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難道你知道答案嗎?”
聽得此話,坎寧安頓時眼神就亮了。
與此同時,奧金萊克、裏奇、巴頓、史迪威等其他所有人也都齊刷刷看向楊帆,眼神裏充滿了好奇和求知欲。
正如楊帆剛才說說的那樣,這個問題困擾他們很久很久了。
德國的潛艇如果要從大西洋進出地中海,就必須要經過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是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扼守地中海的咽喉,長度約為58千米,最窄處位於西班牙馬羅基角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間,寬度僅為14千米。
目前這直布羅陀海峽兩岸都處於盟軍控製,而且布置了雷電監測站。
按道理講這麽窄的海峽,盟軍隻要守在這裏,德國潛艇就完全沒有機會進出地中海。
但實際上,德國潛艇部隊卻如入無人之境,總是可以輕易躲避英法盟軍設在直布羅陀海峽的雷達監測,多次悄悄進出地中海,打得英法聯軍的海軍暈頭轉向。
他們根本就搞不清楚德國潛艇從哪裏來,又躲到哪裏去了?
“其實答案很簡單,幫助德國潛艇進出直布羅陀海峽而不被發現的重要因素就是存在於海峽中的洋流。”
迎著眾人充滿好奇的眼神,楊帆侃侃而談,開始給眾人普及海洋科學常識。
直布羅陀海峽以東的地中海,是一個陸間海,周圍陸地封閉,氣候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幹燥,海水蒸發旺盛,所以地中海中的海水鹽度比直布羅陀海峽以西的大西洋高,自然海平麵較低。
反之,大西洋海域寬闊,降雨量大而蒸發較小,所以海水含鹽量較低,密度較小,自然海平麵就高。
因此,在直布羅陀海峽附近形成了兩個高低不平的洋麵,海峽底部海水由密度較大的地中海一側往西流向大西洋,上層海水會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德國人就利用這個海水流向規律,進出地中海時,潛艇就關閉發動機,降至海麵以下比較深的地區,順著洋流流出地中海到大西洋。
而在迴來的時候,又將潛水艇升到比較淺的地區,關閉發動機,順著表層洋流再流迴到地中海。
潛艇沒有了發動機噪音無法被聲呐發現,再加上潛艇不浮出水麵航行或者通氣管狀態航行,這樣就能躲避英法盟軍的目視和雷達偵察。
“什麽?這樣也行!”
“天啦,這些德國佬竟然這樣狡猾!”
“難怪我們監測不到這些該死的德國潛艇,原來是這樣子啊!”
“楊帆將軍果然厲害,這樣的情報都能搞到手!”
“是啊,確實不簡單,這個問題困擾了這麽久,現在總算是搞明白了。”
聽完楊帆的解說,坎寧安、奧金萊克、裏奇、巴頓等人全都茅塞頓開,表情精彩無比,不住的點頭讚歎,對楊帆又多了一分認同和敬佩。
“那可不,這世上就沒有什麽事情是我們總座搞不定的!”
“這下子你們總該服氣了吧。”
陸生峰、孟武安等人則是憋著笑意,滿滿的都是驕傲和高興。
半晌之後,坎寧安卻又開始冒雜音了,大聲對楊帆反問道:“我承認這個發現對解開了困擾我們很久的一個謎團,但是這又有什麽具體作用呢?
就算知道了德軍潛艇按照這種方式進出地中海,我們又能拿他們怎麽辦呢,還不是同樣的束手無策!”
坎寧安倒不是純粹的跟楊帆抬杠過不去,而是確確實實指出當前的反潛難題。
當前反潛手段除了目視之外,主要有聲呐反潛和雷達反潛兩種方式。
聲呐與雷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偵察設備。
聲呐是水中偵察設備有主動與被動兩種作用,可精確定位近距離的潛艇距離,海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監測到1.5公裏左右的潛艇。
對於盟軍在大西洋上主要的運輸形式大型快速運輸船隊而言,使用聲納搜潛基本沒有意義,因航速較快,噪音太大,且當前聲納技術水平不行,作用距離有限,是無法有效搜索潛艇的。
故此當前聲納在主要用於攻潛而非搜潛。限製潛艇的主要是雷達,而非聲納,
雷達是對空對海麵以上偵察,作用距離較遠。
當前世界的常規動力潛艇都沒有配備aip係統(即無空氣推進係統),在水麵航行時用柴油發動機作動力,同時給蓄電池充電;在水下航行時用蓄電池提供動力。
因此潛艇要經常浮出水麵進行充電,這時雷達便可以探測到定期給電池充電時露出水麵的通氣管。
盟軍對u艇主要的辦法就是用遠程巡邏機反複巡邏,使用目視和雷達搜索的方法搜索水麵航行或者通氣管狀態航行的潛艇,發現後進行攻擊。
通常情況下,潛水艇白天不會浮出水麵,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夜間雷達才能派上用場,白天隻需要用巡邏機和目視偵察就足夠了。
不過,波長的減小也使得雷達的作用距離變短,而偏偏潛艇露出水麵的部分又非常小。
英海軍當前使用的286型對海搜索雷達,對水麵狀態的u艇有效探測距離視海況不同隻有3-5公裏。
而且還會被德軍u艇上的用於收聽米波雷達的梅托克斯告警接收機完全無法察覺。所以就算德軍潛艇浮出水麵充電,用雷達反潛效率也很低下。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輔助的反潛手段,那就是驅逐艦和護衛艦的無線電偵測。
大家都知道驅逐艦和護衛艦的主要作用是為運輸船護航,在潛艇實施攻擊時前出阻截,減少船隊損失,並盡可能擊毀攻擊的潛艇。
其實它們還有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無線電偵測。
因為狼群戰術是需要頻繁使用無線電和其他潛艇進行聯係,通報目標方位,然後等待其他潛艇趕來後發起集群攻擊。
而這個無線電通訊過程是可以被探測和偵聽的,一旦護航艦艇發現近距離的頻繁無線電通訊,即可確認有u艇已經發現自己,可主動進行搜索或者召喚飛機前來搜索。
隻不過說來說去,這些反潛偵查手段對於德軍利用密度差進出地中海與大西洋,甚至是潛伏在海運線上對運輸船隊發起進攻,都沒有什麽辦法可以有效針對。
聽得此話,坎寧安頓時眼神就亮了。
與此同時,奧金萊克、裏奇、巴頓、史迪威等其他所有人也都齊刷刷看向楊帆,眼神裏充滿了好奇和求知欲。
正如楊帆剛才說說的那樣,這個問題困擾他們很久很久了。
德國的潛艇如果要從大西洋進出地中海,就必須要經過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是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扼守地中海的咽喉,長度約為58千米,最窄處位於西班牙馬羅基角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間,寬度僅為14千米。
目前這直布羅陀海峽兩岸都處於盟軍控製,而且布置了雷電監測站。
按道理講這麽窄的海峽,盟軍隻要守在這裏,德國潛艇就完全沒有機會進出地中海。
但實際上,德國潛艇部隊卻如入無人之境,總是可以輕易躲避英法盟軍設在直布羅陀海峽的雷達監測,多次悄悄進出地中海,打得英法聯軍的海軍暈頭轉向。
他們根本就搞不清楚德國潛艇從哪裏來,又躲到哪裏去了?
“其實答案很簡單,幫助德國潛艇進出直布羅陀海峽而不被發現的重要因素就是存在於海峽中的洋流。”
迎著眾人充滿好奇的眼神,楊帆侃侃而談,開始給眾人普及海洋科學常識。
直布羅陀海峽以東的地中海,是一個陸間海,周圍陸地封閉,氣候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幹燥,海水蒸發旺盛,所以地中海中的海水鹽度比直布羅陀海峽以西的大西洋高,自然海平麵較低。
反之,大西洋海域寬闊,降雨量大而蒸發較小,所以海水含鹽量較低,密度較小,自然海平麵就高。
因此,在直布羅陀海峽附近形成了兩個高低不平的洋麵,海峽底部海水由密度較大的地中海一側往西流向大西洋,上層海水會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德國人就利用這個海水流向規律,進出地中海時,潛艇就關閉發動機,降至海麵以下比較深的地區,順著洋流流出地中海到大西洋。
而在迴來的時候,又將潛水艇升到比較淺的地區,關閉發動機,順著表層洋流再流迴到地中海。
潛艇沒有了發動機噪音無法被聲呐發現,再加上潛艇不浮出水麵航行或者通氣管狀態航行,這樣就能躲避英法盟軍的目視和雷達偵察。
“什麽?這樣也行!”
“天啦,這些德國佬竟然這樣狡猾!”
“難怪我們監測不到這些該死的德國潛艇,原來是這樣子啊!”
“楊帆將軍果然厲害,這樣的情報都能搞到手!”
“是啊,確實不簡單,這個問題困擾了這麽久,現在總算是搞明白了。”
聽完楊帆的解說,坎寧安、奧金萊克、裏奇、巴頓等人全都茅塞頓開,表情精彩無比,不住的點頭讚歎,對楊帆又多了一分認同和敬佩。
“那可不,這世上就沒有什麽事情是我們總座搞不定的!”
“這下子你們總該服氣了吧。”
陸生峰、孟武安等人則是憋著笑意,滿滿的都是驕傲和高興。
半晌之後,坎寧安卻又開始冒雜音了,大聲對楊帆反問道:“我承認這個發現對解開了困擾我們很久的一個謎團,但是這又有什麽具體作用呢?
就算知道了德軍潛艇按照這種方式進出地中海,我們又能拿他們怎麽辦呢,還不是同樣的束手無策!”
坎寧安倒不是純粹的跟楊帆抬杠過不去,而是確確實實指出當前的反潛難題。
當前反潛手段除了目視之外,主要有聲呐反潛和雷達反潛兩種方式。
聲呐與雷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偵察設備。
聲呐是水中偵察設備有主動與被動兩種作用,可精確定位近距離的潛艇距離,海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監測到1.5公裏左右的潛艇。
對於盟軍在大西洋上主要的運輸形式大型快速運輸船隊而言,使用聲納搜潛基本沒有意義,因航速較快,噪音太大,且當前聲納技術水平不行,作用距離有限,是無法有效搜索潛艇的。
故此當前聲納在主要用於攻潛而非搜潛。限製潛艇的主要是雷達,而非聲納,
雷達是對空對海麵以上偵察,作用距離較遠。
當前世界的常規動力潛艇都沒有配備aip係統(即無空氣推進係統),在水麵航行時用柴油發動機作動力,同時給蓄電池充電;在水下航行時用蓄電池提供動力。
因此潛艇要經常浮出水麵進行充電,這時雷達便可以探測到定期給電池充電時露出水麵的通氣管。
盟軍對u艇主要的辦法就是用遠程巡邏機反複巡邏,使用目視和雷達搜索的方法搜索水麵航行或者通氣管狀態航行的潛艇,發現後進行攻擊。
通常情況下,潛水艇白天不會浮出水麵,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夜間雷達才能派上用場,白天隻需要用巡邏機和目視偵察就足夠了。
不過,波長的減小也使得雷達的作用距離變短,而偏偏潛艇露出水麵的部分又非常小。
英海軍當前使用的286型對海搜索雷達,對水麵狀態的u艇有效探測距離視海況不同隻有3-5公裏。
而且還會被德軍u艇上的用於收聽米波雷達的梅托克斯告警接收機完全無法察覺。所以就算德軍潛艇浮出水麵充電,用雷達反潛效率也很低下。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輔助的反潛手段,那就是驅逐艦和護衛艦的無線電偵測。
大家都知道驅逐艦和護衛艦的主要作用是為運輸船護航,在潛艇實施攻擊時前出阻截,減少船隊損失,並盡可能擊毀攻擊的潛艇。
其實它們還有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無線電偵測。
因為狼群戰術是需要頻繁使用無線電和其他潛艇進行聯係,通報目標方位,然後等待其他潛艇趕來後發起集群攻擊。
而這個無線電通訊過程是可以被探測和偵聽的,一旦護航艦艇發現近距離的頻繁無線電通訊,即可確認有u艇已經發現自己,可主動進行搜索或者召喚飛機前來搜索。
隻不過說來說去,這些反潛偵查手段對於德軍利用密度差進出地中海與大西洋,甚至是潛伏在海運線上對運輸船隊發起進攻,都沒有什麽辦法可以有效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