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杜詩在召父之後,是以被人稱之為“杜母”!


    彼時,南陽的地位猶如後世的珠三角、京津唐、長三角,是全國最大的一個城市,南陽傳出來的這個稱謂,很快就傳遍全國。


    後來,就有了用父母官來代指親民官的說法。


    南陽境內因為有“白河”、“唐河”貫穿全境,因此,這等水力設施遍及各地。


    乾隆中期,下令拆除南陽水利設施,導致河道水流減少,其後這使用了一千七百餘年的水排磨坊,才逐漸不見了蹤影。


    (水磨:我老家還有一個直徑近三米的水磨大磨盤,按照老一輩人的說法,水磨每隔幾十裏就有一個。)


    李挺然皺眉:“前時兵亂,水磨磨坊幾乎全毀,聽聞江家修複了幾座,也不知道真假?”


    他這一段時間實在是太忙了,江家那邊的事情,他卻還來不及去查看。


    兩人的話語,讓朱慈炯眼前一亮。


    他原本還要抽個時間,將水力機器的構造給繪畫出來呢!


    哪知道原來此時早已有了水力機械了!


    張思源急切對著朱慈炯道:“陛下,我剛才忽然想到,若是采取杜詩水排利用水力的辦法,作為這車台的驅動力,那不是要比人力有勁多了?”


    原來姐夫想要將那水排用在了這裏!


    李挺然大喜,附和道:“陛下,張總管所言有理,南陽城外白水四季不斷流,若是像水磨坊那樣,稍微改變一下杜詩水排,那麽這些機器當能少用一半的人力了!”


    這可是一件即減少人力,又能提高速度的大好事啊!


    ……


    古書記載,漢時南陽作為冶鐵大城,每打造一石精鐵,使用的畜力會吃掉八百石糧食。


    當杜詩水排投入使用之後,不但節省了畜力,更是將效率提高了整整三倍!


    ……


    丁大牛聽懂了。


    雖然他沒有見過水排,但是水磨坊卻是見過的。


    這水磨坊,磨麵的速度要比畜力小磨高了數倍!


    他大喜道:“兩位上官說的是,我怎麽就忘記了用水力來代替人力呢!”


    “水力取代人力,的確是一個妙手!”朱慈炯要來了紙筆,刷刷幾筆將杜詩水排的大概給畫了出來。


    他曾經在南陽見過杜詩水排的宣傳畫,因為感興趣,是以就多看了幾眼。


    這東西就像是一個放大的車軸,一個輪子放置在水中,半空中的一個輪子則帶動曲軸,曲軸又連接直軸。


    伴隨著水輪的轉動,直軸就不停地前衝頂著皮囊、後撤拔出……如此,不停的做了簡單的往複二衝程運動。


    ……


    “你們看,這是杜詩水排的構造圖!”


    朱慈炯將圖紙拿給眾人觀看,自己則俯身在另一張紙上,畫下了改良款。


    “我覺得若是將臥式的水輪,改成立式,然後取消了上輪,采取單輪結構,並且在偏心的位置設置曲軸連接。”


    朱慈炯指著自己繪畫的新式圖紙道:“這樣一來,因為減輕了重量,使得曲軸的力量更大。


    而且,這水輪還可以增大,以防枯水期水位下降而無法使用。”


    丁大牛奇道:“這不是水車麽?”


    “對!”朱慈炯笑著開口:“水車提水就是這麽個道理!”


    “而且,若是岸邊不適合興建作坊,我們完全可以使用水車,將水流提取到了高處,然後利用落水的力量,帶動另一個水輪的運轉,從而當做動力使用!”


    朱慈炯刷刷又在紙上畫出了幾個小玩意:“這東西叫做軸承,是用來減少軸窩磨損,最大效率傳遞動力的。


    它分做子母兩部分,母窩固定在外輪軸心;內軸稍小,負責連接主體。


    兩道軸承之間填入圓珠亦或圓柱,外麵是兩個要比軸窩內徑小一絲的封蓋,以防圓珠、圓珠溢出……”


    “陛下這是采取滾動設計,用來減少主軸的磨損?”


    丁大牛一眼就看出了朱慈炯的目的。


    “對!”朱慈炯笑著點頭。


    呆立在一邊憨頭憨腦的趙驢蛋,冷不防冒出了一句:“這不是可以用在車軸上嘛!”


    朱慈炯詫異的看著這個傻大個。


    老實人冷不丁說出來的話語,都是真理啊!


    丁大牛並沒有責怪趙驢蛋這個飯桶又給他找了麻煩,反倒是摩挲著下巴:


    “炮坊那邊需要手推車。說是陛下的意思,要將弗朗機架設在手推車上,這樣能夠輕便的轉移,我倒是覺得,這軸承應該要比水排先一步做出來!”


    陛下的兵卒已經開始調動,裕州大戰即將來臨……


    那邊多山區、丘陵,若是將這軸承做了出來,放在炮車上,這才是對陛下的支持啊!


    李挺然仔細看了看:“怕是這個軸承要用百鍛鋼了!”


    “倒也簡單!”丁大牛很是興奮,他拍了拍身邊車槍管外形的機器:


    “有了這個,隻需要改一下卡子,一天時間,車幾百軸承,還是輕輕鬆鬆的!”


    作坊那邊有大師傅專門去打造百鍛鋼,這東西是現成的!


    他們隻需要確定外形大小,找一個最合適的比例,就可以開始製造了。


    “好!”朱慈炯沉聲道:“你這邊就多輔助一下炮坊那裏,隻要做得好,朕不吝賞賜!”


    “不敢,不敢討要陛下的賞賜!小臣倒是有個非分之請……”丁大牛搓搓手,他滿臉希翼的道:“陛下,開年二月初二日,是小兒大喜的日子,陛下可否賜一幅字給小人?”


    去年初到老虎溝的時候,他懷著必死之心,簽訂了賣身協議,隻為給兒子求一房媳婦。


    哪知道兒媳婦還沒有說成,他年底就收到了整整二十兩的大紅包。


    丁大牛當即拍板,給兒子定了一個知書達理的秀才之女。


    隻不過,雖然他一年能掙五十兩銀子,若是算上獎勵,則更是天文數字。


    自己的兒子丁樹根也在匠作坊做事,父子倆一年掙的錢,能抵上那秀才一輩子教書賺的錢。


    但是,骨子裏他還是被親家公看不起,覺得他是泥腿子,女兒跟了這樣的匠戶沒有出息。


    是以,丁大牛想用賞賜,換了一副朱慈炯的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鋤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中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中狐並收藏鋤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