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扒著李竹的腳痛吱吱叫個不停,像是想告訴她什麽。可惜李竹根本聽不懂。這些動物若是都能像小白一樣就好了。小灰見她不懂自己的意思,急得直轉圈。
轉完圈,它又鑽進洞裏去了。又過了一會兒,它叼出幾片碎紙。李竹撿起來一看,三片碎紙有三個字,先,迴,夜。
李竹想了想對小灰說道:“你是讓我先迴,你晚上進去看?”
“吱吱。”小灰的叫聲很開心。
這是一隻會識字的老鼠!李竹呆了一下很快就恢複正常。她的神經語越來越強大了。
李竹看了看天色, 冬日天黑得早,租的房子已退沒地可去,她也隻能先迴楊家集了。而且那個人把包袱看得那麽緊,小灰也隻能等到夜晚才能下手。
李竹囑咐了小灰幾句,就坐牛車迴村了。當然迴家之前,她也換迴了原來的裝束。
晚上,李竹睡得模模糊糊時,就聽見“吱吱”兩聲,李竹突然坐起,點了油燈,就見小灰正睜著一雙小眼睛,得意地看著她。
地上有一塊黃澄澄的金條和兩封書信。
李竹先拿了一封書信在燈下觀看,信上寫得盡是暗語。李竹連猜帶蒙,解讀出幾點意思:這是一封寫給另一個土匪頭子的信,信中商量要合夥幹一票大的,具體日期等見麵再商議。另一封是寫的很簡短,意思是你要的黃金已經奉上,別忘了要辦的事。上麵沒有姓名,不知是寫給誰的。
如果要是讓那人誤以為這兩封信和那批黃金在孫掌櫃手裏會如何?那就有好戲看了。借一把大刀,送孫掌櫃上西天吧。
李竹抓過小灰,對它說道:“小灰小灰,你能把這些金條放到孫掌櫃的房裏嗎?就是你上次見過的那個矮胖子。”
“吱吱。”小灰像是答應了。很快,它又叫了幾聲,接著從牆洞裏,床底下鑽出幾隻大小不一的老鼠,吱吱叫著跑出門去了。 小灰也有手下啊。
李竹看到這些,放心的睡去了。
李竹不知道的是,次日淩晨,吳氏客棧裏就炸開了鍋。
一個客人的財物憑空消失了。那客人挺橫,當即叫了一幫弟兄來,挨個房間盤查。那些客人雖不樂意,但看著對方人多勢眾,也不敢出聲。盤查之後,並沒有找到客人丟失的財物。
那孫掌櫃聽到消息也匆匆趕來,他先是好聲安撫客人,但見客人軟硬不吃,並且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東西時,語氣也開始生硬起來。
他像往常一樣慢悠悠說了句:“這位客官,想必還不知道我們的東家是誰吧?”
客人冷笑:“我知道,是吳成名那廝,隻怕你還不知道我的東家是誰吧。”
那客人接著吐出了兩個字,把孫掌櫃嚇得軟了手腳。
孫掌櫃臉色大變,連聲說道:“客官稍等,我等一定會幫您找到行李。找不到我就照價來賠。”
那人再次吐出三個字:“你賠不起!”
孫掌櫃正準備下令全麵搜查客棧時,他的家人麵帶喜色匆忙來報。
孫掌櫃一聽家人的話,嚇得臉色發青,走路都不穩當了。那個丟失財物的客人覺得不對勁,就帶著幾個弟兄,不由分說地來到孫掌櫃的房間開始大搜查。
於是,他們在孫掌櫃的房間裏搜出了以下東西:金條,銀票一片碎紙,和一個從被窩裏揪出來的哭哭啼啼的小妾。
孫掌櫃帶領全家下跪求饒,並發毒誓說自己不知道怎麽迴事,一定是被人栽贓陷害的。
本來那客人也有些將信將疑。不過,他很快又在孫掌櫃的房間看到一樣東西,那就是蒙、汗、藥。是下在飯裏頭的,讓客人失去知覺的,做土匪這行的,對這玩意在行的很。這也解釋了客人在不知不覺中被人偷去財物的原因。
這蒙、汗、藥還真不是願望孫掌櫃,原來,這人十分貪財。但在吳成名的手下做事,他自然不敢貪東家的,於是就打起了客人的主意。他是看客下菜,那些附近周邊的客人,還有常住的熟客,他都不下手。隻挑那些遠來的,單身一人的,又有錢財的。這些人一般住過一次就走,對店裏的聲譽影響不大。他偷錢也有技巧,從不偷完,隻拿走一部分,給客人留有餘地。有很多客人走到半路才發現財物少了,但又不好折迴去理論。一邊慶幸沒全丟,一邊自認倒黴。所以這幾年來,孫掌櫃倒沒出過大的漏子。誰知道這一次栽了個大跟頭,最重要的是,這錢不是他拿的啊。
孫掌櫃此時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此事重大,他不得不上報給東家吳成名。吳成名一聽到對方的來頭,也心生恐懼。二話沒說,就將孫掌櫃一家交給來人私下處置。
那幾個人私設刑場,將孫掌櫃打了個皮開肉綻,逼問那兩封書信的下落。
孫掌櫃如何說得出,說不出再打,昏過去就潑了冷水再打。
當天上午,李竹跟著李大姑進縣城辦年貨時,就聽到了這個大快人意的好消息。不過,這些人不知真相,隻說孫掌櫃偷了客人的錢,被客人犯揍了一頓。吳成名也準備辭退他。
☆、第69章 相遇
李竹最近進城很是頻繁,她在時時注意著孫掌櫃的動向。比如聽說他被辭退了,還聽說他被打殘了。
吳成名還沒收了他的家產,全部賠給了那個土匪,此匪名為王鬆,是北屋山胡大王的得力手下。吳成名不敢得罪匪人,私下裏好一通賠禮道歉,又是贈銀又是設宴的,並再三聲明此事跟自己無關。
對於王鬆來說,金條銀子根本不是問題,那兩封丟失的書信才是大問題。因為他愈發加大了對孫掌櫃的拷打力度。孫掌櫃被折磨得沒了人形,但他仍然沒說出信的下落,不是他不想說,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
李竹覺得那兩封書信留著也沒用,就吩咐小灰將其送到孫家。為了避免懷疑,她讓小灰將信塞在老鼠洞裏,並在無關緊要的地方咬上幾口。再留點不明顯的線索讓人發現信的存在。不過在送信時,她覺得那封沒頭沒尾的書信有些奇怪,就截留了下來。
孫掌櫃的消息,李大姑和楊老實很快也知道了,兩人不由得拍手稱慶。沒想到他也有今天!真是天道輪迴,報應不爽。
一家人暫時放下此事,歡歡喜喜辦年貨,決定好好過個團圓年,等年後再考慮生計問題。
除掉孫掌櫃,讓李竹出了一大口氣。身心也逐漸放鬆下來,她準備好好過完這個後,再做其他打算。李竹每天跟著李大姑忙活,或是清掃房屋,喂鴨喂鵝,或是幫著她們炸肉、炸丸子、整饅頭等等。
李竹自以為嫁禍孫掌櫃這事做得天衣無縫。誰也懷疑不到她頭上來。但她萬沒料到,此事卻已然引起了別人的懷疑。
那土匪王鬆按照原先的約定,前去南屋山求見盤踞在此處的清風寨寨主。這個寨主是個十八、九歲的年輕人,姓寧名希邁。據說是因為父母家人被奸臣所害才落草為寇。他火拚了原先南屋山上的兩個頭領,自做了山寨之主,手下還有一文一武兩個兄弟。他來的時日雖不長卻將山寨打理得井井有條,如今的清風寨兵強馬壯,整座寨子堅固得跟鐵桶一般。官府不敢攻打,周圍的匪軍不敢招惹。附近的鄉紳大戶為保平安也時不時納供送糧。
王鬆一路急趕到南屋山下,向巡邏的嘍囉通報了名姓,才被專人帶上山去麵見寨主。王鬆拜見完寧希邁後,先大體說了清河縣裏發生的事,解釋了自己來遲的緣故。
寧希邁聽後,淡然一笑道:“你們的胡大王真是糊塗,這種事直接讓你傳口信即可,為何非要寫下書信?”
王鬆忙解釋道:“此事事關重大,我們大王一是怕小的說不清楚,二是怕寧大王見不到親筆書信不信小的。再者以前小的和兄弟們也經常送信,從沒出過差錯。不想這次卻在陰溝裏翻了船,讓那個孫掌櫃暗算了去。”
聽到孫掌櫃的名字,寧希邁的眼中閃過一縷深思。以他對孫掌櫃的了解,像王鬆這樣一看就不好惹的、又是本地口音的人,他是沒膽子下手的。雖然他隻聽了個大概,便覺得疑點甚多。
於是他漫不經心地問道:
“你說你當晚中了他下的蒙、汗、藥,連他的人進屋都不曾察覺?”
王鬆苦笑著說道:“小的十分警覺,那飯和茶都無異樣,也沒有飲酒,當時也並沒覺得不妥。門也是拴著的,就是想不通他究竟是進到客房拿走東西的。後來審問拷打姓孫的,他卻一口咬定沒有下藥沒有拿小的財物。但是若不是他拿的,東西因何在他屋裏?小的猜想那客房裏可能有暗道。不過,寧大王請放心,那姓孫的已經開不了口了,孫家的人應該不知道那封信的內容。我們的謀劃應該沒有敗露。”
寧希邁眼中的疑慮更甚。不過,因為還有大事要商議,他就暫且壓下此事不表,並讓人安頓王鬆在山上住下,等他們商議完畢,再讓他帶口信迴去。
寧希邁與兩個兄弟鄭炎和黃玉商議完事情後,又想起方才的事情,便突然對左右吩咐道:“你們下山去查查姓孫的最近得罪了那些人,再將那些人的情況名姓報上來。”
鄭炎行事大大咧咧,心直口快,一聽寧希邁這麽吩咐,就不解地問道:“大哥,咱們大事還沒幹呢,你操心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幹啥?那姓孫的得罪啥人跟咱有啥關係?”
黃玉比鄭炎心細些,就笑道:“大哥這麽做自有他的道理。萬一這姓孫的是被人嫁禍的,那就說明那兩封信有可能被這人看過,咱們的行事就不再是機密了,小心駛得萬年船。”
鄭炎恍然大悟,不再反對。
小嘍囉行事極快,沒兩日就將事情稟報了上來:“那姓孫的為人不好,貪財好色,見不得人好。得罪的人不少,那些人因怕吳家的勢力,都是敢怒不敢言。要說最近得罪最狠的人應該數楊家飯莊的東家,何寡婦家和陳大牛家。先說頭一個,這戶人家的戶主叫楊老實,是楊家集人,他婆娘李氏,兒子楊墨,是個讀書人。姓孫的眼紅他家的生意,又是訛人又是放火的,最後還讓房東收迴了屋子。如是再三逼迫,楊家飯莊前些日子剛關了店,方子也被迫賣了。”
聽到小嘍囉的稟報,鄭炎率先說道:“肯定不是這一家幹的,我還去他家吃過鍋子呢,真他娘的好吃。那家夫妻倆我也見過,一對老實人,做不出這種事來。他家兒子是個書呆子,斯斯文文的,也做不出這事。不過,他們竟然關門了。真是可惜。這姓孫的比我還混蛋。”
黃玉瞥了鄭炎一眼,笑吟吟地道:“二哥什麽時候下山去吃鍋子的,怎麽沒叫上小弟?”
鄭炎嘿嘿傻笑幾聲,將此事岔了過去。
寧希邁一句話將話扯迴正題,又問那報事的小嘍囉:“還有呢?”
那小嘍羅又說了幾個,但都是平頭百姓,沒一個像能做出這種事的。
寧希邁眉頭輕蹙,難道是他多想了?
他偶一抬頭,就見那小嘍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似乎話沒說盡。
“你還有什麽話一並說了。”
“沒啥了,後麵的都是小的打聽來的家長裏短。大王恐不愛聽。”他家婆娘在山上無聊得很,他每迴下山就專門打聽些閑談,迴來好供內人解悶。
寧希邁聲音溫和:“說吧,今日我正好想聽。”
“是是。”
那小嘍囉清了清嗓子,斟酌了下字句就開始說了起來:
“這些說的是也是楊家的事,那楊家不光有一個兒子,還有個女兒,這不稀奇。他家還有個侄女,這也不稀奇。稀奇的是他家的狗,能通人性,威風得很。前些日子的‘采花狂魔’就是這狗抓到的,白知縣還獎了它五十兩銀子呢。你說奇不奇?哦對了,楊家那個侄女為了跟親生父母斷親,敢當堂跟知縣爭辯,說什麽‘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話是錯的,還說父母要子女孝順時就拿畜生說事,對待子女卻連畜生都不如。這事,清河縣早傳遍了。其他的……就沒了。”
“嗯嗯。有點意思。”鄭炎摸著下巴點頭道。他當時光顧吃飯了,沒看到這條神狗,也沒注意那個姑娘。
黃玉也對那條狗頗感興趣。
寧希邁則一言不發,不置可否,旋即揮揮手讓那小嘍囉下去了。
李竹本以為扳倒了孫掌櫃,便可以輕鬆上一段日子。她卻忽略了吳成材那隻瘋狗被放出來了。
吳成材前段時間先後被老爹和堂哥再三警告,再加上傷病不斷,著實老實了一陣子。他在病中就聽說了陳將軍兵敗,陳家受到牽連的消息,再想到那個跟他作對的陳觀的下場,高興得手舞足蹈。後來又聽說錢老太爺有事迴京,他再次竊喜不已。隨即他又想到了楊家、李竹,還有他那條可惡的狗,聽說它自個迴去了。一想起自已受的那些罪,吳成材就氣得火冒三丈。終於有一天,他要加位報複迴來。
吳成材氣哼哼地說道:“你的主人都自顧不暇,看還有誰給你撐腰?我就是明著把你扒皮抽筋也沒人敢怎樣小爺。”
這一天,天氣晴好。吳成材卻帶了五六個幫手,騎著高頭大馬,趾高氣揚地往楊家集駛去。
真是冤家路窄,吳成材一行人出了城門,上了官道,沒走多遠,就趕上了一輛牛車。偏偏那牛車上坐的有他的老熟人——李竹和小白。
李竹今日閑來無事,小鳳好容易得了清閑就來邀請她一起進城逛逛。李竹本不想去,不過她看到小鳳期待的眼神又不忍心拒絕,心一軟就答應陪著來了。那小白好久沒逛了,對她又是打滾又是賣萌的,李竹隻好將它也帶來了。同行的還有同村的幾個婦人。
來時一路無事,大家逛得也很高興,李竹還送了小鳳一件小禮物。眾人在大槐樹下會和後,一起坐了牛車,一路說說笑笑,準備迴村。
誰也沒想到會在半路上遭遇吳成材這個人。
“籲——”吳成材一看到李竹和小白,立即勒住韁繩,那是新仇舊恨一起湧來,咬得牙齒格格作響。
“嗬嗬,小妹妹,多日不見,你倒是長開了。小爺我可一直在想著你們。”
眾人都認得吳成材,一看他攔路,立即嚇得臉色發白。車夫也趕緊說了幾句好話。
李竹緊緊攥著拳頭,她今日真夠倒黴的。
小鳳拉著李竹的袖子,緊張地問道:“小竹,咱們怎麽辦?”
李竹看了看車裏的人,眾婦人畏怯地躲過她的目光,沒人敢幫她說話。
吳成材今日是衝著她來的,她也不好連累了眾人。想到這裏,李竹一臉平靜地對車夫說道:“楊九叔,你們先走,我一會兒再去追趕你們。”
楊九叔無奈地勸道:“你家大人不在,你一個女娃家哪裏是他的對手,聽我的,先低頭說幾句軟話, 躲過今天再說。”
車上的婦人也紛紛勸李竹說服軟。
李竹笑了笑,以吳成材的為人,即便她服了軟,他該怎樣還是怎樣。根本沒有一點效果,反而會遭他恥笑。
有小白在身邊,再加上空間,她還真不怕他。
小白也看到了虐待自己的仇人,齜著白森森的牙,叫個不停。
李竹和小白一起跳下牛車,對眾人說道:“有人想咬我的狗,我讓它們咬上一架,你們繼續往前走,我一會兒就趕上。”
眾人麵麵相覷,不所所措。
“吳公子……”小鳳突然怯生生地開口了。
“吳公子,我、我後娘是你們莊上的,你、你放過小竹吧,我替她向你道歉。”小鳳通紅著臉,絞著衣角顫聲說道。車上的人驚訝地看著小鳳。
李竹看著小鳳,有點感動她敢於替自己說話,她正要出聲安慰小鳳。
就見吳成材伸了伸頭看了一眼小鳳,輕佻地說道:“喲,你後娘是我莊上的,那起來咱還是親戚呐,來,叫聲哥哥,我聽聽。”
轉完圈,它又鑽進洞裏去了。又過了一會兒,它叼出幾片碎紙。李竹撿起來一看,三片碎紙有三個字,先,迴,夜。
李竹想了想對小灰說道:“你是讓我先迴,你晚上進去看?”
“吱吱。”小灰的叫聲很開心。
這是一隻會識字的老鼠!李竹呆了一下很快就恢複正常。她的神經語越來越強大了。
李竹看了看天色, 冬日天黑得早,租的房子已退沒地可去,她也隻能先迴楊家集了。而且那個人把包袱看得那麽緊,小灰也隻能等到夜晚才能下手。
李竹囑咐了小灰幾句,就坐牛車迴村了。當然迴家之前,她也換迴了原來的裝束。
晚上,李竹睡得模模糊糊時,就聽見“吱吱”兩聲,李竹突然坐起,點了油燈,就見小灰正睜著一雙小眼睛,得意地看著她。
地上有一塊黃澄澄的金條和兩封書信。
李竹先拿了一封書信在燈下觀看,信上寫得盡是暗語。李竹連猜帶蒙,解讀出幾點意思:這是一封寫給另一個土匪頭子的信,信中商量要合夥幹一票大的,具體日期等見麵再商議。另一封是寫的很簡短,意思是你要的黃金已經奉上,別忘了要辦的事。上麵沒有姓名,不知是寫給誰的。
如果要是讓那人誤以為這兩封信和那批黃金在孫掌櫃手裏會如何?那就有好戲看了。借一把大刀,送孫掌櫃上西天吧。
李竹抓過小灰,對它說道:“小灰小灰,你能把這些金條放到孫掌櫃的房裏嗎?就是你上次見過的那個矮胖子。”
“吱吱。”小灰像是答應了。很快,它又叫了幾聲,接著從牆洞裏,床底下鑽出幾隻大小不一的老鼠,吱吱叫著跑出門去了。 小灰也有手下啊。
李竹看到這些,放心的睡去了。
李竹不知道的是,次日淩晨,吳氏客棧裏就炸開了鍋。
一個客人的財物憑空消失了。那客人挺橫,當即叫了一幫弟兄來,挨個房間盤查。那些客人雖不樂意,但看著對方人多勢眾,也不敢出聲。盤查之後,並沒有找到客人丟失的財物。
那孫掌櫃聽到消息也匆匆趕來,他先是好聲安撫客人,但見客人軟硬不吃,並且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東西時,語氣也開始生硬起來。
他像往常一樣慢悠悠說了句:“這位客官,想必還不知道我們的東家是誰吧?”
客人冷笑:“我知道,是吳成名那廝,隻怕你還不知道我的東家是誰吧。”
那客人接著吐出了兩個字,把孫掌櫃嚇得軟了手腳。
孫掌櫃臉色大變,連聲說道:“客官稍等,我等一定會幫您找到行李。找不到我就照價來賠。”
那人再次吐出三個字:“你賠不起!”
孫掌櫃正準備下令全麵搜查客棧時,他的家人麵帶喜色匆忙來報。
孫掌櫃一聽家人的話,嚇得臉色發青,走路都不穩當了。那個丟失財物的客人覺得不對勁,就帶著幾個弟兄,不由分說地來到孫掌櫃的房間開始大搜查。
於是,他們在孫掌櫃的房間裏搜出了以下東西:金條,銀票一片碎紙,和一個從被窩裏揪出來的哭哭啼啼的小妾。
孫掌櫃帶領全家下跪求饒,並發毒誓說自己不知道怎麽迴事,一定是被人栽贓陷害的。
本來那客人也有些將信將疑。不過,他很快又在孫掌櫃的房間看到一樣東西,那就是蒙、汗、藥。是下在飯裏頭的,讓客人失去知覺的,做土匪這行的,對這玩意在行的很。這也解釋了客人在不知不覺中被人偷去財物的原因。
這蒙、汗、藥還真不是願望孫掌櫃,原來,這人十分貪財。但在吳成名的手下做事,他自然不敢貪東家的,於是就打起了客人的主意。他是看客下菜,那些附近周邊的客人,還有常住的熟客,他都不下手。隻挑那些遠來的,單身一人的,又有錢財的。這些人一般住過一次就走,對店裏的聲譽影響不大。他偷錢也有技巧,從不偷完,隻拿走一部分,給客人留有餘地。有很多客人走到半路才發現財物少了,但又不好折迴去理論。一邊慶幸沒全丟,一邊自認倒黴。所以這幾年來,孫掌櫃倒沒出過大的漏子。誰知道這一次栽了個大跟頭,最重要的是,這錢不是他拿的啊。
孫掌櫃此時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此事重大,他不得不上報給東家吳成名。吳成名一聽到對方的來頭,也心生恐懼。二話沒說,就將孫掌櫃一家交給來人私下處置。
那幾個人私設刑場,將孫掌櫃打了個皮開肉綻,逼問那兩封書信的下落。
孫掌櫃如何說得出,說不出再打,昏過去就潑了冷水再打。
當天上午,李竹跟著李大姑進縣城辦年貨時,就聽到了這個大快人意的好消息。不過,這些人不知真相,隻說孫掌櫃偷了客人的錢,被客人犯揍了一頓。吳成名也準備辭退他。
☆、第69章 相遇
李竹最近進城很是頻繁,她在時時注意著孫掌櫃的動向。比如聽說他被辭退了,還聽說他被打殘了。
吳成名還沒收了他的家產,全部賠給了那個土匪,此匪名為王鬆,是北屋山胡大王的得力手下。吳成名不敢得罪匪人,私下裏好一通賠禮道歉,又是贈銀又是設宴的,並再三聲明此事跟自己無關。
對於王鬆來說,金條銀子根本不是問題,那兩封丟失的書信才是大問題。因為他愈發加大了對孫掌櫃的拷打力度。孫掌櫃被折磨得沒了人形,但他仍然沒說出信的下落,不是他不想說,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
李竹覺得那兩封書信留著也沒用,就吩咐小灰將其送到孫家。為了避免懷疑,她讓小灰將信塞在老鼠洞裏,並在無關緊要的地方咬上幾口。再留點不明顯的線索讓人發現信的存在。不過在送信時,她覺得那封沒頭沒尾的書信有些奇怪,就截留了下來。
孫掌櫃的消息,李大姑和楊老實很快也知道了,兩人不由得拍手稱慶。沒想到他也有今天!真是天道輪迴,報應不爽。
一家人暫時放下此事,歡歡喜喜辦年貨,決定好好過個團圓年,等年後再考慮生計問題。
除掉孫掌櫃,讓李竹出了一大口氣。身心也逐漸放鬆下來,她準備好好過完這個後,再做其他打算。李竹每天跟著李大姑忙活,或是清掃房屋,喂鴨喂鵝,或是幫著她們炸肉、炸丸子、整饅頭等等。
李竹自以為嫁禍孫掌櫃這事做得天衣無縫。誰也懷疑不到她頭上來。但她萬沒料到,此事卻已然引起了別人的懷疑。
那土匪王鬆按照原先的約定,前去南屋山求見盤踞在此處的清風寨寨主。這個寨主是個十八、九歲的年輕人,姓寧名希邁。據說是因為父母家人被奸臣所害才落草為寇。他火拚了原先南屋山上的兩個頭領,自做了山寨之主,手下還有一文一武兩個兄弟。他來的時日雖不長卻將山寨打理得井井有條,如今的清風寨兵強馬壯,整座寨子堅固得跟鐵桶一般。官府不敢攻打,周圍的匪軍不敢招惹。附近的鄉紳大戶為保平安也時不時納供送糧。
王鬆一路急趕到南屋山下,向巡邏的嘍囉通報了名姓,才被專人帶上山去麵見寨主。王鬆拜見完寧希邁後,先大體說了清河縣裏發生的事,解釋了自己來遲的緣故。
寧希邁聽後,淡然一笑道:“你們的胡大王真是糊塗,這種事直接讓你傳口信即可,為何非要寫下書信?”
王鬆忙解釋道:“此事事關重大,我們大王一是怕小的說不清楚,二是怕寧大王見不到親筆書信不信小的。再者以前小的和兄弟們也經常送信,從沒出過差錯。不想這次卻在陰溝裏翻了船,讓那個孫掌櫃暗算了去。”
聽到孫掌櫃的名字,寧希邁的眼中閃過一縷深思。以他對孫掌櫃的了解,像王鬆這樣一看就不好惹的、又是本地口音的人,他是沒膽子下手的。雖然他隻聽了個大概,便覺得疑點甚多。
於是他漫不經心地問道:
“你說你當晚中了他下的蒙、汗、藥,連他的人進屋都不曾察覺?”
王鬆苦笑著說道:“小的十分警覺,那飯和茶都無異樣,也沒有飲酒,當時也並沒覺得不妥。門也是拴著的,就是想不通他究竟是進到客房拿走東西的。後來審問拷打姓孫的,他卻一口咬定沒有下藥沒有拿小的財物。但是若不是他拿的,東西因何在他屋裏?小的猜想那客房裏可能有暗道。不過,寧大王請放心,那姓孫的已經開不了口了,孫家的人應該不知道那封信的內容。我們的謀劃應該沒有敗露。”
寧希邁眼中的疑慮更甚。不過,因為還有大事要商議,他就暫且壓下此事不表,並讓人安頓王鬆在山上住下,等他們商議完畢,再讓他帶口信迴去。
寧希邁與兩個兄弟鄭炎和黃玉商議完事情後,又想起方才的事情,便突然對左右吩咐道:“你們下山去查查姓孫的最近得罪了那些人,再將那些人的情況名姓報上來。”
鄭炎行事大大咧咧,心直口快,一聽寧希邁這麽吩咐,就不解地問道:“大哥,咱們大事還沒幹呢,你操心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幹啥?那姓孫的得罪啥人跟咱有啥關係?”
黃玉比鄭炎心細些,就笑道:“大哥這麽做自有他的道理。萬一這姓孫的是被人嫁禍的,那就說明那兩封信有可能被這人看過,咱們的行事就不再是機密了,小心駛得萬年船。”
鄭炎恍然大悟,不再反對。
小嘍囉行事極快,沒兩日就將事情稟報了上來:“那姓孫的為人不好,貪財好色,見不得人好。得罪的人不少,那些人因怕吳家的勢力,都是敢怒不敢言。要說最近得罪最狠的人應該數楊家飯莊的東家,何寡婦家和陳大牛家。先說頭一個,這戶人家的戶主叫楊老實,是楊家集人,他婆娘李氏,兒子楊墨,是個讀書人。姓孫的眼紅他家的生意,又是訛人又是放火的,最後還讓房東收迴了屋子。如是再三逼迫,楊家飯莊前些日子剛關了店,方子也被迫賣了。”
聽到小嘍囉的稟報,鄭炎率先說道:“肯定不是這一家幹的,我還去他家吃過鍋子呢,真他娘的好吃。那家夫妻倆我也見過,一對老實人,做不出這種事來。他家兒子是個書呆子,斯斯文文的,也做不出這事。不過,他們竟然關門了。真是可惜。這姓孫的比我還混蛋。”
黃玉瞥了鄭炎一眼,笑吟吟地道:“二哥什麽時候下山去吃鍋子的,怎麽沒叫上小弟?”
鄭炎嘿嘿傻笑幾聲,將此事岔了過去。
寧希邁一句話將話扯迴正題,又問那報事的小嘍囉:“還有呢?”
那小嘍羅又說了幾個,但都是平頭百姓,沒一個像能做出這種事的。
寧希邁眉頭輕蹙,難道是他多想了?
他偶一抬頭,就見那小嘍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似乎話沒說盡。
“你還有什麽話一並說了。”
“沒啥了,後麵的都是小的打聽來的家長裏短。大王恐不愛聽。”他家婆娘在山上無聊得很,他每迴下山就專門打聽些閑談,迴來好供內人解悶。
寧希邁聲音溫和:“說吧,今日我正好想聽。”
“是是。”
那小嘍囉清了清嗓子,斟酌了下字句就開始說了起來:
“這些說的是也是楊家的事,那楊家不光有一個兒子,還有個女兒,這不稀奇。他家還有個侄女,這也不稀奇。稀奇的是他家的狗,能通人性,威風得很。前些日子的‘采花狂魔’就是這狗抓到的,白知縣還獎了它五十兩銀子呢。你說奇不奇?哦對了,楊家那個侄女為了跟親生父母斷親,敢當堂跟知縣爭辯,說什麽‘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話是錯的,還說父母要子女孝順時就拿畜生說事,對待子女卻連畜生都不如。這事,清河縣早傳遍了。其他的……就沒了。”
“嗯嗯。有點意思。”鄭炎摸著下巴點頭道。他當時光顧吃飯了,沒看到這條神狗,也沒注意那個姑娘。
黃玉也對那條狗頗感興趣。
寧希邁則一言不發,不置可否,旋即揮揮手讓那小嘍囉下去了。
李竹本以為扳倒了孫掌櫃,便可以輕鬆上一段日子。她卻忽略了吳成材那隻瘋狗被放出來了。
吳成材前段時間先後被老爹和堂哥再三警告,再加上傷病不斷,著實老實了一陣子。他在病中就聽說了陳將軍兵敗,陳家受到牽連的消息,再想到那個跟他作對的陳觀的下場,高興得手舞足蹈。後來又聽說錢老太爺有事迴京,他再次竊喜不已。隨即他又想到了楊家、李竹,還有他那條可惡的狗,聽說它自個迴去了。一想起自已受的那些罪,吳成材就氣得火冒三丈。終於有一天,他要加位報複迴來。
吳成材氣哼哼地說道:“你的主人都自顧不暇,看還有誰給你撐腰?我就是明著把你扒皮抽筋也沒人敢怎樣小爺。”
這一天,天氣晴好。吳成材卻帶了五六個幫手,騎著高頭大馬,趾高氣揚地往楊家集駛去。
真是冤家路窄,吳成材一行人出了城門,上了官道,沒走多遠,就趕上了一輛牛車。偏偏那牛車上坐的有他的老熟人——李竹和小白。
李竹今日閑來無事,小鳳好容易得了清閑就來邀請她一起進城逛逛。李竹本不想去,不過她看到小鳳期待的眼神又不忍心拒絕,心一軟就答應陪著來了。那小白好久沒逛了,對她又是打滾又是賣萌的,李竹隻好將它也帶來了。同行的還有同村的幾個婦人。
來時一路無事,大家逛得也很高興,李竹還送了小鳳一件小禮物。眾人在大槐樹下會和後,一起坐了牛車,一路說說笑笑,準備迴村。
誰也沒想到會在半路上遭遇吳成材這個人。
“籲——”吳成材一看到李竹和小白,立即勒住韁繩,那是新仇舊恨一起湧來,咬得牙齒格格作響。
“嗬嗬,小妹妹,多日不見,你倒是長開了。小爺我可一直在想著你們。”
眾人都認得吳成材,一看他攔路,立即嚇得臉色發白。車夫也趕緊說了幾句好話。
李竹緊緊攥著拳頭,她今日真夠倒黴的。
小鳳拉著李竹的袖子,緊張地問道:“小竹,咱們怎麽辦?”
李竹看了看車裏的人,眾婦人畏怯地躲過她的目光,沒人敢幫她說話。
吳成材今日是衝著她來的,她也不好連累了眾人。想到這裏,李竹一臉平靜地對車夫說道:“楊九叔,你們先走,我一會兒再去追趕你們。”
楊九叔無奈地勸道:“你家大人不在,你一個女娃家哪裏是他的對手,聽我的,先低頭說幾句軟話, 躲過今天再說。”
車上的婦人也紛紛勸李竹說服軟。
李竹笑了笑,以吳成材的為人,即便她服了軟,他該怎樣還是怎樣。根本沒有一點效果,反而會遭他恥笑。
有小白在身邊,再加上空間,她還真不怕他。
小白也看到了虐待自己的仇人,齜著白森森的牙,叫個不停。
李竹和小白一起跳下牛車,對眾人說道:“有人想咬我的狗,我讓它們咬上一架,你們繼續往前走,我一會兒就趕上。”
眾人麵麵相覷,不所所措。
“吳公子……”小鳳突然怯生生地開口了。
“吳公子,我、我後娘是你們莊上的,你、你放過小竹吧,我替她向你道歉。”小鳳通紅著臉,絞著衣角顫聲說道。車上的人驚訝地看著小鳳。
李竹看著小鳳,有點感動她敢於替自己說話,她正要出聲安慰小鳳。
就見吳成材伸了伸頭看了一眼小鳳,輕佻地說道:“喲,你後娘是我莊上的,那起來咱還是親戚呐,來,叫聲哥哥,我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