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群家丁衝到正堂前,個個都是手持鋼刀滿臉兇神惡煞的樣子,那樣子儼然是要當場殺了蕭逸的意思。


    蕭逸駐足堂前,轉頭笑道:“上官大人這是要蕭某血濺當場?”


    那家丁之中為首的那人笑道:“蕭公子,識時務者為俊傑,若是不想死的,還是趁早遂了大人的心願。切莫敬酒不吃吃罰酒,你一個書生罷了,插翅難飛,還是趁早明白,趕緊棄暗投明,還能還你一個自由。否則!”他說到這裏,手中鋼刀一晃,陽光照射下來,反射出白森森的光輝來。


    蕭逸笑起來,目光流轉在上官宏和那為首的之間,笑得愈發的鬆愜了:“識時務者為俊傑,這話還給你們,也不是不可以。上官大人,既然蕭某能得你欣賞,你也說了蕭某不是池中物,今日真的以為,蕭某就是那樣的蠢笨,能讓上官大人得了便宜去?”


    他這話一落,上官宏神色大變,尚未說什麽,就見門房處有人來了:“大人,夏侯傑帶著羽林衛來了!”


    “什麽?!”上官宏一凜,“攔著,沒有我的話,誰敢讓他進來?”


    蕭逸聞言,啟唇笑起來,他笑聲愈發大了,一聲聲讓上官宏臉色更是黑了:“你笑什麽?本官卻也不是好相與的——”


    他未說完,蕭逸就笑道:“蕭某當然知道上官大人不好相與,更知道上官大人生性歹毒,對兒子也是諸多嚴苛,但對於唯一的女兒上官玉鳳,也就是如今的皇後卻是捧在手中疼愛。上官大人,多行不義必自斃,皇後肚裏還有孩子呢,上官大人也不管了?”他說到這裏,又緩緩說,“上官大人,羽林衛乃是皇帝親衛,是皇帝的臉麵,若是擅加阻攔,就是打了皇帝的臉。打了皇帝的臉,是要誅九族的。還是上官大人原本就想要造反,所以不怕?”


    “你——”上官宏雖說真有那個心思,但被人說出來意味就不一樣了。還未說完,就聽到“嘩啦”一聲,隻怕是整個門板都給掀掉了。巨響之後,夏侯傑已然飛快的進來了,一身飛魚服,襯得身材那樣健壯。


    家丁們沒有得到上官宏的話,也都沒有撤開,皆是手持鋼刀的樣子。夏侯傑見蕭逸盈盈含笑,早已明白過來,厲聲道:“上官大人,明知羽林衛乃是皇帝親衛,還敢命家丁持刀以對,你是要造反麽!”


    上官宏冷笑道:“夏侯將軍,連本官這大門都給你掀掉了,本官還以為是土匪攻進城了,為了安全起見,自然應該如此。夏侯將軍有異議?”


    夏侯傑朗聲笑道:“《大熙律》有雲:‘內十六衛,羽林為帝親衛,奉旨行事如遇違者,可先斬後奏。’休說是上官大人的大門了,方才若是有人敢攔著,直接殺了也沒有人說是羽林衛的不是。”


    這話是當日夏舟威脅沈昭的話,今日被夏侯傑說出來,雖說同樣的是威脅,但卻有不同的意思。上官宏額上冷汗涔涔,這樣的話,他在派夏舟去截殺沈昭之時也說過,目的就是為了讓夏舟心安理得的去殺了沈昭。但沒想到這話會在今日用到自己身上來。


    “上官大人,說句不客氣的話,就憑今日末將進來之時,貴府家丁未曾撤開鋼刀一事,便能治了上官大人的罪。”夏侯傑如此說道,“不知上官大人是要做什麽,白日持刀,為了殺末將,還是為了殺一介布衣的蕭公子?天子腳下,上官大人還是收斂一些為好。”


    上官宏臉色鐵青:“不知夏侯將軍領兵而來,是為了什麽?為了救人,還是皇帝陛下真的有事吩咐去做?”


    夏侯傑哽了哽,蕭逸立在上官宏身後,無聲說道:“不可說。”夏侯傑立時會意,朗朗說:“羽林衛做事隻向皇帝交代,上官大人雖是內閣首輔,卻無權過問羽林衛行事!”


    上官宏臉都快爛了,夏侯傑、蕭逸二人是沈昭的死黨,夏侯傑今日領著羽林衛來,原本就是來救人的。雖說上官宏不將這所謂的羽林衛放在眼裏,但他也不能明著說自己要造反,麵子上的敬重還是要給,更不說夏侯傑搬出了大熙律來壓自己。


    上官宏心裏把夏侯家老祖們一一問候了一次,這才坦然道:“既然如此,夏侯將軍就請快些吧。”他說到這裏,慢吞吞的走到一邊坐下。蕭逸含笑道:“上官大人,蕭某可以走麽?”


    “蕭公子這是哪裏的話?連羽林衛都被使動來接公子,公子自然自便了。”上官宏肚裏一口氣根本出不來,若是還看不出這是兩人早就合謀好的,倒也是枉費一番力氣爬到現在的位置了。


    蕭逸不動聲色的往外走,幾個手執鋼刀的家丁還有些不甘:“大人!”隻叫出這樣的字眼,就被上官宏橫了一眼:“放他走!”


    被嗬斥了一番,幾個家丁也隻好偃旗息鼓,悻悻的不說話了。蕭逸緩緩往外而去,臨到了要出門之時,這才轉頭對上官宏笑道:“上官大人,蕭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讓羽林衛來接,可不比上官大人,動動嘴皮子就能讓羽林衛去殺朝廷封敕的侯爵。”


    上官宏氣得要死,卻也無可奈何,隻能讓蕭逸走了。看著夏侯傑和蕭逸雙雙離去,上官宏咬緊了牙,冷笑道:“好你個蕭逸,莫要以為你能奈何本官!”


    *


    從上官府出來,夏侯傑才歎了口氣:“蕭兄未免太冒險了,若是我來的時間錯了分毫,隻怕今日便救不得蕭兄,豈不是要壞事?”


    “上官宏什麽不敢做?咱們今日挫了他的銳氣,怎麽著他也不會放過我了。”蕭逸慢吞吞的搖了搖扇子,“不過我也不曾怕他,卻又有何要緊?了不得就是殺人不過頭點地罷了。”他說到這裏,又試探著問,“阿芷不知道吧?”


    夏侯傑原本還想附和蕭逸幾句,但見他提起白芷,那一瞬間神色就柔和了下來,頓時好笑:“蕭兄這話才是怪異,我又不從侯府過來,怎的知道?”雖說如此,但說著,夏侯傑還是擠擠眼笑了起來:“依著我說,那日當著那樣多人的麵,蕭兄說白姑娘是自己妻子,這怕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縱使白公子對你有所偏見,但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白姑娘如今這樣不上不下吊著也是麻煩,若是可能,蕭兄可要快些將白姑娘娶進家門才是。”


    “時候未到,時候未到啊。”蕭逸輕輕搖頭,“白桓那人如今偏激,我說什麽他也不會信,隻會當我誠心欺辱阿芷。我也不願意讓阿芷夾在我與她哥哥中間為難,待時機成熟了,我便向白桓提親,讓他同意阿芷嫁我。”


    *


    當日因為沈昭有要緊事找蕭逸,然而翻遍侯府也沒有找到他,更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裏,一時之間,眾說紛紜,直到蕭逸和夏侯傑一起迴到侯府,才算是勉強壓住了侯府之中的騷亂。


    而過了幾日,難得夏侯傑休沐,眾人也就坐在了一起。白芷和李施夷也不去湊男人間的熱鬧,兩人將沈沁荷圍在其中,手把手的教她穿針引線。


    然而沈沁荷雖說算是女中豪傑,但委實在針線上沒什麽作為。將食指上紮了無數小孔後,還是放了針線:“不玩了不玩了,再玩下去,我這手可就廢了。”


    白芷將針線收好:“不學也就不學了,熬壞了眼睛也不好。”她將針線放在筐中,不經意見後麵三個男人仿佛正在笑什麽,而沈昭臉上竟然浮出詭異的紅暈來,一時也好奇起來。


    見白芷遲遲不坐下,沈沁荷狐疑的看著她:“你瞧什麽呢?”


    “沒什麽,隻是見後頁今日也不知道怎了,怎對著蕭逸和夏侯將軍臉紅?”白芷坐下,慢條斯理的說。沈沁荷捧腹大笑道:“這話叫別人聽到了,還不得以為我哥哥有龍陽之好?他可不是為了這事才臉紅,而是為了別的。”她說到這裏,壓低了聲音,“張家那小姐可出了孝了,前幾日還托人來問,問我哥哥可否要安排婚期了。你們倆不知道,我哥哥素日裏多正經一個人啊,看來謙和有禮,又是個君子。那日被那說媒的問得臉紅得和什麽似的,就像……就像個大姑娘。倒還不如叫我出麵,興許還好一些呢。”


    “你是女子,這種事還是不要出麵了。”白芷淡淡的說,又抬頭看著沈沁荷,“不過,若你已經嫁了,那倒也可以。”


    “去你的,喝了猴兒尿就到一邊吐去,別來臊我!”沈沁荷呸了一聲,又看著作婦人打扮的李施夷,“倒是我們的夏侯夫人,這幾日倒是看著愈發的紅光滿麵了。”


    李施夷小臉一紅,不安的動了動:“你二人玩笑,就不要扯上我了,我可不願意……”


    眼看這幾人要說起來了,老遠便有人叫起來:“侯爺,宮中聖旨來了,快些到正堂接旨才是!”


    眾人一時麵麵相覷,也不知道什麽事,還是起身往正堂去了。不多時便見一人穿蟒袍,執廛尾,手中捧著明黃色的絹帛。見眾人出來行跪禮接旨後,便展開聖旨,朗聲念起來:“詔曰:夫文以治國,武以安邦。自三皇奠基,五帝分倫,古之聖王明君,皆以賢臣為輔。君臣和則社稷安,黎庶和則天下定。今為賢臣舉薦,明之是非,朕心甚悅。茲爾蕭逸,鄞地大族蕭氏,清心秉正,誌慮忠純,實為棟梁之才。著封正五品上中書舍人,賜府邸一座。望君臣齊洽,天下安焉。欽哉!”“敕曰:茲爾蕭逸之妻白氏,性秉溫莊,柔嘉懿善。今賜爾為宜人,封誥五品,從夫蕭逸。欽哉。”


    白芷咬了咬下唇,隻是如此時候,也不便說什麽,和蕭逸一起起身接了聖旨。那太監廛尾一拂:“恭喜蕭大人蕭夫人,陛下天恩浩蕩,如今依然將宅子拾掇出來了,若是蕭大人方便,今兒個便可以搬進去。東西都安頓好了,隻需帶些細軟便可。”他說到這裏,又笑眯了眼,“中書舍人可不是一個清閑的事,蕭大人可得好生一些才是。”


    蕭逸也隻是點頭,隨手給了他一些物件算作是跑腿的禮。那人得了東西,也就心滿意足,轉身去了。


    等到他一走,沈沁荷倒是含怒開口了:“什麽意思?你倆難道那日不是做戲嗎?現在連皇帝都知道了,還下了什麽封誥來?”她一麵說,一麵看向了白芷,眼中淨是怒意:“我隻當你是做戲,不成想你竟是假戲真做。我說上次怎的你和施夷姐姐單獨進宮去了,就是去求皇後給皇帝吹枕頭風的吧?你若和我正麵較量,我輸了也就罷了,沒想你竟然使陰招!”她說罷,飛快的走了。


    “哎呀,這好端端的,怎麽就……”李施夷話到此處,見白芷臉色鐵青,也知道不該再說下去,隻好快步去追沈沁荷。


    聖旨中也言明了有人舉薦,而蕭逸的事,也不過隻有沈昭和上官宏諳熟於心,沈昭自然不會向皇帝舉薦蕭逸,那就隻有上官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公養成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薄幸歡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薄幸歡顏並收藏國公養成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