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男人找女人,就算他們兩個是協議夫妻,溫宥娘覺得她也完全沒那個想法,“母親,他自己懂事兒著呢,哪還用我替他安排人。就勾欄院裏,不就有一群老相好。”
這語氣,簡直不能太酸,溫宥娘自個兒沒發覺,六太夫人卻聽到耳裏的,隻心裏好笑,嘴裏道:“也盼著你葵水早些來,等圓了房了就好了。就怕你壓得很了,他反彈起來作妖。”
要說男人,六太夫人自覺比溫宥娘懂得多,自然要多多教導溫宥娘這方麵的事兒。
溫宥娘壓根兒就還沒考慮過這檔子事,見六太夫人問得多,就道:“母親放心,等晚上我問問他了。”
卻又自顧自道:“這幾年我打算把他給教出來,白日裏讀書,晚上哪還有時間想東想西。”
完完全全一副妒婦的嘴臉,六太夫人就隨著溫宥娘的話道:“說的也是。”六太老爺一輩子也隻有她一個,其實六太夫人也不喜歡有妾那一套,說納妾也隻是下下策,私心裏覺得溫宥娘這法子好極了。
等晚上孟世子跟溫餘卿學了一天迴來,聽得溫宥娘問他要不要給他買個妾迴來,孟世子連連擺手,“別,買來也沒用。我一天要學的多去了。再說新婚燕爾的,誰家納妾了?”
其實孟世子的底子也不算差,到底東宮裏也不至於連個教孩子的都選不出,也還跟他阿姐所出的太孫和另外一個皇孫一起混過日子。雖然都比他小很多,他算是重學兩迴,也算得上是溫故而知新?
所以孟世子字是識得全的,字義也都了解。就是倒黴的珠算,讓他有些頭疼。還有背文章什麽的,難受得很。
溫宥娘聽到這個答案,滿意得很。反正她問了,他說不要,難不成她還上趕著去送妾。
孟世子卻是拉著溫宥娘的手說:“明日我就先停一日,黃寶有那廝我還沒把人勸到的。”可千萬別再叫他讀書了,簡直要了他的性命了。
溫宥娘就道:“他過幾日大婚,你尋個機會送份禮去。雖兩邊沒什麽交情,以後總有交情的。”
孟世子一聽說還得過幾日,也沒嘮叨的心情了,隻倒頭就睡。
溫宥娘見他睡得這麽快,也跟著迷迷糊糊的睡了,心裏還在想溫餘卿當初可比孟世子勤奮多了,也沒聽說叫過什麽苦,就他一個顯得嬌貴。又念阿彌陀佛還好溫餘卿不是真早產,不然哪來的小三元,連一個大男人學那些東西都叫著辛苦何況孩子。
如溫宥娘所料,孟世子的勸說之路並不容易,隻一開始就被拒絕了,更是連禮物都被興國侯世子拒之門外。
帶著禮物迴莊子的孟世子十分沮喪,但對著溫宥娘說之時,卻是帶著邀功的神態道:“雖是被拒絕了,不過也沒讓外人瞧見。”
這丟人了隻求外人不知道的心態……溫宥娘就覺得這世道上哪來這麽好玩的人呐,可是少見得很。物以稀為貴,少不得要多珍惜兩分才行。
“嗯,還有一個月我們就得離京了,你隻有二十多日的時間。”溫宥娘算了算與孟世子道。
孟世子苦惱得很,跟溫宥娘訴苦,“就那人,假正經得很,我跟他就不是一路人,又哪說得動?”
溫宥娘少不得鼓勵鼓勵他,“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要最後實在不行,不如我去說一說,指不定他就願意了?”
孟世子這人本事沒多大,就是愛麵子,哪容溫宥娘替自己出麵,還是去見的前未婚夫。兩人或許還有可能有些沒斷的情,不然為何溫宥娘獨獨選中了他。這天子腳下,跟太子與大皇子一派不親近,名聲也不錯的勳貴子也不是沒有。
一想到這種可能,孟世子就立馬恢複精神了,道:“我與他之前本就無交集,貿貿然尋他說此事自然不妥。不如待他大婚後,我再尋機會與他說此事。”
溫宥娘點頭,“也好。”
雖是這般說,溫宥娘也少不得提點他一些,“從軍他必然是要去的,隻不過你要說服一個人,少不得讓他瞧見了好處了,不然他憑甚聽你的?”
孟世子道:“他家如今不過個空爵位,以後的擁立之功還不夠麽?”
溫宥娘卻是道:“如你所說,他若能到軍中立足,手握軍權,何須現在就臣服與人?隻等最後關頭,有的是皇子拉攏,他能選的更多,最後那一下的擁立之功更重。是你,你會怎麽選?”
以從龍之功來誘惑一個正人君子自然不行,就說興國侯世子不是正人君子,以他文武雙全,才智可人的實力來算,就不會做這種虧本的買賣。
賭場上下注最早的,往往都隻會是炮灰,更何況就如今興國侯世子擁有的資本還不夠,又哪會賤賣自己僅有的資本。
於興國侯世子而言,現在就投靠太子,明顯風險高過了收益。
不過也隻是說服的籌碼還不夠,不然這種人也並非談不下來。
溫宥娘看著一個人坐在那沉思的孟世子,倒是想著要是能讓他從這件事上多學些東西倒也不錯。
人的極限都是逼出來的,孟世子總得被逼一逼才知道他的線到底在哪。
然後才能慢慢教導不是?
興國侯世子大婚後,隻過了三日,孟世子又去了。
溫宥娘覺得,能讓孟世子能每一次都堵到興國侯世子也算是挺有能耐的,畢竟興國侯世子並不是他,沒事兒整日在街上晃蕩。
六太老爺時不時的出門會友,剩下六太夫人難免無事,就與溫宥娘說話,“說是讓他跟著餘卿讀書,這東一天西一天的,又哪是讀書的樣子。你竟也不多說他兩句。”
溫宥娘笑著道:“世子本來就是耐不住的性子,一開始哪能靜下來讀書呢,少不得還是要慢慢來才行。能安坐幾日就已經不錯了。”
為免六太夫人過於關心孟世子,溫宥娘少不得說說京中溫府中的事,“長倬是個能讀書的,就是三房如今亂得很。聽說那個官女支出身的,看樣子是有些嫌長倬礙自己兒子的路了。”
六太夫人本就不喜歡那個官奴子,聽聞此言就道:“能收留他們母女就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他們竟還如此不知足?”
溫宥娘道:“誰又知道,長倬他生母也是個不消停的。兩邊對上,也不知誰對誰錯,卻是上迴過年都鬧過一出。如此下去,長倬與嬌姨娘在一起,又焉能不受影響。”
六太夫人就道:“少不得要把孩子跟生母隔開了。”
隻是想到京中溫府那情況,六太夫人就覺得把人留在那府中並不好,“聽說另一個讀書也不錯,倒是一山不容二虎了,還是移出一個來的好。”
“我也與母親這般想著的,隻怕嬌姨娘不願意呢。”溫宥娘歎氣道。
六太夫人知曉溫宥娘說的意思,隻是他們夫妻再想再過繼一個孩子,四房也不會同意,但帶一個人出來,與六房一道迴祖地,卻是未必不行,就道:“嬌姨娘當是知曉怎麽才是為自己兒子好的,她隻在府中伺候她老夫人就好,其他的也不用她操心長倬的事情。”
溫宥娘就道:“也得要四房的答應才好。”
六太夫人卻不知想到了什麽,隻嗤道:“他自會願意的,恐還巴不得。”
至晚間孟世子迴來,卻是沒跟溫宥娘說興國侯世子之事,不過看他神色,當是還是不成。
孟世子不想說,溫宥娘也不問,隻讓冬梅讓廚房裏準備了飯菜,隻默默的陪他吃了頓飯。
吃完飯的孟世子也沒想著睡,隻換了衣服,就坐在了窗邊,看著黑漆漆的院子裏不知道在想甚。
溫宥娘暗想,莫不是今日去尋人,被人羞辱了?
等到第二日,孟世子卻是早早起床,又出了門子。
六太夫人尋溫宥娘說話之時,就道:“他這是?可沒見今日起得這般早的,這又是去幹甚事去了?”
溫宥娘道:“還是一夜未睡呢,也不知在想甚。隻今日迴來了,少不得問問他身邊的阿毛才知道。”
六太夫人聽了這才沒再問,就與溫宥娘說到昨日說的溫長倬之事,“我與你父親說了一夜,也覺得這般不妥當。那府上就沒個消停過,就算四房不願意把長倬過繼,我們把長倬帶到身邊,就盼著你父親手裏那點子人脈,四房的也當會同意。”
占便宜的事情誰不願意,溫宥娘就知道以自己了解的溫家老爺,這種事肯定甘願,隻巴不得溫長倬能被六房當作親兒子看,隻不過上族譜就不行了。
兩母女隨後就說起了些輕快話,六太夫人又教了溫宥娘幾針針線活兒。讓她雖做不來精細件,好歹要學會做幾樣內衣小樣,孟世子的貼身之物,好歹也得她自己做才好。
因此溫宥娘在六太夫人走後,就閑來無聊的替孟世子縫裏衣。
溫宥娘對做裏衣沒興趣,不過卻是有興致做一套現代男人的著裝。雖是古代布料與現代的完全不相同,然而稍微硬一些的布也並不難尋,做件白襯衣也並非不能。
然後這一日便被如此消耗,一直到孟世子迴來,溫宥娘還在縫縫補補。
孟世子進院子時,臉色不不怎的好看,卻見得溫宥娘在那低著頭不知縫什麽東西,就覺得心裏好受了一些,悄悄湊上前看了看,實在看不明白,才問道:“你這是在做甚呢?”
溫宥娘正縫得頭疼,聽得孟世子一發聲,立馬戳寬了,隻得收針迴來,將針頭插在一邊,也把幾片破布料塞進了籃子裏了,才問道:“今日迴來得倒是早。”
不像昨日天漸黑了才迴到莊子上,還一聲不坑的,活像別人委屈他了。
孟世子在一邊翻了翻籃子,還是不知道那幾片布是什麽,隻展開比劃了一下,猜測可能是衣服,隻是看著怪了些,就道:“是縫的裏衣罷?怎的這般奇怪?”
溫宥娘道:“閑來無事,做著玩的,自然不一樣。我向來做不成針線,你也莫指望了。”
孟世子卻是自個兒高興了,溫宥娘不善女紅,也沒什麽奇怪,許多世家娘子也不一定善女紅,可在於她有這份兒心就夠了。
“你放心好了,隻穿在裏麵,就是做得再難看,別人也瞧不見不是?”孟世子是打算好好領溫宥娘這份情的。
裏衣嘛,隻求個領子做好了,其他地方是個什麽樣其實都不重要,隻舒服就行。
孟世子覺得自己也不是那些狂浪之人,沒事兒就脫衣服玩,內裏的款式還真不打緊。
溫宥娘做的衣服,他定然是會穿的。
溫宥娘不曾想孟世子還這般不講究,少不得也打哈哈道:“行呀,做好了就給你穿。”
孟世子高興了些,吃了飯,卻還是沒跟溫宥娘多說什麽,隻琢磨著自己心裏的事兒。
溫宥娘無聊,少不得繼續縫襯衣,孟世子就在一邊看著。
直到休息之時,溫宥娘少不得再提點了他一句:“你知道怎麽不用韁繩讓馬朝著往自己想的方向走?”
這種事兒孟世子幹得多了,就道:“前麵吊個蘿卜甚的,不就成了?”年少狂妄之時,連騎著人前麵吊個玩意兒的事兒都做過。
溫宥娘去捏孟世子的臉,“這不就成了,興國侯世子跟那馬兒有什麽差別?不就是有些馬要強了些?不喜歡吃蘿卜,喜歡吃草罷?不喜歡吃草,饅頭、果子總要吃不是?馬要活下去,總得吃東西,也不拘哪一樣,給它吃就行。明白沒?”
孟世子哪不明白用人以利的道理,跟溫宥娘道:“我知道,就是那廝太酸腐!”
很明顯是收買的籌碼不夠,溫宥娘想了想,也不問孟世子用什麽利來誘惑所以失敗的,隻笑著道:“那就慢慢來,隻要你有的,他能用的,總得一樣得他心意才成。”
孟世子似乎也不想多說這事兒,隻跟溫宥娘說裏衣的事情,“你都沒被我量過身,怎的知道我穿多大?”
溫宥娘心想我就鬧著玩兒的,還真以為給你做的呀,不過嘴裏卻道:“你天天在我眼前晃,我要這麽點量都估不出來那不得是瞎子?”
孟世子得了這一句,心滿意足的睡去了。
第二日溫宥娘就把阿毛叫了進來,“這幾日世子尋興國侯世子是怎的說的,你都與我說一遍。”
阿毛是孟世子的貼身小廝,這幾日孟世子出門也自然帶了阿毛一起。溫宥娘問,阿毛不會不說。畢竟是女主子,且明顯女主子比男主子有用。
因此阿毛就將這幾日的事情說了,然後道:“世子聽得難受,也不願意吭聲,所以這兩日才心情不怎的好。”
讀書人的嘴和讀書人的筆,在哪個時候刻薄起來都能要了人的命。
興國侯世子讀書讀得多,孟世子的確不是他的對手。不論拿著哪種態度去與他說,都免不得受一番挖苦。
庶族與氏族之間的矛盾,正人君子與紈絝們之間的矛盾,有勢者與無勢者之間的矛盾,許多都不過是因站的角度不對等。
阿毛見溫宥娘臉色微變,忙道:“興國侯世子話雖說得難聽,可小的聽了也知道是那些話是有道理。世子要早些年有人跟他說那些,又哪不會出息呢。”
溫宥娘隻笑著道:“興國侯世子天性仁厚,對世子所言自然是金科玉律,無一不為了人好。”
隻可惜興國侯世子一出生就是嫡長子,上麵父母尚在,到了時機就被父親請立為了世子,就興國侯偏愛的黃二郎也與他相親相愛,搶不過他的風頭。又哪能理解孟世子所處的情勢。
無父無母,舅家無視,二房虎視眈眈,就算孟世子自幼被精心教養,也難免彈壓不住二房的取代之心,反倒可能因兩邊勢均力敵的爭鬥而讓孟氏這一支招禍。
這也是世家與庶族之間的不同。
庶族裏興國侯世子隻要自己立身正,就是黃二郎在名聲才智上壓過興國侯世子了,他也難取代品行毫無瑕疵,出身又正大光明嫡長的興國侯世子的地位。庶族出身的勳貴能爭的,也不過是那個爵位及幾分家業,且庶族的宗族對族中權勢者的影響並不大,而宗族對站道高位上的權勢者也漸無大用,兩者之間的牽製並不強。
而爵位,於世家嫡出而言,卻是沒那般重要。世家分支,沒哪一支不是嫡出出身,各自祖上不論朝代,能人輩出,隻拿他們生平出來都厚得能砸死人。
他們爭的從來不是爵位這種東西,而是一族的領導權。權利越大,鬥爭越激烈,也都不過是族中內部秘而不宣。
如黃世子罵孟世子的話,說他自幼不爭氣,若是自幼好學,焉能有此日卻是錯了。孟世子身邊半點助力也無,要心比天高,後麵接著的必然是命比紙薄。
要坐穩宗主位,得先與族中各支角力,然後還得與府中與二房角力……就算孟世子天生聰慧機智過人,一口氣去投了軍建立個如衛青霍去病一般的豐功偉業出來,又有嫡出血脈,壓得族人二房心服口服,那也得皇帝會給他崛起的機會。
孟世子可遇不到一個漢武帝,更何談現在娶了一個庶族出身的她來。孟世子的弱,至少給了他姐姐跟他自己一條生路,至少二房願意效忠太子妃,也願意護著他一輩子。
“世子今日沒出去罷?”溫宥娘問道。
阿毛道:“世子今日在跟溫郎君讀書。”
這語氣,簡直不能太酸,溫宥娘自個兒沒發覺,六太夫人卻聽到耳裏的,隻心裏好笑,嘴裏道:“也盼著你葵水早些來,等圓了房了就好了。就怕你壓得很了,他反彈起來作妖。”
要說男人,六太夫人自覺比溫宥娘懂得多,自然要多多教導溫宥娘這方麵的事兒。
溫宥娘壓根兒就還沒考慮過這檔子事,見六太夫人問得多,就道:“母親放心,等晚上我問問他了。”
卻又自顧自道:“這幾年我打算把他給教出來,白日裏讀書,晚上哪還有時間想東想西。”
完完全全一副妒婦的嘴臉,六太夫人就隨著溫宥娘的話道:“說的也是。”六太老爺一輩子也隻有她一個,其實六太夫人也不喜歡有妾那一套,說納妾也隻是下下策,私心裏覺得溫宥娘這法子好極了。
等晚上孟世子跟溫餘卿學了一天迴來,聽得溫宥娘問他要不要給他買個妾迴來,孟世子連連擺手,“別,買來也沒用。我一天要學的多去了。再說新婚燕爾的,誰家納妾了?”
其實孟世子的底子也不算差,到底東宮裏也不至於連個教孩子的都選不出,也還跟他阿姐所出的太孫和另外一個皇孫一起混過日子。雖然都比他小很多,他算是重學兩迴,也算得上是溫故而知新?
所以孟世子字是識得全的,字義也都了解。就是倒黴的珠算,讓他有些頭疼。還有背文章什麽的,難受得很。
溫宥娘聽到這個答案,滿意得很。反正她問了,他說不要,難不成她還上趕著去送妾。
孟世子卻是拉著溫宥娘的手說:“明日我就先停一日,黃寶有那廝我還沒把人勸到的。”可千萬別再叫他讀書了,簡直要了他的性命了。
溫宥娘就道:“他過幾日大婚,你尋個機會送份禮去。雖兩邊沒什麽交情,以後總有交情的。”
孟世子一聽說還得過幾日,也沒嘮叨的心情了,隻倒頭就睡。
溫宥娘見他睡得這麽快,也跟著迷迷糊糊的睡了,心裏還在想溫餘卿當初可比孟世子勤奮多了,也沒聽說叫過什麽苦,就他一個顯得嬌貴。又念阿彌陀佛還好溫餘卿不是真早產,不然哪來的小三元,連一個大男人學那些東西都叫著辛苦何況孩子。
如溫宥娘所料,孟世子的勸說之路並不容易,隻一開始就被拒絕了,更是連禮物都被興國侯世子拒之門外。
帶著禮物迴莊子的孟世子十分沮喪,但對著溫宥娘說之時,卻是帶著邀功的神態道:“雖是被拒絕了,不過也沒讓外人瞧見。”
這丟人了隻求外人不知道的心態……溫宥娘就覺得這世道上哪來這麽好玩的人呐,可是少見得很。物以稀為貴,少不得要多珍惜兩分才行。
“嗯,還有一個月我們就得離京了,你隻有二十多日的時間。”溫宥娘算了算與孟世子道。
孟世子苦惱得很,跟溫宥娘訴苦,“就那人,假正經得很,我跟他就不是一路人,又哪說得動?”
溫宥娘少不得鼓勵鼓勵他,“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要最後實在不行,不如我去說一說,指不定他就願意了?”
孟世子這人本事沒多大,就是愛麵子,哪容溫宥娘替自己出麵,還是去見的前未婚夫。兩人或許還有可能有些沒斷的情,不然為何溫宥娘獨獨選中了他。這天子腳下,跟太子與大皇子一派不親近,名聲也不錯的勳貴子也不是沒有。
一想到這種可能,孟世子就立馬恢複精神了,道:“我與他之前本就無交集,貿貿然尋他說此事自然不妥。不如待他大婚後,我再尋機會與他說此事。”
溫宥娘點頭,“也好。”
雖是這般說,溫宥娘也少不得提點他一些,“從軍他必然是要去的,隻不過你要說服一個人,少不得讓他瞧見了好處了,不然他憑甚聽你的?”
孟世子道:“他家如今不過個空爵位,以後的擁立之功還不夠麽?”
溫宥娘卻是道:“如你所說,他若能到軍中立足,手握軍權,何須現在就臣服與人?隻等最後關頭,有的是皇子拉攏,他能選的更多,最後那一下的擁立之功更重。是你,你會怎麽選?”
以從龍之功來誘惑一個正人君子自然不行,就說興國侯世子不是正人君子,以他文武雙全,才智可人的實力來算,就不會做這種虧本的買賣。
賭場上下注最早的,往往都隻會是炮灰,更何況就如今興國侯世子擁有的資本還不夠,又哪會賤賣自己僅有的資本。
於興國侯世子而言,現在就投靠太子,明顯風險高過了收益。
不過也隻是說服的籌碼還不夠,不然這種人也並非談不下來。
溫宥娘看著一個人坐在那沉思的孟世子,倒是想著要是能讓他從這件事上多學些東西倒也不錯。
人的極限都是逼出來的,孟世子總得被逼一逼才知道他的線到底在哪。
然後才能慢慢教導不是?
興國侯世子大婚後,隻過了三日,孟世子又去了。
溫宥娘覺得,能讓孟世子能每一次都堵到興國侯世子也算是挺有能耐的,畢竟興國侯世子並不是他,沒事兒整日在街上晃蕩。
六太老爺時不時的出門會友,剩下六太夫人難免無事,就與溫宥娘說話,“說是讓他跟著餘卿讀書,這東一天西一天的,又哪是讀書的樣子。你竟也不多說他兩句。”
溫宥娘笑著道:“世子本來就是耐不住的性子,一開始哪能靜下來讀書呢,少不得還是要慢慢來才行。能安坐幾日就已經不錯了。”
為免六太夫人過於關心孟世子,溫宥娘少不得說說京中溫府中的事,“長倬是個能讀書的,就是三房如今亂得很。聽說那個官女支出身的,看樣子是有些嫌長倬礙自己兒子的路了。”
六太夫人本就不喜歡那個官奴子,聽聞此言就道:“能收留他們母女就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他們竟還如此不知足?”
溫宥娘道:“誰又知道,長倬他生母也是個不消停的。兩邊對上,也不知誰對誰錯,卻是上迴過年都鬧過一出。如此下去,長倬與嬌姨娘在一起,又焉能不受影響。”
六太夫人就道:“少不得要把孩子跟生母隔開了。”
隻是想到京中溫府那情況,六太夫人就覺得把人留在那府中並不好,“聽說另一個讀書也不錯,倒是一山不容二虎了,還是移出一個來的好。”
“我也與母親這般想著的,隻怕嬌姨娘不願意呢。”溫宥娘歎氣道。
六太夫人知曉溫宥娘說的意思,隻是他們夫妻再想再過繼一個孩子,四房也不會同意,但帶一個人出來,與六房一道迴祖地,卻是未必不行,就道:“嬌姨娘當是知曉怎麽才是為自己兒子好的,她隻在府中伺候她老夫人就好,其他的也不用她操心長倬的事情。”
溫宥娘就道:“也得要四房的答應才好。”
六太夫人卻不知想到了什麽,隻嗤道:“他自會願意的,恐還巴不得。”
至晚間孟世子迴來,卻是沒跟溫宥娘說興國侯世子之事,不過看他神色,當是還是不成。
孟世子不想說,溫宥娘也不問,隻讓冬梅讓廚房裏準備了飯菜,隻默默的陪他吃了頓飯。
吃完飯的孟世子也沒想著睡,隻換了衣服,就坐在了窗邊,看著黑漆漆的院子裏不知道在想甚。
溫宥娘暗想,莫不是今日去尋人,被人羞辱了?
等到第二日,孟世子卻是早早起床,又出了門子。
六太夫人尋溫宥娘說話之時,就道:“他這是?可沒見今日起得這般早的,這又是去幹甚事去了?”
溫宥娘道:“還是一夜未睡呢,也不知在想甚。隻今日迴來了,少不得問問他身邊的阿毛才知道。”
六太夫人聽了這才沒再問,就與溫宥娘說到昨日說的溫長倬之事,“我與你父親說了一夜,也覺得這般不妥當。那府上就沒個消停過,就算四房不願意把長倬過繼,我們把長倬帶到身邊,就盼著你父親手裏那點子人脈,四房的也當會同意。”
占便宜的事情誰不願意,溫宥娘就知道以自己了解的溫家老爺,這種事肯定甘願,隻巴不得溫長倬能被六房當作親兒子看,隻不過上族譜就不行了。
兩母女隨後就說起了些輕快話,六太夫人又教了溫宥娘幾針針線活兒。讓她雖做不來精細件,好歹要學會做幾樣內衣小樣,孟世子的貼身之物,好歹也得她自己做才好。
因此溫宥娘在六太夫人走後,就閑來無聊的替孟世子縫裏衣。
溫宥娘對做裏衣沒興趣,不過卻是有興致做一套現代男人的著裝。雖是古代布料與現代的完全不相同,然而稍微硬一些的布也並不難尋,做件白襯衣也並非不能。
然後這一日便被如此消耗,一直到孟世子迴來,溫宥娘還在縫縫補補。
孟世子進院子時,臉色不不怎的好看,卻見得溫宥娘在那低著頭不知縫什麽東西,就覺得心裏好受了一些,悄悄湊上前看了看,實在看不明白,才問道:“你這是在做甚呢?”
溫宥娘正縫得頭疼,聽得孟世子一發聲,立馬戳寬了,隻得收針迴來,將針頭插在一邊,也把幾片破布料塞進了籃子裏了,才問道:“今日迴來得倒是早。”
不像昨日天漸黑了才迴到莊子上,還一聲不坑的,活像別人委屈他了。
孟世子在一邊翻了翻籃子,還是不知道那幾片布是什麽,隻展開比劃了一下,猜測可能是衣服,隻是看著怪了些,就道:“是縫的裏衣罷?怎的這般奇怪?”
溫宥娘道:“閑來無事,做著玩的,自然不一樣。我向來做不成針線,你也莫指望了。”
孟世子卻是自個兒高興了,溫宥娘不善女紅,也沒什麽奇怪,許多世家娘子也不一定善女紅,可在於她有這份兒心就夠了。
“你放心好了,隻穿在裏麵,就是做得再難看,別人也瞧不見不是?”孟世子是打算好好領溫宥娘這份情的。
裏衣嘛,隻求個領子做好了,其他地方是個什麽樣其實都不重要,隻舒服就行。
孟世子覺得自己也不是那些狂浪之人,沒事兒就脫衣服玩,內裏的款式還真不打緊。
溫宥娘做的衣服,他定然是會穿的。
溫宥娘不曾想孟世子還這般不講究,少不得也打哈哈道:“行呀,做好了就給你穿。”
孟世子高興了些,吃了飯,卻還是沒跟溫宥娘多說什麽,隻琢磨著自己心裏的事兒。
溫宥娘無聊,少不得繼續縫襯衣,孟世子就在一邊看著。
直到休息之時,溫宥娘少不得再提點了他一句:“你知道怎麽不用韁繩讓馬朝著往自己想的方向走?”
這種事兒孟世子幹得多了,就道:“前麵吊個蘿卜甚的,不就成了?”年少狂妄之時,連騎著人前麵吊個玩意兒的事兒都做過。
溫宥娘去捏孟世子的臉,“這不就成了,興國侯世子跟那馬兒有什麽差別?不就是有些馬要強了些?不喜歡吃蘿卜,喜歡吃草罷?不喜歡吃草,饅頭、果子總要吃不是?馬要活下去,總得吃東西,也不拘哪一樣,給它吃就行。明白沒?”
孟世子哪不明白用人以利的道理,跟溫宥娘道:“我知道,就是那廝太酸腐!”
很明顯是收買的籌碼不夠,溫宥娘想了想,也不問孟世子用什麽利來誘惑所以失敗的,隻笑著道:“那就慢慢來,隻要你有的,他能用的,總得一樣得他心意才成。”
孟世子似乎也不想多說這事兒,隻跟溫宥娘說裏衣的事情,“你都沒被我量過身,怎的知道我穿多大?”
溫宥娘心想我就鬧著玩兒的,還真以為給你做的呀,不過嘴裏卻道:“你天天在我眼前晃,我要這麽點量都估不出來那不得是瞎子?”
孟世子得了這一句,心滿意足的睡去了。
第二日溫宥娘就把阿毛叫了進來,“這幾日世子尋興國侯世子是怎的說的,你都與我說一遍。”
阿毛是孟世子的貼身小廝,這幾日孟世子出門也自然帶了阿毛一起。溫宥娘問,阿毛不會不說。畢竟是女主子,且明顯女主子比男主子有用。
因此阿毛就將這幾日的事情說了,然後道:“世子聽得難受,也不願意吭聲,所以這兩日才心情不怎的好。”
讀書人的嘴和讀書人的筆,在哪個時候刻薄起來都能要了人的命。
興國侯世子讀書讀得多,孟世子的確不是他的對手。不論拿著哪種態度去與他說,都免不得受一番挖苦。
庶族與氏族之間的矛盾,正人君子與紈絝們之間的矛盾,有勢者與無勢者之間的矛盾,許多都不過是因站的角度不對等。
阿毛見溫宥娘臉色微變,忙道:“興國侯世子話雖說得難聽,可小的聽了也知道是那些話是有道理。世子要早些年有人跟他說那些,又哪不會出息呢。”
溫宥娘隻笑著道:“興國侯世子天性仁厚,對世子所言自然是金科玉律,無一不為了人好。”
隻可惜興國侯世子一出生就是嫡長子,上麵父母尚在,到了時機就被父親請立為了世子,就興國侯偏愛的黃二郎也與他相親相愛,搶不過他的風頭。又哪能理解孟世子所處的情勢。
無父無母,舅家無視,二房虎視眈眈,就算孟世子自幼被精心教養,也難免彈壓不住二房的取代之心,反倒可能因兩邊勢均力敵的爭鬥而讓孟氏這一支招禍。
這也是世家與庶族之間的不同。
庶族裏興國侯世子隻要自己立身正,就是黃二郎在名聲才智上壓過興國侯世子了,他也難取代品行毫無瑕疵,出身又正大光明嫡長的興國侯世子的地位。庶族出身的勳貴能爭的,也不過是那個爵位及幾分家業,且庶族的宗族對族中權勢者的影響並不大,而宗族對站道高位上的權勢者也漸無大用,兩者之間的牽製並不強。
而爵位,於世家嫡出而言,卻是沒那般重要。世家分支,沒哪一支不是嫡出出身,各自祖上不論朝代,能人輩出,隻拿他們生平出來都厚得能砸死人。
他們爭的從來不是爵位這種東西,而是一族的領導權。權利越大,鬥爭越激烈,也都不過是族中內部秘而不宣。
如黃世子罵孟世子的話,說他自幼不爭氣,若是自幼好學,焉能有此日卻是錯了。孟世子身邊半點助力也無,要心比天高,後麵接著的必然是命比紙薄。
要坐穩宗主位,得先與族中各支角力,然後還得與府中與二房角力……就算孟世子天生聰慧機智過人,一口氣去投了軍建立個如衛青霍去病一般的豐功偉業出來,又有嫡出血脈,壓得族人二房心服口服,那也得皇帝會給他崛起的機會。
孟世子可遇不到一個漢武帝,更何談現在娶了一個庶族出身的她來。孟世子的弱,至少給了他姐姐跟他自己一條生路,至少二房願意效忠太子妃,也願意護著他一輩子。
“世子今日沒出去罷?”溫宥娘問道。
阿毛道:“世子今日在跟溫郎君讀書。”