禮立於庭中。
郭衍之剛準備跪下請罪,卻發現自己派出去的一個小內侍在角落裏探頭探腦,忙向父親解釋道:“我派去的人已經迴來了,請爹爹容我問問他。”
皇帝順著郭衍之的目光望去,也看見了那名太子宮中的內侍。他對太子說:“叫他過來,朕要親自問他。”
那小黃門趨步上前,跪在庭中。
“你可找到懿德榮顯公主了?”
縱然陛下語氣平淡,那小黃門仍懾於其中蘊含的無上威儀,瑟縮地迴答:“是,臣找到了。”
“她在哪裏?可是身體不適麽?”
那小黃門囁嚅道:“啟稟聖上,公主她、她早已到了……現在正候在飛橋上。”
皇帝皺起眉:“早就到了?那她為什麽不過來?”
“臣不知……隻看著公主身邊的人正苦苦相勸,公主卻執意不從,寧肯站在飛橋上吹著冷風,也不肯往這邊一步……”
“唉……”皇帝重重地歎息著,向身邊的皇後埋怨道:“你瞧瞧她!我這麽多孩子,再沒有一個讓我這麽不省心了!”
皇帝話語裏雖然有著惱怒,麵上卻完全是一副父親對鍾愛的孩子才有的苦惱表情。他好像在懊悔自己對她的縱寵,卻又難以克製這純粹的愛意,終究無法狠下心腸責怪她,於是隻好無可奈何地將一切歸咎於自己,甚至忘記使用那代表他崇高身份的自稱,而像萬千平凡的父親一樣流露著對女兒單純的愛意。
——這一切,讓包含盧貴妃在內的所有有子女的嬪妃們妒恨不已。
“將她教養成這個古怪的脾氣,確實是我的失職。”皇後話音裏全無悔意,反而笑盈盈地看著丈夫,“我對不起聖上。”
“朕哪裏是那個意思!”皇帝低聲細語地責備皇後,又對太子郭衍之說:“太子,還是你親自去一趟,把你那無法無天的妹妹給朕叫來。你和她說,要是她還不肯來,那就換朕去親自見她!”
太子奉旨離去後,皇帝又轉向了自己給女兒選定的駙馬。
他問:“除了秋獵的時候,駙馬之前可曾在哪裏見過榮顯公主麽?”
李延慎擱下牙箸,叉手執禮道:“多年前上巳修禾契時,臣曾在滇池的岸邊,遠眺過公主在龍船上的姿容。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了。”
“是,榮顯確實是極少出宮去。”皇帝又笑了,“她不像她的幾個姐妹一樣,愛去外麵做一些賞花、修道、品香之類的事情。可如果說她性子貞靜,有時候偏偏又跋扈得很。駙馬,日後你恐怕要吃朕這女兒的苦頭了。”
李延慎忙離席下拜:“臣得以尚主,乃是承接了聖上慷慨賜予的無上殊榮,臣隻恐怕自己欣喜難抑,而在公主麵前失了應有的禮儀,又哪裏會有什麽苦處呢?”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你爹爹在沙城可還好麽?”
李延慎喉頭聳動,艱難地思量了片刻,才答道:“臣的父親已經年邁,舊疾也時常發作,治軍也有力不從心之處。但他並未疏忽自己的職責,倚仗著軍中將領的襄助,每天為防備著邊虜寇略百姓而殫精竭慮,臣在沙城時竟沒有多少機會見到他。”
聽聞琅琊王年高而日趨昏邁,雖然席上大多數人都留心地掩飾陰晴不定的臉色,仍有人在私下暗暗交換著眼神。
皇帝揮手讓李延慎迴去坐了,歎息道:“白發丹心,你父親實在是我梁朝的忠臣啊!”
說話間,已聽到黃門通傳:“懿德榮顯公主到。”
好似被漩渦攪動的靜水,眾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一處。衣香鬢影漸次分開之處,榮顯公主款款步上前來,妍麗動人的姿容為堆金砌玉的廳堂更增華彩,螓首卻低垂著一脈罕見的嬌俏羞澀。
就這樣,她第二次出現在了李延慎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