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奮鬥在母係社會(空間文) 作者:笑天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才三十幾歲,雖然這個歲數已經不能再生孩子了。
可是,她也不能就由著自己親眼看著這個家分崩離析啊。
家再窮再破,那也是她自己的。
苦想了一夜,李行書就差一夜白頭了。
第二天,一家子的臉色都不大好看。
坐在堂屋的時候,李行書的臉色是蒼白的,就像生了一場大病似的。
“你想好了嗎?”李於雙站在桌子前,她也想坐下,可是她這個身子實在是太小了,坐著就隻能露出腦袋了。很沒有氣勢的,李於雙不免扁了扁嘴。
“雙兒,我想了一夜,不如這樣吧。這個家就交給你吧,至於你分不分家,就看你和你大姐的意思了。你兩個爹爹還是要和我在一起的,畢竟,我們還是夫妻呢。”李行書的臉說這話的時候有些發紅。
她才三十多歲,女人正是如狼似的虎的年紀。要說別的,她還許是要一下。可是這分家若是把她和自己的兩個男人分開,那不是讓她當寡婦嗎?
李於雙沉默了,爹爹跟著這個迂腐的娘過會有好日子嗎?就算她孝順,她有好東西給兩個爹爹吃的話,到了娘手裏的東西還不是她說了算?
李於雙眼睛轉了轉,最後在李行書期盼的目光下,終於還是搖了搖頭。
“那你想怎麽樣?分家也沒聽說要把父親分出去的道理。”李行書有些急了。
“如果娘要想和兩個爹爹一起生活的話,那我有一個條件給你。你答應了,我就應你,若是你不答應,那沒辦法,咱們還是請裏正來幫忙分家吧。”李於雙絲毫也不退讓。
“你說。”李行書身上的力氣仿佛都已經退盡了,這一夜比她下一天的地幹活還要累。
身邊沒有人和她說話,沒有人安撫她,沒有人幫著她按摩痛疼的手臂和肩膀,她可以想到今後的日子會是什麽樣的一種苦了。
吃苦她不怕,她怕是自己的臉麵不在了,讀書人的麵子很重要啊。
“娘不是要進城嗎?那正好。娘到了城裏,可以向城裏的姥娘家借些銀錢迴來,她可是娘的親娘和親妹子呢,至於借多少,那就要看娘在姥娘心裏的地位了。”李於雙淡淡地說:城裏的那一家子人對於李於雙來說,那就是阻礙她發家的一個障礙,她想除去。可以她現在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她一定要發展起來,才會讓那家人家想算計她的時候想一下。
李行書想了想,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麽樣的考慮,她竟然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李行書換了身還算過得去的衣服(她們在城裏的好衣服,大多數已經換錢用做生活了),往城裏去了。
李於雙沒有去找鄭夏,這個人情她不搭。
李行書三十多歲,也是正當正年的時候。她若是不吃點子苦,她還當她現在的家當是大風刮來的呢。
於爹爹心疼自己的妻子,更心疼自己的女兒。
躺在床上直到李行書走了,才勉強下了床。
一大家子,現在都看著李於雙。
李於雙卻笑了:“爹爹們,你們不必擔心,雙兒可不是不孝的人。我隻是不想讓咱們辛苦的勞動果實讓城裏的那家子裏平白地得了去。我們本來就已經讓她們占了天大的便宜。再想惹到我,那就要付出她的代價來。我要讓她們知道,我李於雙可不是我娘那麽好欺負,再想欺負我李家一個人,那就好好想想後果。”
韓小爹爹到是很讚同李於雙的話:“娘她們也有些過於了,雖子不言母過,可咱們現在這樣,已經是最大的讓步了,現在老二還要步步進逼,我也不讚成妻主她的決定。”韓小爹爹轉臉看向李於雙,“隻是,雙兒,你年紀還小,當這個家雖然說是早晚的事,可是,會很累的啊。你娘她再有不是,有她在上麵頂著,你也會輕鬆不少呢。”
李於雙挑了挑眉,忽然看向韓小爹爹道:“小爹爹,既然我年紀小,不如這個家讓大姐當如何,她現在也十二歲了,早晚是要成家過日子的。”
“不行,這話就此打住,李家的當家人隻能由你來做,姚兒她成年成家後,自然會分出去的。”韓小爹爹的臉色卻是從未有過的正經和認真,“雙兒現在還小,不知道咱們李家就是因為嫡庶不分,才會落到現在這個下場的。我不想讓李家在我們這一代,再做出錯誤的決定,讓下一代也遭受我們這一代的罪啊。”
於爹爹這時候也說話了:“雙兒,你不必說讓你大姐當家的事。你娘的事,你姥娘做錯了,我們是無法改變。可是,我們自己的兒女還是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咱們這個家,隻能你來當家,你以後富裕了,可以幫幫你大姐,但是,這嫡庶之分絕對不能錯。”於爹爹抹了抹眼淚,抬起頭看向李於雙,“雙兒,我們受的苦就到此結束吧。不要懷疑你小爹爹的話,他說的是真的,我們不想看到親生的女兒們將來像仇人一樣,永世不來往。”
李於雙默默地點了點頭,把目光投向了一邊靜坐的大姐李韓姚。
李韓姚見李於雙看向她,忙表態道:“小妹說的是,你是咱李家的當家人,大姐聽你的。”
李韓姚也不傻,她知道自己是個庶出,也不可能和李於雙爭什麽。如果她不爭的話,興許以後李於雙過得好了,看她本分的份兒上,分家的時候多分她一些東西。何況她自己的親爹爹也不向著她說話,她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於雙放心了,家裏已經搞定了,現在就剩下李行書那邊,她現在很是期待,希望李行書不要太軟弱了,那樣的話,她在這個家裏的地位就大大地往後站了。
家裏既然這樣決定了,那也就是說,今後一切都要聽李於雙的。至於進城的李行書以後在家裏的地位,那就是要看她從城裏的那個家能借得多少錢了。
李於雙不是非要讓李行書出頭借什麽錢,她缺錢不假,可還沒有到讓她便宜媽丟麵子的事。她隻是想讓這個迂腐的女人看看,看看她在城裏那個家的地位如何,這樣的話,以後想再把家裏的好東西往城裏的那個破家弄的話,她就要先考慮一下。
李行書下午二點多鍾的時候就迴來了,家裏的人是該幹嘛幹嘛去了。
李韓姚也沒有再去城裏找工,直接就被李於雙使喚著去了後山弄些幹樹枝,她要在東西廂房的周圍再弄些果樹來,把這個屬於她家的地盤圍起來。
現在建牆,她還沒那個錢。反正樹的話,也是要長一二年的呢。到時候她有錢了,不但是牆,就是她家的房子也是要重新修建的。
現在的廂房後麵種上了玉米,還有不少空著的地方。
這一下,正和了李於雙的心思,農村的地方是真大啊,哪家最少都有小兩三畝地的房產啊,看著就讓城市裏的李於雙眼饞不已。這要是不加以利用,她也太對不起自己了。
李行書迴來的時候,臉色很差。李於雙看著她進門,就當沒看見,自己正在園子裏看她種下的水稻種呢,已經長出來了,估計她再澆些水的話,這些秧會長得更快的,到時候,她就可以把秧種到後院去了。
她的水稻試驗田啊。
李行書沒辦法和女兒說她進城的事,到了李家,李行文到是挺熱情地把她迎了進去。
隻是當看到她那個富態的娘看到她空著手,而且還沒有帶著禮物的時候,臉色就已經拉了下來。虛應了兩句就說身體不好,連話都懶得和她多說兩句,就迴房去了。
李行文更不想陪著李行書,李行書也沒好意思把自己前來借錢的事說出來,隻得悶悶地往自己親爹的房間去。
自從分家之後,自己的親爹雖然還住在主院。可是一切吃穿用度都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名著還是正夫的份例,可是真的到手的,卻都比不上側夫的四小爹了。
李行書看到自己的親爹還穿著她在家時的衣服的時候,心裏的痛苦是無法掩飾的。
行秦也知道,自己的女兒這樣,都是自己從小就沒有好好地教她該屬於自己的權力要去爭的。後來妻主娶進了小四的時候,到沒什麽,一家人還是很平和的。
不是他不教孩子急,隻是這個小四卻是他的一個遠房庶弟,總是沾著親戚的關係。想著都是一家子的人,他也就沒了那麽多的心思。
卻不想,這個庶弟一進府裏,就得了妻主的疼愛。萬事皆應,而自從妻主為小四生了二女的時候,小四對他和行書的態度就已經變了。
他一個男人爭不過女人,就那個時候,他就知道。女兒的命運已經定下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二女跟小四的姓。
李行書那個風流老娘還是很要麵子的,為了討好小四夫婿也就應了正夫的要求,把二女兒取名叫李行文,掛名在正夫的名下。
這樣下來,就是嫡二女了,行秦也算是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現在看到女兒這樣一副狀態,他再悔也都晚了。
問過女兒來此的目的,也隻是歎氣。末了從自己的貼身衣服裏,取出了一個小小的紙片,那是銀票,上麵的麵值隻有十兩。
這十兩可是他這半輩子的積蓄了,全都給了李行書。至於他在家裏打點下人的,他已經不做他想。自己已經快五十的人了,還有幾年好活。女兒過的好,比什麽都好。
李行書看著爹爹屋子裏越來越少的擺件,除了當年陪嫁過來的幾樣還在那裏,別的都已經不見了。想來這些年來,爹爹的嫁妝大概也都添進了這個家裏。
李於雙靜靜地看著李行書把那十兩銀票拿出來,問了銀票的來曆。她可沒想過這錢是那城裏的李家出的。
果然,還真是應了她的想法,她這個便宜媽不是什麽硬氣的人,她的那個姥爺卻是真心疼自己孩子的。
一個男人作不了自己女人的主,隻能讓自己受些苦來填補女兒。隻是他所疼的這個女兒卻是個不孝的,老人手裏最後的這一點子銀子,她也真舍得拿迴來。讓李於雙在心裏又狠狠地鄙視了一把李行書。
李於雙感歎了一聲,最終還是把銀子收了起來。
這個錢,她現在暫時還不準備大用,十兩銀子說起來不算少了,可是真的要動真格的,還是差很多呢。
至於城裏的李家,現人唯一還讓她有些心思的就是這個沒有見過麵的姥爺了。
作者有話要說:
☆、再遇尹劉尋
李於雙拿到了李家的當家權,雖然年紀小,可是,她的主意卻是大的。
第二天就在裏正那裏改了戶主的登記,交了一百五十文的登記費用。其中五十文是給裏正跑衙門的跑腿費。
解決了李家的麻煩,李於雙的幹勁可就足了。
家裏的大人孩子也都鬆了口氣,這下子再怎麽幹得到的都是自家的,再也不會因為自己幹得好讓城裏的那家子眼紅再來熊她們的收入了。
李行書看著一家老少那高興的臉,心裏是老大的失落。這不知不覺的就有些打不起精神來了。
冷不丁的就被奪了當家權,李行書的心裏還是沒了著落。
家是沒有分成,讓她小小地鬆了口氣。可是管家權卻是落到了女兒的手裏,她無話可說。
雖然早晚這個家都是要交到女兒的手上,可是讓女兒就這麽當著一家子人的麵把她的管家權奪走,她的麵子上還是有些過不去。
隻是,家裏的人,沒有一個是站在她這一邊的,她也就隻能認了。
精神倍受打擊的李行書,這幾天來,隻覺得全身上下沒有一處不疼的地方。
李於雙覺得現在田裏的活也不算多,就不讓李行書下地了。家裏的活李行書能幹就幹一些,反正她現在又有了一個生財之道。
話說李於雙交了一百五十文改戶主的錢之後,身上除了李行書交上來的十兩銀子外,已經欠著外債了。本來剩下一百一十文的,現在還倒欠了四十文錢。
好在,她現在可以衝著鄭夏借錢,反正她也會還的。
借了一百文,現在手裏還剩下六十文。
這點錢對於想把事情做大的她來說,可是太少了,還不夠她塞牙縫的呢。
趁著人不注意的時候,把空間裏的那窩鴨子用筐裝了迴到家裏,放進了鴨子欄,一家人看著鴨子欄裏滿乎乎的,毛絨絨的小鴨子都歡喜的很。這些就是將來的錢啊,那些蛋啊,想想就讓人生出不少的希望來。就連沒有什麽精神的李行書看到這幾隻小鴨子,精神也好了不少。
小雞現在也長勢良好,並沒有因為買來的時候病歪歪的就沒長成。現在不但長成了,而且還長勢很快呢,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竟然都長出大翎來了。看來,再有半年下蛋是不成問題了。
李於雙看看手裏的錢,想想她要生財的方法,也不怕沒人要,便拿出了二十文來交給了大郎,讓他去一趟城裏,買些豬腸、豬肚子和豬血和生薑迴來。
而李韓仲也讓他在家裏把蔥、蒜都切成碎丁子,於爹爹的身子在分了家之後也一下子就好起來了,自然是要幫著小女兒把這個家撐起來。
小爹爹也沒閑著,除了幫著家裏的剩下的地下種之外,就是拉著李行書也跟著幹活兒。也好讓李行書分分心,別總是鑽那個牛角尖兒。
至於大姐李韓姚,李於雙也並沒有因為她是女人要和她分家產而有什麽隔閡。這裏外的三樣動物要吃的就交給了大姐李韓姚。不管是鴨子吃的草還是小雞吃的蟲和野菜,都由李韓姚來完成。
她自己卻挎了一隻藍子上山去了,山上可是有她放了好久的野雞蛋喲。那也是她大大的財產啊。
山這個時候的人就多了一些,畢竟,一般地少的人家這個時候的地已經下完種。能夠到山裏拾些野物什麽的,也可以幫家裏一下。
春天是一般家裏最困難的時候了,正是冬糧已盡,夏糧還未收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窮人家是最苦的時候。
看到這麽多人上山,李於雙的心裏就有些發毛。她的野雞蛋啊,可千萬別讓別人撿去了啊。
匆匆地往自己放著引蛋的那個小山坡爬去,扒開草一看。裏麵的野雞蛋隻有五個,算算天數,好像這隻野雞也沒有天天來下蛋。
李於雙隻能歎了口氣,把這些野雞蛋收到了筐裏:“算了,再找找看吧,賺錢也不能一下子就賺到了。”
在山上轉了一圈兒,這迴李於雙的好運氣沒有了,要不就是人太多,李於雙一隻小動物都沒看到。
沒有什麽收獲的李於雙隻得往家裏走,轉過山角的時候卻看到一個身穿著綻藍色長衫的小孩子正提了一隻筐站在她家的轉彎處,不時地瞄著她家門口。
李於雙快走了幾步看看是誰,沒想到,還是個認識的。於是便上前道:“哎,尹劉尋,你幹嘛呢?”
李於雙沒想到是這個小屁孩兒,一副鬼鬼祟祟的樣子。
尹劉尋在看到李於雙的時候,臉色微微一紅,卻把手裏的藍子往李於雙的麵前一送,板著麵孔道:“野雞蛋,十個。”
可是,她也不能就由著自己親眼看著這個家分崩離析啊。
家再窮再破,那也是她自己的。
苦想了一夜,李行書就差一夜白頭了。
第二天,一家子的臉色都不大好看。
坐在堂屋的時候,李行書的臉色是蒼白的,就像生了一場大病似的。
“你想好了嗎?”李於雙站在桌子前,她也想坐下,可是她這個身子實在是太小了,坐著就隻能露出腦袋了。很沒有氣勢的,李於雙不免扁了扁嘴。
“雙兒,我想了一夜,不如這樣吧。這個家就交給你吧,至於你分不分家,就看你和你大姐的意思了。你兩個爹爹還是要和我在一起的,畢竟,我們還是夫妻呢。”李行書的臉說這話的時候有些發紅。
她才三十多歲,女人正是如狼似的虎的年紀。要說別的,她還許是要一下。可是這分家若是把她和自己的兩個男人分開,那不是讓她當寡婦嗎?
李於雙沉默了,爹爹跟著這個迂腐的娘過會有好日子嗎?就算她孝順,她有好東西給兩個爹爹吃的話,到了娘手裏的東西還不是她說了算?
李於雙眼睛轉了轉,最後在李行書期盼的目光下,終於還是搖了搖頭。
“那你想怎麽樣?分家也沒聽說要把父親分出去的道理。”李行書有些急了。
“如果娘要想和兩個爹爹一起生活的話,那我有一個條件給你。你答應了,我就應你,若是你不答應,那沒辦法,咱們還是請裏正來幫忙分家吧。”李於雙絲毫也不退讓。
“你說。”李行書身上的力氣仿佛都已經退盡了,這一夜比她下一天的地幹活還要累。
身邊沒有人和她說話,沒有人安撫她,沒有人幫著她按摩痛疼的手臂和肩膀,她可以想到今後的日子會是什麽樣的一種苦了。
吃苦她不怕,她怕是自己的臉麵不在了,讀書人的麵子很重要啊。
“娘不是要進城嗎?那正好。娘到了城裏,可以向城裏的姥娘家借些銀錢迴來,她可是娘的親娘和親妹子呢,至於借多少,那就要看娘在姥娘心裏的地位了。”李於雙淡淡地說:城裏的那一家子人對於李於雙來說,那就是阻礙她發家的一個障礙,她想除去。可以她現在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她一定要發展起來,才會讓那家人家想算計她的時候想一下。
李行書想了想,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麽樣的考慮,她竟然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李行書換了身還算過得去的衣服(她們在城裏的好衣服,大多數已經換錢用做生活了),往城裏去了。
李於雙沒有去找鄭夏,這個人情她不搭。
李行書三十多歲,也是正當正年的時候。她若是不吃點子苦,她還當她現在的家當是大風刮來的呢。
於爹爹心疼自己的妻子,更心疼自己的女兒。
躺在床上直到李行書走了,才勉強下了床。
一大家子,現在都看著李於雙。
李於雙卻笑了:“爹爹們,你們不必擔心,雙兒可不是不孝的人。我隻是不想讓咱們辛苦的勞動果實讓城裏的那家子裏平白地得了去。我們本來就已經讓她們占了天大的便宜。再想惹到我,那就要付出她的代價來。我要讓她們知道,我李於雙可不是我娘那麽好欺負,再想欺負我李家一個人,那就好好想想後果。”
韓小爹爹到是很讚同李於雙的話:“娘她們也有些過於了,雖子不言母過,可咱們現在這樣,已經是最大的讓步了,現在老二還要步步進逼,我也不讚成妻主她的決定。”韓小爹爹轉臉看向李於雙,“隻是,雙兒,你年紀還小,當這個家雖然說是早晚的事,可是,會很累的啊。你娘她再有不是,有她在上麵頂著,你也會輕鬆不少呢。”
李於雙挑了挑眉,忽然看向韓小爹爹道:“小爹爹,既然我年紀小,不如這個家讓大姐當如何,她現在也十二歲了,早晚是要成家過日子的。”
“不行,這話就此打住,李家的當家人隻能由你來做,姚兒她成年成家後,自然會分出去的。”韓小爹爹的臉色卻是從未有過的正經和認真,“雙兒現在還小,不知道咱們李家就是因為嫡庶不分,才會落到現在這個下場的。我不想讓李家在我們這一代,再做出錯誤的決定,讓下一代也遭受我們這一代的罪啊。”
於爹爹這時候也說話了:“雙兒,你不必說讓你大姐當家的事。你娘的事,你姥娘做錯了,我們是無法改變。可是,我們自己的兒女還是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咱們這個家,隻能你來當家,你以後富裕了,可以幫幫你大姐,但是,這嫡庶之分絕對不能錯。”於爹爹抹了抹眼淚,抬起頭看向李於雙,“雙兒,我們受的苦就到此結束吧。不要懷疑你小爹爹的話,他說的是真的,我們不想看到親生的女兒們將來像仇人一樣,永世不來往。”
李於雙默默地點了點頭,把目光投向了一邊靜坐的大姐李韓姚。
李韓姚見李於雙看向她,忙表態道:“小妹說的是,你是咱李家的當家人,大姐聽你的。”
李韓姚也不傻,她知道自己是個庶出,也不可能和李於雙爭什麽。如果她不爭的話,興許以後李於雙過得好了,看她本分的份兒上,分家的時候多分她一些東西。何況她自己的親爹爹也不向著她說話,她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於雙放心了,家裏已經搞定了,現在就剩下李行書那邊,她現在很是期待,希望李行書不要太軟弱了,那樣的話,她在這個家裏的地位就大大地往後站了。
家裏既然這樣決定了,那也就是說,今後一切都要聽李於雙的。至於進城的李行書以後在家裏的地位,那就是要看她從城裏的那個家能借得多少錢了。
李於雙不是非要讓李行書出頭借什麽錢,她缺錢不假,可還沒有到讓她便宜媽丟麵子的事。她隻是想讓這個迂腐的女人看看,看看她在城裏那個家的地位如何,這樣的話,以後想再把家裏的好東西往城裏的那個破家弄的話,她就要先考慮一下。
李行書下午二點多鍾的時候就迴來了,家裏的人是該幹嘛幹嘛去了。
李韓姚也沒有再去城裏找工,直接就被李於雙使喚著去了後山弄些幹樹枝,她要在東西廂房的周圍再弄些果樹來,把這個屬於她家的地盤圍起來。
現在建牆,她還沒那個錢。反正樹的話,也是要長一二年的呢。到時候她有錢了,不但是牆,就是她家的房子也是要重新修建的。
現在的廂房後麵種上了玉米,還有不少空著的地方。
這一下,正和了李於雙的心思,農村的地方是真大啊,哪家最少都有小兩三畝地的房產啊,看著就讓城市裏的李於雙眼饞不已。這要是不加以利用,她也太對不起自己了。
李行書迴來的時候,臉色很差。李於雙看著她進門,就當沒看見,自己正在園子裏看她種下的水稻種呢,已經長出來了,估計她再澆些水的話,這些秧會長得更快的,到時候,她就可以把秧種到後院去了。
她的水稻試驗田啊。
李行書沒辦法和女兒說她進城的事,到了李家,李行文到是挺熱情地把她迎了進去。
隻是當看到她那個富態的娘看到她空著手,而且還沒有帶著禮物的時候,臉色就已經拉了下來。虛應了兩句就說身體不好,連話都懶得和她多說兩句,就迴房去了。
李行文更不想陪著李行書,李行書也沒好意思把自己前來借錢的事說出來,隻得悶悶地往自己親爹的房間去。
自從分家之後,自己的親爹雖然還住在主院。可是一切吃穿用度都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名著還是正夫的份例,可是真的到手的,卻都比不上側夫的四小爹了。
李行書看到自己的親爹還穿著她在家時的衣服的時候,心裏的痛苦是無法掩飾的。
行秦也知道,自己的女兒這樣,都是自己從小就沒有好好地教她該屬於自己的權力要去爭的。後來妻主娶進了小四的時候,到沒什麽,一家人還是很平和的。
不是他不教孩子急,隻是這個小四卻是他的一個遠房庶弟,總是沾著親戚的關係。想著都是一家子的人,他也就沒了那麽多的心思。
卻不想,這個庶弟一進府裏,就得了妻主的疼愛。萬事皆應,而自從妻主為小四生了二女的時候,小四對他和行書的態度就已經變了。
他一個男人爭不過女人,就那個時候,他就知道。女兒的命運已經定下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二女跟小四的姓。
李行書那個風流老娘還是很要麵子的,為了討好小四夫婿也就應了正夫的要求,把二女兒取名叫李行文,掛名在正夫的名下。
這樣下來,就是嫡二女了,行秦也算是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現在看到女兒這樣一副狀態,他再悔也都晚了。
問過女兒來此的目的,也隻是歎氣。末了從自己的貼身衣服裏,取出了一個小小的紙片,那是銀票,上麵的麵值隻有十兩。
這十兩可是他這半輩子的積蓄了,全都給了李行書。至於他在家裏打點下人的,他已經不做他想。自己已經快五十的人了,還有幾年好活。女兒過的好,比什麽都好。
李行書看著爹爹屋子裏越來越少的擺件,除了當年陪嫁過來的幾樣還在那裏,別的都已經不見了。想來這些年來,爹爹的嫁妝大概也都添進了這個家裏。
李於雙靜靜地看著李行書把那十兩銀票拿出來,問了銀票的來曆。她可沒想過這錢是那城裏的李家出的。
果然,還真是應了她的想法,她這個便宜媽不是什麽硬氣的人,她的那個姥爺卻是真心疼自己孩子的。
一個男人作不了自己女人的主,隻能讓自己受些苦來填補女兒。隻是他所疼的這個女兒卻是個不孝的,老人手裏最後的這一點子銀子,她也真舍得拿迴來。讓李於雙在心裏又狠狠地鄙視了一把李行書。
李於雙感歎了一聲,最終還是把銀子收了起來。
這個錢,她現在暫時還不準備大用,十兩銀子說起來不算少了,可是真的要動真格的,還是差很多呢。
至於城裏的李家,現人唯一還讓她有些心思的就是這個沒有見過麵的姥爺了。
作者有話要說:
☆、再遇尹劉尋
李於雙拿到了李家的當家權,雖然年紀小,可是,她的主意卻是大的。
第二天就在裏正那裏改了戶主的登記,交了一百五十文的登記費用。其中五十文是給裏正跑衙門的跑腿費。
解決了李家的麻煩,李於雙的幹勁可就足了。
家裏的大人孩子也都鬆了口氣,這下子再怎麽幹得到的都是自家的,再也不會因為自己幹得好讓城裏的那家子眼紅再來熊她們的收入了。
李行書看著一家老少那高興的臉,心裏是老大的失落。這不知不覺的就有些打不起精神來了。
冷不丁的就被奪了當家權,李行書的心裏還是沒了著落。
家是沒有分成,讓她小小地鬆了口氣。可是管家權卻是落到了女兒的手裏,她無話可說。
雖然早晚這個家都是要交到女兒的手上,可是讓女兒就這麽當著一家子人的麵把她的管家權奪走,她的麵子上還是有些過不去。
隻是,家裏的人,沒有一個是站在她這一邊的,她也就隻能認了。
精神倍受打擊的李行書,這幾天來,隻覺得全身上下沒有一處不疼的地方。
李於雙覺得現在田裏的活也不算多,就不讓李行書下地了。家裏的活李行書能幹就幹一些,反正她現在又有了一個生財之道。
話說李於雙交了一百五十文改戶主的錢之後,身上除了李行書交上來的十兩銀子外,已經欠著外債了。本來剩下一百一十文的,現在還倒欠了四十文錢。
好在,她現在可以衝著鄭夏借錢,反正她也會還的。
借了一百文,現在手裏還剩下六十文。
這點錢對於想把事情做大的她來說,可是太少了,還不夠她塞牙縫的呢。
趁著人不注意的時候,把空間裏的那窩鴨子用筐裝了迴到家裏,放進了鴨子欄,一家人看著鴨子欄裏滿乎乎的,毛絨絨的小鴨子都歡喜的很。這些就是將來的錢啊,那些蛋啊,想想就讓人生出不少的希望來。就連沒有什麽精神的李行書看到這幾隻小鴨子,精神也好了不少。
小雞現在也長勢良好,並沒有因為買來的時候病歪歪的就沒長成。現在不但長成了,而且還長勢很快呢,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竟然都長出大翎來了。看來,再有半年下蛋是不成問題了。
李於雙看看手裏的錢,想想她要生財的方法,也不怕沒人要,便拿出了二十文來交給了大郎,讓他去一趟城裏,買些豬腸、豬肚子和豬血和生薑迴來。
而李韓仲也讓他在家裏把蔥、蒜都切成碎丁子,於爹爹的身子在分了家之後也一下子就好起來了,自然是要幫著小女兒把這個家撐起來。
小爹爹也沒閑著,除了幫著家裏的剩下的地下種之外,就是拉著李行書也跟著幹活兒。也好讓李行書分分心,別總是鑽那個牛角尖兒。
至於大姐李韓姚,李於雙也並沒有因為她是女人要和她分家產而有什麽隔閡。這裏外的三樣動物要吃的就交給了大姐李韓姚。不管是鴨子吃的草還是小雞吃的蟲和野菜,都由李韓姚來完成。
她自己卻挎了一隻藍子上山去了,山上可是有她放了好久的野雞蛋喲。那也是她大大的財產啊。
山這個時候的人就多了一些,畢竟,一般地少的人家這個時候的地已經下完種。能夠到山裏拾些野物什麽的,也可以幫家裏一下。
春天是一般家裏最困難的時候了,正是冬糧已盡,夏糧還未收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窮人家是最苦的時候。
看到這麽多人上山,李於雙的心裏就有些發毛。她的野雞蛋啊,可千萬別讓別人撿去了啊。
匆匆地往自己放著引蛋的那個小山坡爬去,扒開草一看。裏麵的野雞蛋隻有五個,算算天數,好像這隻野雞也沒有天天來下蛋。
李於雙隻能歎了口氣,把這些野雞蛋收到了筐裏:“算了,再找找看吧,賺錢也不能一下子就賺到了。”
在山上轉了一圈兒,這迴李於雙的好運氣沒有了,要不就是人太多,李於雙一隻小動物都沒看到。
沒有什麽收獲的李於雙隻得往家裏走,轉過山角的時候卻看到一個身穿著綻藍色長衫的小孩子正提了一隻筐站在她家的轉彎處,不時地瞄著她家門口。
李於雙快走了幾步看看是誰,沒想到,還是個認識的。於是便上前道:“哎,尹劉尋,你幹嘛呢?”
李於雙沒想到是這個小屁孩兒,一副鬼鬼祟祟的樣子。
尹劉尋在看到李於雙的時候,臉色微微一紅,卻把手裏的藍子往李於雙的麵前一送,板著麵孔道:“野雞蛋,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