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山間小路,一架簡陋的馬車緩緩而行,兩個白衣女子,坐於車轅之上,一人執鞭,一人歌聲悠揚。
輕柔的歌聲,自女子唇間流出,帶著輕鬆自在,感染了空中的鳥兒。鳥兒清脆的啼叫,隨車而飛,執鞭女子鬆下韁繩,任由馬兒緩緩踱步,她搖晃著懸空的雙腳,跟著歌聲而動。
“好聽,芙娘,再唱一首。”陸元暢沉醉於顧小芙的歌聲之中,不願停止這種美妙的感覺。
“不唱了,翻過兩座山,便是奉關地界,你快些換裝,莫要讓人瞧見你這般模樣。”顧小芙提醒道。
“怎麽?你不是喜歡我這模樣麽?”陸元暢淡笑道。
“喜歡又如何,若是讓旁人瞧見,天下不得震動。”顧小芙自然喜歡陸元暢身著女裝,可惜了,身為大唐天子,她如何也不能以女裝示人。
“好罷。馮懷這些年啥都沒做,暗閣的勢力到是發展得不錯,那些暗衛,無時無刻不在監視全國各地,咱們這一路行來,怕是躲不過他們的眼線。”陸元暢無奈地說道。
“那些都是你的死士,隻聽你的話,不當緊。不過咱們還是注意些,莫要被有心人瞧了去,讓果兒在京中為難。”顧小芙覺得果兒如人質一般,自己與陸元暢得來不易的自在生活,都是果兒犧牲自由換來的。
“那是我親閨女,多好的閨女,瞧瞧她治國,比我強多了。”陸元暢驕傲地說道。
“得瑟,還不快些換裝。”顧小芙輕捶了陸元暢一把,將僵繩牽過來。
陸元暢進馬車中換下女裝,穿上一襲月白儒袍,由顧小芙替她挽上發髻,綁上一根同色絲帶,清麗的女子,變成了一個清秀的青年人。
歲月待陸元暢不薄,紅金聖果延緩她的衰老,三十有餘的陸元暢,依然相貌堂堂,月白儒袍,掩去了戰場帶來的肅殺之氣,剛柔並濟,又有歲月沉澱,十年帝王生活滋養的貴氣,令得陸元暢如今越發耐看。
身邊的顧小芙,純潔的白衣極為烘托她純淨的氣質,褪去青澀,留下的是成熟的風韻,一頭烏黑光亮的長發被絲帶輕束,既飄逸又優雅。輕風撫過,柔軟的長發隨風舞動,不時撩過陸元暢的臉龐,映襯著青山綠樹,如謫仙一般出塵。
陸元暢看顧小芙的眼神,依然帶著濃濃的眷戀,人生在世,匆匆數年,能有此佳人相伴,這輩子當不往此行。
馬車行的再慢,也會到達城郭,當馬車行至奉關城下,這對璧人便吸引了眾人眼光。美好的事物,總能贏得眾人的讚賞,但陸元暢對顧小芙一向著緊,見有些男子眼神都直了,她板著臉讓顧小芙躲進馬車內。
“哎~”
顧小芙一進馬車,眾男子無不扼腕歎息,而少數婦人卻是越發膽大,眼神赤、裸的近乎褻瀆,更有甚者,鬆了領口,麵帶春、色地向陸元暢拋媚眼。
“哼!”
陸元暢聽得顧小芙不悅的冷哼,連忙目不斜視,神情嚴肅地架車入城。
馬車才進城門,便有士兵執手相待,陸元暢知曉奉關怕是已收到自己到達的消息,便隨士兵進了守城官李毅忠的府邸。
“臣參見皇上,皇後。皇上微服,微臣不敢暴露皇上行蹤,然皇上到達我奉關地界,微臣豈有知情而不接駕之理,微臣不當之舉,望皇上恕罪。”李毅忠遣走一幹家仆,跪地請安。
“無妨。”陸元暢輕點頭,讓李將軍起身。
“謝皇上不罪之恩。臣府中早幾日便已安排妥當,隻待皇上與皇後駕臨。微臣為大唐一介武夫,得蒙天恩降臨,惶恐之至,唯不能伺候皇上與皇後周全。”李毅忠起身,恭敬地說道。
“李將軍辛苦了,朕本微服出遊,爾不必拘泥朝廷禮數。”陸元暢手輕點著案麵,說道:“李將軍為我大唐忠臣,勞苦功高,以李將軍的軍功,入朝為官當是正理。然則將軍之責,在於戍邊靖國,將李將軍這等虎將困居於朝廷,非朕所願。”
“臣惶恐,臣駐守奉關,足矣。”李毅忠聞言,連忙跪地。
“奉關為北境與中州門戶,北通戎狄,南接關中,是兵家要地,非朕心腹之能人不能擔當。如今北境更為朕龍興之地,皇家宗祠之所,奉關更顯重之中重。李將軍當克己奉公,萬不能玩忽懈怠!”陸元暢心知李毅忠心有不滿,從龍舊臣,如今大多在京中擔任要職,而李毅忠卻一直未能入京,有所埋怨也是情理之中。
“皇上信任微臣,臣敢不效死力報答皇上知遇之恩。”李毅忠聽得陸元暢肺腑之言,心中哪還有所不滿,他匍匐於地,連連磕頭。
“奉關守備李毅忠,昔日從龍征戰,軍功卓著,戍邊十年,北境安定,大功於社稷,今封李毅忠為北州安撫使,領北州軍政全權,加賜忠勇子爵,欽此。”
“臣謝主隆恩,臣定當舍命衛國,不辜負皇上信任。”李毅忠聽得陸元暢徐徐道來,隻覺那聲音如仙樂一般,自己忍辱守關十載,終於得能皇上加獎,怎不激動。
北州,大唐開國皇帝龍興之地,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上的要地。陸元暢能如此器重李毅忠,十年的觀察不可少,更重要的是,大唐借鑒前朝舊事,功勳封地皆為虛封,如國丈宋定天,封為鎮北郡王,北地封地十萬戶,可是他在北地沒有絲毫實權。而李毅忠的北州安撫使,卻是大權在握,此詔一出,他便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就算是京師裏的重臣,也會豔羨不已。
陸元暢巡遊,不僅是滿足自己的願望,更多的,是親自下民間體察民間實情,為果兒建造一個真正的大唐盛世。
公事了結,陸元暢在奉關由李毅忠陪同檢閱了軍隊,又花了三五日訪察吏治農業,便再次攜同顧小芙一路北上,到了汾城。
如今的汾城,比之十年前越發的繁榮,汾城勳貴當年出力最多,建國後受益也是最大的。故而親陸一派的勳貴,多居汾城以沐皇恩,連帶著北地富商民眾入城,端得是一派大城之象,汾城隻比京師次些,就是南方的富庶大城都比不上汾城的繁華。
汾城故人頗多,楊家人,祝家人,管家人,還有許多與陸元暢顧小芙交好的勳貴,她們都需要接見。一則恩出於上,一則加強控製,但凡從龍老臣,難免肆意驕狂,北地在陸元暢心中極為重要,如今敲打一番也很必要。
楊榮一家,因著陸元暢幹親的關係,在汾城可是第一等人家,陸元暢從不虧待對自己好的人,而楊榮得到的,既是權位,又是錢財,可歎楊榮得勢後並不弄權,他謹守家門,安穩度日,在汾城口碑頗佳。
“大哥,你我兄弟一別,竟是十年。小弟在京,無一日不思念大哥與幹爹幹娘,可是你等好是狠心,從不進京與我相會,令得骨肉生生分離,我好不傷心。”麵對親人,陸元暢永遠隻是陸元暢,不是大唐的皇帝。
“阿元何出此言,你也知曉,哥哥我胸無大誌,隻安心度日便可。如今得阿元庇護,豐衣足食,權貴禮遇,盡夠了。”楊榮榮辱不驚地迴道。
“得大哥叫我一聲阿元,我便沒認錯你這個大哥。”陸元暢有些激動,這個稱唿,普天之下,怕是沒幾個人敢稱唿了,而一句阿元,令得她覺得自己還是以前的自己,沒有變過。
“阿元,你帶迴來的那個女子是何人,病情看似頗為嚴重。”楊榮好奇地問道。
“此女為我途中遇見,病得不輕倒在路上,芙娘心善,便帶著她一路醫治而來。不知她得了何病,沿途郎中都說無藥可治。”陸元暢無奈地說道。
那個女子,年約十七八歲,生得很是窈窕秀麗,也不知遇上何事,病倒在路邊,顧小芙救起她之時,隻剩最後一口氣了。一路醫治,尋常郎中束手無策,陸元暢本想放棄,但顧小芙偏不讓。
陸元暢殺戮過多,罪孽深重,顧小芙一直心憂陸元暢會招天譴,此女既然被她們所遇,顧小芙便想為陸元暢積些福氣,全力救治。可是湯藥之下,女子病情絲毫沒有起色,隻能憑借珍惜藥材吊著性命,如今,可謂朝不保夕。
“阿元可還記得嚴郎中,他曾為芙娘保過胎,接過生,醫術超群,不若將他喚來瞧瞧,若嚴先生也無法,那咱們隻能聽天由命了。”楊榮建議道。
“離鄉多年,我竟然忘了先生,大哥快去相請!”陸元暢聞言,連忙起身催促。
不是陸元暢特別關心那個女子,而是那個女子有些不同尋常,與顧小芙相處幾日,竟然頗得顧小芙心意,別看顧小芙待人親和,自小的經曆還是給顧小芙留下了陰影,一般人,很難走進顧小芙的心。既然是顧小芙在意之人,陸元暢也隻得想辦法全力醫治。
嚴郎中很快被請到楊府,他見到陸元暢,隻拱手行禮,並沒有如尋常人那般見到皇帝誠惶誠恐,行禮過後,便匆匆入室看病。
“先生,此女能醫否?”顧小芙見郎中收了脈枕,問道。
“皇後娘娘,此女為至陰之人,病症乃胎中所留,全身經脈不暢,體溫極低。若是初葵未至,尚能保命,葵水來潮,血氣漸弱,如想醫治,頗是艱難。老朽觀此女,年有十七八,想是經血流逝,漸奪生機,老朽無能,隻能開些溫熱之物,延續性命,想要拔除根子,怕是非得大能之人不可。”郎中拱手說道。
“先生費心,請開方子續她生機。”顧小芙感謝道。
陸元暢聽得郎中的說法,比先前那些郎中靠譜許多,隻是北境並未有岐黃大能之人,陸元暢與顧小芙商議了一番,便令郎中陪同女子,護送迴京。
京中才高者頗多,由果兒所領的禦醫局便是人才匯聚,且宮中珍惜貴重藥材數之不盡,是醫治此女的最佳之地。
了卻了顧小芙的心事,陸元暢與顧小芙便由楊榮一家陪同,一起迴洛溪村看望楊家二老。
山間小路,一架簡陋的馬車緩緩而行,兩個白衣女子,坐於車轅之上,一人執鞭,一人歌聲悠揚。
輕柔的歌聲,自女子唇間流出,帶著輕鬆自在,感染了空中的鳥兒。鳥兒清脆的啼叫,隨車而飛,執鞭女子鬆下韁繩,任由馬兒緩緩踱步,她搖晃著懸空的雙腳,跟著歌聲而動。
“好聽,芙娘,再唱一首。”陸元暢沉醉於顧小芙的歌聲之中,不願停止這種美妙的感覺。
“不唱了,翻過兩座山,便是奉關地界,你快些換裝,莫要讓人瞧見你這般模樣。”顧小芙提醒道。
“怎麽?你不是喜歡我這模樣麽?”陸元暢淡笑道。
“喜歡又如何,若是讓旁人瞧見,天下不得震動。”顧小芙自然喜歡陸元暢身著女裝,可惜了,身為大唐天子,她如何也不能以女裝示人。
“好罷。馮懷這些年啥都沒做,暗閣的勢力到是發展得不錯,那些暗衛,無時無刻不在監視全國各地,咱們這一路行來,怕是躲不過他們的眼線。”陸元暢無奈地說道。
“那些都是你的死士,隻聽你的話,不當緊。不過咱們還是注意些,莫要被有心人瞧了去,讓果兒在京中為難。”顧小芙覺得果兒如人質一般,自己與陸元暢得來不易的自在生活,都是果兒犧牲自由換來的。
“那是我親閨女,多好的閨女,瞧瞧她治國,比我強多了。”陸元暢驕傲地說道。
“得瑟,還不快些換裝。”顧小芙輕捶了陸元暢一把,將僵繩牽過來。
陸元暢進馬車中換下女裝,穿上一襲月白儒袍,由顧小芙替她挽上發髻,綁上一根同色絲帶,清麗的女子,變成了一個清秀的青年人。
歲月待陸元暢不薄,紅金聖果延緩她的衰老,三十有餘的陸元暢,依然相貌堂堂,月白儒袍,掩去了戰場帶來的肅殺之氣,剛柔並濟,又有歲月沉澱,十年帝王生活滋養的貴氣,令得陸元暢如今越發耐看。
身邊的顧小芙,純潔的白衣極為烘托她純淨的氣質,褪去青澀,留下的是成熟的風韻,一頭烏黑光亮的長發被絲帶輕束,既飄逸又優雅。輕風撫過,柔軟的長發隨風舞動,不時撩過陸元暢的臉龐,映襯著青山綠樹,如謫仙一般出塵。
陸元暢看顧小芙的眼神,依然帶著濃濃的眷戀,人生在世,匆匆數年,能有此佳人相伴,這輩子當不往此行。
馬車行的再慢,也會到達城郭,當馬車行至奉關城下,這對璧人便吸引了眾人眼光。美好的事物,總能贏得眾人的讚賞,但陸元暢對顧小芙一向著緊,見有些男子眼神都直了,她板著臉讓顧小芙躲進馬車內。
“哎~”
顧小芙一進馬車,眾男子無不扼腕歎息,而少數婦人卻是越發膽大,眼神赤、裸的近乎褻瀆,更有甚者,鬆了領口,麵帶春、色地向陸元暢拋媚眼。
“哼!”
陸元暢聽得顧小芙不悅的冷哼,連忙目不斜視,神情嚴肅地架車入城。
馬車才進城門,便有士兵執手相待,陸元暢知曉奉關怕是已收到自己到達的消息,便隨士兵進了守城官李毅忠的府邸。
“臣參見皇上,皇後。皇上微服,微臣不敢暴露皇上行蹤,然皇上到達我奉關地界,微臣豈有知情而不接駕之理,微臣不當之舉,望皇上恕罪。”李毅忠遣走一幹家仆,跪地請安。
“無妨。”陸元暢輕點頭,讓李將軍起身。
“謝皇上不罪之恩。臣府中早幾日便已安排妥當,隻待皇上與皇後駕臨。微臣為大唐一介武夫,得蒙天恩降臨,惶恐之至,唯不能伺候皇上與皇後周全。”李毅忠起身,恭敬地說道。
“李將軍辛苦了,朕本微服出遊,爾不必拘泥朝廷禮數。”陸元暢手輕點著案麵,說道:“李將軍為我大唐忠臣,勞苦功高,以李將軍的軍功,入朝為官當是正理。然則將軍之責,在於戍邊靖國,將李將軍這等虎將困居於朝廷,非朕所願。”
“臣惶恐,臣駐守奉關,足矣。”李毅忠聞言,連忙跪地。
“奉關為北境與中州門戶,北通戎狄,南接關中,是兵家要地,非朕心腹之能人不能擔當。如今北境更為朕龍興之地,皇家宗祠之所,奉關更顯重之中重。李將軍當克己奉公,萬不能玩忽懈怠!”陸元暢心知李毅忠心有不滿,從龍舊臣,如今大多在京中擔任要職,而李毅忠卻一直未能入京,有所埋怨也是情理之中。
“皇上信任微臣,臣敢不效死力報答皇上知遇之恩。”李毅忠聽得陸元暢肺腑之言,心中哪還有所不滿,他匍匐於地,連連磕頭。
“奉關守備李毅忠,昔日從龍征戰,軍功卓著,戍邊十年,北境安定,大功於社稷,今封李毅忠為北州安撫使,領北州軍政全權,加賜忠勇子爵,欽此。”
“臣謝主隆恩,臣定當舍命衛國,不辜負皇上信任。”李毅忠聽得陸元暢徐徐道來,隻覺那聲音如仙樂一般,自己忍辱守關十載,終於得能皇上加獎,怎不激動。
北州,大唐開國皇帝龍興之地,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上的要地。陸元暢能如此器重李毅忠,十年的觀察不可少,更重要的是,大唐借鑒前朝舊事,功勳封地皆為虛封,如國丈宋定天,封為鎮北郡王,北地封地十萬戶,可是他在北地沒有絲毫實權。而李毅忠的北州安撫使,卻是大權在握,此詔一出,他便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就算是京師裏的重臣,也會豔羨不已。
陸元暢巡遊,不僅是滿足自己的願望,更多的,是親自下民間體察民間實情,為果兒建造一個真正的大唐盛世。
公事了結,陸元暢在奉關由李毅忠陪同檢閱了軍隊,又花了三五日訪察吏治農業,便再次攜同顧小芙一路北上,到了汾城。
如今的汾城,比之十年前越發的繁榮,汾城勳貴當年出力最多,建國後受益也是最大的。故而親陸一派的勳貴,多居汾城以沐皇恩,連帶著北地富商民眾入城,端得是一派大城之象,汾城隻比京師次些,就是南方的富庶大城都比不上汾城的繁華。
汾城故人頗多,楊家人,祝家人,管家人,還有許多與陸元暢顧小芙交好的勳貴,她們都需要接見。一則恩出於上,一則加強控製,但凡從龍老臣,難免肆意驕狂,北地在陸元暢心中極為重要,如今敲打一番也很必要。
楊榮一家,因著陸元暢幹親的關係,在汾城可是第一等人家,陸元暢從不虧待對自己好的人,而楊榮得到的,既是權位,又是錢財,可歎楊榮得勢後並不弄權,他謹守家門,安穩度日,在汾城口碑頗佳。
“大哥,你我兄弟一別,竟是十年。小弟在京,無一日不思念大哥與幹爹幹娘,可是你等好是狠心,從不進京與我相會,令得骨肉生生分離,我好不傷心。”麵對親人,陸元暢永遠隻是陸元暢,不是大唐的皇帝。
“阿元何出此言,你也知曉,哥哥我胸無大誌,隻安心度日便可。如今得阿元庇護,豐衣足食,權貴禮遇,盡夠了。”楊榮榮辱不驚地迴道。
“得大哥叫我一聲阿元,我便沒認錯你這個大哥。”陸元暢有些激動,這個稱唿,普天之下,怕是沒幾個人敢稱唿了,而一句阿元,令得她覺得自己還是以前的自己,沒有變過。
“阿元,你帶迴來的那個女子是何人,病情看似頗為嚴重。”楊榮好奇地問道。
“此女為我途中遇見,病得不輕倒在路上,芙娘心善,便帶著她一路醫治而來。不知她得了何病,沿途郎中都說無藥可治。”陸元暢無奈地說道。
那個女子,年約十七八歲,生得很是窈窕秀麗,也不知遇上何事,病倒在路邊,顧小芙救起她之時,隻剩最後一口氣了。一路醫治,尋常郎中束手無策,陸元暢本想放棄,但顧小芙偏不讓。
陸元暢殺戮過多,罪孽深重,顧小芙一直心憂陸元暢會招天譴,此女既然被她們所遇,顧小芙便想為陸元暢積些福氣,全力救治。可是湯藥之下,女子病情絲毫沒有起色,隻能憑借珍惜藥材吊著性命,如今,可謂朝不保夕。
“阿元可還記得嚴郎中,他曾為芙娘保過胎,接過生,醫術超群,不若將他喚來瞧瞧,若嚴先生也無法,那咱們隻能聽天由命了。”楊榮建議道。
“離鄉多年,我竟然忘了先生,大哥快去相請!”陸元暢聞言,連忙起身催促。
不是陸元暢特別關心那個女子,而是那個女子有些不同尋常,與顧小芙相處幾日,竟然頗得顧小芙心意,別看顧小芙待人親和,自小的經曆還是給顧小芙留下了陰影,一般人,很難走進顧小芙的心。既然是顧小芙在意之人,陸元暢也隻得想辦法全力醫治。
嚴郎中很快被請到楊府,他見到陸元暢,隻拱手行禮,並沒有如尋常人那般見到皇帝誠惶誠恐,行禮過後,便匆匆入室看病。
“先生,此女能醫否?”顧小芙見郎中收了脈枕,問道。
“皇後娘娘,此女為至陰之人,病症乃胎中所留,全身經脈不暢,體溫極低。若是初葵未至,尚能保命,葵水來潮,血氣漸弱,如想醫治,頗是艱難。老朽觀此女,年有十七八,想是經血流逝,漸奪生機,老朽無能,隻能開些溫熱之物,延續性命,想要拔除根子,怕是非得大能之人不可。”郎中拱手說道。
“先生費心,請開方子續她生機。”顧小芙感謝道。
陸元暢聽得郎中的說法,比先前那些郎中靠譜許多,隻是北境並未有岐黃大能之人,陸元暢與顧小芙商議了一番,便令郎中陪同女子,護送迴京。
京中才高者頗多,由果兒所領的禦醫局便是人才匯聚,且宮中珍惜貴重藥材數之不盡,是醫治此女的最佳之地。
了卻了顧小芙的心事,陸元暢與顧小芙便由楊榮一家陪同,一起迴洛溪村看望楊家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