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第一批兔子長大可以宰殺燉煮紅燒的時候,稻禾已經開始抽穗了。隻見林家村那大片大片的稻田裏,綠油油的稻禾頂端吐出一束束白白的稻花迎風搖曳,就可預見今年的稻穀將會大豐收了。每每到田裏察視的村民們見了都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林秋來家的稻禾長得十分粗壯,吐出的稻穗也很大束呢。估計是稻田裏養了魚肥料充足吧,林秋來笑嘻嘻地巡視著著三畝稻田,笑得合不攏嘴。不過令林秋來和方鈺敏喜上眉梢更開心的不是那些正要抽稻穗的稻禾,而是養在稻田的魚,魚已經長大了,再過些日子就可以陸續捕捉了。

    三畝的稻田經過林秋來的兩次深挖,方鈺敏每天精心的喂養,現在稻田裏的魚差不多都長到有兩三斤重了,有些藏在田邊深溝裏的魚可能會更重呢。

    最近稻花盛開,魚兒都浮上水麵吃著落在水麵的稻花,方鈺敏每天見到水麵上那滿滿的張著嘴不斷地吃著稻花的魚嘴心情就很激動。

    這兩個多月以來家裏也沒有其它的收入來源,但支出卻很多。雖然說吃食方麵不用怎麽花錢,但油鹽醬醋和香料都是要買的。孩子們的書籍和筆墨,建房子的石灰等等。隻支出沒收入這種坐吃山空的情況很令方鈺敏不安,在這裏,隻有積穀防饑才會令她有安全感啊。

    現在見到養的魚終於可以捕捉賣錢了,這叫方鈺敏怎麽不激動啊?雖然魚有稻花吃,但在最後衝刺階段方鈺敏還是很勤快地去撈浮萍,甚至切了嫩草扔下去喂魚。

    因為在稻田養魚屬於試驗性質的,方鈺敏投魚苗的時候也是在河裏捉到什麽,就放什麽,放多少也是很隨意的。現在魚兒長大了,方鈺敏和林秋來都沒法估算一畝稻田到底能產出多少斤魚?但無論怎麽樣,每天清晨見到在水裏遊來遊去的大魚,他們心裏都是美滋滋的。

    “秋來,你明天去縣裏的魚市場看看,鮮魚現在怎麽賣?”方鈺敏對剛由田裏迴來,滿頭大汗的林秋來說。

    “好。”林秋來擦了一把汗,接過方鈺敏遞來的薄荷茶一飲而光。才問:“小敏,你是打算去魚市場擺攤賣魚嗎?”

    “最好不要。咱家裏事情太多了,孩子們又去了上學,這來迴路程又遠。你去看看能不能批發,呃,我是說看看有沒有魚販大量買入咱們的家,我們可以比市價便宜兩成賣給他。嗯,跟酒樓洽談也行。這樣吧,你去東市找酒樓的采買管事問問他們要不要鮮魚?”

    方鈺敏心裏還是希望能賣給酒樓的。等秋收後把水田

    深耕,再放水把禾樁子泡一泡,就可以試著養冬魚了,待來年春天,又有魚獲了。接著春耕又開始了,魚繼續養,多好。如果合作愉快,到時候她家就給酒樓供應鮮魚,這樣稻田也肥,荷包也肥。

    “好,我明天一早就去。”林秋來把上衣脫了,露出了健碩的上半身。

    方鈺敏瞧了一眼又一眼,問:“這裏漁民養魚一般是什麽時候收獲的?”

    林秋來大方地任方鈺敏看,還故意秀了秀起展的手瓜,笑著笑:“一般都在深秋,那時候漁民收了魚獲賣掉,大家也好準備過冬。”

    方鈺敏裝沒看見,一本正經地點頭說:“那就好,現在鮮魚應該能賣個好價錢。如果酒樓肯一次要10公斤,你就用比市價低兩成賣給他們;如果要20公斤,就低三成;如果全部要了,你就半價全賣了。”

    林秋來有些愕然地看著方鈺敏問:“半價?那我們不是很吃虧?”

    方鈺敏瞪了林秋來一眼:“吃什麽虧?魚苗你花錢了嗎?飼料你花錢了嗎?我們隻是每天撈浮萍喂而已.你想啊,很快就要準備秋收了,我們有那麽多地,玉米要數,紅薯要收,土豆也要收.未能收成的那三十五塊地也得去澆水撥草吧?再說了,咱家還得建房子,這麽多活,我們怎麽去擺攤賣魚啊?如果酒樓全買了,那就省事多了,咱們不必再花精力花時間在這上麵了。無論怎麽算,我們都是穩賺的。”

    林秋來聽了恍然大悟,不由朝方鈺敏豎起了拇指笑著說:“還是小敏想得周到。行,明天我一定好好表現,爭取和酒樓合作。”

    “嗯,你還可以跟酒樓建議,說要是把咱家的鮮魚全買了,酒樓就借此機會搞一個魚料理的主題。讓酒樓的大廚們大顯身手做出美味的魚料理出來,到時候一定能吸引很多客人來酒樓吃飯。”

    “嗬嗬,小敏你的腦子就是好使,這法子你都能想出來。”林秋來樂嗬嗬地說:“我明天早點起來去捉一桶魚帶去。本來我還想著去擺賣,但你說得有理,我就帶著魚直接去找酒樓談吧。”

    “行,你看著辦就好。”

    第二天天未亮,林秋來就起來去稻田裏捉了幾條大魚,留兩條家裏,其它的就放在木桶上駕著牛車去南投縣的鮮魚市場打聽行情了。

    林秋來雖然沒正式上過學讀過書,但他的手工活很不錯的。家裏已經做好了六個大木桶,這是用來收魚獲用的。還有家裏的家俱,用具幾乎都是他做的。有時候方鈺敏隻是說一下她的構思

    ,例如貴妃椅,不倒翁的搖椅,林秋來琢磨一下就造好了。晚上乘涼的時候一家大小一人一張,一邊搖著一邊或聊天或背誦或唱歌,多恣意啊。

    經過兩個月的生長,那塊地的荊棘已長高了很多。但依然還沒長到能遮住人的視線高度。如果有村民經過這裏,就會看到林秋來家這塊買來建房子的地裏麵亂七八糟的堆滿了泥沙,還有一間用泥磗新建起的土坯房和新搭起的兩個大草棚。草棚底下是一個個木架子,架子上放著灰色的長方形的磗。顯得非常的淩亂。

    幸好方鈺敏家離村裏有點遠,也幸好現在大家都在家裏忙著趕製紅薯粉,秋收快要到了,他們得在之前趕做好訂單啊.所以也沒有誰有空出門來八卦,更不會有人吃飽撐的跑來方鈺敏家聊家常。所以就算一堆用混凝土做的磗堆在那裏,也沒人發現。

    林秋來每天吃過午飯後就去挑泥沙,有時候林大民和阿升會過來幫忙。方鈺敏不便在他們眼皮底下做混凝土,隻是等到晚飯前才拿著量桶去調配。那時候林大民和阿升都迴家了,孩子們也出去割豬草了,時間正好。

    調好各種材料後,林秋來就去挑水把材料混合攪拌。等均勻後就成了混凝土了。方鈺敏取來一板板的磗模子,林秋來就把混凝土放進去,等成型後就倒模出來拿去草棚等它自然陰幹就好了。

    如此辛苦地做了兩個月,灰磗已經堆滿了整個泥磗房子了。甚至一些就直接放在草棚旁,用稻草蓋住而已。

    林秋來時不時就叫上林大民和阿升和他一起上山砍木材準備挖地基用。地基穩固了,房子才會穩固。

    挖地基的話林秋來就不能一個人幹了,必須得請上幾個壯勞力來幫忙的。這可能得等到秋收之後才能動工了。為免招來麻煩,方鈺敏和幾個孩子就開始螞蟻搬家,每天一點一點地把草棚堆著的灰磗搬到家裏的耳房放著。

    林秋來去了縣裏,方鈺敏在家裏等消息.可能手裏還有銀子吧,這次她倒是不緊張.照常做好飯等孩子們放學迴家吃.

    中午時分,方鈺敏正和幾個孩子在吃午飯,就聽到院子門開了,然後是小黑的吠聲.方鈺敏猜可能是林秋來駕著牛車迴來。

    “是爹爹迴來了?”小明端著碗,伸長了脖子拚命地往外瞧。

    “應該是,怎麽這麽早就迴來了?”方鈺敏微皺起眉頭,她把碗放下,對孩子們說:“你們先吃飯,娘出去看看。”

    “好。”

    “娘,我也去。”

    小明放下碗,趕緊地跟在方鈺敏身後。

    果然是林秋來,他正在把套在牛背上的板車卸下來,方鈺敏走過去問:“秋來,怎麽迴來這麽早?”

    “爹爹。”小明也忙跑到林秋來麵前叫了一聲。

    林秋來摸摸小明的頭,一臉的喜色地對方鈺敏說:“事情都辦完就迴來了。”

    方鈺敏一聽眼睛亮了,驚喜地問:“你是說你跟酒樓都談好了?”

    “是的。明天早上我們就得早起捉魚了。幸好竹網和大木桶等工具早就準備好了,不至於太匆忙。”林秋來笑嗬嗬地說:“小敏,這裏太曬了,你迴屋裏去。一會我跟你詳細說。”

    “好,那你快點。”方鈺敏簡直喜形於色了,想不到這麽順利啊。

    “嗯。”

    迴到飯桌,孩子們已經給林秋來備好了碗筷,甚至連消暑的薄荷茶也斟了一杯放著了。

    林秋來一邊吃飯一邊跟方鈺敏說了經過,孩子們也在飯桌上聽得津津有味。

    林秋來原本打算找個檔次中等的酒樓,但是見酒樓裏入座率並不高,而自己的娘子又想一次過把魚都賣掉,咬咬牙壯壯膽,他就去找大酒樓的采買管事談了。

    林秋來嘴巴並不巧,但他心思細膩,活學活用。他把上次方鈺敏推銷酸辣粉的那一套拿來用。再加上剛捉的魚的確很新鮮,在林秋來講述下大廚熬出來的豆腐魚湯奶白奶白的也鮮美可口。當時大酒樓的金掌櫃剛好經過,聞到香味就喝了一碗,連聲讚好,就同意跟林秋來合作了。

    “秋來,幹得不錯。”方鈺敏毫不吝嗇地大聲讚許道。

    “爹爹(叔叔)好厲害!”小明和小哥哥們都崇拜地看著林秋來,閃著星星眼說。

    林秋來聽了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謙虛地說:“那裏?你們的娘才真的是厲害呢。”

    “秋來,那酒樓掌櫃怎麽說?合同有簽嗎?”方鈺敏問。

    “差點忘了給你看,合同我已經簽了。”林秋來由胸口掏出疊得很整齊的紙給方鈺敏,說:“鮮魚現在市價是6文一斤,如果是三斤重以上的賣到7文.因為金掌櫃說全要了,我也不便分大小,就報價給他是一斤4文。為保新鮮,金掌櫃讓我們每天送20-30公斤鮮魚到酒樓,直到全部送完為止,錢就當天結算。”

    方鈺敏打開合同,裏麵寫得很簡單,基本就是林秋來說的。下麵就按了兩個手指印作實。

    “行,我們今天傍晚就捉魚。”方鈺敏把合同疊好,對林秋來說:“忘了告訴你,下次你跟人簽合同的時候,記得要訂金。例如估價我們會賣給對方10兩銀子,你就要向對方要求給3兩銀子作為訂金以作實雙方的合作。”

    “好。但上次你沒要求昌記給訂金啊?”林秋來不解地說。

    “昌記合同不是我簽的是裏正簽的,你忘了?”

    “噢,對對對。明天捉魚,怕是要半夜就要起來忙了。”

    “為什麽今天不去捉?今天捉了明天清晨送去,這不正好嗎?”方鈺敏不解地問林秋來。

    “明天捉,魚會更新鮮。雖然會辛苦一點,但能保證魚都是活的。”

    “嗯,好象也是。”方鈺敏點點頭,好象村裏養魚的都會半夜起來捕撈,還真沒聽人說提前一天捉了,第二天才去賣。大概是怕捕捉過程中魚受了傷,再捱一晚可能會死掉吧?

    “秋來你休息一下,我去春花嬸家請大民叔和阿升明天早上幫咱家捉魚。我們兩個人怕是幹不來,再說你還要去送貨,得有人給你打下手。”

    “行。”林秋來看了方鈺敏一眼,說:“自從上次娘被裏正說了之後,我娘我大嫂見了我都當沒看見了,我大哥二哥他們見了我都隻是打聲招唿。”

    方鈺敏抬頭看著林秋來,問:“你們以前也不怎麽來往吧?你娘你大嫂如果眼睛看到你等於是看到了一條大大的水魚。你大哥二哥可沒怎麽幫過你的,比陌生人好一點而已。你告訴我這些想說什麽?”

    林秋來有些難過,他歎了一口氣說:“我沒想要說什麽,隻是看著家人對自己這麽冷漠心裏有些難受。”

    “不是有血緣關係的才叫家人,你都當了四個孩子的養父了還沒搞清楚啊?”方鈺敏看著林秋來,擰著眉毛問:“你心裏不會是想著用銀子去換迴你娘對你的關注吧?”

    林秋來一聽,不由‘噗’一聲笑了起來:“看你想到哪裏去了?我不過是想起剛才迴來的時候在村頭見到我娘和大嫂有感而發而已。”

    “行,你沒那心思就好。”方鈺敏沒再說什麽,林秋來跟他家人的關係在婚前是怎樣的自己並不清楚。張翠花似乎一直都隻是針對自己和小明,這是婆媳問題?但為什麽她沒有針對她的大兒媳婦呢?

    方鈺敏搖搖頭,她對婆媳間的問題無法理解,婆婆也做過媳婦啊。現在還是去找春花嬸吧。

    春花嬸一聽就爽快地答應

    了。第二天才四點多鍾,林秋來和方鈺敏,林大民和春花嬸以及阿升就帶著工具出動了。

    天色尚早,但正值盛夏,天邊已泛出柔和的光線。方鈺敏指揮著林秋來在出口的石板前插上特製的竹網,這是用來阻擋魚隨水遊出去的。

    當一切就緒,林秋來就抽掉了石板。方鈺敏和春花嬸就拿著竹竿在田邊深溝處,在稻禾的間隙裏拍打趕魚,直把魚兒都趕了湧向稻田的出口處,阿升和林大民就守在那裏撈魚。

    等水退得差不多見到泥土時,不用撈魚了,大家直接撿魚。但隻撿三斤左右的魚,小的魚全部留下來。

    等魚撿得差不多時,方鈺敏一邊用竹竿在另連接著的另一塊稻田把魚趕開,一邊讓阿升連接著的田基再挖開一個缺口,然後把竹網插上,讓快要水漫金山的水再度迴流。那些正在泥巴上蹦躂的魚兒終於又能遊動了。

    如此這般地把捉了兩大水桶,估計有20多條大魚吧。方鈺敏直接撈了兩條給春花嬸,春花嬸也沒客氣地就收下了,方鈺敏又撈了兩條放在家裏的木盆上養著自家吃,其它的魚林秋來和阿升都抬上牛車去大酒樓送貨了。

    如此忙碌了三個早上,終於把稻田裏所有三斤以上的魚都捉完了。賣的錢一共有八百多文。金掌櫃也采納了林秋來的建議,連續搞了三天的魚料理主題,果然客似雲來!

    一來估計大家想來嚐鮮,魚獲未到,市場上的菜供應不多,也沒什麽大魚可吃的;二來這酒樓做的菜水準一向有保證,現在推出各種做法的魚料理,自然很多人或好奇或慕名而來了.

    金掌櫃也是個精明的,見生意這麽好,送貨最後一天,他就多付了50文給林秋來,好以後兩人再合作.

    這稻穀還沒收,就已經賺錢了.林大民和春花嬸就決定了明天學著方鈺敏在稻田裏養魚了.

    方鈺敏看著稻田裏稀落的魚兒,心裏想著,等再過個十幾天,稻花謝了以後,稻田就要退水了,那時候田裏的魚都做成魚幹留著自家吃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盛女變辣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廿二並收藏穿越之盛女變辣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