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城。


    入冬了,這一年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中原結束長達百年的戰亂,大禹的糧食產量再次達到曆史前所未有的峰值。


    這半個月來,整個朝廷都在忙一件事,新皇登基!


    北境前日報捷,五大主力軍團打破胡奴百萬大軍,俘獲三十餘萬,如今華夏軍團,大明軍團,大唐軍團已經相繼班師。


    大秦軍團和大漢軍團正在著手收尾,值得一提的是,胡奴大君提提耶於陣前自刎,那一日血雨猩風,草原之上暗無天日,在北漠深處,隱隱有狼嚎遍傳千裏。


    似乎也在預示著一個大時代的落幕。


    不過對於如日初升的大禹來說,一切,都還隻是一個開始!


    內閣衙門。


    第八次會議。


    諸葛亮坐於上首,下方依次坐著內閣次輔林秋石以及一眾內閣大學士。


    “登基儀式,禮部已經籌備妥當,建元年號,確為天武!”


    “諸位可有異議?”


    諸葛亮目光環視一眾,眾人皆是微微搖頭,不過按照內閣新製,一切政令都要通過投票來決議。


    結果自然是毫無波瀾,全票通過。


    “關於在胡奴設立都護府一事,此事諸位可有說法?”


    “首輔,胡奴之地,疆域甚廣,地廣人稀,僅靠一都護府來統禦胡奴,恐怕政令遲緩,監管不利!”


    “不如將胡奴南境諸地,設為郡縣?”


    “不妥!”


    張居正搖了搖頭,輕聲道:“胡奴乃是以部落群居,各自為政,每年都要遷徙放牧!”


    “設郡縣卻無法事農耕,又有何異議?”


    “況且,胡奴皆為蠻夷,豈可入我大禹天朝?”


    “張大人此言差矣,今天下一統,普天之下,皆為吾土,天下百姓,皆為禹人,豈能因其未曾開化,便視其為禽獸?”


    “林大人……”


    會議最終還以投票表決的方式來進行決議,最終決定在胡奴設立都護府,並將近禹的部落進行內遷,對其禹化。


    寧凡這幾日卻是並未參和朝政,做起了甩手掌櫃,有諸葛亮他們在,朝中諸事都無需他親力親為,內閣和司禮監將每日的決議,會議紀要,一些重要的折子送到他府上,隻要瀏覽一遍,沒有什麽大的問題便可。


    禮部的官員這兩日也是忙的不可開交。


    每日派禮官來雍王府教導寧凡禮儀,不過一切都在有序的進行。


    “林伯!”


    “將這些禮部官員統統打發走,告訴禮部,登基一事,一切從簡!”


    “爺,這是規矩,傳承千年的規矩,雖說是有些繁瑣,可咱這不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迴嘛!”


    “???”


    “什麽大姑娘上轎,你個狗日的淨在這胡說八道。”


    “嘿嘿,爺,您就稍微忍忍,過了明日就好了。”


    “嗬!”


    “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


    翌日。


    大禹一眾文武皆是換上了嶄新的官袍,隨著一位小太監率先入殿,一聲高喝:


    “新皇駕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台下的文武紛紛下跪行大禮,站在最前方的自然是內閣首輔諸葛亮,其次是兩位次輔,林秋石,商鞅,而後乃是四位大學士,長孫無忌,蕭何,張居正,董仲舒!


    七人俱是紫袍,諸葛亮官居一品,兩位次輔為從一品,四位大學士俱是正二品,內閣成員,不得受爵!


    監察院與三省並立,院長狄仁傑,中書令由荀彧擔任,侍中為房玄齡,尚書令為劉伯溫。


    下轄六部尚書,暫且不變。


    可以說,如今的朝廷中樞乃是史上最為恐怖的陣容,隨便一位都有著治國之才。


    “眾卿平身!”


    寧凡這是第一次披上龍袍,臉上也是帶著一抹複雜之色,從一個紈絝皇子走向今日的千古一帝,可以說,在朝中,他有著一言定鼎的威勢!


    “諸位,自朕參政以來,我大禹從四麵楚歌到一統天下,個中艱險,非三言兩語所能定論。”


    “而今,四海靖平,天下一統,我等任重而道遠!”


    “鄭和,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朕受命以來,承嗣祖業,上應天命,下順民心,攘四方邊境,定八方寰宇,今四海靖平,朕受父皇之命,榮登大寶!”


    “建元天武,敬告祖宗,天地,宗廟,社稷萬民!”


    “即日起,大赦天下!”


    “欽此!”


    因為有了禹皇的傳位詔書,所以繼位詔書十分簡易,簡單的通傳之後便要行登基大典,按照流程,應當先祭天,祭祖,冊封皇後,隨後頒布詔書傳告天下。


    一應流程,自有禮部官員引領,饒是如此,一套流程下來,寧凡也是感覺有些精疲力盡。


    “陛下,念完祭文,就結束了。”


    小太監鄭和似乎是看出了寧凡的無奈,湊上前輕聲提醒一句。


    寧凡微微頷首,待祭文被禮官念完之後,寧凡走上前,恭敬地上了三炷香,大聲道:“即日起,朕為大禹皇帝,謹告天地,宗廟,社稷!”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蔡琰默默地佇立在寧凡的身後,隱約間,寧凡仿佛聽到一聲龍吟,他眼中綻著一抹金色霞光,仿佛有一道偉岸的身影在和他對視。


    “莫負這方天地!”


    寧凡的聲音響起一道洪鍾般的聲音,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有人將這道聲音流入他的心間。


    “定,不負此方天地!”


    寧凡語氣堅定的開口,目光望向那遙遠的東方,未來在等著他,等著這個蒸蒸日上的無上王朝,等著這抱起期盼的人們!


    ……


    天武元年。


    正月十六。


    大禹設軍機處,由天武帝親自執掌,下設軍機大臣,分別為五大軍團的統帥,華夏之吳起,大秦之白起,大漢之霍去病,大唐之李靖,大宋之嶽飛,大明之徐達,此外還有軍機謀士,為郭嘉,陳平!


    天武元年,八月初一,內閣次輔林秋石告老還鄉,由原內閣大學士張居正任次輔一職,劉伯溫任內閣大學士!


    天武元年,十月,大禹五大軍團齊齊東進,入瀛洲島,萬艘海船入瀛洲碼頭!


    天武二年,一月,由內閣次輔張居正為首的改革派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其一,改農稅,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攤丁入畝,調整關稅,商稅,取消人丁稅。


    其二,大肆開辟貿易,在中原之外,設西域貿易點,胡奴貿易點,漠北貿易點,南蠻貿易點,關山貿易點,瀛洲貿易點!


    其三,確立新的戶口體係,凡天下百姓,無論男女老幼,一律登名造冊!


    其四,完善科舉製度,在全國各州設立州府學宮,每三年進行一次全國大考,設科舉,武舉以及工舉!


    其五,進行全國軍備更新,推行軍改……


    天武二年七月,北境長城一期工程完工!


    天武二年九月,大禹第一座國家公園在禹王城外建成。


    天武二年十月,大禹孤兒院,養老院,政策下發各州郡,學堂普及各縣!


    自天武登基始,這片大地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列國百姓盡歸禹,一係列政策下發,各地吏治清明,匪患不出,賊寇不現。


    人口也是首次迎來了一次爆發!


    這強盛的帝國逐漸將目光投向遙遠的東方,大海的彼岸!


    全書完!


    【後續完本感言,預計八點發,異族之戰將放在番外,以大章的形式發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激活帝王係統,開局召喚典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一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一點並收藏激活帝王係統,開局召喚典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