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然明白我,”司馬十七郎歎了一聲氣,“唉,隻怕他們都不懂,現在正在背後罵我!”
盧八娘見他長籲短歎的,便安慰道:“我們的兒子一定要教養好。”
果然這樣一句話就給司馬十七郎補充了十足的正能量,注意力也轉移了,“不錯,特別是旭兒,他是長子,將來身上擔的責任重著呢。要麽我現在就給他請個名士做先生?”
“他才剛過兩歲的生日,”盧八娘笑道:“再怎麽也不能撥苗助長。”
正說著,寧姑姑牽著旭兒走過來,“小世子該睡了,正要到前麵請王妃迴來呢。王妃就正好迴來了。”
盧八娘本來也沒想陪著司馬家的兄弟們太長時間,原打算在旭兒睡前迴來,沒想到大家話不投機,用不到寧姑姑特別去找她了。她伸手拉住見了她就跑過來的旭兒,“旭兒,睡覺了。”
“母妃,請故事。”
司馬十七郎知道王妃經常給兒子講故事,也曾聽過幾次,都是些山野誌異,非常有趣,就是自己有時也聽住了,並且他也聽得出來,王妃借著這些小故事在向旭兒心中灌輸一些理念。於是他突然覺得自己也應該多給孩子說些道理了,便叫過旭兒道:“父王帶你去睡覺,給你講故事好不好?”
旭兒從沒有聽過父王講故事,眨眨眼睛同意了。
盧八娘見狀索性就不管了,由著司馬十七郎帶著兒子進了裏間,自己拿起放在案幾上材料看了起來。
沒多久,旭兒在裏間大聲喊了起來,“母妃!我要母妃講故事!”
盧八娘放下了手中的東西,進了裏間,就見司馬十七郎按住想從床上爬下的旭兒,一臉尷尬地說:“父王給你講漢武本紀不是很好嗎?”又認真地背道:“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母曰王太後。孝景四年,以皇子為膠東王。孝景七年,栗太子廢為臨江王,以膠東王為太子。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為孝武皇帝。”
對於這種佶屈聱牙、晦澀難懂的紀事,旭兒才不會給他麵子呢,他遠遠地向盧八娘伸出了兩隻小手,“我要聽母妃講小獅王的故事!”
盧八娘一笑,將旭兒的手放迴了被子,“好好躺著,閉上眼睛,母妃才給你講故事。”見旭兒規規矩矩地躺好了,便溫聲說:“有一隻小獅子,他是獅王的兒子,從小就立誌要當下一任的獅王,可是怎麽能當獅王呢?小獅子想啊想……”
說了一會兒,盧八娘告訴旭兒,“今天隻能講到這裏了,旭兒睡吧,明天母妃繼續講給你聽。”然後吹息了蠟燭,順手將一直閉口不言陪坐在一旁的司馬十七郎拉了出去。
“看來還是要過幾年才能給旭兒講漢武本紀。”司馬十七郎自我解嘲地說。
盧八娘斜睨了他一眼,“你知道就好。”轉念一想,司馬十七郎今年二十七歲了,兒子才兩歲多一點,在這個時代確實太小了。他急著盼兒子長大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淮北這幾年局勢不穩,家裏要是有個大些的兒子實會讓他安心得多。想到這裏她終於有些內疚了,安慰他道:“男孩子大了一定要有父親帶著才行,再過幾年旭兒就會願意跟著你了。”
司馬十七郎也明白了自己未免操之過急,看看旭兒和捷兒住的屋子,笑笑說:“你還記得七善觀的知觀說過我們的旭兒命格再尊貴不過了,看來他的成就要比我還高呢,我們一定要好好教導他,將來他一定要能擔得起淮北的大業。他現在雖然小,但看著卻還聰明,平時也要教他認些字了。”
“至於捷兒和下麵的孩子,畢竟不是長子,雖然文韜武略也不能忽視,但我們就不必太過嚴苛。”
這種教育孩子的思路是基於嫡長繼承製度,雖然不盡合理,但對於本時代是極適合的,盧八娘也不反對,她也希望自己的兒子們都出色,但卻不要發生內鬥。
第162章 建宗祠十七郎教弟 送玻璃盧
湖陽郡主和尚喆成親後先到了淮北軍大營,自然有他們的目的,那就是想得到司馬十七郎的支持,以淮北王姐夫的身份迴徐州尚家。
對此司馬十七郎便先提醒盧八娘,“尚喆能力不足野心卻不小,他一直想像尚爽一樣,以尚家家主的身份繼承徐州刺史。先前在軍中,我就看出他的想法,便放他去京城活動,結果皇上不理他便又迴來找我。我想這兩天姐姐一定會來請你幫尚喆說情,你不妨勸勸她。”
尚喆娶了湖陽郡主,想通過她為尚家謀取好處,而司馬十七郎在涉及到淮北主權的大事上卻不會讓步,在他看來徐州首先是司馬家的土地,也是他的皇祖父給他的封地,他自然要全拿到手。
盧八娘倒是知道所謂先皇封司馬十七郎為淮北王不過是子虛烏有的事,但她也不覺得司馬十七郎想把徐州收複有什麽錯的,尚爽已經老了,根本就保不住徐州了。若是沒有司馬十七郎北渡,徐州不出幾年,就會被羯人蠶食光。由司馬十七郎得到,比要強於落在胡人之手。
“畢竟郡主嫁了過去,我們還是要給尚家一些麵子的,”盧八娘提醒司馬十七郎,然後又問道:“現在你對尚家的事怎麽想?”
“尚喆是嫡長,尚家家主本應該是他的,現在他又成了我的姐夫,我自然會幫他保住家主的位置,但是徐州我不會給他,至多讓他當一個郡守。”司馬十七郎說:“尚頡雖幼,但深明道理,又是一員戰將,實在難得。如果他能帶著尚家軍投奔我,將來封爵可待。”
不管是司馬十七郎還是盧八娘,都非常希望尚爽能夠主動把尚家所占的半個徐州主動獻出來,他們不隻是不想出兵徐州,引起漢人間的內鬥,更是為了給天下人一個體現忠孝仁義的交代。
就好比曹操活著的時候說什麽也不肯稱帝,劉備托孤給孔明時也要說如果兒子不成器就讓他取而自代一樣,做大事的,需要名正言順,符合大義,讓天下人心悅誠服,司馬十七郎對於尚爽這位曾經抗胡的老將,總要做得麵子上好看一些。
既然湖陽郡主嫁到了尚家,讓她幫忙勸說尚家父子卻正好。盧八娘讚同,“我會同郡主說清道理的。”然後她又很肯定地說:“就算尚爽現在不答應,他也支持不了多長時間了。”
尚家的地盤裏經濟情況在盧八娘的封鎖下惡化得非常嚴重,每月逃到淮北軍的人數一直居高不下。而且盧八娘在征得司馬十七郎的同意後,去年冬天將尚家收縮後空出的土地都派人種上了冬小麥,現在青青的麥苗已經長了起來,完全是淮北軍的土地了。尚家再縮還能縮到哪裏去?要打,他們還真沒有打的能力!
“徐州的事確實不能一直拖著,雖然尚爽能夠控製的土地已經不足徐州的一半,但如果被陶家或者羯人所乘,局勢就會變壞了。”司馬十七郎不好對徐州動手,但心裏也是急的,“尚爽也是老糊塗了,把徐州交給我要比留給他的兩個兒子,再兄弟鬩牆便宜外人要好得多。”
“我覺得郡主是個明白的人,她一定能想通,何況你還會給尚喆一個郡守的位置。”盧八娘輕輕勸他,“明天我對郡主講清道理。”
第二天,湖陽郡主來見盧八娘,就見盧八娘正看著一群下人收拾箱籠,見她進來,笑著指著正擺入箱子的東西說:“郡主來得正好,看看這些東西可還能入眼?”
成對的金燭台,上麵雕著繁複的圖案,帶著鏤空花紋的金器皿,從大到小整整一套,成盒的首飾,做工精巧,還有各種叫不上名的鑲金嵌寶的小玩意兒,帶著些異域風情。
“想來是從羯人那裏來的東西吧?上次十七郎送到京城時我原也得過,與我們的東西總歸是不一樣。”湖陽郡主畢竟是見過世麵的,她笑著點評,“胡人最喜金器,花樣又特別,十七郎送到京城的東西很是風靡一時,很多家宴客時都喜歡擺出來。”
她隨著盧八娘每一個箱籠都看了看,指著裝在箱子裏的五彩錦帛問:“這是淮北的織廠自己織的?看文彩與江南所產不相上下了。”
“郡主果然好見識,”盧八娘點頭道:“淮北織廠產的錦帛還是比不了江南的,隻是花樣新一些。”
然後就是淮北的一些特產土物,選得都是最上等的。
最後她又讓人拿來一對描金漆盒,看著下人們小心地打開,露出了一對淺綠色半透明的喇叭口圓底玻璃壺,湖陽郡主不由自主地吸了一口氣,“這玻璃壺可真通透!”
這種在盧八娘曾生活過的時代裏無論做工還是質地都非常一般的玻璃器具,在這裏是昂貴的泊來品,來自相隔千山萬水的古羅馬,數量非常稀有,皇室和世家中也沒有幾件,絕對是珍貴的東西。
司馬十七郎在戰利品中看到後,馬上挑了出來,並讓人專門送給王妃把玩。盧八娘見了真是啼笑皆非,隻得默默地收了起來。今天她特別拿出來,自然是有目的的,“這些都是給郡主準備的添妝,挑了府裏最頂尖的東西。”
“這怎麽好?”湖陽郡主吃了一驚,“別的倒也罷了,我受之已經有愧,隻是這對玻璃壺,王妃還是留著吧。”
“送郡主的東西,自然要最好的。”盧八娘笑著吩咐:“把東西裝好後送到姐姐住的院子裏。”
看著東西被裝進了幾對紅漆箱裏抬了出去,湖陽郡主感慨道,“十七郎果然真是最孝悌不過,你又這樣賢良,想起過去的事情,姐姐真是羞愧!”
“郡主待我們一直極好,王爺從不曾忘記,我也記在心頭。現在姐姐再嫁,我們表示一下心意豈不應該?”
然後盧八娘又將尚家的情況向湖陽郡主詳細介紹了一番,“尚家這十來年,在羯人手裏吃了不少虧,徐州之地丟了一大半,種的糧食又年年被搶,聽說很是困頓。”
“除了羯人,雍州的陶耀光,一直也對尚家虎視眈眈。尚將軍的前妻就是陶氏女,嫁到尚家多年,卻沒有嫡子養大。”盧八娘說到這裏看了一眼湖陽郡主,見她了然地點了點頭,又接著說:“尚將軍的陶氏夫人沒了後,陶家一直想再嫁過去一個女兒,但尚家不情願,便一直拖著,直到郡主嫁了過來。”
“現在尚老將軍年紀大了,身體不大好,繼夫人蔣氏又素喜攬權,她的胞弟掌著尚家近半的軍隊,在後麵給她撐腰。蔣夫人所出的尚頡,年紀雖小,卻是一員虎將,與尚將軍並不親近。而尚將軍一母同胞的弟弟性子又極懦弱,幫不上什麽忙,其作餘幾個庶弟也各有心思。”
盧八娘見他長籲短歎的,便安慰道:“我們的兒子一定要教養好。”
果然這樣一句話就給司馬十七郎補充了十足的正能量,注意力也轉移了,“不錯,特別是旭兒,他是長子,將來身上擔的責任重著呢。要麽我現在就給他請個名士做先生?”
“他才剛過兩歲的生日,”盧八娘笑道:“再怎麽也不能撥苗助長。”
正說著,寧姑姑牽著旭兒走過來,“小世子該睡了,正要到前麵請王妃迴來呢。王妃就正好迴來了。”
盧八娘本來也沒想陪著司馬家的兄弟們太長時間,原打算在旭兒睡前迴來,沒想到大家話不投機,用不到寧姑姑特別去找她了。她伸手拉住見了她就跑過來的旭兒,“旭兒,睡覺了。”
“母妃,請故事。”
司馬十七郎知道王妃經常給兒子講故事,也曾聽過幾次,都是些山野誌異,非常有趣,就是自己有時也聽住了,並且他也聽得出來,王妃借著這些小故事在向旭兒心中灌輸一些理念。於是他突然覺得自己也應該多給孩子說些道理了,便叫過旭兒道:“父王帶你去睡覺,給你講故事好不好?”
旭兒從沒有聽過父王講故事,眨眨眼睛同意了。
盧八娘見狀索性就不管了,由著司馬十七郎帶著兒子進了裏間,自己拿起放在案幾上材料看了起來。
沒多久,旭兒在裏間大聲喊了起來,“母妃!我要母妃講故事!”
盧八娘放下了手中的東西,進了裏間,就見司馬十七郎按住想從床上爬下的旭兒,一臉尷尬地說:“父王給你講漢武本紀不是很好嗎?”又認真地背道:“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母曰王太後。孝景四年,以皇子為膠東王。孝景七年,栗太子廢為臨江王,以膠東王為太子。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為孝武皇帝。”
對於這種佶屈聱牙、晦澀難懂的紀事,旭兒才不會給他麵子呢,他遠遠地向盧八娘伸出了兩隻小手,“我要聽母妃講小獅王的故事!”
盧八娘一笑,將旭兒的手放迴了被子,“好好躺著,閉上眼睛,母妃才給你講故事。”見旭兒規規矩矩地躺好了,便溫聲說:“有一隻小獅子,他是獅王的兒子,從小就立誌要當下一任的獅王,可是怎麽能當獅王呢?小獅子想啊想……”
說了一會兒,盧八娘告訴旭兒,“今天隻能講到這裏了,旭兒睡吧,明天母妃繼續講給你聽。”然後吹息了蠟燭,順手將一直閉口不言陪坐在一旁的司馬十七郎拉了出去。
“看來還是要過幾年才能給旭兒講漢武本紀。”司馬十七郎自我解嘲地說。
盧八娘斜睨了他一眼,“你知道就好。”轉念一想,司馬十七郎今年二十七歲了,兒子才兩歲多一點,在這個時代確實太小了。他急著盼兒子長大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淮北這幾年局勢不穩,家裏要是有個大些的兒子實會讓他安心得多。想到這裏她終於有些內疚了,安慰他道:“男孩子大了一定要有父親帶著才行,再過幾年旭兒就會願意跟著你了。”
司馬十七郎也明白了自己未免操之過急,看看旭兒和捷兒住的屋子,笑笑說:“你還記得七善觀的知觀說過我們的旭兒命格再尊貴不過了,看來他的成就要比我還高呢,我們一定要好好教導他,將來他一定要能擔得起淮北的大業。他現在雖然小,但看著卻還聰明,平時也要教他認些字了。”
“至於捷兒和下麵的孩子,畢竟不是長子,雖然文韜武略也不能忽視,但我們就不必太過嚴苛。”
這種教育孩子的思路是基於嫡長繼承製度,雖然不盡合理,但對於本時代是極適合的,盧八娘也不反對,她也希望自己的兒子們都出色,但卻不要發生內鬥。
第162章 建宗祠十七郎教弟 送玻璃盧
湖陽郡主和尚喆成親後先到了淮北軍大營,自然有他們的目的,那就是想得到司馬十七郎的支持,以淮北王姐夫的身份迴徐州尚家。
對此司馬十七郎便先提醒盧八娘,“尚喆能力不足野心卻不小,他一直想像尚爽一樣,以尚家家主的身份繼承徐州刺史。先前在軍中,我就看出他的想法,便放他去京城活動,結果皇上不理他便又迴來找我。我想這兩天姐姐一定會來請你幫尚喆說情,你不妨勸勸她。”
尚喆娶了湖陽郡主,想通過她為尚家謀取好處,而司馬十七郎在涉及到淮北主權的大事上卻不會讓步,在他看來徐州首先是司馬家的土地,也是他的皇祖父給他的封地,他自然要全拿到手。
盧八娘倒是知道所謂先皇封司馬十七郎為淮北王不過是子虛烏有的事,但她也不覺得司馬十七郎想把徐州收複有什麽錯的,尚爽已經老了,根本就保不住徐州了。若是沒有司馬十七郎北渡,徐州不出幾年,就會被羯人蠶食光。由司馬十七郎得到,比要強於落在胡人之手。
“畢竟郡主嫁了過去,我們還是要給尚家一些麵子的,”盧八娘提醒司馬十七郎,然後又問道:“現在你對尚家的事怎麽想?”
“尚喆是嫡長,尚家家主本應該是他的,現在他又成了我的姐夫,我自然會幫他保住家主的位置,但是徐州我不會給他,至多讓他當一個郡守。”司馬十七郎說:“尚頡雖幼,但深明道理,又是一員戰將,實在難得。如果他能帶著尚家軍投奔我,將來封爵可待。”
不管是司馬十七郎還是盧八娘,都非常希望尚爽能夠主動把尚家所占的半個徐州主動獻出來,他們不隻是不想出兵徐州,引起漢人間的內鬥,更是為了給天下人一個體現忠孝仁義的交代。
就好比曹操活著的時候說什麽也不肯稱帝,劉備托孤給孔明時也要說如果兒子不成器就讓他取而自代一樣,做大事的,需要名正言順,符合大義,讓天下人心悅誠服,司馬十七郎對於尚爽這位曾經抗胡的老將,總要做得麵子上好看一些。
既然湖陽郡主嫁到了尚家,讓她幫忙勸說尚家父子卻正好。盧八娘讚同,“我會同郡主說清道理的。”然後她又很肯定地說:“就算尚爽現在不答應,他也支持不了多長時間了。”
尚家的地盤裏經濟情況在盧八娘的封鎖下惡化得非常嚴重,每月逃到淮北軍的人數一直居高不下。而且盧八娘在征得司馬十七郎的同意後,去年冬天將尚家收縮後空出的土地都派人種上了冬小麥,現在青青的麥苗已經長了起來,完全是淮北軍的土地了。尚家再縮還能縮到哪裏去?要打,他們還真沒有打的能力!
“徐州的事確實不能一直拖著,雖然尚爽能夠控製的土地已經不足徐州的一半,但如果被陶家或者羯人所乘,局勢就會變壞了。”司馬十七郎不好對徐州動手,但心裏也是急的,“尚爽也是老糊塗了,把徐州交給我要比留給他的兩個兒子,再兄弟鬩牆便宜外人要好得多。”
“我覺得郡主是個明白的人,她一定能想通,何況你還會給尚喆一個郡守的位置。”盧八娘輕輕勸他,“明天我對郡主講清道理。”
第二天,湖陽郡主來見盧八娘,就見盧八娘正看著一群下人收拾箱籠,見她進來,笑著指著正擺入箱子的東西說:“郡主來得正好,看看這些東西可還能入眼?”
成對的金燭台,上麵雕著繁複的圖案,帶著鏤空花紋的金器皿,從大到小整整一套,成盒的首飾,做工精巧,還有各種叫不上名的鑲金嵌寶的小玩意兒,帶著些異域風情。
“想來是從羯人那裏來的東西吧?上次十七郎送到京城時我原也得過,與我們的東西總歸是不一樣。”湖陽郡主畢竟是見過世麵的,她笑著點評,“胡人最喜金器,花樣又特別,十七郎送到京城的東西很是風靡一時,很多家宴客時都喜歡擺出來。”
她隨著盧八娘每一個箱籠都看了看,指著裝在箱子裏的五彩錦帛問:“這是淮北的織廠自己織的?看文彩與江南所產不相上下了。”
“郡主果然好見識,”盧八娘點頭道:“淮北織廠產的錦帛還是比不了江南的,隻是花樣新一些。”
然後就是淮北的一些特產土物,選得都是最上等的。
最後她又讓人拿來一對描金漆盒,看著下人們小心地打開,露出了一對淺綠色半透明的喇叭口圓底玻璃壺,湖陽郡主不由自主地吸了一口氣,“這玻璃壺可真通透!”
這種在盧八娘曾生活過的時代裏無論做工還是質地都非常一般的玻璃器具,在這裏是昂貴的泊來品,來自相隔千山萬水的古羅馬,數量非常稀有,皇室和世家中也沒有幾件,絕對是珍貴的東西。
司馬十七郎在戰利品中看到後,馬上挑了出來,並讓人專門送給王妃把玩。盧八娘見了真是啼笑皆非,隻得默默地收了起來。今天她特別拿出來,自然是有目的的,“這些都是給郡主準備的添妝,挑了府裏最頂尖的東西。”
“這怎麽好?”湖陽郡主吃了一驚,“別的倒也罷了,我受之已經有愧,隻是這對玻璃壺,王妃還是留著吧。”
“送郡主的東西,自然要最好的。”盧八娘笑著吩咐:“把東西裝好後送到姐姐住的院子裏。”
看著東西被裝進了幾對紅漆箱裏抬了出去,湖陽郡主感慨道,“十七郎果然真是最孝悌不過,你又這樣賢良,想起過去的事情,姐姐真是羞愧!”
“郡主待我們一直極好,王爺從不曾忘記,我也記在心頭。現在姐姐再嫁,我們表示一下心意豈不應該?”
然後盧八娘又將尚家的情況向湖陽郡主詳細介紹了一番,“尚家這十來年,在羯人手裏吃了不少虧,徐州之地丟了一大半,種的糧食又年年被搶,聽說很是困頓。”
“除了羯人,雍州的陶耀光,一直也對尚家虎視眈眈。尚將軍的前妻就是陶氏女,嫁到尚家多年,卻沒有嫡子養大。”盧八娘說到這裏看了一眼湖陽郡主,見她了然地點了點頭,又接著說:“尚將軍的陶氏夫人沒了後,陶家一直想再嫁過去一個女兒,但尚家不情願,便一直拖著,直到郡主嫁了過來。”
“現在尚老將軍年紀大了,身體不大好,繼夫人蔣氏又素喜攬權,她的胞弟掌著尚家近半的軍隊,在後麵給她撐腰。蔣夫人所出的尚頡,年紀雖小,卻是一員虎將,與尚將軍並不親近。而尚將軍一母同胞的弟弟性子又極懦弱,幫不上什麽忙,其作餘幾個庶弟也各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