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又大聲問道:“劉大夫再仔細看看,此人可是吃食中毒?”


    劉大夫哂笑一聲:“姑娘說笑了,這人已經病了三四年了,如何是吃食中毒?”


    圍觀的食客再次竊竊私語起來。


    李竹趁此機會大聲說道:“眾位請看,這位病人身體瘦弱,一看就是久病之人,現有他的熟人和劉大夫可以作證,我現將此人先安置在醫館,留下人照顧,然後大夥誰有功夫跟去李家看看情況。”


    李大姑也適時說道:“今日的飯錢就不收大夥的了。你們誰得閑,就陪我們去李家看看,也好還我們一個公道。”


    臘月人閑,再加上楊家又免了飯費,他們豈有不樂意去的。


    李大姑留下張虎看門,又將張文安頓好,讓幾個熟人幫忙看著。她和李竹再加上楊老實領著一大群人在小乞丐的帶領下一起朝城北富貴巷走去。這富貴巷並不如它的名字一樣,名為富貴其實是個貧民窟。是本縣窮人的聚居地。


    裏麵魚龍混雜,聚集了三教九流的人,小偷小摸,撿垃圾的,無業遊民的,還有暗娼乞丐等等。巷子裏汙水橫流,走在路上時不時踩上一堆穢物。


    張文的家就在巷尾的一間四處漏風的破房子裏。


    髒兮兮的門洞開著,他們這幫人一走近,就驚動了裏麵的人。


    從裏麵走出兩個四五歲的渾身髒兮兮的小孩子,分不清是男是女,還有一個瞎了一隻眼的老婆子。


    老婆婆一看來了這麽多人,嚇了一大跳。


    李大姑上前去跟老婆婆搭話。那老婆婆像是耳朵,問東答西,答非所問。李竹趁著她們說話的功夫放小灰進屋。小白和大黃不好帶,這小灰隨便往荷包裏一塞就行,她喜歡隨身帶著。


    小灰吱吱輕叫一聲,哧溜一下鑽進了黑乎乎的屋裏。


    李大姑此時還在大聲跟老太婆說話。


    老婆婆終於聽懂了李大姑的話,突然往地上一坐,放聲大哭起來,無非是哭自己命苦,就一個兒子還被毒死了雲雲。


    其實大夥一看到這情況就明白了大半。試想那麽窮的人家哪還有閑錢去吃火鍋?一個久病之人到人家店裏吃一頓飯就倒下了,這不由得不讓人多想。


    不過,這事究竟是誰幹的?楊家肯定是得罪什麽人了。眾人如是想道。


    趁著人說話的功夫,小灰已經出來了,它先叼來一疊藥方,又夥同幾隻肥大老鼠叼來一個灰色布包,裏麵有三十兩銀子。


    那老太婆一看這些東西,臉色頓時大變。張了張嘴,一時想不起什麽好。


    李竹走到她麵前,指著這些東西說道:“老婆婆,我知道你耳朵不聾,也知道你們一家很可憐。但我家更可憐,你兒子為了這三十兩銀子,想訛詐我們。我什麽也不說了,請帶上這些東西和你的街坊鄰居去跟我們見官。”


    那老太婆愣了一下,突然放聲大哭起來,說這些銀子是剛找親戚借的。


    李大姑問道:“你說是借的,那你說是找誰借的,何時借的。把人也一起叫來,咱們一起去衙門說個清楚。”


    老太婆癱倒在地上,死活不肯走。兩個孩子也撲上來大哭。眾人覺得這家人真是可憐又可恨。


    李竹拿著這些證物迴到醫館的時候,楊墨也帶著幾個同窗聞訊趕到了。


    楊墨的同學中有人認出了張文,原來這個張文當年也有些小才華,教過他的先生時不時提起他。不過,他後來生了大病,妻子也去了,家裏有兩個孩子和一個老娘。眾人沒想到他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楊墨歎道:“原來是張師兄,你竟淪落到這等地步嗎?先生以前還提起過你呢,說你若非遭逢不幸,肯定大有出息。”


    張文一直閉著的眼睛略略睜開了些,他看著這些學子們,不禁一臉羞愧。


    李竹將東西遞給楊墨,悄悄與他說了事情經過,楊墨想了半晌,對李大姑和李竹等人說道:“你們先出去等會兒,我同張師兄說幾句話。”


    李大姑道:“你與他好好說。”


    眾人雖不解,但也都依了楊墨。


    兩刻鍾後,楊墨扶著張文走了出來,李大姑忙上前問端的。楊墨溫和一笑,篤定地說道:“放心吧,娘,已經沒事了。咱們這就迴飯莊當眾說個明白。”


    醫館離飯莊並不遠,眾人又嘩啦啦跟到飯莊,此時那些鄰舍都探頭探腦地等著看笑話,孫掌櫃派出的人自然也在其中。特別是跟楊家與過節的潘嫂今日顯得愈發精神抖擻,說笑聲大得刺耳。


    楊墨扶著形銷骨立的張文站在飯莊門口的台階上。


    李文看人到得差不多了,突然對著楊老實和李大姑猛一鞠躬,啞著嗓子說道:“對不起,楊嬸,楊叔,我是久病之身,大夫都說我活不長了,我、我心中不痛快,又聽聞楊家飯莊的鍋子好吃,就想做死飽死鬼來吃上一迴,不想卻給你們惹來了大麻煩,讓人誤會,實在對不住。我在此向你們賠罪。”


    眾人將信將疑,張文一臉羞愧地看著楊墨手中的灰布包。


    楊墨揚揚布包說道:“這些錢是我們這些同窗還有李兄的昔日好友湊捐的。大家都誤會了。”


    張文再次鞠躬謝罪,一張蒼白的臉變得通紅。


    眾人中有一部分已經信了,一聽說是誤會,紛紛都鬆了一口氣。他們就說,楊老實夫妻倆一看就是個實在人,而且他家買鹵肉賣涼皮,一直都沒啥問題,怎麽這迴就有事了?


    而那幾個隱藏在人群中的孫掌櫃的人,此時也灰溜溜地溜走了。


    李竹看著楊墨,沒想到他會這個辦法解決此事。張文這人怎麽說呢,雖然可恨,但還保留著一點廉恥之心。


    李大姑看事情已經解決了,心口的一塊巨石也放下了。她笑著招唿眾人:“好了好了,我方才說的話還算話,大家夥趕緊進來暖和暖和,方才沒吃完的接著吃,都別糟蹋了東西。”


    眾人聞言大喜,紛紛稱讚楊家厚道。一起嬉笑著進店,張虎和楊老實趕緊幫著重新點火,眾人落坐接著吃飯。就連張文也被楊墨扶進後院歇息去了。


    李竹去東西時就聽到張文歎息道:“賢弟,今日多虧你拉我一把,否則我……我一念之差,險些做出這等沒臉沒皮的事。”


    楊墨道:“人窮誌短,李兄也是為家中孤兒寡母著想,此事不提也罷。一會兒我帶些飯菜送李兄迴去。


    李竹想著剛才那個小乞丐幫說了話,就進屋拿了些饅頭夾了肉和菜遞給他。


    小乞丐連聲道謝,接著又問李竹可不可以把剩飯菜給他們。李竹去問了李大姑,他們每日的剩飯菜並不多,一般人都不會剩下什麽,不過李大姑答應,隻要有剩下的,都會留給他們。小乞丐道了謝,揣著饅頭滿意地離開了。李大姑和李竹都沒想到這個無心的善舉會幫楊家飯莊免去一場災禍。


    ☆、第65章 陰謀破滅


    楊墨留張文吃了飯,又用食盒裝了飯菜,李大姑還送了些東西,讓他帶迴去。


    張文愈發慚愧和感動,一時不知說什麽好。


    張文的身體太差,楊墨不放心就雇了一輛驢車送他迴城北。


    張文卻說道:“賢弟,我自已能迴,我想、我想把孫掌櫃的銀子還給他。”


    李竹一聽到孫掌櫃就氣往上湧,她真想跟張文一起去,把銀子摔到他臉上,痛罵他一頓,再狠狠報複迴去。


    但李大姑和楊老實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決定留一點餘地。不是他們不想報複,而是形勢逼人。孫掌櫃的背後是吳成名,他在本縣可是一霸,得罪了他,以後楊家還怎麽在清河縣生活?


    楊老實歎道:“這次張文去還錢,飯莊也化險為夷,那孫掌櫃若是就此收手就罷了。 ”


    楊墨目光幽深,低頭不語。 半晌才說道:“爹,娘,我明年春天就考試了。”


    李竹卻在心裏默默謀劃,她一定要找出辦法對付孫掌櫃。


    楊墨將張文送迴了家,中途繞道去了吳家酒樓,張文去還錢。因為顧忌家中老母和一雙兒女,張文沒敢徹底得罪孫掌櫃,隻還了錢,說自己有辱使命就迴去了。


    楊墨因為不想跟孫掌櫃徹底撕破臉,就沒跟著進去。


    饒是如此,仍把孫掌櫃的氣得臉皮紫漲,把一眾廚子和店小二狠罵了一通。


    孫掌櫃的第一個計劃失敗,楊家算是平靜了一段時日。街坊鄰居們也知道了孫掌櫃的陰謀,雖然不敢怒,但私下裏沒少議論。除了潘嫂那樣的幸災樂禍者,大多數人都很同情楊家。他們又目睹了楊墨以德報怨熱心幫助張文一家的事,紛紛稱讚楊家仁義厚道。


    經此一事,楊家的生意不但沒少影響,反而愈加紅火人。氣得潘家大酒樓的兩口子臉色發青,那潘嘴撇嘴撇得嘴都歪到一邊去了。


    楊家一家人心裏都提著一口氣,無論是店裏的衛生,還是飯菜的質量都比以往還小心,生怕對方再抓住什麽把柄。


    楊家防得嚴實,孫掌櫃一時之間,也是狗咬刺蝟,下不了口。


    他每日挺著個大肚皮,時不時地酒樓轉悠,看哪個小二不順眼了就一通大罵。吳家酒樓的夥計們都是苦不堪言。


    十一月過去了,轉眼間就到了臘月。這是縣城一年中最熱鬧的月份,周圍十裏八村的鄉民一波又一波地湧進城來辦年貨、閑逛。


    而此時,楊家養的鴨鵝也開始下蛋了,李大姑就在門口支了個攤子,生鴨蛋鹹鴨蛋鹹雞蛋等等都擺出來賣。沒想到這些也賣得挺火,還有不少迴頭客。楊家集靠近大蘆葦蕩,河汊眾多,村民們養的鴨和鵝也多,有的村民看楊家的鴨蛋賣得火,就來求李大姑幫忙寄賣。對於這類小忙,李大姑自是熱情相幫。楊家飯莊門口,一派熱鬧,其他幾家就顯得冷清多了。尤其是潘家大酒樓,終日不見個人影,夏天還有蒼蠅,這大冬天的連蒼蠅都沒有了。潘嫂閑來無事,就到處串門,每到一處就會說說楊家的壞話。


    她說楊家的生意好,是因為有個好看的大閨女在鎮場子。那些客人一進來眼睛就往裏麵飄。這話傳到李大姑耳朵裏,李大姑氣得拿把菜刀堵著門罵潘嫂。潘家夫妻倆像烏龜一樣縮在屋裏不敢出門。


    李大姑思來想去,就另雇了一個打雜的中年婦人,讓楊雲迴家去了。這馬上都過年了,家裏也需要人照應。光讓鄰居幫忙也不好。楊雲一個人在家也不放心,楊老實每天晚上迴去,李竹是兩邊跑。


    這天中午,楊家飯莊跟往常一樣客來客往,店裏一片喧嘩。不過,在場的有一位客人很是吸人注意。


    那是一個身高九尺、膀大腰圓的壯年漢子,這人點了一個紅湯鍋子,二斤羊肉七個大饅頭,坐在那兒旁若無人地大吃大嚼,吃得紅光滿麵。大家夥一看到他,不自覺地食欲也增加了。


    “小二,再來——”壯年漢子大喝一聲,聲音跟響雷差不多。


    “客官,您還要什麽?”


    漢子一邊說一邊去摸褡褳,這一摸不禁不傻眼了。


    張虎見客人沒吱聲,又重複了一遍。


    那漢子紅著臉,將褡褳底部的大洞展示給張虎看:“我不是不想給錢,是錢丟了。”張虎抽搐著臉皮,他也做不了主就趕緊去告訴李大姑。


    李大姑過來一看,看這人雖然生得高大健壯,但麵目憨厚和善,也不像那奸猾之人。不過,這人吃得也太多了,這一頓算下來得有幾十文。若是個三五文的,李大姑沒準也就大方的說算了。李大姑一陣心疼,楊老實更心疼。


    楊老實道:“兄弟,你要沒帶錢,可以先賒著,迴家拿了錢再還也行。”


    那漢子一臉窘迫:“我、我是路過此地,我的家在京城。”


    楊老實:“……”


    李大姑無奈地說道:“那算了,就當我們請小哥吃一頓了。”


    壯年漢子了睜大眼睛站了起來,突然問道:“附近有沒有大山?”


    有客人答道:“有有,俺們這三麵環山。”


    那漢子大踏步向李大姑走過去,說道:“大嫂,我不是那等欠錢不還之人,你且等等,我去山裏打些野物來抵帳。”


    李大姑忙搖手說道:“這大冬天的,野物都在洞裏睡覺呢,你上哪兒打去。算了算了,出門在外,誰沒個難處。”


    那漢子說完,就大步往外走去。


    就在這時,店裏又進來四個少年。這幾人一看就不是什麽好東西,走路歪肩斜膀的,眼神輕飄不定。


    為首的一個戴著狗皮帽子,斜著眼瞟了一圈,流裏流氣地說道:“喲,不是說這店裏有大姑娘鎮店嗎?人哪,出來讓爺瞧瞧。”


    眾人明白,這是找事的來了。


    李大姑忍著氣,板著臉說道:“我們是做正經生意的,幾位是找錯地方了吧。”


    那四人抱著膀子看著李大姑冷笑,拖長聲調道:“這不是楊家飯莊嗎?小爺可是慕名而來,哪能找錯!”


    “你找錯了,你該迴家找你娘去!”一個如炸雷一般的聲音響在四人頭頂。


    這四人抬頭一看,就見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正對他們怒目而視。


    那四人先是瑟縮一下,轉念一想,自己這邊四個人,對方才一個人,他們怕什麽。


    那為首的少年揚著脖子,十分跋扈地叫道:“關你屁事,吃你的飯,再敢聒噪,老子讓你豎著進來,橫著出去。”


    那大漢哈哈一笑,一擼袖子,然後像老鷹捉小雞似的,一手抓一個,提溜著就往外麵走去。那被抓的兩人拚命掙紮,大喊大叫。後麵的兩人撲上去,拳頭腳尖一起上。那漢子眼都不帶看一下,不著意地往後麵一踢,剩下兩個也倒在了地上叫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田園竹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岷並收藏田園竹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