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隔了一個多月之後,德王妃終於又來書局見鄭經了。


    其實她早就想來了,隻不過她就算是身為王妃,也是婦道人家,老往一年輕士子哪裏跑似乎並不合適,於是乎,在大部分時候,她都隻能守在德王妃,然後從德王爺、陳蒨文、陳蒨武嘴裏獲取跟鄭經有關的消息。


    現如今,她總算是有理由來了,因為明天就是鄭經跟師舒論道的日子,作為陳蒨武的母親,她有理由來為兒子的老師打打氣。


    當然,她來了之後,也已經從德王爺嘴裏聽聞了顏月月已迴會寧的消息,並且還聽說了,鄭經想從她手裏把顏月月給要走。


    對此,她有何反應?


    顏月月迴會寧,竟然不先去德王府向她報到,而是第一時間來找鄭經,聽聞這一消息後,她心裏肯定是稍稍有些不舒服的,但最終也還表示理解。


    這是一種類似於女大不中留的感覺。


    其實早在豫州之時,她就已經察覺到,顏月月對鄭經的維護之意相當明顯,似乎對鄭經有些特別的念想。


    對此,她也曾表示理解,畢竟顏月月自出道以來,就隻對一負心漢動過心,之後就一直獨守空房,當時她就在想,假如真是郎情妾意的話,對自己這位姐妹來說,也未必是件壞事。


    兩人之間年齡的差距?


    在她眼裏,這根本就不算事,畢竟作為皇室之人,再亂的事情她都見過,而顏月月好歹也曾是名聞天下的紅伶,老草反過來吃吃嫩牛也不是不可以的。


    當然,那是她在豫州時的想法,那時的她,覺得兩人之間除了年齡差距之外,其它方麵都還相當般配。


    在離開豫州之後,隨著鄭經在不斷地創造奇跡,不斷地讓她刮目相看之後,她的看法也慢慢變了,變成了顏月月配不上鄭經。


    準確地說,在現在的她眼裏,全天下的女子,已沒有一個能配得上鄭經。


    包括她自己女兒。


    如此出色的鄭經,顏月月一迴會寧,就火急火燎地來找他,不是很正常嗎?


    換做是她自己,也不曾婚配的話,她也按捺不住啊!


    因此,對於顏月月第一時間來見鄭經,而不是去見她,她勉強表示理解。


    隻不過她還是沒想到,兩人在見過之後,鄭經會第一時間提出向她要人,並且還一早就把顏月月帶出了書局。


    難不成兩人真勾搭成奸了?


    而鄭經也好吃老草?


    她的第一反應,跟德王爺如出一轍,畢竟鄭經曾口口聲聲跟她說想三妻四妾,但卻始終沒有行動。


    “怎麽,你是不是舍不得?”


    私下裏,她還調侃了自家丈夫一句。


    對於德王爺那點小心思,她其實也是知道的,當年為了滿足他,她甚至還主動跟顏月月提過此事,隻可惜最終被顏月月所拒絕。


    對此,她其實是暗自高興的,畢竟任何一個女人,都不希望有一個魅力太過於出色的女人來跟自己搶男人,哪怕那個女人跟自己情同姐妹。


    自己都吃不飽,再分一口給別人吃?


    她還沒那麽大度。


    因此在調侃過後,她立即就說道:“既然浪之都已經開了這個口,你為何不直接答應他便是呢?”


    德王爺舍不得,她可舍得。


    穀痜


    畢竟現在的鄭經太具有投資價值了,而他又已經跟德王府產生了承負關係,因此別說一個已退隱的顏月月,就算十個八個,她也給。


    隻不過她暫時還沒想到,顏月月隻是開始,接下來的那一個,才是她最難取舍的那一個。


    就在德王妃來到書局後沒多久,蘇竅竅也來了。


    蘇竅竅是跟著王競等客人來會寧的,因此,她自然得以陪客人為主,未經客人同意,她是不可以離開客人,去私下見別人的。


    但好久不見,甚是想念,她還是很想來見上鄭經一麵,畢竟等明天論道一過,她就又得跟著王競等人迴揚州,假如不想方設法跟鄭經見上一麵的話,那下一次就不知要到什麽時候了。


    來見鄭經的理由當然也是有的,那就是她隻需跟王競等人說,三絕公子是她的恩人,並且人就在會寧,她想前來拜謝一番。


    別看王競等人都是鹽商,可他們那個級別的鹽商,都喜歡附庸風雅,因此一聽說顏月月要來見大名鼎鼎的三絕公子,那當然是立即放人。


    甚至於說,若不是他們跟三絕公子素昧平生,他們都恨不得跟著蘇竅竅前來拜訪一番。


    蘇竅竅前來見鄭經,除了想念之外,當然也跟顏月月一樣,想弄明白,明天跟師舒論道的,到底是不是鄭經。


    隻不過她沒想到,還沒見到鄭經,就遇上了東家。


    “竅竅,你怎麽也來了?”


    德王妃自然很驚訝。


    “迴稟王妃,我是應王家公子之邀來會寧看論道的,趁現在有小許空隙,特前來拜會一下浪之兄長。”


    蘇竅竅倒是不慌不亂,鎮靜自若地應對著德王妃,然後又禮節性地告退,先去找她所熟悉的鄭書笙去了。


    怎麽這些人一到會寧,都是先來見鄭浪之?


    對此,德王妃自然又有些吃味,但此時的她還不知道,蘇竅竅的到來,又將掀起另一場波瀾。


    此是後話。


    前來給鄭經助威的人還在不停地到來。


    很快,儒家大佬張籍也來了。


    跟駱斐把鄭經當成工具人有所不同的是,張籍對於鄭經,那絕對是屬於純粹的欣賞,並把他當成了儒家中興的希望,因此,在論道開始前的前一晚,他當然得過來給鄭經打打氣。


    接下來到來的是鄭衍。


    盡管鄭經現在跟滎陽鄭氏的關係有些微妙,但鄭衍作為鄭氏長輩,在這個關鍵時刻,不前來關心一下的話,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最後一個到來的是盧勳。


    盧勳作為會寧府尹,事務自然要相對更繁忙一些,因此,他是在把府裏的事通通安排好之後,才匆匆趕過來的。


    可就算是這樣,他也還是比鄭經先到了一步。


    又一次,多位大佬齊聚書局。


    隻不過鄭經這位主人卻還不見蹤影。


    “這個浪之,也實在是太不像話了,要不我派人去把他給喚迴來。”


    連暗暗吃驚的德王妃都看不下去了,準備去派人把鄭經給找迴來。


    也好在她一到書局門口,就碰上了剛剛趕迴來的鄭經和顏月月二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夏狀元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近墨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近墨黑並收藏大夏狀元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