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0 章 永興、永昌、永寧、永康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樂浪。
朱標登基的消息傳來時,藍玉剛一鼓作氣攻下李成桂六座城池,聽說這事兒立馬就樂了起來。
大外甥女婿登基,別的先不說,最起碼他就死不了。
隻要他不謀反,天大的事兒也不過是被一擼到底嘛。
他扭頭看向朱棣,笑得很是得意:“燕王殿下,新帝如今已經登基,請問您高興嗎?”
這麽多王爺,他最不喜歡燕王,因為秦王晉王那脾氣,就算太子死了,也不一定輪的上。
隻有這位燕王朱棣,被徐達家的女諸生教的規規矩矩,成為諸王中對太子殿下影響最大的人。
不知道為什麽,他對燕王帶著天生的敵意。
“大將軍這是何意?”
朱棣雖心情有那麽些複雜,可到底還是高興居多。
“那是本王的親大哥,本王難不成還得不高興?”
這藍玉見到他就陰陽怪氣的,他自問從沒有得罪過他。
藍玉:“那誰知道?人心隔肚皮……”
丁廷見他這會兒居然越說越不像,連忙咳嗽兩聲提醒。
“咳咳,大將軍,燕王殿下,眼下還是要以戰局為重啊……”
他在藍玉身邊待越久,他就越發佩服顧大人。
你說顧大人他是怎麽做到,將藍玉大將軍管得服服帖帖的?
隻要他稍微喘口氣兒,藍玉保不齊就得惹點兒事兒出來。
藍玉不想和顧大人的人起衝突,當即便不情不願地冷哼一聲後便不說話,給朱棣整了一肚子氣。
“這個藍玉,他以為他算什麽東西?”迴到家後,朱棣發了大火:“他姐姐姐夫再尊貴他也不姓朱。”
“本王可是堂堂的燕王,他居然也敢甩臉色看?”
從前大哥沒登基的時候還好,如今大哥登基他是越發囂張,居然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就敢陰陽他?
“姐夫別生氣。”徐增壽剛剛喪父,不能迴家奔喪就罷還要哄著姐夫:“何必和他一個莽夫計較,姐夫還是想想怎麽多掙軍功的好。”
如今大局已定,他們還是想想怎麽多討些利在手裏好。
可惜身邊還跟著一個藍玉,他是不可能讓軍功給燕軍的。
朱棣正煩惱的時候,卻見姚廣孝還在角落裏頭和自己下棋。
他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上前就踢翻了姚廣孝的棋盤。
“你個謊話連篇的江湖術士,你還有臉在這裏下棋,你說,你說如今到底是怎麽迴事?”
見兩人有話要說,徐增壽連忙退出去讓眾人走遠些,然後自己守著門口,生怕給別人聽去。
“貧僧從未騙人,燕王殿下確實是有帝王之命,請殿下相信貧僧,貧僧沒有一句胡言。”
哪怕是到朱標登基,朱棣的命格裏的帝王之星依舊耀眼。
所以姚廣孝認為,此事還有轉機:“太子朱標活到如今還成功登基,此事確實是有些變數。”
“貧僧也對殿下說過,這變數就出現在顧光曦身上,是他一直庇佑東宮,此人命格太奇怪,就連我也看不破。”
“燕王殿下您好好想想,若我是騙人的江湖術士,我會將你做什麽夢都一清二楚麽?”
最後一句話讓朱棣沉默了,若不是因為這和尚太神。
說出的事除了顧晨和他大哥以外,都很準的話,他早將他當騙子弄死了,怎麽會當軍師留到現在。
朱棣不耐煩地道:“這事從此以後都不要再提,現在請拿出你的本事來,如何從藍玉手裏奪食兒才是正經……”
他也不是非要當皇帝不可,現在他更隻是想當個自在有實權的藩王,替他大哥打天下便也就罷了。
這個姚廣孝還真有,他在燕王耳邊耳語幾句後朱棣眼神越來越亮,當即叫來馬三保讓他去趟馬營。
顧修擦完身子要迴大通鋪,卻在轉角的時候被個人捂住嘴巴,他反手就拽著那人的手甩了過來。
“太監?你是個太監?”
作為皇宮裏頭的常客,顧修憑直覺就察覺了馬三保的身份。
“你來找高陽王?”
能帶小黃門來軍營的,除了朱棣也沒有旁人了。
馬三保先是點點頭又搖搖頭,最後直接長話短說。
“顧大人於小人有恩,所以小人特來提醒公子一句。”
“如今戰事正烈、公子年幼,還需要時間曆練,可千萬不能逞一時之氣,更加不能聽旁人唆擺……”
說罷,馬三保拔腿就要跑,跑到一半兒又折了迴來。
“小人所言,還請公子不要對高陽王透露半字。”
說完他便真的走了,留下顧修在原地莫名其妙。
不過他也沒鬧出大動靜來,不管他是存了什麽心思。
這話總歸是好意來著,鬧大了害人家受罰怎麽辦?
顧修有個優點,那就是想不通的事兒他就不想了。
他覺得等真的遇到事兒了,這答案自然也就出來了不是?
所以當天晚上,他看著滿臉殷切邀請他明日開戰的時候,跟著他偷溜去到燕營打仗的朱高煦,直接露出一種嫌棄的表情。
顧修:“……”
“咋啦?咋不說話?”朱高煦見他滿臉嫌棄地看著自己,急道:“你怎麽這般看著我?”
“我拿你當好兄弟,這才帶上你,你咋不識好人心呢?”
這小子該不會察覺到什麽了吧?
顧修冷笑道:“我識不識好人心這事兒怕是不好說,可高陽王您是真的狗,有叫兄弟去送命的兄弟嗎?”
不管怎麽說,他都覺得燕王一家是沒安好心。
顧修扯迴自己的被子,對這個天天跟他稱兄道弟的高陽王充滿了戒備,也對曾經佩服的燕王殿下充滿了戒備。
燕王殿下是個能打仗的英雄,隻是這個英雄和他沒有緣分,燕王和他們顧家就不是一路人。
倒是他門下的小黃門挺好的,也不知爹爹給他了什麽恩德,他才會冒險過來同自己說這些。
不過經過幾次實際操練,他如今已經對自己有了些自知之明,所以就算他不說,顧修也不可能去的。
隻是人家的情卻得記下,爹爹說過人永遠不能忘記那些對你釋放善意的人,得找時間迴報。
奉天殿。
朱標拿出禮部選的年號,笑著遞給了麵前的顧晨。
“他們總共挑了十個年號上來,我覺得其中四個不錯永興、永昌、永寧、永康,光曦覺得哪個最好?”
永遠興盛、永遠昌茂,永遠安寧,永遠安康。
這個永遠的永字深得他意,就是拿不定選哪一個。
朱標登基的消息傳來時,藍玉剛一鼓作氣攻下李成桂六座城池,聽說這事兒立馬就樂了起來。
大外甥女婿登基,別的先不說,最起碼他就死不了。
隻要他不謀反,天大的事兒也不過是被一擼到底嘛。
他扭頭看向朱棣,笑得很是得意:“燕王殿下,新帝如今已經登基,請問您高興嗎?”
這麽多王爺,他最不喜歡燕王,因為秦王晉王那脾氣,就算太子死了,也不一定輪的上。
隻有這位燕王朱棣,被徐達家的女諸生教的規規矩矩,成為諸王中對太子殿下影響最大的人。
不知道為什麽,他對燕王帶著天生的敵意。
“大將軍這是何意?”
朱棣雖心情有那麽些複雜,可到底還是高興居多。
“那是本王的親大哥,本王難不成還得不高興?”
這藍玉見到他就陰陽怪氣的,他自問從沒有得罪過他。
藍玉:“那誰知道?人心隔肚皮……”
丁廷見他這會兒居然越說越不像,連忙咳嗽兩聲提醒。
“咳咳,大將軍,燕王殿下,眼下還是要以戰局為重啊……”
他在藍玉身邊待越久,他就越發佩服顧大人。
你說顧大人他是怎麽做到,將藍玉大將軍管得服服帖帖的?
隻要他稍微喘口氣兒,藍玉保不齊就得惹點兒事兒出來。
藍玉不想和顧大人的人起衝突,當即便不情不願地冷哼一聲後便不說話,給朱棣整了一肚子氣。
“這個藍玉,他以為他算什麽東西?”迴到家後,朱棣發了大火:“他姐姐姐夫再尊貴他也不姓朱。”
“本王可是堂堂的燕王,他居然也敢甩臉色看?”
從前大哥沒登基的時候還好,如今大哥登基他是越發囂張,居然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就敢陰陽他?
“姐夫別生氣。”徐增壽剛剛喪父,不能迴家奔喪就罷還要哄著姐夫:“何必和他一個莽夫計較,姐夫還是想想怎麽多掙軍功的好。”
如今大局已定,他們還是想想怎麽多討些利在手裏好。
可惜身邊還跟著一個藍玉,他是不可能讓軍功給燕軍的。
朱棣正煩惱的時候,卻見姚廣孝還在角落裏頭和自己下棋。
他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上前就踢翻了姚廣孝的棋盤。
“你個謊話連篇的江湖術士,你還有臉在這裏下棋,你說,你說如今到底是怎麽迴事?”
見兩人有話要說,徐增壽連忙退出去讓眾人走遠些,然後自己守著門口,生怕給別人聽去。
“貧僧從未騙人,燕王殿下確實是有帝王之命,請殿下相信貧僧,貧僧沒有一句胡言。”
哪怕是到朱標登基,朱棣的命格裏的帝王之星依舊耀眼。
所以姚廣孝認為,此事還有轉機:“太子朱標活到如今還成功登基,此事確實是有些變數。”
“貧僧也對殿下說過,這變數就出現在顧光曦身上,是他一直庇佑東宮,此人命格太奇怪,就連我也看不破。”
“燕王殿下您好好想想,若我是騙人的江湖術士,我會將你做什麽夢都一清二楚麽?”
最後一句話讓朱棣沉默了,若不是因為這和尚太神。
說出的事除了顧晨和他大哥以外,都很準的話,他早將他當騙子弄死了,怎麽會當軍師留到現在。
朱棣不耐煩地道:“這事從此以後都不要再提,現在請拿出你的本事來,如何從藍玉手裏奪食兒才是正經……”
他也不是非要當皇帝不可,現在他更隻是想當個自在有實權的藩王,替他大哥打天下便也就罷了。
這個姚廣孝還真有,他在燕王耳邊耳語幾句後朱棣眼神越來越亮,當即叫來馬三保讓他去趟馬營。
顧修擦完身子要迴大通鋪,卻在轉角的時候被個人捂住嘴巴,他反手就拽著那人的手甩了過來。
“太監?你是個太監?”
作為皇宮裏頭的常客,顧修憑直覺就察覺了馬三保的身份。
“你來找高陽王?”
能帶小黃門來軍營的,除了朱棣也沒有旁人了。
馬三保先是點點頭又搖搖頭,最後直接長話短說。
“顧大人於小人有恩,所以小人特來提醒公子一句。”
“如今戰事正烈、公子年幼,還需要時間曆練,可千萬不能逞一時之氣,更加不能聽旁人唆擺……”
說罷,馬三保拔腿就要跑,跑到一半兒又折了迴來。
“小人所言,還請公子不要對高陽王透露半字。”
說完他便真的走了,留下顧修在原地莫名其妙。
不過他也沒鬧出大動靜來,不管他是存了什麽心思。
這話總歸是好意來著,鬧大了害人家受罰怎麽辦?
顧修有個優點,那就是想不通的事兒他就不想了。
他覺得等真的遇到事兒了,這答案自然也就出來了不是?
所以當天晚上,他看著滿臉殷切邀請他明日開戰的時候,跟著他偷溜去到燕營打仗的朱高煦,直接露出一種嫌棄的表情。
顧修:“……”
“咋啦?咋不說話?”朱高煦見他滿臉嫌棄地看著自己,急道:“你怎麽這般看著我?”
“我拿你當好兄弟,這才帶上你,你咋不識好人心呢?”
這小子該不會察覺到什麽了吧?
顧修冷笑道:“我識不識好人心這事兒怕是不好說,可高陽王您是真的狗,有叫兄弟去送命的兄弟嗎?”
不管怎麽說,他都覺得燕王一家是沒安好心。
顧修扯迴自己的被子,對這個天天跟他稱兄道弟的高陽王充滿了戒備,也對曾經佩服的燕王殿下充滿了戒備。
燕王殿下是個能打仗的英雄,隻是這個英雄和他沒有緣分,燕王和他們顧家就不是一路人。
倒是他門下的小黃門挺好的,也不知爹爹給他了什麽恩德,他才會冒險過來同自己說這些。
不過經過幾次實際操練,他如今已經對自己有了些自知之明,所以就算他不說,顧修也不可能去的。
隻是人家的情卻得記下,爹爹說過人永遠不能忘記那些對你釋放善意的人,得找時間迴報。
奉天殿。
朱標拿出禮部選的年號,笑著遞給了麵前的顧晨。
“他們總共挑了十個年號上來,我覺得其中四個不錯永興、永昌、永寧、永康,光曦覺得哪個最好?”
永遠興盛、永遠昌茂,永遠安寧,永遠安康。
這個永遠的永字深得他意,就是拿不定選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