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的。


    林然微微咧起了嘴,他要是不認識這字畫,問價錢幹什麽。


    邊上一直跟著他的高財旺也咧起了嘴。


    這老板真是好笑,竟然問他老板,鼎鼎有名的古玩小大家認識不認識這幅字畫。


    這不是關公麵前耍大刀嘛。


    林然咧著嘴,臉上微笑著,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點了點頭,“稍微能看出一點,是趙孟頫的作品對吧。”


    趙孟頫這個人物,很多外行人可能沒聽過,或者聽說過也記不住他的名字。


    但這個人其實比他之前說過的李若嬋還要牛逼。


    這人是宋元時期的著名畫家,傳世的作品很多,比如在後世20年的時候,島國東京的一次字畫專項拍賣會上,趙孟頫的一副清明上河圖作品,被賣出了二十四億日元的天價。


    二十四億日元,折合人民幣也要1.3億,可以說的一個無法想象的天文數字了。


    當然,當時拍賣的那副清明上河圖,可不張澤瑞那副上了課本,被譽為華國十大名畫的那副。


    那副是無價之寶,價格根本無法估量。


    趙孟頫的這幅清明上河圖是他自己的作品,在宋元時期,清明上河圖是作為字畫裏麵的一個不小的主題的。


    很多那個時期的畫家都有清明上河圖的作品留存下來。


    當然,林然麵前的這幅也不是趙孟頫能拍出天價的清明上河圖,而是一副仙女飛天圖。


    因為不是趙孟頫擅長的風格,所以和趙孟頫的其他作品肯定是要差一點的。


    但再差,這也是趙孟頫的真跡,是大師手筆,上麵的技藝含量依然是絕大多數人一輩子無法比擬的高度。


    林然看中這字畫,主要是覺得這字畫非常符合北魏館當時宗教氣氛濃厚的社會氛圍,放到北魏館裏正合適。


    不過可惜。


    “沒錯,你倒是看對了,這幅確實是趙孟頫的作品,你如果誠心想要,可以給二十萬拿下。”


    店鋪老板雖然還是沒有搞明白林然到底是不是個內行人,不過還是給出了自己的報價。


    二十萬...


    林然搖搖頭,連還價的興趣都沒有,再還價,也絕對要在十五萬往上。


    這種價格顯然是他接受不了的。


    看來想在這個店鋪撿漏是不現實了,這店鋪的老板也是個眼尖的人,基本上東西是什麽來曆和價值都一清二楚。


    林然也懶得再問其他物件的價值了,估計問了也是白問,這老板對物價的價值一清二楚,根本就不會給他撿漏的機會。


    他搖搖頭,就要離開。


    不過腳步剛走到門口,他腳下突然一頓,在靠近店鋪門臉的牆壁上,發現了一副壁畫作品。


    因為這幅壁畫作品是通過揭取技術取下來的壁畫,和店鋪本來的牆壁風格非常接近,所以他之前都沒有注意到。


    現在這走進一一看,他吃驚的發現,這幅作品打眼看上去似乎還是件精品的樣子。


    壁畫揭取,就是指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把畫在牆壁上的話拓印保存下來的手段。


    揭取壁畫一般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隻揭取顏料層,這種方法就是用化學膠水進行刷膠,然後把壁畫的整個顏料層揭取到畫布上的做法。


    這種做法很容易想到珍貴的壁畫作品,所以一般都是沒辦法之下的辦法。


    壁畫揭取的第二種,就是連帶著地仗層一起揭取下來。


    地仗層是壁畫研究裏麵的術語,是說的壁畫顏料附著之下的那層。


    壁畫基本上都是由三個部分組成,首先是壁畫的支撐結構,也就是牆壁或岩壁。


    然後是地仗層,也叫做基礎層、灰泥層。


    最後就是顏料層了,這個就是作畫的那一層。


    顏料層揭取,因為隻對表麵上那薄薄的一層動手,所以很容易損壞作品,就是沒損壞,也非常容易因為技術手段的不到位,給揭取下來的作品帶來損傷。


    而連帶著地仗層一起揭取,那就要比隻是單單揭取顏料層要好得多了。


    這種揭取的方法,隻要動手的人技術到位,一般都能較為完整的把壁畫作品保存下來,對壁畫的損傷也很小。


    當然,最後還有一種完全沒有損傷的方法。


    那就是連同壁畫的支撐結構,也就是牆壁,一整塊的揭取下來,這種方法,基本上完全不會傷到壁畫的主體部分。


    一般在考古學界,都是從整體結構的揭取開始考慮的,隻要整體結構揭取不下來,才會考慮揭取地仗層。


    萬一地仗層也弄不下來,或者根本就沒有地仗層,那就會考慮最後一步揭取顏料層了。


    林然眼前的這幅作品,就是用的第二種方法,揭取的地仗層。


    所以保存的較為完好,基本上沒有什麽損傷。


    林然看著這幅壁畫作品,剛開始還沒有太過重視,以為隻是平常的一副精品壁畫作品。


    但越看,他的臉色越凝重了起來。


    到最後,已經完全變得驚愕了。


    唐代的彩繪捧罐男裝仕女壁畫?


    這不是後世西安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嘛!?


    林然驚呆了,他已經認出來了,他眼前的這幅作品,明明就是後世展覽在西安博物館的一件鎮館之寶。


    這東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裏的陪葬品。


    昭陵的鼎鼎大名,基本上行內人就沒有不知道的。


    杜甫有句詩,“靈寢盤空曲,熊罷守翠微。再窺鬆柏路,還見五雲飛。”


    說的就是昭陵裏麵的景象。


    作為曆朝曆代的皇帝墓穴裏麵的典型,昭陵一直都有著非常大的名氣,再加上唐太宗李世民在華國曆史上的地位,所以昭陵裏的東西,從來都是國寶一級的物品。


    這幅壁畫,更是昭陵裏麵的精品之作,是當時的皇宮工匠,召集了全國的匠人大師一起完成的作品,在壁畫物件裏麵,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


    而就是這樣一件珍貴的壁畫作品,林然竟然在燕子塢的這樣一間小店裏看到了。


    而且看這幅壁畫的擺放位置,也明顯沒怎麽受重視,所以林然如何能不震驚。


    後世西安國博館是什麽時候得到的這幅作品的?


    林然皺著眉頭,仔細思索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八零:從撿漏到古玩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愛吃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愛吃西瓜並收藏重生八零:從撿漏到古玩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