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發現了一枚過得去的銅錢。


    林然更興奮了,繼續努力清洗著盆裏的一大堆銅錢。


    本來隻是圖個練手的樂趣,沒想到竟然還算是撿了個小漏。


    花了大概兩三個小時,他總算把所有的錢幣都清洗好。


    各式各樣的銅錢擺了滿滿的一桌。


    各個朝代的都有。


    其中以清代的和宋代的最多。


    足有上百枚。


    但這些大多都是那種存世量極大的銅錢,基本上就拿著玩玩,沒有什麽收藏價值。


    但也有一些年份特殊的,是有些價值的。


    就比如他剛剛發現的那枚“嘉慶萬年背子孫千億”銅錢。


    又比如一枚“鹹豐通寶背寶浙”銅錢。


    這枚和嘉慶萬年差不多,品相也還可以,放在後世大概能賣個一萬五左右,放到現在,也能有個二三十。


    其實更珍惜的也不是沒有。


    比如一枚“開元通寶光背”。


    作為開元盛世期間鑄造的銅錢,這枚放在後世絕對能有個小二十萬,要是競爭激烈點,甚至能達到三十萬左右。


    放現在也至少也有個小百元。


    但可惜,這枚錢的品相太差了,基本上整枚錢都被鏽跡給糊住了,也就是林然功力高,才能從那些模糊的字跡上看出這是開元通寶。


    要換成別人,根本看都看不出。


    像這種,基本上就沒有交易價值了。


    林然心中惋惜的搖搖頭。


    他把清洗好的銅錢清點了一遍。


    除去那些沒有交易價值的外,總共還有三十多枚能賣的。


    其中清朝的十六枚,宋朝的七枚,唐朝的三枚,明代的兩枚,其他朝代的六枚。


    這些都是能賣的,並且有人收的。


    不過大多都是三塊四塊,最多不超過十塊的。


    超過十塊的,也大多是“鹹豐通寶背寶浙”“嘉慶萬年背福壽”這種級別。


    十來塊,二三十塊。


    但也有幾枚,能稍微賣點高價。


    比如兩枚品相還可以的“洪武通寶折三背濟”銅錢。


    洪武通寶的這錢的年份和正麵前文,背濟說的是這枚錢的背麵寫的是濟字。


    至於折三,說的就這個銅錢的價值了,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麵值。


    不過和現代完全靠信用發行,麵值差異可以很大的現代貨幣不同。


    古時候的錢幣,主要還是靠錢幣本身的金屬價值。


    一枚錢幣,決定鑄造的時候,會有一個標準的形製。


    這個就是最標準的一枚銅板。


    就比如他手上的洪武通寶,標準的一枚大概2.5厘米左右,重量3到4克。


    雖然一枚3到4克不算重,但多了之後,比如一貫,大概一千枚,也有七八斤重了,這種顯然很不方便。


    所以古人就發明了折二折三,甚至是折十的說法。


    折三錢,就是一枚當普通的三枚用。


    這種錢會比普通的稍微大點,重量也要重點,但也達不到普通三倍的程度。


    就是用這種方法,古人大幅度的減輕了銅錢的重量。


    這兩枚“洪武通寶折三背濟”,放到後世大概要十來萬一枚,放到現在,可能會因為市場不同,有所差異。


    但林然估計,也至少能賣個三四十。


    要上碰上懂行的,還能更高點。


    不過三四十還是最高的。


    林然手上,這些錢幣裏麵,他估計價格最高的是一枚,“大義通寶”。


    大義是元朝末年的時候,著名的起義將領,陳友諒下令鑄造的錢幣。


    當時陳友諒殺了頭目徐壽輝,在湖北武昌稱帝,國號的“漢”,年號就是大義。


    因為陳友諒之後失敗被殺了,這枚錢存量不多,算是滿稀少的。


    所以價值也高,林然估計,如果是在後世的話,至少可以賣到三十萬。


    而且在八零年代,市場上也蠻喜歡收藏這個時期的錢幣的,價格也稍高。


    如果是品相好的錢,林然估計,至少可以賣到兩百左右。


    但可惜。


    “唉,痕跡太重了,鏽跡根本完全除不掉啊。”


    林然歎口氣,這枚錢的半邊都被鏽跡給糊住了,而且剛好是有錢文的那一麵。


    所以價格立馬要打個對折。


    碰上囉嗦的,可能對著別人都不會想要。


    想要穩穩的出手,估計價格得降到八十左右。


    “算了,這次的也算大有收獲了。”


    林然歎息的同時,心中興奮。


    這些錢絕對是意外之喜,他根本沒想到這些錢也能值錢的。


    按照他自己的估值,這麽多錢,少說也要三百多。


    碰上懂行或者喜歡的收藏家,價格還能往上提點。


    而他買來多少錢?


    才兩塊!


    兩塊翻了一兩百倍!


    雖然算不上大漏,但也絕對是個不小的驚喜了。


    “看來自己重活一世,運氣好像也變好了啊。”


    林然心中暗爽,這種別人都不知道價值,他買迴來修整修整,就能翻一兩百倍的感覺也太爽了。


    其實主要還是當下的古玩界不算太火熱,玩的人不算太多。


    當然,對於個人來說可能是不少,但相對於後世來說,實在是不夠看了。


    畢竟這可是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很多普通人甚至都需要為不餓肚子而發愁,社會上的風氣也還沒開放。


    事實上能有這麽大的規模,都已經讓林然很驚訝了。


    不過想想也是,古董這種東西,是個人都懂他的價值,不管是什麽時候,哪怕是戰亂時期,也總會少不了一些有前瞻目光的人。


    特別是現在,明眼人都看出來了,華國氛圍正在越來越開放,市場越來越火熱,反應到古玩市場裏,有這種規模也就不稀奇了。


    林然雖然前世沒有親身經曆過,不過後來從各種書籍和資料裏,他也知道了,華國的古玩市場就是從這個年代開始騰飛的。


    就從馬上要到來的三星堆考古發現開始,古董收藏界瞬間都變得火熱起來。


    舉世矚目的三星堆考古,算是狠狠的在古玩市場後麵助推了一大把。


    吸引了很多人加入收藏的行列。


    不過畢竟現在還沒有火熱起來,所以撿漏的機會才會相對的多一點。


    不過,打鐵還要自身硬,主要還是林然的功力夠,他功力要是不夠,有寶貝放在麵前估計也發現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八零:從撿漏到古玩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愛吃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愛吃西瓜並收藏重生八零:從撿漏到古玩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