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板也沒客氣,關係好歸關係好,生意這種東西可不能馬虎。


    不然出了什麽事情,反而會弄的雙方都難堪。


    他叫學徒去裏間拿來鑒定工具。


    一個大箱子,裏麵各種專業的道具都有。


    工具準備好,他鄭重其事的拿起一枚銅錢,開始仔細辨別,一邊辨別,一邊也開口向邊上的學徒講解著。


    “我之前教過你,分辨銅錢真假的第一步是什麽還記得嗎?”


    “記得!”


    學徒乖乖的點頭,“第一是看材質。”


    典當行老板點點頭,“沒錯,鑒別銅錢,最首先的,就是要分清錢幣所用的材質。青銅、白銅、紅銅、黃銅,各個朝代都有各個朝代特有的材質,很多低仿品在材質關就會露出馬腳。”


    “比如明代嘉靖以前,鑄錢材質一般都是青銅,再配上少量的白銅。而紅銅鑄幣遼代用的比較多。”


    “黃銅從明代嘉靖才開始用,如果發現你明代嘉靖之前的錢,用的是黃銅,那基本上就可以判斷是假的了。”


    林然點點頭,確實,看材質是銅錢鑒定最基礎最入門的關卡。


    很多低仿品,為了節約成本,根本就不會那麽追究原品用的是什麽材質。


    這種低仿品,在懂行人的眼裏簡直是錯漏百出。


    但偏偏就是這種,每年還是有不少人被騙。


    典當漢行老板以手上的大義通寶舉例,“比如這枚大義通寶,就是很明顯的青銅材質,這就符合了元末明初普遍用青銅鑄幣的習慣。”


    “古錢鑒定第二個,就是聽聲音。”


    “古錢因為曆史久遠,大多都已經被鈣化,鈣化以後,錢幣的聲音就不再會是金屬的原聲,而會變成一種沉悶的聲音。而且年代越久,聲音就會越小,越悶。”


    楊老板拿出一小支專門鑒定的小錘子,輕輕的碰了碰手上的大義通寶。


    “砰砰~”


    非常沉悶的聲音,如果閉上眼睛聽,完全聽不出這是敲擊青銅後的聲音。


    楊老板點點頭,“這個聲音就很正,如果你發現那種敲擊之後,聲音很高很亮的,那毫無疑問,就是新幣做舊後的產物。”


    鏽跡可以做,但鈣化,卻短時間內根本做不出來。


    典當行老板半輩子,遇到過不知道多少,那種怎麽看都怎麽像真東西的古錢,最後一敲,聲音特別亮。


    “第三個,就是聞。”


    “聞錢幣的味道。”


    典當行老板把銅錢貼到自己鼻子上,深深的一嗅。


    “銅這種金屬,是有種很明顯的銅腥味的,但這種銅腥味,會隨著錢幣的放置時間和氧化而慢慢變淡。”


    “那種上千年,甚至是兩三千年的銅錢,你如果嗅覺不夠的話,甚至都聞不到銅腥味。”


    “但反過來,如果一枚錢,明明上麵寫的是開元通寶,宋元通寶之類的,銅腥味卻特別重,那這也是作假的產物。”


    “這枚錢味道就很淡,符合它的時間。”


    典當行老板把銅錢遞到學徒鼻子邊,示意他聞一下。


    學徒好奇的聞了聞,然後果然發現沒什麽銅腥味。


    “古錢鑒定,第四個就是舔。”


    “用舌頭舔一下銅錢。”


    “現在銅錢作鏽或者做包漿,多多少少都會用到一些化學原料,這種化學用品有很明顯的味道。”


    “如果不用化學做舊,用土法,味道倒是會淡一點,但多多少少也有。”


    “你如果舔一下,發現有苦味、酸味、或者澀味,那基本上就可以判斷是人工做舊,真正上了年頭的古錢,上麵是一點味道都沒有的。”


    典當行老板把大義通寶伸到學徒嘴邊,“舔一下。”


    “啊?”


    學徒懵了一下。


    典當行老板不高興的皺起眉頭,“啊什麽啊,不親身實踐,你哪能提高?”


    學徒一想,好像也對,他還真以為楊老板是在為他考慮。


    他高高興興的舔了一口,然後驚奇道:“是真的什麽味道都沒有誒,連金屬的味道都沒。”


    “當然沒有,那些早就被鈣化和氧化掉了。”楊老板一副在旁邊教導的模樣。


    旁邊看著的林然心中好笑。


    這楊老哥根本就是不想自己舔吧,還擺出這幅為人好的樣子。


    其實別說楊老板了,他也不喜歡舔錢。


    畢竟要知道,古玩作假做舊的方法可千奇百怪,這舔一口,鬼知道會不會把什麽化學試劑吃到肚子裏。


    要是土法做舊那就更倒黴了。


    把要做舊的物件賣糞坑,可從來都是古玩作假的一大神方。


    “上麵四點都沒問題,基本上就能說明,這錢是貨真價實的真錢了。”


    楊老板開口道。


    這些方法都是古玩業者們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好方法。


    很多作假的錢幣,一關兩關或許能過,但很少真的有仿品能做到天衣無縫,一點瑕疵都沒有。


    畢竟假的東西真不了。


    “不過以上隻是判斷材質有沒有問題,接下來還要從個人的經驗來判斷。”


    “從錢幣的形製,花紋,樣式,各個方麵做出自己的判斷。”


    說道這個,楊老板下意識的看了眼林然。


    個人經驗是真正的比拚功力的環節。


    上麵那些方法,基本上學個幾年的人多多少少都能懂一點。


    但為什麽他們還是容易買到假貨呢?


    這就是個人功力的不同。


    功力深的,比如林然,真的手不用上,單從以前的經驗上,他都能判斷出一枚錢到底是真是假。


    功力高深的人,除了上麵那些主流的鑒定方法之外,還會因為長久的經驗總結出一些自己小竅門。


    這些才是貨真價實的東西。


    比如林然,除了上麵四種方法之外,他隨隨便便還能舉出十來個鑒定的竅門。


    比如看鏽色,各種材質和時代的不同,甚至出土地點的不同,都會造成錢幣上鏽色的差異。


    又比如用水煮一下,假的痕跡很容易會因為水煮發生變化。


    又或者用針紮銅錢上的鏽跡,真鏽比較硬,是很難紮進去的,假鏽軟,用針紮能輕輕的刺進鏽裏。


    各種各樣的方法,不勝枚舉。


    楊老板顯然也有自己的方法。


    他又拿著銅錢觀察了一陣,然後露出了笑容。


    “林老弟這枚大義通寶我收了,是真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八零:從撿漏到古玩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愛吃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愛吃西瓜並收藏重生八零:從撿漏到古玩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