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重生後成了前夫的掌上珠 作者:飛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太後的麵前都能掉臉子,這非蠢生什麽樣兒呀。
+
說起來羅妃能有如今的身份,大概也就是因為她對皇家有功,為新君生下了大公主與二皇子鳳樟,也或者是因為新君當年做太子的時候,還沒來得及廣納嬪妃,羅妃這種不知身份高低看不懂人臉色,隻喜歡自說自話的側室尚未遇到東宮爭寵的好手就被已經被先帝給都關到冷宮去了,因此羅妃才能這麽十幾年下來,依舊是這樣一副比唐菀還愚蠢的脾氣。
唐菀都看得出太後臉色格外難看,可是羅妃卻仿佛看不到似的。
不過唐菀也明白羅妃為什麽對廣陵侯那麽不自在。
廣陵侯李穆就是當初被偷偷換進宮中,代替鳳樟在冷宮受苦,十幾年之中在冷宮長大的那位假皇子。
他被養育在冷宮之中,因羅妃知道這不是自己的兒子,因此對他心生芥蒂,也對他生不出慈母之心,素來疏遠,這十幾年的冷宮生活,羅妃與李穆之間的母子之情就格外冷淡。更何況羅妃不喜假兒子,因此李穆算得上是被皇後娘娘一手撫養長大,自然與羅妃完全沒有什麽感情。
也正是因為母子之間親情疏遠,而且……李穆當年在冷宮又因一些事瘸了腿沒了前程,羅妃才會在新君登基之後迫不及待地希望各歸各位,叫鳳樟重新迴到自己的身邊。
真假皇子之事鬧得滿城風雨。
羅妃本以為可以將假皇子李穆打迴原形,叫他滾迴李家去侍奉那位嚴厲的嫡母,然後從此與李穆大路朝天,再也不是一條路上的人。
一個落魄的官宦子弟,又沒有功名,又瘸了一條腿,他和鳳樟不是雲泥之別麽?
真假皇子之後,那必然李穆與皇家再也沒有瓜葛了。
羅妃盤算得很美好,然而現實卻給了她巨大的打擊。
都說生恩不及養恩,這話反過來也差不多。
李穆繈褓時便留在東宮,陪伴著新君與皇後甚至太子度過了最艱難黑暗的一段歲月,這樣相互服侍,相互維護的親情是身在宮外太太平平的鳳樟永遠都趕不上的。
更何況李穆雖然不是皇家血脈,然而他到底叫了新君十幾年的父親,叫了皇後十幾年的母親,這樣看著他長大的情分是新君與皇後絕不可能割舍掉的。這世上又有幾個如羅妃一般享受了假兒子的風險和對她親兒子的救命之恩後,翻臉不認人的人呢?
而且唐菀也知道,李穆得到了宮中認可的原因是當真假皇子這件事鬧出去之後,他一聲不吭地離開。
他不去怨恨糾結自己無妄之災度過的那十幾年暗無天日的歲月和受到的傷痛,也不去怨恨羅妃對自己的翻臉無情,過河拆橋。
他一聲不吭地從宮中離開,除了給新君還有皇後磕了頭,之後就徑直迴去了李家,沒有抱怨地代替喜極而泣忘記了一切隻知道投奔宮中親人的鳳樟,承擔起了照顧自己嫡母的責任。
這樣的做法,對比了鳳樟頭也不迴,忘情地離開李家忘記了嫡母的養育之恩,之後又公然退親拋棄貧賤時沒有嫌棄他的未婚妻子的行為,自然在皇家人的眼中都是有一杆秤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新君也認為無論皇子到底是不是自己親生的,可是就算是真假皇子這件事的確屬實,可李穆頂替二皇子,令二皇子平安長大,這對皇家就是大功一件。
因此,當京都穩定一些之後,李穆被封為廣陵侯,用以表彰他對皇家的忠義。
甚至新君在日後屢次對眾人說,李穆是二皇子的恩人。
上一世的時候。羅妃沒少看李穆不順眼。
甚至當李穆被封為廣陵侯之後,羅妃在宮中哭鬧了一場。
假皇子都封侯了,可是真皇子卻依舊隻是一個白身皇子,爵位還沒影兒呢。
唐菀想到上一世二皇子始終是二皇子,不由抿了抿嘴角,偷偷看了廣陵侯李穆一眼,卻見他已經起身對羅妃說道,“見過羅妃娘娘。”
他的臉色有些陰鬱,叫唐菀想,那大抵是十幾年被困居冷宮,從小兒長大卻隻能被困在巴掌大的地方因此養成的性子。雖然看起來陰鬱,不過唐菀卻知道廣陵侯並不是一個不好的性子,相反,他是個麵冷心熱的人,上一世的時候,唐菀母子承了廣陵侯很多的照顧。
不過可能是因為打小被幽禁,因此廣陵侯的性子有些古怪孤僻,所以上一世他才會推辭了許多次皇後娘娘說給他的親事。
到唐菀死去的時候,廣陵侯也依舊沒娶到媳婦兒。
然而雖然性子古怪些,唐菀卻知道李穆是個很聰明的人。他在朝中輔佐太子的時候,為太子清除了許多次的危機,算得上是太子的臂膀,至少比隻知道風花雪月的鳳樟要靠譜多了。
也正是因為太子更倚重廣陵侯,因此上一世羅妃對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甚至還擔心過李穆會卷土重來,與鳳樟爭奪皇位。唐菀到底是剛剛重生,此刻看到羅妃對李穆的這份皮笑肉不笑的樣子,一時心中感慨。
想到上一世鳳樟最後的樣子,她覺得羅妃還不如不要把鳳樟認迴來呢。
至少李穆可比鳳樟正直孝順多了。
她心裏感慨的時候,羅妃已經勉強對十分守規矩挑不出錯兒的李穆笑了笑,之後仿佛唯恐太後對李穆更加關注,便笑著看向唐菀,之後眼前一亮問道,“太後娘娘今日身邊怎麽多出這樣一個美人兒來?”
無論怎樣,唐菀都是十分難得的美人,且因今日穿得素淨,她雖然纖細單薄,瞧著弱柳扶風的,卻憑空多出幾分安靜溫柔。珠玉一般的美人兒自然是叫羅妃另眼相看的,太後深深地看了一眼臉上帶著喜色的羅妃,便淡淡地說道,“這是唐家二姑娘。”
“唐家二姑娘?是哪個唐家?”羅妃覺得唐家耳熟,不由好奇地問道。
“長平侯府二姑娘。”
羅妃笑得無比殷勤的臉突然僵硬了。
長平侯府二姑娘,那不是之前被她兒子退了親的那個倒黴鬼麽?
她怎麽進宮了?難道是想告狀,還是想……
就在羅妃心神不定的時候,太後又施施然地給了她當頭一棒。
“也是我給清平郡王挑中的清平王妃。”
第15章
羅妃本在無比地糾結著,甚至在偷偷用力地擰著自己手裏的帕子。
她以為唐菀是進宮來告狀的。
鳳樟退親這件事做得不地道,她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不知道。
唐家的姑娘被退了親,成了京都笑柄,甚至幾乎活不下去了,她也不是不知道。
羅妃看著此刻溫順地坐在太後身邊,仿佛與太後十分親昵的唐菀,一時心裏堵得慌。
太後仿佛很喜歡這唐家的姑娘。
若是她非要鬧個魚死網破,在太後的麵前告二皇子背信棄義什麽的,那看太後竟然叫這丫頭坐在身邊這般喜愛的樣子,太後站在誰那邊兒還不知道呢。
之前因鳳樟剛剛被認迴宮中就退親,還要娶的是前未婚妻子的堂姐,這件事已經叫陛下與太後盛怒,因為這件事太惡心人,宮中連賜婚的懿旨都不肯給,仿佛很怕叫人都以為宮中都是和二皇子一般背信棄義的小人似的。
可是羅妃卻不得不說二皇子委屈……他當年落魄的時候因此不得已結的親事,那姑娘也不過是尋常女子,能配得上一個皇子麽?
既然知道自己配不上,就該識時務,自請下堂。
如今叫二皇子自己提出來,不僅壞了自己的名聲,甚至叫二皇子也背上了一個刻薄寡恩的名聲。
想到這些羅妃就覺得唐菀與李穆一樣討厭。
她正心裏氣得不得了,沒想到唐家這被拋棄了的姑娘還好意思進宮,太後的下一句話都叫她暈頭轉向了。
“太後,太後娘娘,您說什麽?”她沒聽錯吧?
把被二皇子退親了的唐家姑娘賜婚給清平郡王鳳弈?
這怎麽行。
若是唐菀被宮中認可,那在京都人的眼中,所謂唐菀配不上二皇子的說法就全都沒有根據。
若這唐家二姑娘真的配不上皇族子弟,因此才被二皇子退親的話,怎麽宮中卻格外喜歡她,還覺得她堪配清平郡王呢?
哪怕清平郡王的死訊已經傳到了京都來,太後最近正因為這件事傷心得連飯都吃不下,甚至……羅妃卻見太後今日看起來精神極好,笑容也親切,不由心裏更不舒服了。她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柔柔弱弱的唐菀,便想,這莫非是因為太後給那死鬼清平郡王挑了一個王妃守寡,因此才會精神一下子開朗起來,還知道笑了?
可就算唐菀嫁給的是個死人,她如果嫁到皇家來,日後也是皇家婦。
這叫二皇子情何以堪?
叫二皇子天天見這前任未婚妻子,叫她嫂子?
這不是打二皇子的臉麽!
“娘娘您真會開玩笑。”羅妃此刻都顧不得叫自己如鯁在喉的李穆了,隻對太後勉強地笑著說道,“這丫頭的來曆,娘娘也應該知道。她怎麽配得上郡王呢?您是不是看錯了?”
她一副很嫌棄唐菀的樣子,似乎被打擊得厲害了,此刻還有些語無倫次的樣子,一門心地想把唐菀給踩下去。然而她的話卻沒有叫太後露出不快,隻是淡淡地說道,“我從不會在清平郡王的身上開玩笑。阿菀是個極好,極孝順,極嫻靜善良的好姑娘,這樣的姑娘是皇家最看重喜愛的皇家婦人選。”
羅妃不由急了。
“可是她被二皇子退過親!”
“那就都要怪二皇子自己有眼無珠了。”太後緩緩地說道。
“有眼無珠”四個字叫羅妃簡直撐不住自己的身體,一下子無力地坐在太後對麵的椅子裏,看著太後說不出話來。
作為皇家長輩,作為二皇子的親祖母,太後一句“有眼無珠”,這京都的人都是人精兒,怎麽會聽不出來太後厭惡不喜二皇子?
之前因二皇子與長平侯嫡長女唐萱的婚事沒有宮中賜婚,就算是羅妃努力地叫下聘的時候熱鬧起來,可是也已經有勳貴豪族在私下裏猜測剛剛迴到宮廷的二皇子其實不著宮中貴人待見,二皇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如果太後今日這“有眼無珠”四個字傳出去,那二皇子就真的要艱難了。
羅妃心裏慌張起來,她想不到天後會說出這樣刻薄二皇子的話,本想反駁,可是卻在太後冷冷淡淡的目光裏不知怎麽反駁,一時眼眶紅了。
因為太後不僅刻薄了二皇子,還洗白了唐家這個二姑娘!
既然當初二皇子退婚是有眼無珠,那說明錯兒不在這唐家二姑娘。
她是清白的好姑娘,一切的錯兒都是那行事敗壞的二皇子的錯處。
因此,她一轉身洗白了自己,還能高高興興地嫁到清平郡王府去,哪怕是守寡,可好歹也是一個堂堂正正的郡王妃。
太後娘娘怎麽可以這麽偏心。
“太後娘娘,有些話本不該我說,可是二皇子他委屈。”羅妃身為母親,不能叫自己心愛的孩子受到太後這樣的訓斥還有點評,因此急忙想要解釋。
然而太後卻已經端著唐菀無聲捧給她的茶喝了一口,臉上帶著笑意問道,“既然你知道你不該說,那就別說了,我懶得聽你們母子那些胡說八道。二皇子委屈什麽?他可一點都不委屈,他忙著呢。才迴了宮裏,婚約尚未取消,就和唐家大姑娘勾搭成奸,這麽忙碌,瞧著他開心著呢,嗯?”
她笑容帶著淡淡的嘲諷。
羅妃本春風得意而來,然而此刻看著太後卻已經目瞪口呆了。
她呆呆地看著垂頭喝茶的太後,又轉頭去看自己身後那些伶俐美貌,一向伶牙俐齒的宮女們。
然而這些在她跟前活潑嬌憨,妙語連珠的宮女們此刻都垂著頭,沒有一個敢吭聲的。
“不是這樣的。二皇子他,他是情不自禁。”
“你看,你身為他的母妃都已經說了他情不自禁,豈不是坐實了他與唐家大姑娘背著堂妹蠅營狗苟,私通往來?”太後在宮中過了這麽多年,雖然先帝朝的時候差點兒叫得寵的那貴妃給禍害得母子一同去死,然而麵對羅妃這樣的對手卻並不為難,隻淡淡地笑著說道,“他風流快活的時候,我可沒見他如你說的那般可憐。至於唐家大姑娘,堂妹的婚事還沒退,就和妹夫眉來眼去的,你竟然還願意叫這樣一個女子做二皇子正妃,可見你也並沒有如我想象中那麽心疼二皇子。”
她的眉眼淡淡的,直接說唐萱是個下作的,勾引妹夫的姑娘。
這樣的話唐菀早就想說,可是卻沒有想到代替自己說出來,為自己主持公道的竟然是太後。
她一時也如羅妃一般,看著太後呆住了。
“太後娘娘。”原來這世上有一個人為自己主持公道,是這樣幸福的事。
“這些話不是我說的,是有人對我說過,因此今日我才想得到。你心裏就算是要謝,也該謝旁人去。”太後見唐菀紅著眼眶看著自己,那雙泛起了淚光的眼滿滿都是感激,便笑著說道。
她這話叫唐菀格外不明白,也格外茫然,畢竟她實在想不出到底會是誰在太後麵前會為自己說出這樣公正的話。
而且太後此刻笑容還帶著幾分說不出的揶揄與調笑,還逗她自己去猜。唐菀這一次不問太後了,反正也問不到,因此垂著頭在心裏想到底是哪位會為了自己主持公道。
+
說起來羅妃能有如今的身份,大概也就是因為她對皇家有功,為新君生下了大公主與二皇子鳳樟,也或者是因為新君當年做太子的時候,還沒來得及廣納嬪妃,羅妃這種不知身份高低看不懂人臉色,隻喜歡自說自話的側室尚未遇到東宮爭寵的好手就被已經被先帝給都關到冷宮去了,因此羅妃才能這麽十幾年下來,依舊是這樣一副比唐菀還愚蠢的脾氣。
唐菀都看得出太後臉色格外難看,可是羅妃卻仿佛看不到似的。
不過唐菀也明白羅妃為什麽對廣陵侯那麽不自在。
廣陵侯李穆就是當初被偷偷換進宮中,代替鳳樟在冷宮受苦,十幾年之中在冷宮長大的那位假皇子。
他被養育在冷宮之中,因羅妃知道這不是自己的兒子,因此對他心生芥蒂,也對他生不出慈母之心,素來疏遠,這十幾年的冷宮生活,羅妃與李穆之間的母子之情就格外冷淡。更何況羅妃不喜假兒子,因此李穆算得上是被皇後娘娘一手撫養長大,自然與羅妃完全沒有什麽感情。
也正是因為母子之間親情疏遠,而且……李穆當年在冷宮又因一些事瘸了腿沒了前程,羅妃才會在新君登基之後迫不及待地希望各歸各位,叫鳳樟重新迴到自己的身邊。
真假皇子之事鬧得滿城風雨。
羅妃本以為可以將假皇子李穆打迴原形,叫他滾迴李家去侍奉那位嚴厲的嫡母,然後從此與李穆大路朝天,再也不是一條路上的人。
一個落魄的官宦子弟,又沒有功名,又瘸了一條腿,他和鳳樟不是雲泥之別麽?
真假皇子之後,那必然李穆與皇家再也沒有瓜葛了。
羅妃盤算得很美好,然而現實卻給了她巨大的打擊。
都說生恩不及養恩,這話反過來也差不多。
李穆繈褓時便留在東宮,陪伴著新君與皇後甚至太子度過了最艱難黑暗的一段歲月,這樣相互服侍,相互維護的親情是身在宮外太太平平的鳳樟永遠都趕不上的。
更何況李穆雖然不是皇家血脈,然而他到底叫了新君十幾年的父親,叫了皇後十幾年的母親,這樣看著他長大的情分是新君與皇後絕不可能割舍掉的。這世上又有幾個如羅妃一般享受了假兒子的風險和對她親兒子的救命之恩後,翻臉不認人的人呢?
而且唐菀也知道,李穆得到了宮中認可的原因是當真假皇子這件事鬧出去之後,他一聲不吭地離開。
他不去怨恨糾結自己無妄之災度過的那十幾年暗無天日的歲月和受到的傷痛,也不去怨恨羅妃對自己的翻臉無情,過河拆橋。
他一聲不吭地從宮中離開,除了給新君還有皇後磕了頭,之後就徑直迴去了李家,沒有抱怨地代替喜極而泣忘記了一切隻知道投奔宮中親人的鳳樟,承擔起了照顧自己嫡母的責任。
這樣的做法,對比了鳳樟頭也不迴,忘情地離開李家忘記了嫡母的養育之恩,之後又公然退親拋棄貧賤時沒有嫌棄他的未婚妻子的行為,自然在皇家人的眼中都是有一杆秤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新君也認為無論皇子到底是不是自己親生的,可是就算是真假皇子這件事的確屬實,可李穆頂替二皇子,令二皇子平安長大,這對皇家就是大功一件。
因此,當京都穩定一些之後,李穆被封為廣陵侯,用以表彰他對皇家的忠義。
甚至新君在日後屢次對眾人說,李穆是二皇子的恩人。
上一世的時候。羅妃沒少看李穆不順眼。
甚至當李穆被封為廣陵侯之後,羅妃在宮中哭鬧了一場。
假皇子都封侯了,可是真皇子卻依舊隻是一個白身皇子,爵位還沒影兒呢。
唐菀想到上一世二皇子始終是二皇子,不由抿了抿嘴角,偷偷看了廣陵侯李穆一眼,卻見他已經起身對羅妃說道,“見過羅妃娘娘。”
他的臉色有些陰鬱,叫唐菀想,那大抵是十幾年被困居冷宮,從小兒長大卻隻能被困在巴掌大的地方因此養成的性子。雖然看起來陰鬱,不過唐菀卻知道廣陵侯並不是一個不好的性子,相反,他是個麵冷心熱的人,上一世的時候,唐菀母子承了廣陵侯很多的照顧。
不過可能是因為打小被幽禁,因此廣陵侯的性子有些古怪孤僻,所以上一世他才會推辭了許多次皇後娘娘說給他的親事。
到唐菀死去的時候,廣陵侯也依舊沒娶到媳婦兒。
然而雖然性子古怪些,唐菀卻知道李穆是個很聰明的人。他在朝中輔佐太子的時候,為太子清除了許多次的危機,算得上是太子的臂膀,至少比隻知道風花雪月的鳳樟要靠譜多了。
也正是因為太子更倚重廣陵侯,因此上一世羅妃對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甚至還擔心過李穆會卷土重來,與鳳樟爭奪皇位。唐菀到底是剛剛重生,此刻看到羅妃對李穆的這份皮笑肉不笑的樣子,一時心中感慨。
想到上一世鳳樟最後的樣子,她覺得羅妃還不如不要把鳳樟認迴來呢。
至少李穆可比鳳樟正直孝順多了。
她心裏感慨的時候,羅妃已經勉強對十分守規矩挑不出錯兒的李穆笑了笑,之後仿佛唯恐太後對李穆更加關注,便笑著看向唐菀,之後眼前一亮問道,“太後娘娘今日身邊怎麽多出這樣一個美人兒來?”
無論怎樣,唐菀都是十分難得的美人,且因今日穿得素淨,她雖然纖細單薄,瞧著弱柳扶風的,卻憑空多出幾分安靜溫柔。珠玉一般的美人兒自然是叫羅妃另眼相看的,太後深深地看了一眼臉上帶著喜色的羅妃,便淡淡地說道,“這是唐家二姑娘。”
“唐家二姑娘?是哪個唐家?”羅妃覺得唐家耳熟,不由好奇地問道。
“長平侯府二姑娘。”
羅妃笑得無比殷勤的臉突然僵硬了。
長平侯府二姑娘,那不是之前被她兒子退了親的那個倒黴鬼麽?
她怎麽進宮了?難道是想告狀,還是想……
就在羅妃心神不定的時候,太後又施施然地給了她當頭一棒。
“也是我給清平郡王挑中的清平王妃。”
第15章
羅妃本在無比地糾結著,甚至在偷偷用力地擰著自己手裏的帕子。
她以為唐菀是進宮來告狀的。
鳳樟退親這件事做得不地道,她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不知道。
唐家的姑娘被退了親,成了京都笑柄,甚至幾乎活不下去了,她也不是不知道。
羅妃看著此刻溫順地坐在太後身邊,仿佛與太後十分親昵的唐菀,一時心裏堵得慌。
太後仿佛很喜歡這唐家的姑娘。
若是她非要鬧個魚死網破,在太後的麵前告二皇子背信棄義什麽的,那看太後竟然叫這丫頭坐在身邊這般喜愛的樣子,太後站在誰那邊兒還不知道呢。
之前因鳳樟剛剛被認迴宮中就退親,還要娶的是前未婚妻子的堂姐,這件事已經叫陛下與太後盛怒,因為這件事太惡心人,宮中連賜婚的懿旨都不肯給,仿佛很怕叫人都以為宮中都是和二皇子一般背信棄義的小人似的。
可是羅妃卻不得不說二皇子委屈……他當年落魄的時候因此不得已結的親事,那姑娘也不過是尋常女子,能配得上一個皇子麽?
既然知道自己配不上,就該識時務,自請下堂。
如今叫二皇子自己提出來,不僅壞了自己的名聲,甚至叫二皇子也背上了一個刻薄寡恩的名聲。
想到這些羅妃就覺得唐菀與李穆一樣討厭。
她正心裏氣得不得了,沒想到唐家這被拋棄了的姑娘還好意思進宮,太後的下一句話都叫她暈頭轉向了。
“太後,太後娘娘,您說什麽?”她沒聽錯吧?
把被二皇子退親了的唐家姑娘賜婚給清平郡王鳳弈?
這怎麽行。
若是唐菀被宮中認可,那在京都人的眼中,所謂唐菀配不上二皇子的說法就全都沒有根據。
若這唐家二姑娘真的配不上皇族子弟,因此才被二皇子退親的話,怎麽宮中卻格外喜歡她,還覺得她堪配清平郡王呢?
哪怕清平郡王的死訊已經傳到了京都來,太後最近正因為這件事傷心得連飯都吃不下,甚至……羅妃卻見太後今日看起來精神極好,笑容也親切,不由心裏更不舒服了。她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柔柔弱弱的唐菀,便想,這莫非是因為太後給那死鬼清平郡王挑了一個王妃守寡,因此才會精神一下子開朗起來,還知道笑了?
可就算唐菀嫁給的是個死人,她如果嫁到皇家來,日後也是皇家婦。
這叫二皇子情何以堪?
叫二皇子天天見這前任未婚妻子,叫她嫂子?
這不是打二皇子的臉麽!
“娘娘您真會開玩笑。”羅妃此刻都顧不得叫自己如鯁在喉的李穆了,隻對太後勉強地笑著說道,“這丫頭的來曆,娘娘也應該知道。她怎麽配得上郡王呢?您是不是看錯了?”
她一副很嫌棄唐菀的樣子,似乎被打擊得厲害了,此刻還有些語無倫次的樣子,一門心地想把唐菀給踩下去。然而她的話卻沒有叫太後露出不快,隻是淡淡地說道,“我從不會在清平郡王的身上開玩笑。阿菀是個極好,極孝順,極嫻靜善良的好姑娘,這樣的姑娘是皇家最看重喜愛的皇家婦人選。”
羅妃不由急了。
“可是她被二皇子退過親!”
“那就都要怪二皇子自己有眼無珠了。”太後緩緩地說道。
“有眼無珠”四個字叫羅妃簡直撐不住自己的身體,一下子無力地坐在太後對麵的椅子裏,看著太後說不出話來。
作為皇家長輩,作為二皇子的親祖母,太後一句“有眼無珠”,這京都的人都是人精兒,怎麽會聽不出來太後厭惡不喜二皇子?
之前因二皇子與長平侯嫡長女唐萱的婚事沒有宮中賜婚,就算是羅妃努力地叫下聘的時候熱鬧起來,可是也已經有勳貴豪族在私下裏猜測剛剛迴到宮廷的二皇子其實不著宮中貴人待見,二皇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如果太後今日這“有眼無珠”四個字傳出去,那二皇子就真的要艱難了。
羅妃心裏慌張起來,她想不到天後會說出這樣刻薄二皇子的話,本想反駁,可是卻在太後冷冷淡淡的目光裏不知怎麽反駁,一時眼眶紅了。
因為太後不僅刻薄了二皇子,還洗白了唐家這個二姑娘!
既然當初二皇子退婚是有眼無珠,那說明錯兒不在這唐家二姑娘。
她是清白的好姑娘,一切的錯兒都是那行事敗壞的二皇子的錯處。
因此,她一轉身洗白了自己,還能高高興興地嫁到清平郡王府去,哪怕是守寡,可好歹也是一個堂堂正正的郡王妃。
太後娘娘怎麽可以這麽偏心。
“太後娘娘,有些話本不該我說,可是二皇子他委屈。”羅妃身為母親,不能叫自己心愛的孩子受到太後這樣的訓斥還有點評,因此急忙想要解釋。
然而太後卻已經端著唐菀無聲捧給她的茶喝了一口,臉上帶著笑意問道,“既然你知道你不該說,那就別說了,我懶得聽你們母子那些胡說八道。二皇子委屈什麽?他可一點都不委屈,他忙著呢。才迴了宮裏,婚約尚未取消,就和唐家大姑娘勾搭成奸,這麽忙碌,瞧著他開心著呢,嗯?”
她笑容帶著淡淡的嘲諷。
羅妃本春風得意而來,然而此刻看著太後卻已經目瞪口呆了。
她呆呆地看著垂頭喝茶的太後,又轉頭去看自己身後那些伶俐美貌,一向伶牙俐齒的宮女們。
然而這些在她跟前活潑嬌憨,妙語連珠的宮女們此刻都垂著頭,沒有一個敢吭聲的。
“不是這樣的。二皇子他,他是情不自禁。”
“你看,你身為他的母妃都已經說了他情不自禁,豈不是坐實了他與唐家大姑娘背著堂妹蠅營狗苟,私通往來?”太後在宮中過了這麽多年,雖然先帝朝的時候差點兒叫得寵的那貴妃給禍害得母子一同去死,然而麵對羅妃這樣的對手卻並不為難,隻淡淡地笑著說道,“他風流快活的時候,我可沒見他如你說的那般可憐。至於唐家大姑娘,堂妹的婚事還沒退,就和妹夫眉來眼去的,你竟然還願意叫這樣一個女子做二皇子正妃,可見你也並沒有如我想象中那麽心疼二皇子。”
她的眉眼淡淡的,直接說唐萱是個下作的,勾引妹夫的姑娘。
這樣的話唐菀早就想說,可是卻沒有想到代替自己說出來,為自己主持公道的竟然是太後。
她一時也如羅妃一般,看著太後呆住了。
“太後娘娘。”原來這世上有一個人為自己主持公道,是這樣幸福的事。
“這些話不是我說的,是有人對我說過,因此今日我才想得到。你心裏就算是要謝,也該謝旁人去。”太後見唐菀紅著眼眶看著自己,那雙泛起了淚光的眼滿滿都是感激,便笑著說道。
她這話叫唐菀格外不明白,也格外茫然,畢竟她實在想不出到底會是誰在太後麵前會為自己說出這樣公正的話。
而且太後此刻笑容還帶著幾分說不出的揶揄與調笑,還逗她自己去猜。唐菀這一次不問太後了,反正也問不到,因此垂著頭在心裏想到底是哪位會為了自己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