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版行業有句至理名言,得教科書者得天下。


    教科書的發行量大,獲利豐厚,收入穩定,這是一家出版社的根基所在。


    目前,中國的出版行業以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為龍頭,也隻有這兩家出版社涉足教科書的出版發行。


    隨著民國的建立,國民教育受到極大的重視,就算是北洋政府,也在教育方麵投入巨大,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興辦成風。


    創辦了大量的學校,就需要教科書,這是一個前景遠大的市場。


    當初,中華書局崛起的時候,為了爭奪教科書市場,和商務印書館鬥的你死我活。


    如今,兩家瓜分了教科書的市場,就開始提防其他新出現的競爭對手了。


    林子軒隻是想用這本英語讀物試水。


    說起來,這種英語讀物和商務印書館的教科書發行競爭並不大。


    畢竟國內中小學的教材使用的是漢語,隻有一些外國教會辦的學校才用英文教學。


    就算是這樣,商務印書館也運用自己的影響力給其他學校施加影響,阻撓這本英語讀物進入學校的課堂。


    林子軒清楚商務印書館的強大實力,上海又是商務印書館的大本營,很難和它進行明麵上的競爭,那就隻有轉移戰場了。


    我可以在其他城市進行推廣,比如南京和北平。


    這本英文讀物的作者賽珍珠就在南京的金陵大學教書,在北平可以讓新月社的那幫人活動起來,這些人大多在各大學校教書,向學校推薦一本英文讀物並不困難。


    小弟嘛,不用白不用。


    這時候就能看出林子軒文人這個身份的好處了。


    在學校教書的大多都是文人和學者,以他的聲望號召一下,就算那些人稍微說上兩句好話,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當然,商務印書館對這些文人也具有影響力,他們想要出書就要找出版社。


    比如文學研究會的成員,編輯的《小說月報》正是商務印書館旗下的刊物,商務印書館旗下還有諸如《東方雜誌》這類影響力較大的期刊。


    所以說,這是一個長期競爭的過程。


    商務印書館的出手讓林子軒很惱火,他決定全力進軍教科書市場,既然已經撕破臉麵了,那就沒必要遮遮掩掩了。


    萬象書局想要發展,這一步必須要走。


    新生力量隻有打破舊有勢力的壟斷,才能獲得生存的權利。


    不過這不是他的一時衝動,而是找到了合作夥伴,這個人就是世界書局的經理沈知放。


    沈知放生於1882年,浙江紹興人,祖上是藏書世家。


    然而,到了他父親這一代,已是家道衰落,僅有薄田數畝,靠擺書攤為生。


    沈知放年少時,就被父親送到紹興奎照樓書坊當學徒,1899年進上海廣益書局,1900年入商務印書館。


    當時,商務印書館的老板非常賞識沈知放,曾經說過“此人才氣宏闊,一旦讓其離去,日後必將成為商務之患”。


    1913年,沈知放離開商務印書館,進入中華書局任副經理,從而奠定了中華書局與商務印書館分庭抗禮的出版地位。


    1917年,沈知放因用公款大量購紙投機失敗,不得不離開中華,自己創辦世界書局。


    林子軒和沈知放打交道,是因為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


    沈知放看重向慨然的寫作才能,高價邀請他寫武俠小說,並為其出版,沒想到被林子軒半路截胡,《江湖奇俠傳》首先在《通俗小說周報》上連載了。


    林子軒也知道這件事做的不怎麽厚道,便請周瘦絹作為中間人邀請沈知放聚一聚,算是賠罪,兩人把話說開,就此和解了。


    有時候就是一個麵子的問題。


    萬象書局和世界書局都屬於中型書局。


    所謂的中型書局是指有自己的印刷廠,職工至少百人以上,有自己的發行渠道,在全國各大城市都設有分局或者辦事處。


    兩家書局聯手,可以借用彼此的發行渠道,代售另一家書局的書籍。


    沈知放在出版教科書方麵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在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都工作過,知道這兩大書局對大城市極為重視,卻忽視了一些中小城市。


    他的策略是把教科書的銷售重點放在全國各地的小縣城,避免了和兩大出版社的直接競爭,隻要贏得了好口碑,再從縣城殺迴大城市。


    林子軒頗為詫異,這就是“農村包圍城市”吧?


    在接近農曆新年的時候,上海的電影行業亂成一團,挖角成了一種風氣,鬧的人心惶惶,根本沒有心思工作。


    電影圈內的從業人員見麵打招唿的時候都會問:今天,你被挖了麽?


    由此帶來了諸多問題,那就是這些從業人員的薪酬翻倍的增長,特別是當紅的明星。


    張時川的天一公司出了每部電影1200塊的薪酬挖殷明竹,對王漢論的報價是800塊銀元,就連剛剛走紅的童星但二春都開出了700塊的高薪。


    其他配角的薪酬也增長不少,一時間,似乎中國電影在演員的薪酬上朝著好萊塢看齊了。


    這就造成了電影成本的直線上升,薪酬這種東西升上去很容易,但要降下來可就難了。


    這種惡性競爭不會有好結果,但林子軒沒有辦法阻止。


    在高薪的利誘下,剛剛通過《媽媽再愛我一次》出名的王漢論轉投天一電影公司,而殷明竹卻不為所動。


    這和她們的境況有關係,殷明竹是富家小姐,不缺錢,演電影是為了興趣。


    何況殷明竹和但杜予似乎有了超越男女純潔友誼的關係。


    而王漢論卻需要生活,特別是因為這部電影,她已經和家庭決裂了,哪家公司出的薪酬高自然就到哪家公司去。


    在這種紛亂的情況下,明星電影公司的第三部影片《大鬧天宮》就要上映了。


    在上映之前,難免被抹黑,說什麽不過是京劇猴戲的翻版,看電影還不如看京劇。


    還有說明星電影公司是要毀掉《西遊記》,根本拍不出書中的神奇場景,是在糊弄觀眾。


    林子軒對這部電影很有信心,好不好看,不是你們說了算,要看過才知道。


    頂著不斷的爭議聲,1923年1月20日,《大鬧天宮》在夏令配克豪華影戲院首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薪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薪越並收藏民國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