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布理憑借實力,在日軍占領區建立起了一個獨立王國,實行徹底的獨立路線,高舉抗日的大旗,同時抗拒所有其他勢力。


    他不容國民黨正規軍和遊雜部隊插足湖北中部,不管是誰進入他的地盤,他就打誰!


    在這個獨立王國裏,為了確立自己的絕對權威,他“執法如山”,對平民百姓實行嚴厲控製,規定一人犯法殺其全家,殺其保長、殺其左鄰右舍,燒其房屋。


    王自幼爭強好勝,為人猜忌多疑,時刻提防別人暗算,因此便更加兇狠地暗算別人。


    他不論親疏,翻臉就要人的腦袋,先後處死過老師、同學、同事、部下甚至親表弟。


    於是,在重慶,報界將他描繪成青麵獠牙的“鄂中大怪物”。


    之前,日軍武漢警備司令古賀太郎就是王布理的手下敗將,後來他們想通過趙翔王布理不費一槍一彈拿下鄂中,便派出了四名漢奸前去勸降。


    開出的條件是,隻要王投降日軍,就讓他當湖北20萬皇協軍的總司令。


    不過,抗戰立場堅定的王布理看完勸降信後勃然大怒,讓其中一名漢奸帶信迴去,另外三名漢奸這是被推出去“用刀”。


    於是惱羞成怒的日軍便組織了一波強大攻勢,但依然敗下陣來。


    直到現在,岡村寧次上任華夏派遣軍總司令官後,第一個想到的軟柿子,就是這個“鄂中大怪物”。


    然則棒打出頭鳥,之前阿南惟幾便三番五次動用重兵圍剿,但每次都因為過於輕敵功虧一簣。


    這一次塚田攻新官上任三把火,自然就格外的重視這場“江北殲滅戰”,在接任第十一軍司令官後就開始著手準備了。


    塚田攻先派出第十四飛行隊偵察洪湖地區,對王布理師駐防地的河湖道路、村莊營房與工事體係拍照,編成航空地圖,分發給地麵部隊,要他們參照作戰圖進行作戰訓練。


    此次“江北殲滅戰”,塚田攻動用了整整15萬日軍和10萬皇協軍,並且還出動了規模龐大的裝甲部隊和作戰機群。


    戰役從7月26日開始,到8月12日結束,日軍接連攻陷湖北監利、洪湖和長江南岸的湖南華容地區,殲滅華夏軍隊的第118師、第128師和第六戰區挺進軍等幾萬人。


    王布理師進行了有力的抵抗,仍被日軍擊潰。


    日軍騎兵清理戰場時,發現一件質量很好的鬥篷,知道不是一般軍官所有,於是急速追擊,將王布理俘獲。


    日軍這次“江北殲滅戰”中占領了長江北岸的沙市和南岸的石首,塚田攻非常的得意,一下子就膨脹了起來。


    於是在“江北殲滅戰”已經落下帷幕沒多久,塚田攻又急吼吼開啟“江南殲滅戰”,集中了20萬兵力從藕池口、華容和白螺磯向洞庭湖西北地區進攻。


    其戰略意圖在於擊潰第六戰區主力和中美空軍,控製宜昌到嶽陽之間的長江水路,掠奪宜昌附近的船舶,以彌補日軍在長江地區軍運船隻不足,並打算進一步奪迴宜昌、樊城、直城、襄陽、荊門等等地區。


    在日軍實施“江北殲滅戰”之後,陳辭修已經預見到塚田攻會得隴望蜀,便迅速調集了五個集團軍共計18個軍40萬兵力,沿著長江一線及其縱深地區布防。


    華夏守軍這一次有了極為重要的兩個有利條件,其一是有強大空軍的助戰,其二則是有第5軍和第71軍組成的第31集團軍參戰。


    第31集團軍是一支滿編的機械化軍,總兵力高達10萬人,已然是國軍序列中最強大的王牌軍。


    在長沙會戰勝利後,第31集團軍已經劃歸第六戰區統轄,負責拱衛陪都重慶的門戶,保衛長沙會戰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


    有了這兩個極為有利的作戰條件,塚田攻想要再接再厲,恐怕就沒那麽容易了。


    而這一次戰役,華夏軍隊成為鄂西會戰。


    另外要說的是,此刻虎賁陸軍則是已經撤迴了河南境內,隻留下數個飛行團協同守衛領空。


    麵對一直都不太歡迎協同防守的國民政府,楊帆深知什麽叫做“瓜田李下”,在這個時候他不想讓國民政府誤會自己有什麽“不良企圖”,從而激發矛盾產生內耗。


    於是,楊帆便讓任義雄試著主動向國民政府提出,讓湖北境內的虎賁軍撤迴原有防區。


    結果,國民政府那邊很愉快的就答應了下來。


    故此,楊帆先把拳頭收迴來,大不了以後在根據實際情況再伺機而動!


    而就在鄂西會戰即將開啟時,日本發動的“せ”號作戰卻還在激烈進行中,敵我雙方正打得難分難解。


    浙贛鐵路是一條東西交通大動脈,東起杭州,與滬杭甬鐵路相交,經諸暨和江山,進入江西玉山,在貴溪與貴南鐵路接軌。


    再往西去,穿過鄱陽平原,接上南潯鐵路,經萍鄉進入湖南株洲,與粵漢鐵路接軌。沿線建有華夏的許多空軍基地,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岡村寧次發動浙贛會戰的主要意圖是擊潰浙江省方麵的華夏軍隊,並摧毀其主要航空基地,沒收與破壞鐵路設施和器材以及其他培養戰力的各種軍事、政治、經濟設施和資材。


    從而達到搶掠物資,擄劫青壯年“以戰養戰”的目標,為下一步進攻長沙以及抗戰大後方創造有利條件。


    日軍要爭奪這一線戰略要地,顧墨三第三戰區和薛伯陵第九戰區自然必須迎戰。


    華夏軍隊的主力集中在浙贛鐵路東段,利用既設陣地逐次抵抗,遲滯和牽製日軍。


    委員長準備在衢州附近與日軍決戰,為加強第三戰區的兵力,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陸續從第九戰區抽調了第49軍、第19軍、第26軍、第74軍、第31軍加強第三戰區。


    並命令顧墨三加緊襲擊日軍,力保浙江和江西的各個機場,將日軍主力牽引在這一帶,以減輕湖南所受壓力,從而確保鄂西會戰的勝利和四川的安全。


    這就是華夏軍隊所說的浙贛會戰,而日軍稱之為“せ”號作戰。


    顧墨三根據上述戰略設想,命令第25集團軍擔任浙南作戰,第10集團軍擔任錢塘江以南的作戰及金華和蘭溪的守備,第32集團軍擔任錢塘江北岸的作戰。


    第31軍、第100軍擔任浙贛路西段的作戰,第26軍和第74軍控製衢州,第23集團軍擔任寧國、貴池和都昌一線的守備。


    薛伯陵還派出三個軍向贛東活動,以策應第3戰區作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淘寶去抗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追夢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追夢人並收藏帶著淘寶去抗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