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1 章 初代蒸汽機來了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誰說的?”混到這個位置上,還能讓人嚼舌根他豈不是白混:“哪個狗東西,告訴我名字。”
這些個嘴碎嘴賤的,但凡讓他們之中有一個能在朝堂上混出來,那就算他顧晨是個聖母。
不過蘇家的錢越賺越多,得想個法子既能保全蘇家的產業,又能讓蘇家繼續經商才行。
陳寶船連忙說了幾個名字,果然大部分都是江浙出來的官兒。
這時候,秀兒忽然從樓下跑了上來,激動道:“老爺,老爺,造……造出來了,王德順把老爺要的東西弄出來了……”
聞言,顧晨噌地一下站了起來,也顧不得那些說閑話的,直接從懷裏掏出老朱給的十貫錢丟給了寶船。
“你慢慢喝,今天這頓算我請你的,我還有事先走了,”
總算是弄出來了,這玩意若是能弄到船上去,那打起小日子來,豈不是就更容易了?
奉天殿裏。
大明第一代迷你蒸汽機,展現在朱家三父子麵前,他們稀奇地看著麵前的小玩意兒。
“這便是鍋爐嗎?”朱雄英對這玩意最感興趣,指著這玩意道:“鍋爐下麵放著蠟燭,蠟燭的火將這水燒開,鍋爐又和汽缸相通……”
到時候等比例放大,直接在鍋爐下麵架柴火也可以。
“所以,隻要連接著鍋爐的汽缸不斷充汽、冷凝,它就能夠不停地動起來,就不需要人力民力劃槳,船便不需要風就能跑了?”
“顧先生,我說得對嗎?”
這不僅僅隻能用在戰船上,用在別的地方上是不是也同樣可以?
顧晨沒有迴答,而是看向跪在地上,有些發抖的王德順問道:“王德順,殿下說得對嗎?”
這玩意又不是他自己弄出來的,他是不可能給朱家人打包票的,還是讓發明者本人來吧。
“殿下說得對,理論上確實是如此。”
王德順此時汗流浹背,他以為顧大人會自己拿著東西去見皇帝,卻沒想到還把自己給帶進宮來了。
他長這麽大,縣老爺家也沒進去過,可如今卻進了皇宮見了皇帝,而且還極有可能是三代帝王。
真的,他迴去得看看,自家祖墳是不是冒青煙了。
“這東西若是用好了,是不是可代替牛馬?”
朱標不愧是心懷天下的仁君,居然頭一個想到的就是老百姓。
“牛馬能讓老百姓省力,可很多老百姓用不起牛馬,牛馬也很是難養,時不時地生病,可這玩意兒卻不容易生病……”
若能多弄一些,再想想法子讓價格能夠低一些,那老百姓是不是就能輕鬆些,日子就能好過一些。
不僅如此,以後朝廷要建個什麽,也不需要征集那麽多徭役,這般社會矛盾也會少許多啊。
老朱聞言連連點頭,紅著眼道:“若真能夠代替牛馬,那老百姓就不必急著幹活了。”
“他們就可以早上吃兩個大饃,再慢吞吞地去幹活,還未到午時便能把事做完,再吃兩個大饃,然後再歇個晌,等日頭沒了再去……”
這樣下來,他的子民豈不是個個都能夠白白胖胖,日子和和美美,又安居樂業的呢?
顧晨:“……陛下,不一定要吃大饃,咱們先定個小目標,每天有一小碗紅燒肉如何?”
紅燒肉拌飯很絕的,不比你那大饃好吃?
能不能有點出息!
“在這裏便罷,在外頭還是休要說這種大話。”
老朱隻當他在耍寶罷了,秀才老爺家也不一定每天能吃到肉,何況是普通老百姓家?
“小心咱當真了,到時候你做不到,要你的腦袋!”
他這句話是笑著說的,顯然是在和顧晨開玩笑呢。
“光曦想法是好的。”朱標替他說話:“君臣一起努力,說不準真有那天呢?以後的事兒誰知道?”
雖然他也覺得不太可能,可該有的目標還是要有。
老朱白了兒子一眼,他就發現老大老護著顧光曦。
顧晨搓搓手,趁著三代人都在,便開始提出自己的想法。
“陛下,太子殿下,吳王殿下,我有個想法。”
朱家三代看向他,示意讓他繼續說下去。
顧晨:“我想辦個研究院,專門召集如王德順能工巧匠,對農民有幫助的農具、對能省力機械、對高產的糧種、對香甜稀奇的花果等方麵的人才都招攬起來。”
好的工具、機械能提高工作效率,高產的糧食能讓老百姓吃飽,香甜稀奇的花果可以出口掙錢。
“這些能工巧匠,為我大明的蒸蒸日上錦繡添花,為我大明的百姓謀福,不讓人才埋沒在民間……”
他從前不說,是因為怕朱家人不當迴事。
覺得皇家的能工巧匠已經很多,不需要民間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何況曆來士農工商。
工匠的地位,在老朱心裏很一般,老朱還是對農更好。
所以他才一直等著王德順,把這東西造出來,為的讓朱家人感受到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工人階級,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啊。
“好!”這次不用朱標勸,老朱一口氣就答應下來:“他們還有他們家人的吃喝拉撒,朝廷全都可以負責,隻要他們能造出好東西。”
“隻不過你也要好好把關,可不能讓那些混吃等死的人混進來,一定要是對朝廷有用的匠人才行。”
這當然是肯定的,顧晨不用老朱說心裏也有數。
不過有一說一哈,他們漢人的皇帝這點確實好。
不像愛新覺羅家那個乾小四,洋人賣蒸汽機給他,他想到的居然是百姓輕鬆了就會生事。
再看看他們老朱,巴不得老百姓多輕鬆點兒呢。
唉!不提了,提起就一肚子的氣。
最後,王德順成了工部左侍郎,專門負責督造蒸汽戰船,這哪裏是祖墳冒青煙那麽簡單。
這是他家祖宗成了神仙,給他布置的大好前程呢。
聽到自己成了工部侍郎,王德順直接激動得眼睛一翻給暈過去了,他還以為自己最多得幾兩銀子賞錢呢。
工部侍郎?
他肯定在做夢,絕對在做夢!
最後還是太監給他抬出去,然後由顧家下人給他抬迴去的。
顧晨搖搖頭:“就這點兒出息!”
不就是個工部侍郎而已麽,有什麽好激動的?
隻要你是個有用的,工部尚書老朱也不會吝嗇的。
哦,對自己就比較吝嗇,讓他熬了那麽多年。
這個死老登!
而王德順的原上司柳汝州也在顧晨的舉薦下,成了吏部左侍郎,他滿心都是看好戲的心情。
原來一個是知州,一個是捕頭,現在兩個都成了侍郎,不知這個柳汝州知道後的心情如何?
這些個嘴碎嘴賤的,但凡讓他們之中有一個能在朝堂上混出來,那就算他顧晨是個聖母。
不過蘇家的錢越賺越多,得想個法子既能保全蘇家的產業,又能讓蘇家繼續經商才行。
陳寶船連忙說了幾個名字,果然大部分都是江浙出來的官兒。
這時候,秀兒忽然從樓下跑了上來,激動道:“老爺,老爺,造……造出來了,王德順把老爺要的東西弄出來了……”
聞言,顧晨噌地一下站了起來,也顧不得那些說閑話的,直接從懷裏掏出老朱給的十貫錢丟給了寶船。
“你慢慢喝,今天這頓算我請你的,我還有事先走了,”
總算是弄出來了,這玩意若是能弄到船上去,那打起小日子來,豈不是就更容易了?
奉天殿裏。
大明第一代迷你蒸汽機,展現在朱家三父子麵前,他們稀奇地看著麵前的小玩意兒。
“這便是鍋爐嗎?”朱雄英對這玩意最感興趣,指著這玩意道:“鍋爐下麵放著蠟燭,蠟燭的火將這水燒開,鍋爐又和汽缸相通……”
到時候等比例放大,直接在鍋爐下麵架柴火也可以。
“所以,隻要連接著鍋爐的汽缸不斷充汽、冷凝,它就能夠不停地動起來,就不需要人力民力劃槳,船便不需要風就能跑了?”
“顧先生,我說得對嗎?”
這不僅僅隻能用在戰船上,用在別的地方上是不是也同樣可以?
顧晨沒有迴答,而是看向跪在地上,有些發抖的王德順問道:“王德順,殿下說得對嗎?”
這玩意又不是他自己弄出來的,他是不可能給朱家人打包票的,還是讓發明者本人來吧。
“殿下說得對,理論上確實是如此。”
王德順此時汗流浹背,他以為顧大人會自己拿著東西去見皇帝,卻沒想到還把自己給帶進宮來了。
他長這麽大,縣老爺家也沒進去過,可如今卻進了皇宮見了皇帝,而且還極有可能是三代帝王。
真的,他迴去得看看,自家祖墳是不是冒青煙了。
“這東西若是用好了,是不是可代替牛馬?”
朱標不愧是心懷天下的仁君,居然頭一個想到的就是老百姓。
“牛馬能讓老百姓省力,可很多老百姓用不起牛馬,牛馬也很是難養,時不時地生病,可這玩意兒卻不容易生病……”
若能多弄一些,再想想法子讓價格能夠低一些,那老百姓是不是就能輕鬆些,日子就能好過一些。
不僅如此,以後朝廷要建個什麽,也不需要征集那麽多徭役,這般社會矛盾也會少許多啊。
老朱聞言連連點頭,紅著眼道:“若真能夠代替牛馬,那老百姓就不必急著幹活了。”
“他們就可以早上吃兩個大饃,再慢吞吞地去幹活,還未到午時便能把事做完,再吃兩個大饃,然後再歇個晌,等日頭沒了再去……”
這樣下來,他的子民豈不是個個都能夠白白胖胖,日子和和美美,又安居樂業的呢?
顧晨:“……陛下,不一定要吃大饃,咱們先定個小目標,每天有一小碗紅燒肉如何?”
紅燒肉拌飯很絕的,不比你那大饃好吃?
能不能有點出息!
“在這裏便罷,在外頭還是休要說這種大話。”
老朱隻當他在耍寶罷了,秀才老爺家也不一定每天能吃到肉,何況是普通老百姓家?
“小心咱當真了,到時候你做不到,要你的腦袋!”
他這句話是笑著說的,顯然是在和顧晨開玩笑呢。
“光曦想法是好的。”朱標替他說話:“君臣一起努力,說不準真有那天呢?以後的事兒誰知道?”
雖然他也覺得不太可能,可該有的目標還是要有。
老朱白了兒子一眼,他就發現老大老護著顧光曦。
顧晨搓搓手,趁著三代人都在,便開始提出自己的想法。
“陛下,太子殿下,吳王殿下,我有個想法。”
朱家三代看向他,示意讓他繼續說下去。
顧晨:“我想辦個研究院,專門召集如王德順能工巧匠,對農民有幫助的農具、對能省力機械、對高產的糧種、對香甜稀奇的花果等方麵的人才都招攬起來。”
好的工具、機械能提高工作效率,高產的糧食能讓老百姓吃飽,香甜稀奇的花果可以出口掙錢。
“這些能工巧匠,為我大明的蒸蒸日上錦繡添花,為我大明的百姓謀福,不讓人才埋沒在民間……”
他從前不說,是因為怕朱家人不當迴事。
覺得皇家的能工巧匠已經很多,不需要民間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何況曆來士農工商。
工匠的地位,在老朱心裏很一般,老朱還是對農更好。
所以他才一直等著王德順,把這東西造出來,為的讓朱家人感受到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工人階級,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啊。
“好!”這次不用朱標勸,老朱一口氣就答應下來:“他們還有他們家人的吃喝拉撒,朝廷全都可以負責,隻要他們能造出好東西。”
“隻不過你也要好好把關,可不能讓那些混吃等死的人混進來,一定要是對朝廷有用的匠人才行。”
這當然是肯定的,顧晨不用老朱說心裏也有數。
不過有一說一哈,他們漢人的皇帝這點確實好。
不像愛新覺羅家那個乾小四,洋人賣蒸汽機給他,他想到的居然是百姓輕鬆了就會生事。
再看看他們老朱,巴不得老百姓多輕鬆點兒呢。
唉!不提了,提起就一肚子的氣。
最後,王德順成了工部左侍郎,專門負責督造蒸汽戰船,這哪裏是祖墳冒青煙那麽簡單。
這是他家祖宗成了神仙,給他布置的大好前程呢。
聽到自己成了工部侍郎,王德順直接激動得眼睛一翻給暈過去了,他還以為自己最多得幾兩銀子賞錢呢。
工部侍郎?
他肯定在做夢,絕對在做夢!
最後還是太監給他抬出去,然後由顧家下人給他抬迴去的。
顧晨搖搖頭:“就這點兒出息!”
不就是個工部侍郎而已麽,有什麽好激動的?
隻要你是個有用的,工部尚書老朱也不會吝嗇的。
哦,對自己就比較吝嗇,讓他熬了那麽多年。
這個死老登!
而王德順的原上司柳汝州也在顧晨的舉薦下,成了吏部左侍郎,他滿心都是看好戲的心情。
原來一個是知州,一個是捕頭,現在兩個都成了侍郎,不知這個柳汝州知道後的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