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空無一人,枯葉滿地,瑟風陣陣,宛如一座死城。


    不過半個月的光景,迢南便成了這般模樣,光熙感慨萬千,驀然無語。


    走過了幾條主街,光熙在樊花路上看到了一群癱坐在地上的百姓,衣衫襤褸,狼狽不堪。


    看到光熙那一瞬間,所有人怔住了,在這片血雨腥風的苦難土地上,眼前這個氣度非凡錦衣華服的俊秀少年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光熙麵色平靜的走到他們麵前,掃視一周,緩緩說道:“饑荒已久民不聊生,此是天災而非人禍,衙門一定會賑濟災荒,給大家一個交代。”


    “你是誰?”前麵的人問道。


    “我是誰並不重要,但是我保證可以讓災荒緩解,不再讓大家餓肚子。”光熙說道。


    “你拿什麽保證?你肯定也是和程軒那狗官是一夥兒的,休想再蒙騙我們!”幾個人憤憤道。


    “休得無禮!”小馬見百姓們情緒激動,急忙將光熙擋在身後。


    這時他們才注意到光熙身邊的小馬,原來還有一個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如今這般拚命,與程軒,與你們自己,都是沒有好下場的。所以,請你們冷靜些,才能解決問題。”光熙緩緩說道。


    “先迴去吧,明天你們繼續去粥鋪,我保證會有白饅頭和大米。”光熙見他們麵色猶豫,又說道。


    聽到“白饅頭和大米”,眾人不覺咽了咽口水,那是多久沒有吃過的美味。


    光熙衝他們點了個頭,轉身離開,眾人看著光熙的背影,雖有疑惑,卻也莫名心安了些。


    ……


    ……


    程軒見光熙好好的迴來了,有些訝異。


    “都退下吧。”光熙對圍在門口的黑衣武士們說道。


    “三皇子,您沒事吧,那幫刁民沒有為難您吧?”


    光熙沒有迴答程軒的話,看著其他人退下,才緩緩開口:“程縣令,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為何造成今日的局麵,程縣令心裏自然是有數的,百姓要的不過是最基本的溫飽而已,你又何以如此?我已允諾百姓,明日粥鋪會有白饅頭和大米供應,衙門府庫應當是有這些糧食的。”


    程軒挪了挪嘴唇,為難道:“隻是三皇子,若是順了這幫刁民的意願,那衙門的官威何在?他們嚐到了甜頭,往後一有什麽不順他們的願便要造反,那整個迢南不就亂了!”


    光熙冷笑道:“官何以威?不在聲勢而在民心。民心向之,官威自立;民心背之,官威難存。這個道理,難道程縣令不懂嗎?”


    程軒暗自歎了口氣,這筆錢他實在不想拿出來,可事到如今,再也沒別的法子了,先平息了眼前的紛亂,以後再做打算也不遲。想到這裏,程軒說道:“三皇子說的是,下官這就去辦。”


    光熙點了點頭,徑自向院裏走去。


    唐宛如站在門口,麵色焦灼,見到光熙迴來,臉色才放鬆下來。


    “三皇子,您迴來了。”


    光熙看了唐宛如一眼,點了點頭,便推門進屋了。


    唐宛如為光熙倒了一杯清茶,想問些什麽,見光熙並沒有開口的意思,隻好作罷。


    光熙將茶水飲盡,喉嚨卻依舊幹澀,隱隱發疼。


    他走到書桌前,拿起毛筆想寫點什麽,卻遲遲不能落筆,微歎一聲,頹然坐下。


    唐宛如靜靜坐在一旁,看著光熙疲倦的臉色,有些心疼。她能夠明白他流落異鄉的苦楚,也隱約知道在遙遠的京都住著一位讓光熙放在心上的姑娘,那姑娘的名字叫穆簫簫,唐宛如聽光熙在夢裏喚過多次。


    不是沒有心酸,可這醋唐宛如知道自己根本沒有資格吃。光熙來迢南已經有些日子了,可是待她一直不冷不熱,況且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光熙也從未有過越矩之舉。


    唐宛如知道光熙並非凡人,有這樣好的定性,可唐宛如對自己的樣貌還是有幾分自信的,光熙既能冷漠至此,那是心裏沒有她半分地位。


    唐宛如覺得難受,不免對那個叫穆簫簫的女子生出幾分妒忌,又覺得自己不該如此,矛盾糾結,倒成了一樁心事。


    ……


    ……


    次日,災民們互相攙扶著來到粥鋪,看到大鍋裏白花花,熱騰騰的大饅頭和大米飯,生怕自己餓花了眼,揉了揉眼睛,才猶豫著上前狼吞虎咽起來。


    小馬在一旁看著,讓捕快維持秩序,又對災民說道:“大家慢慢吃,別噎著了,吃點饅頭喝點粥呀!”


    沒人顧得上聽小馬的話,除了拚命往嘴裏塞食物,再無其他動作。


    過了許久,所有食物都被一掃而盡,災民們才滿足得打著飽嗝在路旁坐下。


    “那位公子果然沒有騙我們!”


    “是呀是呀,真的是大好人!”


    “咱們還是要聽他的,不能再鬧了。”


    “隻要能吃飽肚子,誰會鬧,不就想過點安生日子。”


    小馬聽他們七嘴八舌的說著,等他們停下來,才開口道:“衙門已經在想法子,填飽大家肚子是要務,下來便是恢複農耕,衙門會給每家每戶經濟補貼,相信過不了多久,迢南便能恢複以往的生機。還希望大家積極配合,萬不能再生出事端來。”


    災民們一致點頭,對這絕望的生活又生出些期盼來。


    ……


    ……


    動亂總算平息了,程軒好不容易鬆了一口氣,可又聽說光熙的籌劃,要衙門出銀子作補貼,程軒很不樂意,遲遲不表態。


    在程軒看來,這次已經是“大出血”,再從衙門出銀子,那他的損失實在太大。迢南這窮地方,本就難得斂財,若是一再支出,這幾年縣太爺不就白做了。


    光熙自然明白程軒在打什麽算盤,旁敲側擊的說了些話給他聽,程軒明白了光熙是知道一些自己的事情的,但他不確定光熙到底知道多少,左右思慮之下最終還是妥協,按照光熙的意思去辦了。


    事情進行的很順利,饑荒也在慢慢緩解,但是程軒對光熙的不滿卻越積攢越多,因為光熙插手衙門的事情越來越多,已經對他的利益產生了不小的威脅。


    且不論光熙這流放之身有多大的價值,若是自己這點權力都被架空,那將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程軒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簫聲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夏未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夏未央並收藏簫聲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