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明末德化窯袖手觀音
重生八零:從撿漏到古玩大亨 作者:我愛吃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吊眼老攤主臉上的譏諷瞬間僵住。
其他攤主們也一臉愕然,不可思議的看著林然腳下碎成一地的白釉觀音像。
“你在幹什麽!?”
吊眼老攤主難以置信的驚唿道。
這人是什麽意思?
這可是他花一百二的大價錢買的東西啊,就這樣摔在地上?
這個年代的一百二十塊錢,都夠一個三口之家用上半年之久了。
就這樣給直接摔了?
吊眼老攤主雖然也知道這東西根本就不值這一百二十塊,但這好歹也是真金白銀買過來的,就算是不值錢,這樣直接就摔碎,難道他不心疼嗎?
林然當然不心疼,這種假貨他要來根本沒有絲毫作用,總不能轉賣給他人,和這老攤主一樣坑人錢吧。
不賣掉,當擺件也實在是格調太低,用這種垃圾貨當擺件,林然丟不起那個人。
就是當成工藝品賣,也差一個檔次。
所以這東西對他來說摔碎最方便,拿著還累手。
反正他買這個東西,本來就不是衝著這個假貨去的。
但其他攤主顯然理解不了他,田蠻子更是懷疑他是不是腦子出了什麽問題了,“聽你剛剛的話,你似乎知道這東西是假東西?那你為什麽要買?”
這一百多,知道是假的還買?錢多的燒手?
林然咧嘴一笑,“誰告訴你們我一百二是買的這東西?”
這話,無疑又是讓眾人一愣,完全被林然搞糊塗了,不明白林然到底是在說什麽。
倒是田蠻子,因為對林然的偏見稍微少點,所以腦筋轉得快,他聽到林然的話後,開始也是茫然的樣子,但馬上,他似乎想起來什麽的樣子,渾身一震。
他眼神難以置信的看著林然手上的另外一尊白釉袖手觀音像。
林然感受到他的目光,嘴角彎起的弧度更大,他心情愉悅的點點頭,“沒錯,我一百二是用來買這尊觀音像的。”
他舉起手上的袖手觀音像,“這是一尊明末清初事情的德化窯袖手觀音像,不但品相極好,而且做工極佳,我如果沒看錯的話,這應該是著名的明代德化窯瓷塑大師何朝宗的作品。”
之前畢竟沒上手,林然隻看出了這東西是清早期的德化窯袖手觀音像,是絕對的真東西。
等真正上手後,他又驚喜的發現,這東西竟然還是何朝宗大師的作品。
這袖手觀音的底座上,有一個何朝宗大師的私人印章。
何朝宗認識的人可能不多,不過研究德化窯的業內人士,基本上都會聽說過這個名字,這人是明末清初事情極有名的一個德化窯瓷塑大師。
可以說,明代眾多德化瓷塑大師中,這個何朝宗都是最有名氣的。
甚至到了後來明朝滅亡,清朝建立的時候,何朝宗也非常受追捧。
清朝乾隆時期的《晉江縣誌?鄉土》上還有記載:“有何朝宗者,善製陶像,人爭寶之。”
由此就可以看出,何朝宗哪怕是在當時也是極負盛名,他的作品人人都當寶貝爭奪。
原來林然對這件德化窯袖手關鍵的估價大概是兩千左右的,不過有了何朝宗大師名氣的加持,他估計這價錢再翻上一番是完全沒問題的。
這個東西可以說是非常的適合他用作工藝品的模板了。
撿漏這種大漏,林然當然心情很愉悅。
不過其他人,卻顯然不相信他的話。
吊眼老攤主甚至直接笑出了聲,“哈哈,小子,你也太喜歡做白日夢了吧,還德化窯袖手觀音,還何朝宗大師作品。這東西我也不瞞你,這就是個現代工藝品而已,估計幾年的年頭都沒有,更別說明末清初了。”
其他攤主也紛紛搖著頭,覺得林然實在是太異想天開了。
“小夥子,你看錯了,這東西這麽新,一看就是新做出來的假東西而已,哪裏可能是明代的東西。”
“明末到現在差不多快四百年時間了,四百多年前的東西,傳到現在,這麽可能品相好成這樣,一點痕跡都沒有,就像剛出廠的東西而已。”
“估計又是一個看了點書本,就幻想著自己隨隨便便就能撿漏的小年輕了。”
其他攤主完全把林然當成了看了點書,然後就幻想著自己能隨便撿漏,碰到件東西就當成真東西的小孩子了。
壯碩攤主田蠻子雖然心裏隱隱覺得林然似乎不想是個那種眼高手低的毛頭小子,但他心裏,也實在是不相信林然的話。
畢竟這一件明末清初時期的德化窯觀音,還是大師作品,怎麽可能會出現在他們這種小攤子上,還是在老馮頭這個公認的騙子的攤子上。
這怎麽想都不太可能的事情。
但麵對他們的不信任,林然隻是咧咧嘴,撿了個大漏,心情愉悅的他現在也不介意給這些人科普一下鑒定德化窯的知識。
他舉起手上的德化窯袖手觀音像,侃侃而談。
“看德化窯瓷器,一看胎土,德化窯瓷器的瓷土含鐵量低,可塑性強。胎土淘煉精細,胎質致密,潔白無雜質。”
“而這件觀音像,就非常完美的符合胎質致密,潔白無雜質的特點。”
“二看釉麵,德化窯白瓷的釉麵向來有“象牙白”、“豬油白”的美名。在古代,西洋各國更是把德化窯直接稱之為“中國白”和“鵝絨白”,從這些稱唿上,就能看出德化窯白瓷的特點。真正的德化窯白瓷其實非常好鑒定,隻要放到光源下麵照一下就行了。”
林然舉起手上的袖手觀音像,迎著陽光展示給眾人,“注意看這觀音的釉色,這種白中隱隱帶著粉紅或者牙黃色的,就是德化窯白瓷最突出的特點。”
“第三看造型,明末清初時期的德化窯瓷器造型,大多都造型優美,麵部神態安詳,而這尊觀音像就完美符合這點。”
“低首垂目,麵形長圓,飽滿豐潤,神情慈祥,一種俯瞰塵世眾生的高潔感。發髻高束,中間插著如意形頭飾,身披長裙,風帽自然遮住發髻,胸前飾有蓮花形瓔珞珠佩。雙手隱於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衣紋自然,透過垂拂流轉的衣褶,隱露出觀音的肢體形態。”
“這些造型,全是典型的明末清初事情的德化窯瓷器造型,而且一看就是大師作品。”
其他攤主們也一臉愕然,不可思議的看著林然腳下碎成一地的白釉觀音像。
“你在幹什麽!?”
吊眼老攤主難以置信的驚唿道。
這人是什麽意思?
這可是他花一百二的大價錢買的東西啊,就這樣摔在地上?
這個年代的一百二十塊錢,都夠一個三口之家用上半年之久了。
就這樣給直接摔了?
吊眼老攤主雖然也知道這東西根本就不值這一百二十塊,但這好歹也是真金白銀買過來的,就算是不值錢,這樣直接就摔碎,難道他不心疼嗎?
林然當然不心疼,這種假貨他要來根本沒有絲毫作用,總不能轉賣給他人,和這老攤主一樣坑人錢吧。
不賣掉,當擺件也實在是格調太低,用這種垃圾貨當擺件,林然丟不起那個人。
就是當成工藝品賣,也差一個檔次。
所以這東西對他來說摔碎最方便,拿著還累手。
反正他買這個東西,本來就不是衝著這個假貨去的。
但其他攤主顯然理解不了他,田蠻子更是懷疑他是不是腦子出了什麽問題了,“聽你剛剛的話,你似乎知道這東西是假東西?那你為什麽要買?”
這一百多,知道是假的還買?錢多的燒手?
林然咧嘴一笑,“誰告訴你們我一百二是買的這東西?”
這話,無疑又是讓眾人一愣,完全被林然搞糊塗了,不明白林然到底是在說什麽。
倒是田蠻子,因為對林然的偏見稍微少點,所以腦筋轉得快,他聽到林然的話後,開始也是茫然的樣子,但馬上,他似乎想起來什麽的樣子,渾身一震。
他眼神難以置信的看著林然手上的另外一尊白釉袖手觀音像。
林然感受到他的目光,嘴角彎起的弧度更大,他心情愉悅的點點頭,“沒錯,我一百二是用來買這尊觀音像的。”
他舉起手上的袖手觀音像,“這是一尊明末清初事情的德化窯袖手觀音像,不但品相極好,而且做工極佳,我如果沒看錯的話,這應該是著名的明代德化窯瓷塑大師何朝宗的作品。”
之前畢竟沒上手,林然隻看出了這東西是清早期的德化窯袖手觀音像,是絕對的真東西。
等真正上手後,他又驚喜的發現,這東西竟然還是何朝宗大師的作品。
這袖手觀音的底座上,有一個何朝宗大師的私人印章。
何朝宗認識的人可能不多,不過研究德化窯的業內人士,基本上都會聽說過這個名字,這人是明末清初事情極有名的一個德化窯瓷塑大師。
可以說,明代眾多德化瓷塑大師中,這個何朝宗都是最有名氣的。
甚至到了後來明朝滅亡,清朝建立的時候,何朝宗也非常受追捧。
清朝乾隆時期的《晉江縣誌?鄉土》上還有記載:“有何朝宗者,善製陶像,人爭寶之。”
由此就可以看出,何朝宗哪怕是在當時也是極負盛名,他的作品人人都當寶貝爭奪。
原來林然對這件德化窯袖手關鍵的估價大概是兩千左右的,不過有了何朝宗大師名氣的加持,他估計這價錢再翻上一番是完全沒問題的。
這個東西可以說是非常的適合他用作工藝品的模板了。
撿漏這種大漏,林然當然心情很愉悅。
不過其他人,卻顯然不相信他的話。
吊眼老攤主甚至直接笑出了聲,“哈哈,小子,你也太喜歡做白日夢了吧,還德化窯袖手觀音,還何朝宗大師作品。這東西我也不瞞你,這就是個現代工藝品而已,估計幾年的年頭都沒有,更別說明末清初了。”
其他攤主也紛紛搖著頭,覺得林然實在是太異想天開了。
“小夥子,你看錯了,這東西這麽新,一看就是新做出來的假東西而已,哪裏可能是明代的東西。”
“明末到現在差不多快四百年時間了,四百多年前的東西,傳到現在,這麽可能品相好成這樣,一點痕跡都沒有,就像剛出廠的東西而已。”
“估計又是一個看了點書本,就幻想著自己隨隨便便就能撿漏的小年輕了。”
其他攤主完全把林然當成了看了點書,然後就幻想著自己能隨便撿漏,碰到件東西就當成真東西的小孩子了。
壯碩攤主田蠻子雖然心裏隱隱覺得林然似乎不想是個那種眼高手低的毛頭小子,但他心裏,也實在是不相信林然的話。
畢竟這一件明末清初時期的德化窯觀音,還是大師作品,怎麽可能會出現在他們這種小攤子上,還是在老馮頭這個公認的騙子的攤子上。
這怎麽想都不太可能的事情。
但麵對他們的不信任,林然隻是咧咧嘴,撿了個大漏,心情愉悅的他現在也不介意給這些人科普一下鑒定德化窯的知識。
他舉起手上的德化窯袖手觀音像,侃侃而談。
“看德化窯瓷器,一看胎土,德化窯瓷器的瓷土含鐵量低,可塑性強。胎土淘煉精細,胎質致密,潔白無雜質。”
“而這件觀音像,就非常完美的符合胎質致密,潔白無雜質的特點。”
“二看釉麵,德化窯白瓷的釉麵向來有“象牙白”、“豬油白”的美名。在古代,西洋各國更是把德化窯直接稱之為“中國白”和“鵝絨白”,從這些稱唿上,就能看出德化窯白瓷的特點。真正的德化窯白瓷其實非常好鑒定,隻要放到光源下麵照一下就行了。”
林然舉起手上的袖手觀音像,迎著陽光展示給眾人,“注意看這觀音的釉色,這種白中隱隱帶著粉紅或者牙黃色的,就是德化窯白瓷最突出的特點。”
“第三看造型,明末清初時期的德化窯瓷器造型,大多都造型優美,麵部神態安詳,而這尊觀音像就完美符合這點。”
“低首垂目,麵形長圓,飽滿豐潤,神情慈祥,一種俯瞰塵世眾生的高潔感。發髻高束,中間插著如意形頭飾,身披長裙,風帽自然遮住發髻,胸前飾有蓮花形瓔珞珠佩。雙手隱於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衣紋自然,透過垂拂流轉的衣褶,隱露出觀音的肢體形態。”
“這些造型,全是典型的明末清初事情的德化窯瓷器造型,而且一看就是大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