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16日,塞班島日軍聯合指揮部。
日軍中太平洋方麵艦隊司令兼第十四航空艦隊司令南雲忠一中將、艦隊參謀長矢野英雄少將,第43師團師團長齋藤義次中將,陸軍第31軍參謀長井桁敬治少將、南洋廳北部支廳長辻正保海軍大佐等日軍高級將領正在作戰室裏,神情緊繃的商議當前戰事。
塞班島在19世紀之前被西班牙統治。
1899年美西戰爭後,美國隻是購買占領了關島,對塞班島等島嶼並沒有興趣。
西班牙已經無力維持太平洋上的島嶼,轉手將塞班島賣給了德國。
一戰德國戰敗後,塞班島又被日本托管,卻並不屬於日本領土。
從此時開始,日本向塞班島大量移民!
19世紀30年代開始,日本認為太平洋戰爭很可能爆發,開始在塞班島大量修築防禦工事,駐軍3萬人之眾。
由此在10年時間內,塞班島逐步修建成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
日軍在塞班島上建有三個機場,南麵的阿斯利洛機場始建於三十年代,經過擴建,現可起降任何機型的飛機,是島上的主要機場。
附近的恰蘭卡諾阿機場是簡易機場,隻能起降小型飛機。北麵的馬皮機場,跑道較短,作為戰鬥機緊急著陸的備降機場。
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同時,從塞班島出兵攻擊近在咫尺的美軍關島。
由於實力過於懸殊,關島美軍隻做出了象征性的抵抗,就宣布投降。
但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時間到了1944年6月,太平洋戰場上,日軍早已經連戰連敗。
所羅門群島、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新喬治亞群島、新幾內亞的巴布亞半島等等,陸續被美軍占領。
日軍隻能一步步退守加羅林群島、帕勞群島及包括塞班島在內的,馬裏亞納群島的絕對防禦圈。
如果這條防線被盟軍占領,重型轟炸機就可以直接轟炸日本本土,並切斷日本海外資源補給線了。
尤其是塞班島軍事地位非常重要,更是整個馬裏亞納群島的防禦中心。
如果塞班島丟失,日本本土、衝繩群島、台灣、菲律賓全部直接暴露在盟軍麵前。
下一步,盟軍可以任意攻擊一點,日軍的防禦完全陷入被動,失敗也就是必然。
所以,日軍大本營下令在塞班島死守,不惜一切代價。
塞班島是馬裏亞納群島的第二大島,總麵積為184平方公裏,長約21公裏,寬4公裏至8公裏不等,地勢中央高四周低,島上多山峰、丘陵、溝壑、岩洞,製高點是島中央海拔450米的塔波喬峰。
總體上適合打縱深防禦戰,坦克伏擊戰等,並非是完全一塊完全無法攻守轉換絕地島嶼,對比硫磺島,塞班島整體島嶼縱深更加適合防禦作戰。
從1944年初,日軍就開始陸續增援部隊,目前塞班島上兵力包括了陸軍步兵第43師團、步兵獨立混成第47旅團、工兵獨立第7聯隊、坦克第9師團、山炮獨立第3聯隊、海軍第55警備隊、橫須賀第一海軍陸戰隊等部。
合計總兵力4.3萬,這是該島工事可以容納的最大兵力。
另外,日軍還集中了火炮560門,坦克289輛,55艘艦艇和630架作戰飛機。
按道理講,塞班島的防禦完全可以用固若金湯來形容。
隻不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針對3萬多日軍,負責進攻塞班島的美軍海軍陸戰隊第五軍,則是更加強大。
美軍登陸部隊為第2陸戰師、第4陸戰師和第27步兵師共7.1萬人。
另有7艘戰列艦、11艘護航航空母艦、11艘航空母艦、11艘巡洋艦、67艘艦隊驅逐艦、282艘其他艦艇和輔助船的龐大艦隊和近2000架飛機負責海上輸送和掩護支援。
從6月13日起,美軍作戰機群飛機對塞班島機場進行猛烈地轟炸,爭奪塞班島製空權。
日本所有岸基作戰機群全部升空迎敵,與盟軍作戰機群展開生死大戰。
激戰大半日後,塞班島的日軍戰鬥機群損失殆盡,製空權毫無懸念的落入盟軍手裏。
剪除緊接著,盟軍強大的艦隊開始抵近塞班島猛烈炮擊,進行登陸作戰炮火準備。
15艘老式戰艦足足發射了18萬發炮彈,7艘新型快速戰艦發射了2700枚406毫米炮彈,打開了地麵攻擊的序幕。
但為了避開可能出現的水雷區,炮轟在距離海岸3000米或以上的水域進行,
當然,這並不妨礙艦炮的轟擊效果。
隻不過,這些炮擊和轟炸,隻是炸毀了地表的一些工事。
日軍多已經修建了完善的防炮、防空工事,轟炸炮擊對日軍影響不大。
炮火準備持續了整整兩天時間,到了今天清晨五點,盟軍塞班島登陸作戰正式開始,300輛兩棲登陸車搭載8000名海軍陸戰隊,從塞班島南麵的馬基奇思海灘登陸。
由11艘戰艦和數百架轟炸機,提供壓倒性的直接火力支援。
塞班島西海岸有一條覆蓋整個海灘的珊瑚礁,加拉潘角將其一分為二,北麵形成天然良港——塔那潘港,南麵為平坦的馬基奇思海灘,是理想的登陸灘頭
日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進行了極為淩厲的反擊。
早有準備的日軍火炮猛烈轟擊灘頭美軍,擊毀了42輛履帶式兩棲登陸車,布設密集且高明的剌鐵絲網、火炮、機關槍陣地及戰壕,也極大增加了美海軍陸戰隊員的傷亡。
但狹路相逢勇者勝,美軍海軍陸戰隊已經沒有退路可言,這個時候隻能奮力攻擊。
海軍陸戰隊第2及第4師付出3000多人傷亡後,於日落時建立了10公裏寬及1公裏縱深的橋頭堡,並陸續登陸成功2萬多人,占領了至關重要的灘頭陣地。
日軍並不甘心這樣輕易的失去灘頭陣地,沒有多少實戰指揮經驗的齋藤義次開始不知深淺的發動反擊。
第一波反擊,1200多日本步兵和50輛坦克,剛拉出去衝鋒陷陣,結果就被美軍重火力一陣狂轟濫炸,損失700多人12輛坦克後,倉皇撤退;
第二波反擊,幾乎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日軍600多人和44輛坦克的亡命反撲,再一次在美軍強大重火力覆蓋下遭受重創,坦克幾乎全部被毀。
連續兩次碰得頭破血流後,塞班島日軍總指揮第43師團長齋藤義次終於明白了一個事實,不能再這樣正麵硬莽美軍了,因為這樣子做跟送死並沒有區別。
齋藤義次隻得下令,日軍轉為防禦。
就這樣,美軍開始源源不斷的登陸,向塞班島日軍縱深陣地不斷推進,如今島上登陸美軍已經高達四萬餘人。
塞班島已然是岌岌可危了。
日軍中太平洋方麵艦隊司令兼第十四航空艦隊司令南雲忠一中將、艦隊參謀長矢野英雄少將,第43師團師團長齋藤義次中將,陸軍第31軍參謀長井桁敬治少將、南洋廳北部支廳長辻正保海軍大佐等日軍高級將領正在作戰室裏,神情緊繃的商議當前戰事。
塞班島在19世紀之前被西班牙統治。
1899年美西戰爭後,美國隻是購買占領了關島,對塞班島等島嶼並沒有興趣。
西班牙已經無力維持太平洋上的島嶼,轉手將塞班島賣給了德國。
一戰德國戰敗後,塞班島又被日本托管,卻並不屬於日本領土。
從此時開始,日本向塞班島大量移民!
19世紀30年代開始,日本認為太平洋戰爭很可能爆發,開始在塞班島大量修築防禦工事,駐軍3萬人之眾。
由此在10年時間內,塞班島逐步修建成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
日軍在塞班島上建有三個機場,南麵的阿斯利洛機場始建於三十年代,經過擴建,現可起降任何機型的飛機,是島上的主要機場。
附近的恰蘭卡諾阿機場是簡易機場,隻能起降小型飛機。北麵的馬皮機場,跑道較短,作為戰鬥機緊急著陸的備降機場。
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同時,從塞班島出兵攻擊近在咫尺的美軍關島。
由於實力過於懸殊,關島美軍隻做出了象征性的抵抗,就宣布投降。
但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時間到了1944年6月,太平洋戰場上,日軍早已經連戰連敗。
所羅門群島、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新喬治亞群島、新幾內亞的巴布亞半島等等,陸續被美軍占領。
日軍隻能一步步退守加羅林群島、帕勞群島及包括塞班島在內的,馬裏亞納群島的絕對防禦圈。
如果這條防線被盟軍占領,重型轟炸機就可以直接轟炸日本本土,並切斷日本海外資源補給線了。
尤其是塞班島軍事地位非常重要,更是整個馬裏亞納群島的防禦中心。
如果塞班島丟失,日本本土、衝繩群島、台灣、菲律賓全部直接暴露在盟軍麵前。
下一步,盟軍可以任意攻擊一點,日軍的防禦完全陷入被動,失敗也就是必然。
所以,日軍大本營下令在塞班島死守,不惜一切代價。
塞班島是馬裏亞納群島的第二大島,總麵積為184平方公裏,長約21公裏,寬4公裏至8公裏不等,地勢中央高四周低,島上多山峰、丘陵、溝壑、岩洞,製高點是島中央海拔450米的塔波喬峰。
總體上適合打縱深防禦戰,坦克伏擊戰等,並非是完全一塊完全無法攻守轉換絕地島嶼,對比硫磺島,塞班島整體島嶼縱深更加適合防禦作戰。
從1944年初,日軍就開始陸續增援部隊,目前塞班島上兵力包括了陸軍步兵第43師團、步兵獨立混成第47旅團、工兵獨立第7聯隊、坦克第9師團、山炮獨立第3聯隊、海軍第55警備隊、橫須賀第一海軍陸戰隊等部。
合計總兵力4.3萬,這是該島工事可以容納的最大兵力。
另外,日軍還集中了火炮560門,坦克289輛,55艘艦艇和630架作戰飛機。
按道理講,塞班島的防禦完全可以用固若金湯來形容。
隻不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針對3萬多日軍,負責進攻塞班島的美軍海軍陸戰隊第五軍,則是更加強大。
美軍登陸部隊為第2陸戰師、第4陸戰師和第27步兵師共7.1萬人。
另有7艘戰列艦、11艘護航航空母艦、11艘航空母艦、11艘巡洋艦、67艘艦隊驅逐艦、282艘其他艦艇和輔助船的龐大艦隊和近2000架飛機負責海上輸送和掩護支援。
從6月13日起,美軍作戰機群飛機對塞班島機場進行猛烈地轟炸,爭奪塞班島製空權。
日本所有岸基作戰機群全部升空迎敵,與盟軍作戰機群展開生死大戰。
激戰大半日後,塞班島的日軍戰鬥機群損失殆盡,製空權毫無懸念的落入盟軍手裏。
剪除緊接著,盟軍強大的艦隊開始抵近塞班島猛烈炮擊,進行登陸作戰炮火準備。
15艘老式戰艦足足發射了18萬發炮彈,7艘新型快速戰艦發射了2700枚406毫米炮彈,打開了地麵攻擊的序幕。
但為了避開可能出現的水雷區,炮轟在距離海岸3000米或以上的水域進行,
當然,這並不妨礙艦炮的轟擊效果。
隻不過,這些炮擊和轟炸,隻是炸毀了地表的一些工事。
日軍多已經修建了完善的防炮、防空工事,轟炸炮擊對日軍影響不大。
炮火準備持續了整整兩天時間,到了今天清晨五點,盟軍塞班島登陸作戰正式開始,300輛兩棲登陸車搭載8000名海軍陸戰隊,從塞班島南麵的馬基奇思海灘登陸。
由11艘戰艦和數百架轟炸機,提供壓倒性的直接火力支援。
塞班島西海岸有一條覆蓋整個海灘的珊瑚礁,加拉潘角將其一分為二,北麵形成天然良港——塔那潘港,南麵為平坦的馬基奇思海灘,是理想的登陸灘頭
日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進行了極為淩厲的反擊。
早有準備的日軍火炮猛烈轟擊灘頭美軍,擊毀了42輛履帶式兩棲登陸車,布設密集且高明的剌鐵絲網、火炮、機關槍陣地及戰壕,也極大增加了美海軍陸戰隊員的傷亡。
但狹路相逢勇者勝,美軍海軍陸戰隊已經沒有退路可言,這個時候隻能奮力攻擊。
海軍陸戰隊第2及第4師付出3000多人傷亡後,於日落時建立了10公裏寬及1公裏縱深的橋頭堡,並陸續登陸成功2萬多人,占領了至關重要的灘頭陣地。
日軍並不甘心這樣輕易的失去灘頭陣地,沒有多少實戰指揮經驗的齋藤義次開始不知深淺的發動反擊。
第一波反擊,1200多日本步兵和50輛坦克,剛拉出去衝鋒陷陣,結果就被美軍重火力一陣狂轟濫炸,損失700多人12輛坦克後,倉皇撤退;
第二波反擊,幾乎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日軍600多人和44輛坦克的亡命反撲,再一次在美軍強大重火力覆蓋下遭受重創,坦克幾乎全部被毀。
連續兩次碰得頭破血流後,塞班島日軍總指揮第43師團長齋藤義次終於明白了一個事實,不能再這樣正麵硬莽美軍了,因為這樣子做跟送死並沒有區別。
齋藤義次隻得下令,日軍轉為防禦。
就這樣,美軍開始源源不斷的登陸,向塞班島日軍縱深陣地不斷推進,如今島上登陸美軍已經高達四萬餘人。
塞班島已然是岌岌可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