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姑娘同時一驚,大姑娘對身邊的大丫鬟使了一個眼色,那丫鬟揚聲道,“先生可派了僮兒來?讓他進來。”
“是。”外門輪值的丫鬟領著一個才留頭的小廝進來。
那小廝頗為機靈,進來就對蕭氏六姐妹磕頭,口齒伶俐的請安道:“小的給大姑娘、二姑娘……六姑娘請安。”一溜話說下來,中間都不帶喘氣的,這下可把蕭家眾姐妹惹笑了,但轉念想到這人是來報先生病情的,隻能強行把笑意壓下去。
大姑娘示意婆子把他扶起來,關切的問道:“快起來吧,先生現在身體可好?請了大夫來看嗎?”
“迴大姑娘,先生昨天晚上同老爺賞夜梅的時候,不甚著了涼,剛剛請了大夫看過,開了方子,現在先生正在休息呢。”小僮兒說道,“小的剛剛已經迴了老爺、夫人,老爺、夫人都吩咐說,讓先生休息幾天,養好身子再上課。”
小僮兒的話,聽得三姑娘、四姑娘和六姑娘眼底悄悄的浮上喜色,心裏盼著先生休息越久越好,最好以後就別上課了。大姑娘和二姑娘互視了一眼,二姑娘讓丫鬟端來一碟細巧的花式船點,“這個給你當茶吃。”
“小的謝姑娘賞。”那僮兒見那一碟做成各式花朵、小動物形狀的點心,欣喜的朝二姑娘磕了頭,拿出帕子就要把那點心包了。
蕭源見那帕子髒兮兮的,對玉珥低語道:“你去外頭取個小食盒給他裝了。”
“是。”玉珥端起碟子領著小僮兒出去了。
等小僮兒出去後,四姑娘提議道:“大姐、二姐,先生生病了,我們姐妹們也不能隻顧享樂,你們看我們是不是要派幾個丫鬟去看看先生,順便讓廚子做點清淡好克化的吃食過去?”
三姑娘反唇相譏道:“先生在外院,好端端的我們派丫鬟過去幹什麽?還不如找兩個嬤嬤過去呢!再說我們也不知道先生有什麽病症,我們送過去的吃食萬一同藥性相克了呢?”
四姑娘聽得語塞,又不甘被三姑娘堵住,強行反駁道,“那些嬤嬤大字不識一個,去了先生那邊,也是汙了先生的清雅之地,還不如派兩個丫鬟過去,順便把先生的藥方抄來,我們也要照著藥方做些吃食。”說完她扭頭對大姑娘道:“大姐,你說我說的對不對?”她將三姑娘的原話反諷了迴去。
三姑娘暗笑她不動腦子,一句話得罪了一大堆嬤嬤,“我們家的有頭臉的嬤嬤哪個不認字?難道連張藥方都認不全嗎?大姐,你說對不對?”
“這——”大姑娘對三姑娘、四姑娘弄的左右為難,目光求救似地望著二姑娘。
二姑娘麵帶微笑,心下暗惱,“夫人定會先派人去問候先生的,不如我們等夫人的人迴來,問清了情況,在做打算?”
二姑娘的提議兩不偏幫,三姑娘、四姑娘心不甘情不願的附議了二姑娘的提議。
大姑娘鬆了一口氣,忙轉移兩人的注意力,“既然先生的事,要等迴了夫人再說,那我們先讓嬤嬤進來量身吧。”
作者有話要說:撓頭,我似乎人物關係寫的很混亂,也可能是更新不夠,讓大家有點模糊,跟大家解釋下,其實大夫人並不是蕭源的生母,她是填房,蕭源的生母是原配,已經去世了,蕭源有兩個嫡親哥哥,大郎君、三郎君,蕭家目前有四個兒子、六個女兒,四個兒子有兩個是嫡出,六個女兒隻有五姑娘蕭源一個是嫡出,填房大夫人目前並沒有孩子。
蕭家有五個姨娘,分別是二姨娘、三姨娘、四姨娘、五姨娘、六姨娘,並沒有大姨娘,我一直認為,姨娘並沒有大這個稱謂,隻有正室才能稱為大。
4、書房爭吵(下)...
一聽可以做新衣服,大家都來了精神,四姑娘對蕭源道:“五妹,你身上的繡樣真好看,能讓我抄一份繡樣嗎?我也讓人做一件。”
蕭源沒想到四姑娘居然看上自己那件衣服,她略一沉吟,剛想說話,卻不想自己話還沒說,就被四姑娘打斷。
“你不會是想著好東西自己藏私吧?其實也不用藏私,我房裏那幾個蠢笨的丫頭,那裏比得上你房裏那些心靈手巧的丫鬟,繡出來的花就跟活的一樣,這繡樣說不定還要我親自動手繡呢!”她嘴上誇著蕭源的丫鬟,其實是在諷刺蕭源平時橫針不拈,豎線不動。四姑娘心裏暗哼,她肯定是怕自己搶了她的風頭,才不肯把繡樣送出來!
二姑娘在一旁淡淡道:“四妹,那衣服上的花樣,就是五妹給你繡樣,你也不會繡,那是宮廷繡娘自創繡法。”
“你!”四姑娘嘴唇抖了抖,二姑娘她們來冀州也有幾個月了,她第一次聽見一向端莊得體的二姑娘說這麽尖刻的話,偏偏二姑娘臉上依然帶著一副波瀾不驚的笑意,神情真誠,似乎是在真心勸說自己,四姑娘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接口。
蕭源原想給四姑娘留點麵子的,畢竟是個不懂事的小姑娘,也沒必要跟她置氣,卻沒想到她居然這麽給臉不要臉,蕭源不由無語。房裏漸漸
安靜了下來,這次連一向老好人的大姑娘也噤聲不語,不打圓場了。前來量身的仆婦站在一旁,更不敢說話。三姑娘、六姑娘不安的動了動,四姑娘原想迴嘴,但見二姑娘淡淡的一眼掃來,她不由打了一個寒噤,竟不敢說話了。
蕭源見那麽一大堆人站著也不是事,起身對二姑娘說,“二姐,我們先迴去吧。”她可不習慣讓不認識的人給自己量身,更別說在大庭廣眾下讓人量身了,再說她從來不穿外人做的衣服。
一旁量身的仆婦笑道:“五姑娘可是乏了?不如讓老婦伺候您先迴去?”
“不用了,一會我來找嬤嬤就是了。”玉珥不動聲色的攔下了湊上來的仆婦,姑娘從來不穿外人做的衣服,更別說會讓那些粗使仆婦近身給自己量身了。
“哎!哪裏勞煩敢玉珥姐姐,一會老婦過來找玉珥姐姐就是了!”仆婦笑道。
四姑娘見那些仆婦一個個的圍著蕭源打轉,氣得嘴唇都有些哆嗦了,當初姨娘管家的時候,她們是何等的巴結姨娘和自己?大夫人和蕭源她們才來幾天!就開始不把她們母女當迴事了!這些見風使舵的賤奴!各個都該死!
等蕭源和二姑娘走後,三姑娘推了推四姑娘道:“四妹來量衣吧,嬤嬤都等了好一會了,五妹的衣服你做不了,新衣服還是能做的。”
六姑娘仰頭笑道:“四姐隻顧著誇五姐的衣服,都忘了給自己做新衣服了。”
“你們!”四姑娘氣急,卻被她的奶娘牢牢的按住哄道,“我的好姑娘,我們先去量身,過幾天就有新衣服穿了。”
“誰稀罕新衣服!”四姑娘推開奶娘,仰頭對量身的仆婦道,“你們一會來我院子給我量身。”蕭源能做的事,她也能做。
“是。”仆婦們恭敬的應了,且不說其他,五姨娘好歹還有一子傍身呢,四少爺可能這輩子都踏不進江南祖宅,但等大郎君和三郎君都走了,在冀州這一畝三分地上,四郎君說不定還能有點家底,養活他們這些下人綽綽有餘了!
大姑娘望著四姑娘遠去的身影,輕輕一搖頭,眼中隱約有著同情,迴頭對三姑娘、六姑娘道:“我們先量身吧。”
“好。”
蕭源同二姑娘迴了兩人住的院子,兩人進門就見二姑娘的生母三姨娘含笑站在門口。
“姨娘。”蕭源見是三姨娘,欣喜的問,“你什麽時候迴來的?”前段時間老爺身體不好,夫人在菩薩麵前發願,要是老爺身體能好起
來,就去禪恩寺吃上三個月素齋。後來老爺身體果真好起來了,夫人原想去禪恩寺還願,卻被眾人攔住,不讓夫人丟下那麽一大家子人去寺院,後來三姨娘自願代替夫人去還願,夫人就不再堅持自己親自去了。
“我昨晚迴來的,聽說姑娘已經睡下了,就沒打擾姑娘。”三姨娘笑道。三姨娘原是蕭源母親顧紋的陪嫁丫鬟,當年顧紋生下嫡長子後,身體一直不好,湯藥不斷,就給了三姨娘開了臉。這三姨娘從小伺候顧紋,就算生了二郎君和二姑娘,也一樣在顧紋房裏服侍。顧氏去世後,三姨娘每日除了伺候三少爺和五姑娘外,諸事不理,對蕭源照顧尤為精心。
三姨娘知道早上是二姑娘看書學習的時間,也不敢打擾她,伺候蕭源進了暖閣,幫她換了衣服,又給她打水洗臉,端來熱茶細點……見諸事妥帖後才退下了。
蕭源散了小髻,將頭發梳成一條麻花辮,穿了白綾小襖、天青色袴褲,盤膝坐在火炕上,吩咐玉珥把絹花理出來,四個姐妹一人送一匣過去。“二姐,你還要這絹花嗎?”蕭源笑著問二姑娘。
“大家都有了,我戴著有什麽意思?”二姑娘笑著搖頭,元兒估計也不會再戴這款式的絹花了。
“姐姐要是喜歡,等過幾天我畫了花樣,讓人做些冬蘭戴。”蕭源道。
二姑娘笑著點頭。
“靈偃,把我那衣服的繡樣翻出來,給四姑娘送去。”蕭源說道。
二姑娘一怔,蕭源笑道,“她不是說自己會繡嘛?那就讓她試試看好了。”
二姑娘啞然,靈偃在一旁氣不過,嘟嘟噥噥的道:“女紅本就是姑娘打發時間的玩物而已,哪家姑娘會真的整日整夜的做的針線,又不是那些小門小戶的人家!”
以蕭家的地位,蕭源將來嫁的人家,無論是高嫁還是平嫁,想來婆家都不大會在意媳婦的女紅的,畢竟蕭家會陪嫁女紅熟手過去,誰會要求當家大夫人女紅熟練?至於高嫁,那就是入宮為後了,當了皇後就更不需要女紅如何出色了。
“就你會說。”玉珥瞪了她一眼,捧著幾個小匣子過來道:“姑娘,我剛剛還從裏麵翻出幾盒你沒用過的宮花,不如一起送過去?”
蕭源往匣子裏望了一眼,裏麵全是她不喜的鑲珠嵌玉的大堆紗宮花,她望了玉珥一眼,玉珥捧著匣子垂目恭敬的站著。蕭源失笑,有什麽意思?真是小家子氣!“都給她們送去吧。”這也是玉珥的好意,她不讚同,也不會反駁。
“是。”玉珥見姑娘沒反駁,心裏鬆一口氣。
靈偃也跟著玉珥一起退下,出了房門就追上對玉珥道:“我跟你一塊去。”待兩人走出蕭源的院子後,靈偃幸災樂禍道:“我這就給她把繡樣送去,看她能不能做出這麽精致的繡活,哼!”
“瞧你那上不了台麵的樣!”玉珥沒好氣道,“什麽‘你啊’、‘她啊’的!那是姑娘!”
靈偃瞅著她手裏的匣子不以為然道:“我們半斤八兩!不然你怎麽想著送宮花的?”那匣子宮花是自家姑娘新得,照著以往的慣例都是拿來送些不太相熟的外客的,哪裏值得她那麽興師動眾的翻出來,她根本就是想用來刺激四姑娘的。
玉珥笑得溫柔,“我隻是覺得姑娘拿些我們閑時弄的絹花送禮,稍微輕了些,加上這種宮花才夠看,外頭做的絹花再精致,和內造的宮花到底不同。”
“你就裝吧。”靈偃撇嘴,跟著玉珥往其他幾位姑娘房裏送去。
等玉珥和靈偃都走後,二姑娘對蕭源道,“四丫頭就是那性子,你別理她,迴頭我再去說說她。”二姑娘也沒想到四姑娘居然這麽膽大,或者說她不是膽大,而是無知。
蕭源一笑,她挺能理解四姑娘的心情的,爹爹在十幾年前,曾經在冀州當過三年官,四姑娘他們就是那個時候有的,是罕見的龍鳳胎,那時候正好祖母一場大病,龍鳳胎出生後,祖母就開始病愈了,所以祖母誇了四姑娘和四少爺是有福氣的人,加上五姨娘的哥哥又救了爹一命,家裏就認了這兩個孩子,五姨娘也有了一個名分。
但那時候爹並沒有把雙胞胎送迴江南,依然養在了冀州,在冀州任期滿後,就迴京了。那時雙胞胎才出生不久,禁不起舟車勞頓,五姨娘就帶著這對雙胞胎留在了冀州,這麽一留就是十二年,蕭源估計要不是今年年初爹爹再次迴冀州當官,這五姨娘母子三人這輩子都見不到爹了。
爹此次迴冀州,隨行的還有六姨娘母女,之後大夫人又把她和大姐、二姐帶到了冀州,順便把在京城的四姨娘母女也帶過來了。又聽說冀州還有一個五姨娘,就派人把他們母子三人也接來了。四姑娘在來蕭家之前,肯定是唯我獨尊慣了,一下子到了一個新地方,自己地位又一落千丈,也難怪心裏會失衡。
之前四姑娘的一些小舉動,蕭源是懶得計較,古代女子出嫁早,姐妹們之間也處不了幾年了,等她們嫁人後,能不能見麵還是一迴事呢,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能過就過去了。但這不代表
她可以縱容四姑娘一再冒犯自己,不然她在這個家就真的沒話語權了,劉氏(大夫人)或許一直在等自己出手吧……
蕭源暗暗歎了一口氣,多個繼母真煩心,非要試探來、試探去的,“你費這個心思幹嘛?找個嬤嬤去教她些規矩,等學好了再放出來不就行了。”那繡樣就讓她打發被關在院子裏的無聊時間用吧。蕭源偏頭想到,過會讓奶娘去吩咐嬤嬤們對四姑娘客氣點,關幾天就夠了,她不是老巫婆,她們也不是容嬤嬤,更沒興趣當四姑娘的老師,教她如何為人處事。
二姑娘聽到“嬤嬤、放出來”,頓時頭皮一麻,在祖宅的蕭家諸姐妹,除了蕭源外,誰都嚐過關在院子裏,那種滋味,嚐過一次,不會想再經曆第二次的。二姑娘微微苦笑,也隻有元兒才會一點都不在乎太太的感受,隨口說這種懲罰方式吧?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993693、秘密投的霸王票^_^
————————————————————————————
很多讀者文下都在嫡庶的關係,我這文是架空小白文,不考據,但在開坑的時候,關於嫡庶問題,我也稍微查了一點資料,跟大家分享、討論下,也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八卦八卦(*^__^*)嘻嘻……
我查到的資料是這樣的,整個魏晉南北朝,對姬妾和庶子女都比較嚴苛,不像明清時期,庶子還有繼承權,但在大環境下,南方和北方也有些不同。
北方,如讀者所說的,嫡庶觀念分的很清,《顏氏家訓》上明確指出了,
“是。”外門輪值的丫鬟領著一個才留頭的小廝進來。
那小廝頗為機靈,進來就對蕭氏六姐妹磕頭,口齒伶俐的請安道:“小的給大姑娘、二姑娘……六姑娘請安。”一溜話說下來,中間都不帶喘氣的,這下可把蕭家眾姐妹惹笑了,但轉念想到這人是來報先生病情的,隻能強行把笑意壓下去。
大姑娘示意婆子把他扶起來,關切的問道:“快起來吧,先生現在身體可好?請了大夫來看嗎?”
“迴大姑娘,先生昨天晚上同老爺賞夜梅的時候,不甚著了涼,剛剛請了大夫看過,開了方子,現在先生正在休息呢。”小僮兒說道,“小的剛剛已經迴了老爺、夫人,老爺、夫人都吩咐說,讓先生休息幾天,養好身子再上課。”
小僮兒的話,聽得三姑娘、四姑娘和六姑娘眼底悄悄的浮上喜色,心裏盼著先生休息越久越好,最好以後就別上課了。大姑娘和二姑娘互視了一眼,二姑娘讓丫鬟端來一碟細巧的花式船點,“這個給你當茶吃。”
“小的謝姑娘賞。”那僮兒見那一碟做成各式花朵、小動物形狀的點心,欣喜的朝二姑娘磕了頭,拿出帕子就要把那點心包了。
蕭源見那帕子髒兮兮的,對玉珥低語道:“你去外頭取個小食盒給他裝了。”
“是。”玉珥端起碟子領著小僮兒出去了。
等小僮兒出去後,四姑娘提議道:“大姐、二姐,先生生病了,我們姐妹們也不能隻顧享樂,你們看我們是不是要派幾個丫鬟去看看先生,順便讓廚子做點清淡好克化的吃食過去?”
三姑娘反唇相譏道:“先生在外院,好端端的我們派丫鬟過去幹什麽?還不如找兩個嬤嬤過去呢!再說我們也不知道先生有什麽病症,我們送過去的吃食萬一同藥性相克了呢?”
四姑娘聽得語塞,又不甘被三姑娘堵住,強行反駁道,“那些嬤嬤大字不識一個,去了先生那邊,也是汙了先生的清雅之地,還不如派兩個丫鬟過去,順便把先生的藥方抄來,我們也要照著藥方做些吃食。”說完她扭頭對大姑娘道:“大姐,你說我說的對不對?”她將三姑娘的原話反諷了迴去。
三姑娘暗笑她不動腦子,一句話得罪了一大堆嬤嬤,“我們家的有頭臉的嬤嬤哪個不認字?難道連張藥方都認不全嗎?大姐,你說對不對?”
“這——”大姑娘對三姑娘、四姑娘弄的左右為難,目光求救似地望著二姑娘。
二姑娘麵帶微笑,心下暗惱,“夫人定會先派人去問候先生的,不如我們等夫人的人迴來,問清了情況,在做打算?”
二姑娘的提議兩不偏幫,三姑娘、四姑娘心不甘情不願的附議了二姑娘的提議。
大姑娘鬆了一口氣,忙轉移兩人的注意力,“既然先生的事,要等迴了夫人再說,那我們先讓嬤嬤進來量身吧。”
作者有話要說:撓頭,我似乎人物關係寫的很混亂,也可能是更新不夠,讓大家有點模糊,跟大家解釋下,其實大夫人並不是蕭源的生母,她是填房,蕭源的生母是原配,已經去世了,蕭源有兩個嫡親哥哥,大郎君、三郎君,蕭家目前有四個兒子、六個女兒,四個兒子有兩個是嫡出,六個女兒隻有五姑娘蕭源一個是嫡出,填房大夫人目前並沒有孩子。
蕭家有五個姨娘,分別是二姨娘、三姨娘、四姨娘、五姨娘、六姨娘,並沒有大姨娘,我一直認為,姨娘並沒有大這個稱謂,隻有正室才能稱為大。
4、書房爭吵(下)...
一聽可以做新衣服,大家都來了精神,四姑娘對蕭源道:“五妹,你身上的繡樣真好看,能讓我抄一份繡樣嗎?我也讓人做一件。”
蕭源沒想到四姑娘居然看上自己那件衣服,她略一沉吟,剛想說話,卻不想自己話還沒說,就被四姑娘打斷。
“你不會是想著好東西自己藏私吧?其實也不用藏私,我房裏那幾個蠢笨的丫頭,那裏比得上你房裏那些心靈手巧的丫鬟,繡出來的花就跟活的一樣,這繡樣說不定還要我親自動手繡呢!”她嘴上誇著蕭源的丫鬟,其實是在諷刺蕭源平時橫針不拈,豎線不動。四姑娘心裏暗哼,她肯定是怕自己搶了她的風頭,才不肯把繡樣送出來!
二姑娘在一旁淡淡道:“四妹,那衣服上的花樣,就是五妹給你繡樣,你也不會繡,那是宮廷繡娘自創繡法。”
“你!”四姑娘嘴唇抖了抖,二姑娘她們來冀州也有幾個月了,她第一次聽見一向端莊得體的二姑娘說這麽尖刻的話,偏偏二姑娘臉上依然帶著一副波瀾不驚的笑意,神情真誠,似乎是在真心勸說自己,四姑娘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接口。
蕭源原想給四姑娘留點麵子的,畢竟是個不懂事的小姑娘,也沒必要跟她置氣,卻沒想到她居然這麽給臉不要臉,蕭源不由無語。房裏漸漸
安靜了下來,這次連一向老好人的大姑娘也噤聲不語,不打圓場了。前來量身的仆婦站在一旁,更不敢說話。三姑娘、六姑娘不安的動了動,四姑娘原想迴嘴,但見二姑娘淡淡的一眼掃來,她不由打了一個寒噤,竟不敢說話了。
蕭源見那麽一大堆人站著也不是事,起身對二姑娘說,“二姐,我們先迴去吧。”她可不習慣讓不認識的人給自己量身,更別說在大庭廣眾下讓人量身了,再說她從來不穿外人做的衣服。
一旁量身的仆婦笑道:“五姑娘可是乏了?不如讓老婦伺候您先迴去?”
“不用了,一會我來找嬤嬤就是了。”玉珥不動聲色的攔下了湊上來的仆婦,姑娘從來不穿外人做的衣服,更別說會讓那些粗使仆婦近身給自己量身了。
“哎!哪裏勞煩敢玉珥姐姐,一會老婦過來找玉珥姐姐就是了!”仆婦笑道。
四姑娘見那些仆婦一個個的圍著蕭源打轉,氣得嘴唇都有些哆嗦了,當初姨娘管家的時候,她們是何等的巴結姨娘和自己?大夫人和蕭源她們才來幾天!就開始不把她們母女當迴事了!這些見風使舵的賤奴!各個都該死!
等蕭源和二姑娘走後,三姑娘推了推四姑娘道:“四妹來量衣吧,嬤嬤都等了好一會了,五妹的衣服你做不了,新衣服還是能做的。”
六姑娘仰頭笑道:“四姐隻顧著誇五姐的衣服,都忘了給自己做新衣服了。”
“你們!”四姑娘氣急,卻被她的奶娘牢牢的按住哄道,“我的好姑娘,我們先去量身,過幾天就有新衣服穿了。”
“誰稀罕新衣服!”四姑娘推開奶娘,仰頭對量身的仆婦道,“你們一會來我院子給我量身。”蕭源能做的事,她也能做。
“是。”仆婦們恭敬的應了,且不說其他,五姨娘好歹還有一子傍身呢,四少爺可能這輩子都踏不進江南祖宅,但等大郎君和三郎君都走了,在冀州這一畝三分地上,四郎君說不定還能有點家底,養活他們這些下人綽綽有餘了!
大姑娘望著四姑娘遠去的身影,輕輕一搖頭,眼中隱約有著同情,迴頭對三姑娘、六姑娘道:“我們先量身吧。”
“好。”
蕭源同二姑娘迴了兩人住的院子,兩人進門就見二姑娘的生母三姨娘含笑站在門口。
“姨娘。”蕭源見是三姨娘,欣喜的問,“你什麽時候迴來的?”前段時間老爺身體不好,夫人在菩薩麵前發願,要是老爺身體能好起
來,就去禪恩寺吃上三個月素齋。後來老爺身體果真好起來了,夫人原想去禪恩寺還願,卻被眾人攔住,不讓夫人丟下那麽一大家子人去寺院,後來三姨娘自願代替夫人去還願,夫人就不再堅持自己親自去了。
“我昨晚迴來的,聽說姑娘已經睡下了,就沒打擾姑娘。”三姨娘笑道。三姨娘原是蕭源母親顧紋的陪嫁丫鬟,當年顧紋生下嫡長子後,身體一直不好,湯藥不斷,就給了三姨娘開了臉。這三姨娘從小伺候顧紋,就算生了二郎君和二姑娘,也一樣在顧紋房裏服侍。顧氏去世後,三姨娘每日除了伺候三少爺和五姑娘外,諸事不理,對蕭源照顧尤為精心。
三姨娘知道早上是二姑娘看書學習的時間,也不敢打擾她,伺候蕭源進了暖閣,幫她換了衣服,又給她打水洗臉,端來熱茶細點……見諸事妥帖後才退下了。
蕭源散了小髻,將頭發梳成一條麻花辮,穿了白綾小襖、天青色袴褲,盤膝坐在火炕上,吩咐玉珥把絹花理出來,四個姐妹一人送一匣過去。“二姐,你還要這絹花嗎?”蕭源笑著問二姑娘。
“大家都有了,我戴著有什麽意思?”二姑娘笑著搖頭,元兒估計也不會再戴這款式的絹花了。
“姐姐要是喜歡,等過幾天我畫了花樣,讓人做些冬蘭戴。”蕭源道。
二姑娘笑著點頭。
“靈偃,把我那衣服的繡樣翻出來,給四姑娘送去。”蕭源說道。
二姑娘一怔,蕭源笑道,“她不是說自己會繡嘛?那就讓她試試看好了。”
二姑娘啞然,靈偃在一旁氣不過,嘟嘟噥噥的道:“女紅本就是姑娘打發時間的玩物而已,哪家姑娘會真的整日整夜的做的針線,又不是那些小門小戶的人家!”
以蕭家的地位,蕭源將來嫁的人家,無論是高嫁還是平嫁,想來婆家都不大會在意媳婦的女紅的,畢竟蕭家會陪嫁女紅熟手過去,誰會要求當家大夫人女紅熟練?至於高嫁,那就是入宮為後了,當了皇後就更不需要女紅如何出色了。
“就你會說。”玉珥瞪了她一眼,捧著幾個小匣子過來道:“姑娘,我剛剛還從裏麵翻出幾盒你沒用過的宮花,不如一起送過去?”
蕭源往匣子裏望了一眼,裏麵全是她不喜的鑲珠嵌玉的大堆紗宮花,她望了玉珥一眼,玉珥捧著匣子垂目恭敬的站著。蕭源失笑,有什麽意思?真是小家子氣!“都給她們送去吧。”這也是玉珥的好意,她不讚同,也不會反駁。
“是。”玉珥見姑娘沒反駁,心裏鬆一口氣。
靈偃也跟著玉珥一起退下,出了房門就追上對玉珥道:“我跟你一塊去。”待兩人走出蕭源的院子後,靈偃幸災樂禍道:“我這就給她把繡樣送去,看她能不能做出這麽精致的繡活,哼!”
“瞧你那上不了台麵的樣!”玉珥沒好氣道,“什麽‘你啊’、‘她啊’的!那是姑娘!”
靈偃瞅著她手裏的匣子不以為然道:“我們半斤八兩!不然你怎麽想著送宮花的?”那匣子宮花是自家姑娘新得,照著以往的慣例都是拿來送些不太相熟的外客的,哪裏值得她那麽興師動眾的翻出來,她根本就是想用來刺激四姑娘的。
玉珥笑得溫柔,“我隻是覺得姑娘拿些我們閑時弄的絹花送禮,稍微輕了些,加上這種宮花才夠看,外頭做的絹花再精致,和內造的宮花到底不同。”
“你就裝吧。”靈偃撇嘴,跟著玉珥往其他幾位姑娘房裏送去。
等玉珥和靈偃都走後,二姑娘對蕭源道,“四丫頭就是那性子,你別理她,迴頭我再去說說她。”二姑娘也沒想到四姑娘居然這麽膽大,或者說她不是膽大,而是無知。
蕭源一笑,她挺能理解四姑娘的心情的,爹爹在十幾年前,曾經在冀州當過三年官,四姑娘他們就是那個時候有的,是罕見的龍鳳胎,那時候正好祖母一場大病,龍鳳胎出生後,祖母就開始病愈了,所以祖母誇了四姑娘和四少爺是有福氣的人,加上五姨娘的哥哥又救了爹一命,家裏就認了這兩個孩子,五姨娘也有了一個名分。
但那時候爹並沒有把雙胞胎送迴江南,依然養在了冀州,在冀州任期滿後,就迴京了。那時雙胞胎才出生不久,禁不起舟車勞頓,五姨娘就帶著這對雙胞胎留在了冀州,這麽一留就是十二年,蕭源估計要不是今年年初爹爹再次迴冀州當官,這五姨娘母子三人這輩子都見不到爹了。
爹此次迴冀州,隨行的還有六姨娘母女,之後大夫人又把她和大姐、二姐帶到了冀州,順便把在京城的四姨娘母女也帶過來了。又聽說冀州還有一個五姨娘,就派人把他們母子三人也接來了。四姑娘在來蕭家之前,肯定是唯我獨尊慣了,一下子到了一個新地方,自己地位又一落千丈,也難怪心裏會失衡。
之前四姑娘的一些小舉動,蕭源是懶得計較,古代女子出嫁早,姐妹們之間也處不了幾年了,等她們嫁人後,能不能見麵還是一迴事呢,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能過就過去了。但這不代表
她可以縱容四姑娘一再冒犯自己,不然她在這個家就真的沒話語權了,劉氏(大夫人)或許一直在等自己出手吧……
蕭源暗暗歎了一口氣,多個繼母真煩心,非要試探來、試探去的,“你費這個心思幹嘛?找個嬤嬤去教她些規矩,等學好了再放出來不就行了。”那繡樣就讓她打發被關在院子裏的無聊時間用吧。蕭源偏頭想到,過會讓奶娘去吩咐嬤嬤們對四姑娘客氣點,關幾天就夠了,她不是老巫婆,她們也不是容嬤嬤,更沒興趣當四姑娘的老師,教她如何為人處事。
二姑娘聽到“嬤嬤、放出來”,頓時頭皮一麻,在祖宅的蕭家諸姐妹,除了蕭源外,誰都嚐過關在院子裏,那種滋味,嚐過一次,不會想再經曆第二次的。二姑娘微微苦笑,也隻有元兒才會一點都不在乎太太的感受,隨口說這種懲罰方式吧?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993693、秘密投的霸王票^_^
————————————————————————————
很多讀者文下都在嫡庶的關係,我這文是架空小白文,不考據,但在開坑的時候,關於嫡庶問題,我也稍微查了一點資料,跟大家分享、討論下,也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八卦八卦(*^__^*)嘻嘻……
我查到的資料是這樣的,整個魏晉南北朝,對姬妾和庶子女都比較嚴苛,不像明清時期,庶子還有繼承權,但在大環境下,南方和北方也有些不同。
北方,如讀者所說的,嫡庶觀念分的很清,《顏氏家訓》上明確指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