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兩日便到了南海,停靠在碼頭上,那船老大介紹:“這裏便是梧桐山了,由此向北二百裏,便是羅浮仙山,向東二十裏為黃龍山,五十裏為龍躍嶺,六十裏為雙魚嶺,一百二十裏為九頓嶺,皆為形勝之地,有可遊之處。”


    東方玉英問:“蔣老大是本地人?”


    船老大道:“在下以前走船還沒發跡時,便常在這一帶登岸避險,不敢說了如指掌,卻是十分熟稔的。”


    劉小樓和東方玉英在這裏下船,蔣老大帶著綱首及一眾船工頭目,將劉小樓和東方玉英送下來。


    “在下將貨物送到西樵山後,立刻操船北上,往外嶺一行,將赤雪鬆木送到洞庭湖,請二位恩人放心,絕不會拖過今冬!”


    “多少銀子,我家到時付給你。”


    “哪裏還敢收二位貴客的銀子?闔船兄弟之命都是二位貴客所救,要算銀子,這又得多少銀子?”


    “行了蔣老大,快去忙你們的吧,送出來那麽遠,船上都沒人看著,一船好東西別丟了,哈哈。”


    “是,我等不敢誇辭報恩,隻望每日裏念叨幾句,換得老天爺保佑二位貴客仙道長青、福壽平安!”


    告別之後,劉小樓和東方玉英先登上了梧桐山,辨識方向,確立行止。


    登頂觀望片刻,劉小樓感歎道:“此山果然形勝之地,你看左右及我們腳下主峰,三峰秀拔,延袤十裏如龍……嶺上有天池,這是水靈之源,一水而活全山;左右兩峰狀如梅花,更似龍爪;北有白麵石岩,片片猶如龍鱗,若是布設大陣,威力巨大。”


    東方玉英虛心請教:“怎麽布設?”


    劉小樓指點八方:“以天池為眼,東南西北乾坤艮巽各布一陣,即八陣,建台立亭鎮之,如此,陣借山形,以成藏龍之勢,上吸天水,下煉地火……”


    聽劉小樓講述多時,東方玉英於陣法風水之道多有所得,又指著東邊極遠處道:“那山倒是像龍頭,還有犄角。”


    劉小樓點頭道:“那裏應該就是蔣老大說的黃龍山了,如果與梧桐山算在一起,可以連成一體無法想象的巨龍,那裏可作龍首……過去看看嗎?”


    兩人下了梧桐山,趕往東邊黃龍山,一路上,劉小樓都在走走停停,不時往附近最高處登上去眺望。


    東方玉英繼續請教:“怎麽了,可有不對?”


    劉小樓思索道:“這是斬龍勢,一路上十八根斬龍釘,釘住了十八處龍脊,把黃龍山這個龍首從龍身上斬下來了……”


    東方玉英不知道該怎麽說,看看東邊的黃龍山,又看看西邊的梧桐山,再看看周圍視野之中可見的幾處小山包……


    這幾處小山包不似平常山包該有的模樣,一個個瘦高瘦高的,還真有點釘子的樣子——極其巨大的釘子。


    “真的假的?真是大修士搞的鬼?這得多大能耐?通天徹地之能?”


    “誰知道呢?”


    “不可想象……”


    “當然也許是老天爺鬼斧神工。天然便是如此,與斬龍什麽的無關,不過我倒是覺著在黃龍山辦事比較合適?”


    “因為是龍首?風水上有什麽講究?”


    “因為我喜歡黃龍這兩個字。”


    黃龍山不高,有兩處山頂,看著也就是四十來丈,兩處山頂上皆有青鬆立於岩石之間,便是遠處望之而如龍角的地方。


    山雖然不高,卻相當奇秀,一條不到十丈寬的小河在山嶺中蜿蜒流過,兩岸間群峰滴翠,層巒疊嶂,赤壁倒懸,險峻無比。


    “還真是個不錯的地方,跟我家君山三十六亭山有得一比!”


    “那就在這裏?”


    “就在這裏!”


    十月三十日晨,數十名少年登上了黃龍山兩峰之間的山脊,這裏有一片平地,已經被平整過了,邊上新起了兩座茅屋,此刻在眾少年的眼中,是那麽神秘和莊嚴,而兩座茅屋前趺坐的兩名修士,是那麽的仙風道骨、那麽的高深莫測。


    “今日招錄門下,也是爾等緣法,緣法到時便可入門,若無法入門,也莫沮喪失望,緣法不到罷了。今日緣法不到,過上兩日,在別處或許又到了。師兄?”


    “可!”


    “請山下村童林三郎上前……雙臂上舉……上撐至頂……落掌……張弓搭箭……再張弓……迴首望月……下蹲……犀牛擺首……轉……迴……立腳踵……墊腳跟……立……墊……再立……”


    一套動作完成,東方玉英搖頭:“孩子,迴去吧。”


    林三郎立時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接著是下一個,同樣的動作完成得比較順滑,東方玉英見他出汗,便伸手搭脈,又探其氣息,過了片刻,搖頭道:“迴去吧。”


    然後是下一個。


    一戶戶人家自場外林邊過來,將自家孩子領走,滿心的期盼成了失望,一時間黃龍山上愁雲慘淡。


    次日,又是一批少年上山,在東方玉英的查驗下一個個被領走,哭得驚天動地。


    劉小樓被哭得有些撐不住了,中午時問道:“就這麽撞大運嗎?莫名其妙跑來這裏招收弟子,卻一個有天賦的都沒遇上,豈不是很奇怪?”


    東方玉英道:“累了……師兄試試?”


    劉小樓點頭答應:“你歇會兒吧,我替你。隻是用這麽個撞大運的法子去試,恐怕是難得很,我以為怎麽也要想辦法招募上一個,如此才好自圓其說,不然咱倆真的很奇怪。”


    下一名少年進場,由劉小樓查驗,等這少年打完一套動作後,麵色見紅而不紫,額上汗珠細密而不滴,劉小樓便是一怔。將他招過來查探氣息,其息若有若無、時斷時續,再去探其經脈,脈象卻不隱不藏,如一條條光明通途在體內遊走,各處穴道皆如燈火閃爍,十分醒目!


    上等修行天賦!


    這個少年,比自己當年要強得多得多!


    九環莊安莊主家七郎…


    劉小樓迴頭看了一眼蒲團上趺坐的東方玉英,見他雙眼微閉,正是調息至深處的征兆,於是宣布:“下一個!”


    卻見少年怔了怔,似乎有些茫然:“仙師?”


    劉小樓揮手:“下一個……”


    場邊頓時衝進來數人,領頭的胖子道:“仙師,是不是看錯了?我兒可是……”


    沒想到這家長如此魄力,膽敢喧嘩,劉小樓隻得側身再瞄東方玉英,就見東方已經睜眼,同樣不解的看著自己。


    於是劉小樓改口:“沒看錯,安七郎是吧?你跟我來,下一個上場……還請師弟繼續,哈哈……”


    帶著安七郎和他那胖子老爹到了遠處,又向不時迴頭瞧向自己的東方玉英擺了擺手,示意沒事,然後低聲問那胖子:“你兒天賦尚可,但有先天頑疾在身,眼下看不出來,幾年之後便知,到時再治,恐怕就晚了。這樣吧,荊湘多名山,宗門都不錯,我知道湘西有座烏龍山,山上有個三玄門……”


    “仙師,我兒哪也不去,隻去君山!”


    “聽我說,三玄門有功法,專治陰陽不調,可從少時補氣,轉虛為……”


    “我兒隻去青玉宗!”


    “老丈何必如此固執,須知大道千條,何必非在一條道上走到黑……”


    “不是我固執,那三玄門乃青玉宗附庸小宗,宗門大貓小貓加起來才幾隻?行事皆奉青玉宗馬首是瞻,我為何不去青玉宗而去三玄門?失心瘋了吧?”


    “你……怎麽知道?不要輕信道聽途說,你畢竟離那邊太遠,不了解……”


    “我怎麽不了解?我家就是嶽陽人氏!”


    “啊?那你這……怎麽在這裏?”


    “不是都內定了我兒入門的嗎?月前又知會我家,讓我兒來一趟梧桐山……唔,又改成黃龍山了……說是來這裏走個過場,怎麽卻又讓去三玄門了?”


    “啊……”


    “仙師,荊湘宗門我都打聽遍了,三玄門就是個築基掌門,聽說以前還是山賊出身,我兒打死不去,宗門若是反悔,我兒便投天姥山去!”


    “行行行,別說了,不反悔,收!”


    “那我兒身上的病?”


    “沒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烏龍山修行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寶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寶飯並收藏烏龍山修行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