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最近掀起的平陽霍氏入士族譜的風波,更顯現了士庶地位之分,並非是牢不可破的鐵桶。
二來,還是要從蕭家本身的經曆來說,蘭陵蕭氏源起漢初宰相蕭何,之後蕭家便曆代顯貴,但名聲一直比不上王謝高門,直至南朝,蕭家的顯赫才達到了頂峰,當時宋、齊、梁、陳四朝中,蕭氏一門共出三十位宰相,甚至齊、梁二朝都是蕭家建立的,蕭源還清楚的記得,當初父親給自己講族譜的時候,無不自豪的說,當時蘭陵蕭氏同琅邪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位列四大望族,並稱“王謝袁蕭”。
隻可惜好景不長,六十年前發生的萬景之亂讓先梁皇朝毀於一旦,先梁末帝讓忠臣帶著當時年僅八歲的太子倉皇出逃,自己殉國。那太子就是蕭源的曾祖父蕭禹。蕭禹跟著忠臣在亂世輾轉流浪了兩年,最後不得不依附於當時還是先陳宰相的本朝太祖。
大秦建國後,太祖就封蕭禹為梁國公,高宗還將自己的嫡女真定公主下降。蕭家先朝皇族後裔的身份,注定了蕭氏一族在大秦的尷尬地位,身份高貴,但手無實權,備受帝皇猜忌。不過比起在萬景亂中滅族琅邪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他們蘭陵蕭氏一族的命運還算是幸運的,起碼蕭氏沒有遭受這三家一樣的屈辱。
這種尷尬的情況到了肅宗的時候才改善,肅宗是孝宗的長孫,因是庶出,生母是黃發鮮卑奴,故排行反而在小他十歲的嫡孫寧宗之後。肅宗當王爺的時候,同蕭源的祖父交情極好,還娶了蕭源的姑姑蕭徽為妻。孝宗唯一的兒子文明太子早孝宗而亡,孝宗在臨終前就立了當時年僅十歲的嫡孫為帝,這便是後來的寧宗,寧宗從小體弱的,即位一年不到就因傷寒薨逝。寧宗去世後,高宗一脈僅留肅宗,肅宗就順理成章的登上了皇位,蕭氏一族也一躍成為外戚。
自此之後,蕭家就更低調了,父親除了世襲了梁國公的爵位外,隻當了一個五品並無太大實權的小官,但蕭氏聯姻的範圍卻不動聲色的擴大了,很多聯姻對象甚至不限於高門士族範圍,比如蕭源有個堂叔就娶了胡族勳貴侯莫陳氏的嫡女。蕭源估摸著父兄這次可能想要和霍家聯姻,就是不知道他們準備怎麽聯姻。
霍家不比尋常寒族,再說這種家族性的政治聯姻,用庶子女聯姻意義也不大,聯姻對象應該是嫡出。蕭源到不擔心這次聯姻會按在自己頭上,照著士族的婚姻規矩,兒子可以低娶,但女兒一般都要高嫁,這次聯姻可能是三哥娶霍寶珍吧?不然爹也不會不顧劉氏的身體,堅持讓她出門會客了。
這也是蕭源肯和霍寶珍交好的緣故,有一個手帕交的嫂嫂總比一個相敬如冰的嫂嫂好,但這些她也不方便和姐妹說,就隻好裝作沒看到大姑娘、二姑娘詢問的目光,反正她們也不會開口問自己。
從霍家迴來,劉氏早就累得睜不開眼了,懶得說些虛話,就打發幾個女兒各自迴房。
蕭源梳洗完畢,坐在懶洋洋的暖閣裏喝茶,祝氏見蕭源對著蘭草發呆,以為她累到了,心疼的說:“姑娘,你去床上躺一會吧,一會等用哺食的時候,再起來。”
“不用,我不累。”蕭源擺手,現在睡太晚了,她晚上會睡不著的。
玉珥正在收拾蕭源收到的禮物,當她打開霍行允送的荷包的時候,驚訝的叫了一聲。
“怎麽了?”靈偃好奇的問,玉珥可不是大驚小怪的人。
“姑娘,霍郎君好像送的是古玉幣。”說著她將兩塊瑩潤如酥的美玉奉上。
“這——”蕭源輕輕撫摸著兩塊刀幣,瞧著上麵的上古字體,應該是戰國時期的玉幣吧?改天給父親去瞧瞧,如果是真的,迴去的時候送給外公好了,他最喜歡這種東西了。
“霍郎君出手也真大方。”祝氏遞了一碗芝麻糊給蕭源,先秦玉幣流傳至今的可不多,尤其是這種用羊脂玉做成的刀幣,在先秦之時就數量不多,極為珍貴,流傳迄今,數量不會過十枚。
“五姐!”門外響起六姑娘的聲音,祝氏微微皺了皺眉頭。
“怎麽了?突然風風火火的?”蕭源聽到六姑娘的聲音,放下調羹,尚未起身還沒走出暖閣,六姑娘就迎麵衝了過來。
“五姐,你知道大姐要成親了嗎?”六姑娘焦急的拉著蕭源的手問。
“你怎麽知道?”蕭源詫異的問。
“那你知不知道老爺要把大姐嫁給一個瞎子!”六姑娘激動的問。
“瞎子!”蕭源一驚,“什麽瞎子?”這幾天她事情多,也就沒問三哥,大姐成親的對象是誰,不過她平時也偶爾聽三哥提起過此人,也是讚譽有加的,想來是不錯的成親對象,怎麽會是瞎子呢?
“是真的!”六姑娘都快急上火了,“五姐,你快幫幫大姐吧!”
“六妹,你先坐下。”蕭源拉著六姑娘坐下,“慢慢說。”
六姑娘也知道現在這事急不了,喝一口茶水,慢慢的同蕭源說起,她聽說到的盧郎君的消息,連他家有守寡的妹妹都說
了,聽得蕭源無語,隻能低頭喝茶。
“五姐?”六姑娘說了一大堆話,就沒聽到蕭源說話,不由有些忐忑,她是不是太衝動了?
蕭源暗歎一聲,“六妹,這些事你都是從哪裏知道的?”照理說,大姐要定親的事,劉氏沒說,家裏應該沒人知道的。再說盧郎君從未來過家裏,他們想要知道盧郎君的事,也無從知道。
蕭家門禁森嚴,內院、外院劃分極嚴,內院女眷沒劉氏的允許,絕不許私下派人外出探聽消息,饒蕭源是嫡女,備受父兄寵愛,也不敢犯忌。想要知道什麽消息,都是從大哥、三哥處得來的,屬於過了明路的,不該自己知道的消息,她絕不會過問。
六姑娘怔了怔,想起了家裏的規矩,小臉刷一下白了,淚珠不住的滾落,“我聽到兩個小丫鬟在閑聊,說起盧郎君的事,我——”
蕭源給她拭淚,又讓丫鬟擰了熱帕給她擦臉,先不論那些小丫鬟怎麽會知道這種事,又怎麽這麽湊巧讓六姑娘聽見了,“六妹,這件事大姐知道嗎?”她估摸著大姐肯定不知道這件事,不然定會把六姑娘攔下。
六姑娘搖了搖頭,“我聽了盧郎君的情況就——”不敢去告訴大姑娘,怕她傷心,想了半天就衝過來找蕭源來了。大姑娘是老太太跟前長大的,老爺都把她許給這樣的人家,更別說她了,思及此六姑娘更加慌亂,看著蕭源的目光盡是羨慕,老爺定不會把五姐隨意許人的。
“別哭了,迴頭我去問問三哥,盧郎君是怎麽情況。”蕭源頓了頓,其實問清楚了也沒什麽用,爹爹決定的事,不可能會改變的,生在他們這樣的人家,享盡尊榮的同時,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婚姻是肯定無法自己做主的。嫁的的是好是壞,隻能各按天命。見六姑娘羨慕的目光,蕭源苦笑,庶女嫁的肯定不如嫡女風光,但高門嫡子又如何?婚後的生活,卻是冷暖自知,不然何來“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之歎呢?
六姑娘也知道問清楚了也不會有什麽改變,“五姐,大姐真可憐。”
“六妹,你要相信老爺的眼光,老爺不會隨便給我們挑夫婿的。”蕭源安慰她說,以她對爹脾氣的了解,未來的大姐夫應該沒有六妹說的那麽不堪。世家聯姻,利益為主,既然有一個“利”字,那麽大姐這次婚姻應該是有利可圖。
未來的大姐夫的家世看似顯貴,實則寒酸,以蕭家的條件來說,應該不會貪圖那身份,而且大秦官員當官後有殘疾的不算,當官之前是絕對不能有殘疾的,不然
任你是高門顯貴,朝廷也不會錄用的。爹爹明知朝廷有這個規矩,卻還讓大姐嫁給這樣的人,顯然盧郎君的其他條件遠遠掩蓋了自己的出身和殘疾。思及此,蕭源不禁對未來的大姐夫有些好奇。
“五姐,那——”六姑娘害怕因為這件事受懲罰。
“沒事的,這件事就我們知道。”蕭源對她安撫的一笑,“但你也不要告訴其他人了。大姐那邊,自然有太太來說,大姐她心裏有數的。”以蕭源對大姐的了解,她對這個夫婿的條件應該挺滿意的。她去勸爹爹給大姐換個人選,才是好心辦壞事呢!
“嗯,我一定不說。”六姑娘用力的點頭。六姑娘憂心大姑娘的婚事,而同樣也有一人比六姑娘更擔心大姑娘的婚事。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秘密投的霸王票^_^
21
21、心思...
“大姑娘,你倒是說一句話啊!我都說了半天了!”二姨娘在大姑娘房裏已經說了半個時辰了,嘴巴都說幹了,可大姑娘一直低頭繡花,就沒說過一句話。二姨娘也不是急性子的人,但見大姑娘悶聲不吭的模樣,她也忍不住急了,“那可是你一輩子的大事啊!”說道最後二姨娘都有些哽咽了。
大姑娘將一片花瓣的最後一針收尾,剪了線頭,才輕聲開口說了一句話,隻這一句話,就讓二姨娘一下子變了臉色。
“姨娘,盧郎君的情況,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我——”二姨娘慌亂的轉著眼珠,不知道該怎麽接話。
大姑娘歎了一口氣,“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的婚事自有老爺、太太做主,不勞姨娘費心。”
“大姑娘,你這說的是什麽話啊!我隻是我身份低,說出去給你丟臉,可——可我也隻是關心你啊!”二姨娘聽到大姑娘這麽說,雙目發黑,心口一陣陣的抽疼,眼珠子不斷的往下掉。這女兒不在自己身邊長大,打小就跟自己不親近,被長公主養的說好聽點是敦厚寡言,說難聽點就是塊榆木疙瘩,二姨娘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我知道姨娘關心我。”大姑娘拿了帕子給二姨娘拭淚,她怎麽不知道這世上對自己最好的,唯一會為自己打算的就是眼前這人呢?為了自己,一向小心謹慎的她,居然不顧犯忌的私下探聽外麵的消息。大姑娘望著二姨娘的目光柔和親近,可嘴巴動了動,安慰的話還是沒說出口。
二姨娘這麽多年,就沒見大姑娘對自己如此親近過,
難免受寵若驚,“大姑娘——”
“姨娘,您別說了,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但我也相信,老爺不會隨便給我挑夫婿的。”大姑娘柔聲勸道。
聽了二姨娘說的未來夫婿的條件,大姑娘倒是真放心了。盧郎君是瞎子不假,年紀也的確大了些,還帶了一個年少守寡的老母和一個年少守寡的妹妹,她嫁過去的日子估計不會太好過,但要不是因為這樣,範陽盧氏的嫡子又何必娶一個庶女為原配呢?再說以蕭家的條件,盧郎君要是沒出挑的地方,光一個範陽盧氏的身份,也不至於被老爺看上,繼而選作女婿的。
盧家家資淺薄,盧郎君又身患殘疾,隻要她肚子爭氣,早日生下嫡子,有了嫁妝支撐,又有老爺和兄長的助力,以範陽盧氏的顯赫出身,她兒子何愁將來沒前途?到時她將姨娘接到家裏來養老,姨娘的家人也不必子子孫孫當奴才了。退一萬步說,就算自己肚子不爭氣,她也是原配嫡妻,有蕭家在一天,盧家就不敢怠慢自己。
如果老爺給自己找個才貌年歲相當的,她才要擔心呢!這樣的條件夫婿,以她的身份,不是當妾,就是做填房,要不就是嫁給高門庶子,或者是她之前擔心的嫁給寒門之子,這四條路無論哪一條,她都不願意。同樣日子難熬,還一輩子永無出頭之日。都是嫁人,嫁誰不是嫁?不過都是熬日子而已,自然要選自己最需要的。
大姑娘心裏的想法不好和二姨娘明說,二姨娘再精明,也隻是丫鬟出身,一輩子伏低做小慣了,聽了她的想法,怕是會嚇壞。眼下最重要的是把二姨娘安撫好,省得她出言衝撞了老爺、太太,“姨娘,盧郎君的事,是誰告訴你的?”
大姑娘不用問,也知道是誰。姨娘初來乍到,對冀州根本不熟悉,就算有心打探,若是沒人幫助,也是不可能成事的,大姑娘心裏冷笑一聲,她還真是不知死活,在老爺、太太眼皮底下,都敢動手腳,真當她們全是死人不成?
“我——”二姨娘有些遲疑。
大姑娘柔聲說:“姨娘,你想最近太太因為有身孕,對下人疏於束縛,家事大部分都是我和二姑娘再管,如今出了這樣的事,瞞下自然是好,但要是瞞不下——”隔牆有耳,大姑娘不會在蕭家的任何場合同二姨娘討論太太的言行舉止,無論是說太太好,還是說太太不好,但她話一出口,二姨娘就聽懂了大姑娘的言下之意。
二姨娘一驚,對啊!萬一讓太太遷怒大姑娘怎麽辦?二姨娘礙於身份,見識不高,但對大宅門裏內鬥一套,卻了
如指掌,定下心思,同大姑娘細細的說了起來,“這件事是四姨娘的丫鬟跟我說的……”說完後二姨娘也覺得被騙了,“要不是姑娘提醒,我都被騙過了!姑娘,不如——”
大姑娘擺手,“姨娘,這件事你就當不知道好了,我們安分過自己的日子,剩下的事自然有太太處理。”她頓了頓,“你沒事的時候,時常去同三姨娘說說話、做做針線。”太太有了身孕,肯定想要平安的生下孩子,對內宅陰私之事定是忌諱。做了這種事,你就別想逃過太太的眼睛。你不是想鬧嗎?我就讓你鬧個夠!說不定還能讓二姑娘、三姨娘承她一次情,就算她以後出嫁了,有了三姨娘和二郎君的照顧,姨娘在蕭家的日子也能好過些。
“我知道,姑娘。”二姨娘眼眶紅紅的說。
大姑娘和二姨娘母女兩人難得坐著一起說話,蕭源房裏,祝氏也蹙眉對蕭源說:“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姑娘家插手的餘地?六姑娘也太愛操心了。”
蕭源正趴在炕上畫繡樣,聽了祝氏的話,隨口道,“六妹也是擔心大姐。”規矩上是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畢竟事關自己終生大事,誰會真的不關心?再說大秦風氣開放,開明些的人家,在父母限定範圍內,女兒家自己選夫婿也不是不行。
大姐和六妹的感情倒出乎她的意料,她、大姐、二姐,三人一起長大,別人不清楚大姐的脾氣,
二來,還是要從蕭家本身的經曆來說,蘭陵蕭氏源起漢初宰相蕭何,之後蕭家便曆代顯貴,但名聲一直比不上王謝高門,直至南朝,蕭家的顯赫才達到了頂峰,當時宋、齊、梁、陳四朝中,蕭氏一門共出三十位宰相,甚至齊、梁二朝都是蕭家建立的,蕭源還清楚的記得,當初父親給自己講族譜的時候,無不自豪的說,當時蘭陵蕭氏同琅邪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位列四大望族,並稱“王謝袁蕭”。
隻可惜好景不長,六十年前發生的萬景之亂讓先梁皇朝毀於一旦,先梁末帝讓忠臣帶著當時年僅八歲的太子倉皇出逃,自己殉國。那太子就是蕭源的曾祖父蕭禹。蕭禹跟著忠臣在亂世輾轉流浪了兩年,最後不得不依附於當時還是先陳宰相的本朝太祖。
大秦建國後,太祖就封蕭禹為梁國公,高宗還將自己的嫡女真定公主下降。蕭家先朝皇族後裔的身份,注定了蕭氏一族在大秦的尷尬地位,身份高貴,但手無實權,備受帝皇猜忌。不過比起在萬景亂中滅族琅邪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他們蘭陵蕭氏一族的命運還算是幸運的,起碼蕭氏沒有遭受這三家一樣的屈辱。
這種尷尬的情況到了肅宗的時候才改善,肅宗是孝宗的長孫,因是庶出,生母是黃發鮮卑奴,故排行反而在小他十歲的嫡孫寧宗之後。肅宗當王爺的時候,同蕭源的祖父交情極好,還娶了蕭源的姑姑蕭徽為妻。孝宗唯一的兒子文明太子早孝宗而亡,孝宗在臨終前就立了當時年僅十歲的嫡孫為帝,這便是後來的寧宗,寧宗從小體弱的,即位一年不到就因傷寒薨逝。寧宗去世後,高宗一脈僅留肅宗,肅宗就順理成章的登上了皇位,蕭氏一族也一躍成為外戚。
自此之後,蕭家就更低調了,父親除了世襲了梁國公的爵位外,隻當了一個五品並無太大實權的小官,但蕭氏聯姻的範圍卻不動聲色的擴大了,很多聯姻對象甚至不限於高門士族範圍,比如蕭源有個堂叔就娶了胡族勳貴侯莫陳氏的嫡女。蕭源估摸著父兄這次可能想要和霍家聯姻,就是不知道他們準備怎麽聯姻。
霍家不比尋常寒族,再說這種家族性的政治聯姻,用庶子女聯姻意義也不大,聯姻對象應該是嫡出。蕭源到不擔心這次聯姻會按在自己頭上,照著士族的婚姻規矩,兒子可以低娶,但女兒一般都要高嫁,這次聯姻可能是三哥娶霍寶珍吧?不然爹也不會不顧劉氏的身體,堅持讓她出門會客了。
這也是蕭源肯和霍寶珍交好的緣故,有一個手帕交的嫂嫂總比一個相敬如冰的嫂嫂好,但這些她也不方便和姐妹說,就隻好裝作沒看到大姑娘、二姑娘詢問的目光,反正她們也不會開口問自己。
從霍家迴來,劉氏早就累得睜不開眼了,懶得說些虛話,就打發幾個女兒各自迴房。
蕭源梳洗完畢,坐在懶洋洋的暖閣裏喝茶,祝氏見蕭源對著蘭草發呆,以為她累到了,心疼的說:“姑娘,你去床上躺一會吧,一會等用哺食的時候,再起來。”
“不用,我不累。”蕭源擺手,現在睡太晚了,她晚上會睡不著的。
玉珥正在收拾蕭源收到的禮物,當她打開霍行允送的荷包的時候,驚訝的叫了一聲。
“怎麽了?”靈偃好奇的問,玉珥可不是大驚小怪的人。
“姑娘,霍郎君好像送的是古玉幣。”說著她將兩塊瑩潤如酥的美玉奉上。
“這——”蕭源輕輕撫摸著兩塊刀幣,瞧著上麵的上古字體,應該是戰國時期的玉幣吧?改天給父親去瞧瞧,如果是真的,迴去的時候送給外公好了,他最喜歡這種東西了。
“霍郎君出手也真大方。”祝氏遞了一碗芝麻糊給蕭源,先秦玉幣流傳至今的可不多,尤其是這種用羊脂玉做成的刀幣,在先秦之時就數量不多,極為珍貴,流傳迄今,數量不會過十枚。
“五姐!”門外響起六姑娘的聲音,祝氏微微皺了皺眉頭。
“怎麽了?突然風風火火的?”蕭源聽到六姑娘的聲音,放下調羹,尚未起身還沒走出暖閣,六姑娘就迎麵衝了過來。
“五姐,你知道大姐要成親了嗎?”六姑娘焦急的拉著蕭源的手問。
“你怎麽知道?”蕭源詫異的問。
“那你知不知道老爺要把大姐嫁給一個瞎子!”六姑娘激動的問。
“瞎子!”蕭源一驚,“什麽瞎子?”這幾天她事情多,也就沒問三哥,大姐成親的對象是誰,不過她平時也偶爾聽三哥提起過此人,也是讚譽有加的,想來是不錯的成親對象,怎麽會是瞎子呢?
“是真的!”六姑娘都快急上火了,“五姐,你快幫幫大姐吧!”
“六妹,你先坐下。”蕭源拉著六姑娘坐下,“慢慢說。”
六姑娘也知道現在這事急不了,喝一口茶水,慢慢的同蕭源說起,她聽說到的盧郎君的消息,連他家有守寡的妹妹都說
了,聽得蕭源無語,隻能低頭喝茶。
“五姐?”六姑娘說了一大堆話,就沒聽到蕭源說話,不由有些忐忑,她是不是太衝動了?
蕭源暗歎一聲,“六妹,這些事你都是從哪裏知道的?”照理說,大姐要定親的事,劉氏沒說,家裏應該沒人知道的。再說盧郎君從未來過家裏,他們想要知道盧郎君的事,也無從知道。
蕭家門禁森嚴,內院、外院劃分極嚴,內院女眷沒劉氏的允許,絕不許私下派人外出探聽消息,饒蕭源是嫡女,備受父兄寵愛,也不敢犯忌。想要知道什麽消息,都是從大哥、三哥處得來的,屬於過了明路的,不該自己知道的消息,她絕不會過問。
六姑娘怔了怔,想起了家裏的規矩,小臉刷一下白了,淚珠不住的滾落,“我聽到兩個小丫鬟在閑聊,說起盧郎君的事,我——”
蕭源給她拭淚,又讓丫鬟擰了熱帕給她擦臉,先不論那些小丫鬟怎麽會知道這種事,又怎麽這麽湊巧讓六姑娘聽見了,“六妹,這件事大姐知道嗎?”她估摸著大姐肯定不知道這件事,不然定會把六姑娘攔下。
六姑娘搖了搖頭,“我聽了盧郎君的情況就——”不敢去告訴大姑娘,怕她傷心,想了半天就衝過來找蕭源來了。大姑娘是老太太跟前長大的,老爺都把她許給這樣的人家,更別說她了,思及此六姑娘更加慌亂,看著蕭源的目光盡是羨慕,老爺定不會把五姐隨意許人的。
“別哭了,迴頭我去問問三哥,盧郎君是怎麽情況。”蕭源頓了頓,其實問清楚了也沒什麽用,爹爹決定的事,不可能會改變的,生在他們這樣的人家,享盡尊榮的同時,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婚姻是肯定無法自己做主的。嫁的的是好是壞,隻能各按天命。見六姑娘羨慕的目光,蕭源苦笑,庶女嫁的肯定不如嫡女風光,但高門嫡子又如何?婚後的生活,卻是冷暖自知,不然何來“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之歎呢?
六姑娘也知道問清楚了也不會有什麽改變,“五姐,大姐真可憐。”
“六妹,你要相信老爺的眼光,老爺不會隨便給我們挑夫婿的。”蕭源安慰她說,以她對爹脾氣的了解,未來的大姐夫應該沒有六妹說的那麽不堪。世家聯姻,利益為主,既然有一個“利”字,那麽大姐這次婚姻應該是有利可圖。
未來的大姐夫的家世看似顯貴,實則寒酸,以蕭家的條件來說,應該不會貪圖那身份,而且大秦官員當官後有殘疾的不算,當官之前是絕對不能有殘疾的,不然
任你是高門顯貴,朝廷也不會錄用的。爹爹明知朝廷有這個規矩,卻還讓大姐嫁給這樣的人,顯然盧郎君的其他條件遠遠掩蓋了自己的出身和殘疾。思及此,蕭源不禁對未來的大姐夫有些好奇。
“五姐,那——”六姑娘害怕因為這件事受懲罰。
“沒事的,這件事就我們知道。”蕭源對她安撫的一笑,“但你也不要告訴其他人了。大姐那邊,自然有太太來說,大姐她心裏有數的。”以蕭源對大姐的了解,她對這個夫婿的條件應該挺滿意的。她去勸爹爹給大姐換個人選,才是好心辦壞事呢!
“嗯,我一定不說。”六姑娘用力的點頭。六姑娘憂心大姑娘的婚事,而同樣也有一人比六姑娘更擔心大姑娘的婚事。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秘密投的霸王票^_^
21
21、心思...
“大姑娘,你倒是說一句話啊!我都說了半天了!”二姨娘在大姑娘房裏已經說了半個時辰了,嘴巴都說幹了,可大姑娘一直低頭繡花,就沒說過一句話。二姨娘也不是急性子的人,但見大姑娘悶聲不吭的模樣,她也忍不住急了,“那可是你一輩子的大事啊!”說道最後二姨娘都有些哽咽了。
大姑娘將一片花瓣的最後一針收尾,剪了線頭,才輕聲開口說了一句話,隻這一句話,就讓二姨娘一下子變了臉色。
“姨娘,盧郎君的情況,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我——”二姨娘慌亂的轉著眼珠,不知道該怎麽接話。
大姑娘歎了一口氣,“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的婚事自有老爺、太太做主,不勞姨娘費心。”
“大姑娘,你這說的是什麽話啊!我隻是我身份低,說出去給你丟臉,可——可我也隻是關心你啊!”二姨娘聽到大姑娘這麽說,雙目發黑,心口一陣陣的抽疼,眼珠子不斷的往下掉。這女兒不在自己身邊長大,打小就跟自己不親近,被長公主養的說好聽點是敦厚寡言,說難聽點就是塊榆木疙瘩,二姨娘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我知道姨娘關心我。”大姑娘拿了帕子給二姨娘拭淚,她怎麽不知道這世上對自己最好的,唯一會為自己打算的就是眼前這人呢?為了自己,一向小心謹慎的她,居然不顧犯忌的私下探聽外麵的消息。大姑娘望著二姨娘的目光柔和親近,可嘴巴動了動,安慰的話還是沒說出口。
二姨娘這麽多年,就沒見大姑娘對自己如此親近過,
難免受寵若驚,“大姑娘——”
“姨娘,您別說了,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但我也相信,老爺不會隨便給我挑夫婿的。”大姑娘柔聲勸道。
聽了二姨娘說的未來夫婿的條件,大姑娘倒是真放心了。盧郎君是瞎子不假,年紀也的確大了些,還帶了一個年少守寡的老母和一個年少守寡的妹妹,她嫁過去的日子估計不會太好過,但要不是因為這樣,範陽盧氏的嫡子又何必娶一個庶女為原配呢?再說以蕭家的條件,盧郎君要是沒出挑的地方,光一個範陽盧氏的身份,也不至於被老爺看上,繼而選作女婿的。
盧家家資淺薄,盧郎君又身患殘疾,隻要她肚子爭氣,早日生下嫡子,有了嫁妝支撐,又有老爺和兄長的助力,以範陽盧氏的顯赫出身,她兒子何愁將來沒前途?到時她將姨娘接到家裏來養老,姨娘的家人也不必子子孫孫當奴才了。退一萬步說,就算自己肚子不爭氣,她也是原配嫡妻,有蕭家在一天,盧家就不敢怠慢自己。
如果老爺給自己找個才貌年歲相當的,她才要擔心呢!這樣的條件夫婿,以她的身份,不是當妾,就是做填房,要不就是嫁給高門庶子,或者是她之前擔心的嫁給寒門之子,這四條路無論哪一條,她都不願意。同樣日子難熬,還一輩子永無出頭之日。都是嫁人,嫁誰不是嫁?不過都是熬日子而已,自然要選自己最需要的。
大姑娘心裏的想法不好和二姨娘明說,二姨娘再精明,也隻是丫鬟出身,一輩子伏低做小慣了,聽了她的想法,怕是會嚇壞。眼下最重要的是把二姨娘安撫好,省得她出言衝撞了老爺、太太,“姨娘,盧郎君的事,是誰告訴你的?”
大姑娘不用問,也知道是誰。姨娘初來乍到,對冀州根本不熟悉,就算有心打探,若是沒人幫助,也是不可能成事的,大姑娘心裏冷笑一聲,她還真是不知死活,在老爺、太太眼皮底下,都敢動手腳,真當她們全是死人不成?
“我——”二姨娘有些遲疑。
大姑娘柔聲說:“姨娘,你想最近太太因為有身孕,對下人疏於束縛,家事大部分都是我和二姑娘再管,如今出了這樣的事,瞞下自然是好,但要是瞞不下——”隔牆有耳,大姑娘不會在蕭家的任何場合同二姨娘討論太太的言行舉止,無論是說太太好,還是說太太不好,但她話一出口,二姨娘就聽懂了大姑娘的言下之意。
二姨娘一驚,對啊!萬一讓太太遷怒大姑娘怎麽辦?二姨娘礙於身份,見識不高,但對大宅門裏內鬥一套,卻了
如指掌,定下心思,同大姑娘細細的說了起來,“這件事是四姨娘的丫鬟跟我說的……”說完後二姨娘也覺得被騙了,“要不是姑娘提醒,我都被騙過了!姑娘,不如——”
大姑娘擺手,“姨娘,這件事你就當不知道好了,我們安分過自己的日子,剩下的事自然有太太處理。”她頓了頓,“你沒事的時候,時常去同三姨娘說說話、做做針線。”太太有了身孕,肯定想要平安的生下孩子,對內宅陰私之事定是忌諱。做了這種事,你就別想逃過太太的眼睛。你不是想鬧嗎?我就讓你鬧個夠!說不定還能讓二姑娘、三姨娘承她一次情,就算她以後出嫁了,有了三姨娘和二郎君的照顧,姨娘在蕭家的日子也能好過些。
“我知道,姑娘。”二姨娘眼眶紅紅的說。
大姑娘和二姨娘母女兩人難得坐著一起說話,蕭源房裏,祝氏也蹙眉對蕭源說:“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姑娘家插手的餘地?六姑娘也太愛操心了。”
蕭源正趴在炕上畫繡樣,聽了祝氏的話,隨口道,“六妹也是擔心大姐。”規矩上是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畢竟事關自己終生大事,誰會真的不關心?再說大秦風氣開放,開明些的人家,在父母限定範圍內,女兒家自己選夫婿也不是不行。
大姐和六妹的感情倒出乎她的意料,她、大姐、二姐,三人一起長大,別人不清楚大姐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