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3 章 現代 (2)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此後的時間裏,顧晨又同他的妻子有了兩個兒子,一家五口讓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活得很小心。”
“小心到什麽程度呢?”
“大家看這裏,他女兒顧舒寧,在她的自傳上有段是這麽描述的,各位自己感受一下哈。”
“猶記七歲生辰鄰家送禮,禮共有長命鎖兩枚,糕點兩盒銀製,父不肯收,並言錢一貫以上不能收。
為不負鄰家好意相贈,父當麵將糕點一一掰碎查看以後,方撚起一小塊送至吾手中品嚐……”
顧晨聽到這裏忍不住笑了起來,他笑這麽小的事這孩子都記得,他那時候不是怕點心有東西嗎?
可是等他笑到一半的時候,他卻再也笑不出來了?
因為舒寧丫頭並沒有活過自己,她比比自己提前走了兩年,所幸老二是在他死後第二個月才走的。
他不想去迴憶自己那兩年咋過的,他隻知道很痛苦很痛苦,不管當時舒寧的年紀如何算高壽。
可在顧晨的心裏她永遠是孩子,是伏在他膝前撒嬌要糖吃的小丫頭,是婚受了委屈迴家哭的女兒。
曾棨是喝酒把自己喝死的,走的時候才五十出頭的年紀,朱雄英也不是個長命的孩子。
身邊沒有個老伴的陪同,顧晨想想也是覺得難受。
好在她也算是完成了夢想,死後被朱文奎追贈正三品太仆寺卿,諡號"仁獻",後人尊稱她為明獻夫人。
認為她對當時社會的發展,女學的興起還有後來的婦女解放,貢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顧晨和太子朱標的關係特別好,雖然有人抹黑說他和朱標有事兒,但博主個人認為這是純純的抹黑。”
“朱標是朱元璋的好大兒,朱元璋一直很堅定地認為,皇帝之位就是朱標的,所以一直很注重培養朱標。”
“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時候,朱元璋想遷都但不知道想遷哪裏去,選來選去覺得西安比較好。”
“這時候有人跟朱元璋告狀,說他那個二兒子不做人在封地上胡作非為,那朱元璋就說。”
“老大,你去西安瞅瞅適合建都,順便再瞅瞅你弟吧。”
“這次隨行名單顧晨赫然在列,宮廷裏的內史記載顧晨日夜相隨,攜神醫蕭九賢與太子朱標同吃同住……”
許多人在抹黑他倆關係的時候,就是說顧晨在南巡路上和朱標同吃同住,所以堅定認為他們倆有事。
他們選擇性地眼瞎,把與前麵的攜神醫蕭九賢六個字全當沒有看見,隻說他們願意相信的。
對此顧晨也很是無奈,他又不能穿過手機屏幕把論壇後麵的網友打一頓,忍著唄還能咋滴?
“從這以後在朱標的心裏,顧晨便成了最親近信任之臣,他接受了顧晨的建議勸他爹定都北平。”
“這時候的朱元璋已經老了,他和李家的帝王不同的是,他巴不得趕緊退位給好大兒朱標。”
“權力交接顧晨的權力也就更大,所以他對朱元璋的恐懼開始減少,到了這裏才是他大力改革的時候。”
“這就是顧晨的第三個階段,他的人生從朱元璋逝世後開始無敵,什麽小心翼翼夾著屁股做人的曾經通通不存在。”
“他開始大舉開始動官紳們的蛋糕,逼著他們拿出錢來給徭役發工資,從此給官員、還有地主免費幹活的事兒不複存在。”
“他廢除了官紳集團的許多福利,為底層百姓爭取了許多好處,還利用科舉製度達到南北矛盾緩和。”
“扼製了大明商人個草原走私,大力限製了草原的發展,為他家老二後來帶著朱標的老三,打穿草原和大明統一蒙古奠定了基礎。”
顧晨眼底露出滿意的笑意,老二可真是他的驕傲,老二能放棄從小封狼居胥的夢想讓朱標的老三上,這一點兒他是完全沒想到的。
因為他不覺得老三有這個智商,所以知道此事後他很驚喜。
“可這也徹底得罪了當時的地主,還有正蓬勃發展的晉商集團,他們同當時的太子嬪聯手對皇家和顧家下手,最終導致顧蘇氏離世……”
“顧晨自此無心政事,此事在顧家老三顧衍的文中有記:自母去後,父雖表麵無礙卻無心政事,月餘請辭四五次,然帝數次拒之……”
死去的人何止顧蘇氏,朱標的身體是由此而衰亡。
常皇後也死於這場浩劫,廖皇後也沒個好下場。
朱雄英不知道到底是遺傳病整的,還是吃了什麽東西的後遺症,總之在奉天奪權之前君王都不長命。
待君王權利徹底被削弱之後,倒是能活到七老八十了,其中沒點兒鬼發生他都不會相信。
隻不過他家婉盈最倒黴罷了!
至於顧譯奪取政權這種事,顧晨並不覺得有什麽問題,要不是奪了朱家的政權,大明肯定還會走曆史老路。
哪裏有現在不用學英語的好處?
顧晨幹脆退出短視頻,用被子蒙住了自己的臉。
他不太想看這些東西,因為他越看就越是思念自己的家人。
“你這孩子,睡覺咋還蒙臉呢?”臉上的被子被掀開,顧晨便看到滿臉和藹還帶著點兒算計的導師:“餓了吧?起來吃點兒雲吞吧?”
“你師娘親自包的,鮁魚餡的,你這還有大半年就畢業了,年輕人工作忙,再想吃這口可就不容易了……”
原先還想著這小子要是不讀博,就給他延遲一年畢業,免得招不到好苗子論文沒人寫。
可如今看來嘛……還是讓這孩子出去禍害企業吧。
師娘的手藝還是很好的,顧晨麻利地從病床上坐起來,接過老師遞來的食盒子便準備開吃。
“謝謝師娘,師娘真好,老師,我覺得我這個時候畢業怕是不好找工作,所以我決定我還是要讀您的博。”
這個專業若是想找個好工作可太難,更何況他對新明史很感興趣,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繼續讀博啃老唄。
反正他爸媽也不介意,還能在家多陪他們兩年。
張景琦聞言,忍不住抬高了聲音:“……還讀我的博?哎喲,我年紀大了可經不起你折騰。”
“隔壁那個大學比咱們大學好,要不你去隔壁學校找那個李教授,你去讀他的博成不成?”
吵個架吵倒過去給他嚇得,他這把歲數都還沒吵倒過去呢。
要哪天吵架再吵倒過去了,他還能順順利利地退休嗎?
顧晨:“……導師,那李教授不是您的死敵麽,您說他年輕時候搶了您初戀,這輩子您最討厭的不就是他嗎?”
那不就是個意外嗎?
不就是暈了那麽一下,動了個心髒的小手術而已嗎?
有什麽大不了的?
至於這麽副如臨大敵、恨不得立刻給他打包送走不說,還想讓他順道禍害把他年輕時候的死仇模樣嗎?
“小心到什麽程度呢?”
“大家看這裏,他女兒顧舒寧,在她的自傳上有段是這麽描述的,各位自己感受一下哈。”
“猶記七歲生辰鄰家送禮,禮共有長命鎖兩枚,糕點兩盒銀製,父不肯收,並言錢一貫以上不能收。
為不負鄰家好意相贈,父當麵將糕點一一掰碎查看以後,方撚起一小塊送至吾手中品嚐……”
顧晨聽到這裏忍不住笑了起來,他笑這麽小的事這孩子都記得,他那時候不是怕點心有東西嗎?
可是等他笑到一半的時候,他卻再也笑不出來了?
因為舒寧丫頭並沒有活過自己,她比比自己提前走了兩年,所幸老二是在他死後第二個月才走的。
他不想去迴憶自己那兩年咋過的,他隻知道很痛苦很痛苦,不管當時舒寧的年紀如何算高壽。
可在顧晨的心裏她永遠是孩子,是伏在他膝前撒嬌要糖吃的小丫頭,是婚受了委屈迴家哭的女兒。
曾棨是喝酒把自己喝死的,走的時候才五十出頭的年紀,朱雄英也不是個長命的孩子。
身邊沒有個老伴的陪同,顧晨想想也是覺得難受。
好在她也算是完成了夢想,死後被朱文奎追贈正三品太仆寺卿,諡號"仁獻",後人尊稱她為明獻夫人。
認為她對當時社會的發展,女學的興起還有後來的婦女解放,貢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顧晨和太子朱標的關係特別好,雖然有人抹黑說他和朱標有事兒,但博主個人認為這是純純的抹黑。”
“朱標是朱元璋的好大兒,朱元璋一直很堅定地認為,皇帝之位就是朱標的,所以一直很注重培養朱標。”
“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時候,朱元璋想遷都但不知道想遷哪裏去,選來選去覺得西安比較好。”
“這時候有人跟朱元璋告狀,說他那個二兒子不做人在封地上胡作非為,那朱元璋就說。”
“老大,你去西安瞅瞅適合建都,順便再瞅瞅你弟吧。”
“這次隨行名單顧晨赫然在列,宮廷裏的內史記載顧晨日夜相隨,攜神醫蕭九賢與太子朱標同吃同住……”
許多人在抹黑他倆關係的時候,就是說顧晨在南巡路上和朱標同吃同住,所以堅定認為他們倆有事。
他們選擇性地眼瞎,把與前麵的攜神醫蕭九賢六個字全當沒有看見,隻說他們願意相信的。
對此顧晨也很是無奈,他又不能穿過手機屏幕把論壇後麵的網友打一頓,忍著唄還能咋滴?
“從這以後在朱標的心裏,顧晨便成了最親近信任之臣,他接受了顧晨的建議勸他爹定都北平。”
“這時候的朱元璋已經老了,他和李家的帝王不同的是,他巴不得趕緊退位給好大兒朱標。”
“權力交接顧晨的權力也就更大,所以他對朱元璋的恐懼開始減少,到了這裏才是他大力改革的時候。”
“這就是顧晨的第三個階段,他的人生從朱元璋逝世後開始無敵,什麽小心翼翼夾著屁股做人的曾經通通不存在。”
“他開始大舉開始動官紳們的蛋糕,逼著他們拿出錢來給徭役發工資,從此給官員、還有地主免費幹活的事兒不複存在。”
“他廢除了官紳集團的許多福利,為底層百姓爭取了許多好處,還利用科舉製度達到南北矛盾緩和。”
“扼製了大明商人個草原走私,大力限製了草原的發展,為他家老二後來帶著朱標的老三,打穿草原和大明統一蒙古奠定了基礎。”
顧晨眼底露出滿意的笑意,老二可真是他的驕傲,老二能放棄從小封狼居胥的夢想讓朱標的老三上,這一點兒他是完全沒想到的。
因為他不覺得老三有這個智商,所以知道此事後他很驚喜。
“可這也徹底得罪了當時的地主,還有正蓬勃發展的晉商集團,他們同當時的太子嬪聯手對皇家和顧家下手,最終導致顧蘇氏離世……”
“顧晨自此無心政事,此事在顧家老三顧衍的文中有記:自母去後,父雖表麵無礙卻無心政事,月餘請辭四五次,然帝數次拒之……”
死去的人何止顧蘇氏,朱標的身體是由此而衰亡。
常皇後也死於這場浩劫,廖皇後也沒個好下場。
朱雄英不知道到底是遺傳病整的,還是吃了什麽東西的後遺症,總之在奉天奪權之前君王都不長命。
待君王權利徹底被削弱之後,倒是能活到七老八十了,其中沒點兒鬼發生他都不會相信。
隻不過他家婉盈最倒黴罷了!
至於顧譯奪取政權這種事,顧晨並不覺得有什麽問題,要不是奪了朱家的政權,大明肯定還會走曆史老路。
哪裏有現在不用學英語的好處?
顧晨幹脆退出短視頻,用被子蒙住了自己的臉。
他不太想看這些東西,因為他越看就越是思念自己的家人。
“你這孩子,睡覺咋還蒙臉呢?”臉上的被子被掀開,顧晨便看到滿臉和藹還帶著點兒算計的導師:“餓了吧?起來吃點兒雲吞吧?”
“你師娘親自包的,鮁魚餡的,你這還有大半年就畢業了,年輕人工作忙,再想吃這口可就不容易了……”
原先還想著這小子要是不讀博,就給他延遲一年畢業,免得招不到好苗子論文沒人寫。
可如今看來嘛……還是讓這孩子出去禍害企業吧。
師娘的手藝還是很好的,顧晨麻利地從病床上坐起來,接過老師遞來的食盒子便準備開吃。
“謝謝師娘,師娘真好,老師,我覺得我這個時候畢業怕是不好找工作,所以我決定我還是要讀您的博。”
這個專業若是想找個好工作可太難,更何況他對新明史很感興趣,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繼續讀博啃老唄。
反正他爸媽也不介意,還能在家多陪他們兩年。
張景琦聞言,忍不住抬高了聲音:“……還讀我的博?哎喲,我年紀大了可經不起你折騰。”
“隔壁那個大學比咱們大學好,要不你去隔壁學校找那個李教授,你去讀他的博成不成?”
吵個架吵倒過去給他嚇得,他這把歲數都還沒吵倒過去呢。
要哪天吵架再吵倒過去了,他還能順順利利地退休嗎?
顧晨:“……導師,那李教授不是您的死敵麽,您說他年輕時候搶了您初戀,這輩子您最討厭的不就是他嗎?”
那不就是個意外嗎?
不就是暈了那麽一下,動了個心髒的小手術而已嗎?
有什麽大不了的?
至於這麽副如臨大敵、恨不得立刻給他打包送走不說,還想讓他順道禍害把他年輕時候的死仇模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