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了,雨停沒有天晴,依舊是陰雲天。莽荒紀的結尾(上)跟自己的期待差不多,晚上還有結尾(下)。莽荒紀、荒莽紀?有差別嗎?作者說有,那就有吧!總覺得是差不多啦!總是容易記的紛亂了嗬哈!


    看自己喜歡的書是人生一樂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至於寫自己喜歡的書是一樂事?我是很不滿意,不滿意所以寫到滿意為止,我說了算就是算,說不算就不算,如同莽荒紀的作者說有差就是有差。


    在黑暗中仰望著星空特別的有觸覺,在黑暗中沉淪深淵的姿勢特別的有靈魂,在黑暗中才可以摸清一個生命者的胸襟,隻有在黑暗中才可能有機會覺醒自身的第二個生命,那看不見的生命,隻有在覺醒時候才能見道。


    人文大帝看著黑暗的盡頭處,一片燦爛的光明,然而困難重重,如果要走到黑暗的盡頭。文學妙妃柔聲道:“讓我們看下去吧!文字大神已經墜下在黑暗中了,與天馬城主無形中在比賽是誰先見光明的青天。”


    飄浮的筆者徐徐轉身的,看向她們,好美好的身影,一個瀟灑又豁達的大度氣宇,一位是充滿多元又豐饒的氣質,其極美麗又玄奇著。


    注一:唐、趙州問南泉:「如何是道?」泉雲:「平常心是道。」


    州問:「還可趣向否?」泉雲:「擬向即乖!」


    州問:「不擬爭知是道?」泉雲:「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擬之道,猶如太虛,廓然洞豁,豈可強是非邪?」


    趙州乃於言下頓悟玄旨,心如朗月。又頌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白話:趙州向南泉問「道」,南泉答以:平常心。


    接著又說:「道」無法追尋思問、覺知言傳,隻能在生活中自行體會;屆時天地身心、洞然開闊,自有一番境界。


    趙州聽了之後,作出悟道詩偈,供南泉印證。詩意是說春夏秋冬各有美景、如果心中沒有執著偏見,四季何時不是勝況?


    注二:宋、無門慧開禪師有一首偈,開頭兩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馬行空四部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吟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吟月並收藏天馬行空四部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