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嬪娘娘的名聲也傳得越發神乎,成了皇上離不開的心尖寵妃,連和翰林官作詩詞文章都得帶上,不得了。


    因為她背後沒有世家勢力,皇上對她很放心,議事也不避著她,官員覺得她出身低微又是大花瓶,即使旁聽著也聽不懂,隨她去了。她也不發表意見,就在屏風後靜靜地聽著,不時給皇上剝個桔子喂到嘴邊去。


    然而,聽了兩天薑嫻就聽出問題所在了。


    清流齋這,缺少有經驗的人才,全是實習生。


    隻不過,能到皇帝跟前的實習生都不是等閑人士,全是清北尖子生,光是985都進不了翰林院,皇帝有著理論來說最萬裏挑一的一副好牌。人均ssr,但沒有練度,拿他們去跟那幫老狐狸對上,多半要折出去一兩個。


    薑嫻決定給自己爭取一些表現機會。


    (本章完)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後宮第一特助


    首先,薑嫻發現清流齋沒有會議記錄。


    這也是燕赤朝還不流行會議記錄的緣故。


    字字句句會被記錄下來的,多是重大場合。如由皇帝下旨,召集不同派別的學者學表己見,討論某個議題——華夏曆史上也有,例如知名的“鹽鐵會議”,日後成了非常珍貴的史料。


    而在清流齋議事,議過即執行。


    乍看是沒問題的,大家都是頂尖讀書人,能記不住上迴會議說的事?他們記得住,皇上卻經常記岔。


    畢竟皇帝每日要處理的折子數量,和他們不是一個量級的。


    薑嫻便要來文房四寶,在他們說話時用以前上班時的方式記錄下來,整理好交給皇上。這裏頭不是單純地把會議對話內容記錄下來,她輔以自己的理解,在重要之處加粗,標下劃線,以及將彩色的紙條裁好,做成簡易便利貼,附上一小碟漿糊。


    每一頁都是單獨的,能隨時拆下來,要交給誰辦事都好使。


    皇上一開始以為她是坐得無聊弄出來的小玩意,因是她做的,便拿來用了,以示恩寵。


    結果三天過去,他就跟皇後一樣,淪陷了。


    沒辦法。


    實在是太方便,太好使了!


    因為在清流齋裏議的事是額外的勞動,是背著朝中大員去密謀的事,皇上還有正事要辦,經常得在晚上撥出私人時間來複核。之前沒顧嬪做的記錄,他要在心裏來迴翻著思考,非常費神,還容不得旁人打擾,思路一被中斷就要發火。


    他心裏煩得很,隻是想想先帝不也是這麽過來的?


    人想辦實事就不能求輕鬆,往那一躺當個木偶皇帝最輕鬆,他願意過那樣的人生嗎?他不願意。


    這些煩心事在薑嫻看來,都是不必要的。


    就好像她接手過不會用excel的實習生,工作上要按行求和,他便把行上的數據挨個加好,再下拉公式。


    但問題是,excel可以自動求和的。


    懂得用工具,知道省勁,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才是一個集團決策人該做的事。


    以前不知道,薑嫻就幫他知道。


    人啊,一輕鬆了就迴不去了。


    薑嫻不作聲地幹了秘書的活,要是在明朝,這活該由權宦接手,但燕赤朝不鼓吹重用太監,太監明麵上都是不許識字的,皇帝身邊沒得用的人,便讓她占了這個坑。


    走這一步,薑嫻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貿然對政事提出意見,即使是真知灼見,也容易讓皇上心中起芥蒂。


    先幹秘書的活,試探皇帝的底線,再順勢加入其中。


    要是是個極反感女人幹政的皇帝,她也能把試探的腳收迴來,開個小可憐光環,說自己隻是太愛皇上,太想為皇上分憂了!那活頁本上,也隻是記錄了大家的發言,沒加入她的見解呀。


    ——其實是有的,加粗和標下劃線的地方,便是她“處理”過的信息。


    若皇帝非常抗拒,她便裝傻。


    若皇上不抗拒,她就得寸進尺。


    進可攻退可守,職場老油條永不犯錯。


    夜裏,皇上的心情甚佳,拿著活頁本問她:“嫻兒是如何想出這些獨特符號的?這個把字寫得粗大的巧思也很精妙。”


    “臣妾想著皇上每日要操心的事那麽多,晚上看密密麻麻一行又一行的字,那多煩人?這字體粗細有別,皇上一眼便可看到重點。”


    皇上感歎:“就是記錄起來麻煩。”


    確實麻煩。


    薑嫻卻揚起柔和乖順的微笑,掛著小可憐光環,拉著皇上的手喁喁細語:“再麻煩,也沒有皇上治國辛苦。”


    薑嫻把所有超出時代的巧思都歸因於太愛皇上了。


    這個理由對天子來說,非常充份。


    他就是這麽有魅力!


    對皇上的戀愛腦是後宮第一生產力。


    “熬過這一段就好了,朕把權力收攏迴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從前他們輔佐朕是有功,可攬著權不肯鬆手就是他們之過,”皇上一頓,將她摟入懷中:“在嫻兒你這朕說話不講究,你該忘的忘,該往心裏去的也記著,這天下終歸是姓謝的,知道這點分寸,朕也記住情分,你日後可和貴妃多來往,卻不能什麽都說與她聽。”


    周邊戰事頻繁,皇帝有長久用得著容家的地方,他們三歸年五載的倒不了台。


    貴妃一日無子,容家就一日安全


    薑嫻點頭說知道:“臣妾隻想為皇上分憂,又怎會拎不清的添亂?好活賴活都看皇上的意思,臣妾胡亂傳話,指不定反倒害了他們,無端作孽。何況臣妾的心不大,隻裝得下皇上。”


    董事長跟高管,該站哪邊,薑嫻分得很清。


    皇上心裏有成算,她橫插一腳硬要當好人,到頭來隻會失了皇上的信任,也害了別人。


    “還是和嫻兒說話舒心。”


    皇帝自我感動的同時,又想起後宮裏的其他人。


    他有太多煩心事,卻得憋住。


    妃嬪不一定理解他,而讓另一個人理解自己,又是極費勁的事。


    心有靈犀太罕見,但職場小棉襖懂得向下兼容,是迎合上司的一把好手。


    “許多事朕不能和慧嬪她們說,陸容華也是心裏有成算的,楚家倒是安份,但皇後忙碌,朕倒不好拿別的事煩她。”


    “她們不懂皇上,臣妾愛聽,哪怕不懂,臣妾也願意去學……皇上可會怪臣妾僭越?”


    “嫻兒待朕一片赤誠,朕斷不會辜負你,又豈會怪罪。”


    加了柔光濾鏡的顧嬪看上去美極了,眉眼繾綣綿軟,生出一片脈脈情意的錯覺來。這完全滿足了一個工作狂對伴侶不切實際的幻想——一個有戀愛功能的辦公助手。


    說到這裏已經交心,但薑嫻仍覺不夠,得加深“旁人不懂他”這個印象來固寵,於是她想到了隔壁那位:“陳答應人很安分,皇上下迴可到她那裏坐坐。”


    在家世不顯的小花小草身上,興許有新發現呢。


    皇上沒察覺出他的紅顏知己給他挖了個坑,居然覺得這建議不錯,翌日下了朝真到倚竹軒偏殿坐了會,問若是底下的人不服管,陳答應會怎麽辦。


    “怎麽會有宮人不服管?”


    陳答應一臉不可思議:“臣妾偏殿裏的宮女就對臣妾極之信服,因為他們認為臣妾聰穎異常,絕不會質疑臣妾的每個決定。”


    皇上:……


    旁聽的梁遇寅:……


    兩句話把話直接聊爆了。


    朝中老臣都對皇上不大信服,這正是他的痛點。


    皇上寬和,並不與妃嬪計較,隻默默內傷許久,也不想久待了。隻是他想到顧嬪和陳答應交好,兩次召她來卻不臨幸她,怕會讓她日子難過,便賞了些銀子下去,又暗示過年會抬舉抬舉她的位分。


    梁遇寅見狀心中一歎:


    看看這應對,這德性,還能得賞晉位,陳答應這才叫拜對了山頭啊!


    (本章完)


    ------------


    第一百二十三章 無子?


    翌日請安,跟在薑嫻身後的陳答應便得了無數斜飛來的眼刀。


    慧嬪把玩著手上的佛珠手串,那是太後賞她的物件之一:“昨日皇上到倚竹軒,卻不是去探望顧嬪,而是去了陳答應那兒,真是難得啊。”


    她目光落到陳答應身上。


    可惜陳答應位分低微,已經很久沒在請安時說過話,沒反應過來慧嬪把話遞過來了,仍然低眉斂目不作聲。陸容華懶洋洋道:“聽聞皇上隻坐了一會就走,看來雖然同住一軒,陳答應卻不如顧嬪會討皇上的歡心啊!”


    說得好,容貴妃聽得十分稱意。


    這迴陳答應有反應了。


    她先是偷瞄了眼薑嫻,發現她不打算說話後,也跟著裝沒聽到。


    反正沒點她的名嘛!


    一個答應,本就不配在建章宮請安時擅自說話。


    慧嬪目光如利箭般穿來,落在陳答應身上:“陳答應一聲不吭的,別人還以為我和陸容華欺負了你呢!”


    這是要逼她表態了。


    陳答應的心態很光棍,她橫豎是個答應,沒有品級包袱,旁人說她膽小不得寵,她能笑著說是啊,要是得寵還會隻是個答應麽?知足常樂。


    陳答應福了福身:“迴慧嬪娘娘的話,娘娘們說話,哪有臣妾一個小小答應插嘴的份呢,隻是不知慧嬪娘娘有什麽要問臣妾的,臣妾肯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無知則無畏,陳答應隻覺得上流人士們都在發瘟。


    昨天是皇帝來問她問題。


    今天是慧嬪來問。


    唉,怪不得爹媽說她打小就聰慧,合著進宮不是來承寵,是來解答百家疑問的,慧嬪這麽愛問她問題,看來很沒有慧根,索性改封號為笨嬪,把慧字賜給她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的愛妃太能卷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山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山雀並收藏朕的愛妃太能卷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